介绍一道中式菜品制作方法及故事(美食科普菌著名词人)
介绍一道中式菜品制作方法及故事(美食科普菌著名词人)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都夸这个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而东坡肉这道菜,其实还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猜到了,没错!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号东坡居士)。“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对诗词、书法有很深的
中秋小长假转眼就过去了,对于本狼这种上班党来说,真是感觉身体被掏空...精神不佳,干活没劲,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硬货”来补充能量,比如好吃的肉肉(毕竟本狼是肉食动物嘛~)!而说到肉料理,有一道菜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在《食神魂》第16集中出现的,由砂线博木制作过的东坡肉!
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蒸的,也有直接焖煮收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而东坡肉这道菜,其实还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猜到了,没错!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号东坡居士)。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对诗词、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对烹调菜肴亦研究。当时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都夸这个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看来无论出身与地位,大家对美食的热爱都是一样的~就连历史名人、东坡居士苏轼,也是妥妥的“吃货”一枚嘛(=・ω・=)
食神魂开学季同人创作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米娜桑记得踊跃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