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吃探店:宁波曾经最好吃小饭馆重现江湖
宁波小吃探店:宁波曾经最好吃小饭馆重现江湖但无论吃客们如何怀念,朱雀老太婆自己家再也没开新店,选择在巅峰状态时归隐,一去不回。当年菜式,看,多好的鸡啊2011年夏,生意爆到门口马路也摆满桌子(图据微博)从1993年—2011年,它存在了18年。很多当年吃过的人回忆,它的生意盖过当时的朱雀大树下。2016年,江东区被合并,成为历史。而在80、90年代,则是江东的鼎盛时期。开元大酒店开业,首屈一指,周边农田逐渐被各种高楼替代,建筑队和办公楼给这里带来了巨量的人流。某种意义上,当年的江东,有点像现在的鄞州新城。
今天的故事要从五年前的一场“寻人启事”开始。
2011年10月1日,叱咤餐饮江湖的“朱雀老太婆饭店”突然关门,门口连张告示都没贴。它就像一位厌倦武林的高手,打败了很多人,独孤求败,有一天说走就走,从此销声匿迹。
此后,吃客们发起了无数次寻人启事,微博、论坛,苦苦寻觅,以求线索:
@小老虎_86:很喜欢吃那里的泥鳅和红烧牛肉,还有水蒸蛋等很多正宗的家常菜,味道超级好。7日那天像往常一样过去吃饭,可是关门了,我和朋友都很疑惑,后来一想还以为是国庆放假的关系。10日那天下班晚了,朋友说去那里吃一点,开了半个多小时的车,到那里竟然还是关门了,看了墙壁上也没有任何通告,也不知道是关了还是搬地方了。希望知道的人能告知,谢谢!
2011年夏,生意爆到门口马路也摆满桌子(图据微博)
从1993年—2011年,它存在了18年。很多当年吃过的人回忆,它的生意盖过当时的朱雀大树下。
2016年,江东区被合并,成为历史。而在80、90年代,则是江东的鼎盛时期。开元大酒店开业,首屈一指,周边农田逐渐被各种高楼替代,建筑队和办公楼给这里带来了巨量的人流。某种意义上,当年的江东,有点像现在的鄞州新城。
当年菜式,看,多好的鸡啊
但无论吃客们如何怀念,朱雀老太婆自己家再也没开新店,选择在巅峰状态时归隐,一去不回。
直到最近,吃客约了两个月,终于请到了“老太婆”重出江湖,为我们烧了一桌菜!
本文主角之一,朱雀老太婆饭店老板:顾师傅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老太婆”真名叫“永兴饭店”,就是老板自己的名字,顾永兴。
这天一大早,顾师傅就带着我逛了一圈菜场。
买海鲜、选肉、挑蔬菜,尽管多年不开店,但走进菜场很多人仍认得他,威望尤在,卖鳝丝摊主还不肯收钱哦。
顾师傅为吃客准备的菜单
本文主角之二,朱雀“老太婆”本人,陈阿姨
这餐饭,吃客还弄来了一箱丁磊养的网易黑猪肉作为食材。两届乌镇互联网大会,大佬们的特供猪肉,网上拍卖,一度炒到27万一头了……
顾师傅夫妻俩是奉化方桥人,为了生活,38岁离开奉化,到宁波高专的食堂炒菜,赚37元/月。
后来又自己推着三轮车,炒面、炒年糕、炒螺丝,从露天大排档起家,到朱雀小学租房子,才开起了饭店。
夫妻店的生意从最早的一个店面,到后来租五个店面,生意越做越大,顿顿翻台都来不及。后面儿子、媳妇又接任开了5年。
老太婆饭店的儿子,儿媳,大家还记得吗?
后面几年,给多数人点菜的就是他媳妇。据说她一个人能够同时给5桌人点菜,一手拿笔,一手五份单子铺开,刷刷刷狂写,多半还不会出错,记忆力惊人。
再披战袍的顾师傅
而现在,再和顾师傅讲当年辉煌,他都只是笑笑,老照片一张没留,就连哪年关门的他都记不清了。
不过手艺仍在,老俩口为吃客年夜饭足足准备了两天。
自己清洗的猪肥肠,软糯尚留嚼劲,趁热蘸酱油,大赞啊(觉得不好吃,有腥味的人,只能说这辈子还没吃到过好吃的大肠,哈哈)
吃客当晚的饭桌上,不少人以前也是吃过他家的,当年还是17、18岁的年纪,就知道这家店出名,现在早已30出头。
接下来,开始重温经典。35岁以上在江东生活、工作过的人,先抽张纸巾,顺便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吧。
经典回忆一:两款萝卜
酱萝卜(以前酱油腌)
烤萝卜
经典回忆二:鳝丝、芋艿排骨煲、肉饼子蒸蛋、糖醋带鱼
太好吃了
经典回忆三:闷5个小时的红烧肉,当年名气很大的炒海带!
经典回忆四:爽滑的巨大份水蒸蛋!
用了三个蛋
这顿饭,最后是在一盘青菜炒年糕中收尾的。
顾师傅38岁那年,来宁波闯生计,路边摊上猛火颠勺,一盘盘的年糕麻溜出街,填饱了马路牙子、自行车棚小板凳上的无数个肚子。如今顾师傅已经67岁,匆匆已过30年,我们坐在一起聊天,都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
当年朱雀老太婆门前吃饭的,为江东盖起高楼,做外贸、货代的年轻人们,今天都还过得好吗?
注:如果你也想尝尝,请关注“吃客私厨”系列。添加微信小号:nbck7701、nbck7702
更多超厉害的美食情报,也可以关注吃客nbck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