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2005年,被评为全路优秀共产党员、段选聘为首位“首席列车员”,其事迹被收入广东省编印的《我的共产党员》一书。·2004年,被评为广铁客运公司“十佳”明星。闪亮荣誉·1993年来多次荣获集团路风先进标兵。·2003年,被广东省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和抗“非典”英雄钟南山等10名先进人物一起,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的亲切接见。

广州客运段首席列车员张志全生平事迹

工作足迹

张志全同志1962年8月出生于广州花都区狮岭镇联合村第六队。1977年中学毕业。197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广州军区后勤部。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1月光荣退伍。

经过三年的军旅锤炼后,1985年5月,张志全进广州客运段工作。1985年5月至1993年5月在广州至郑州线工作;1993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广州至北京T30/29次列车上工作;2007年4月至2011年在K407/8、K511/2次沪海列车上工作。2011年至2015年在广州至烟台的K1169/1170次列车上工作,先后担任过茶水员、列车员、车班党支部书记等职。张志全是广州客运段的首席列车员。

闪亮荣誉

·1993年来多次荣获集团路风先进标兵。

·2003年,被广东省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和抗“非典”英雄钟南山等10名先进人物一起,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的亲切接见。

·2004年,被评为广铁客运公司“十佳”明星。

·2005年,被评为全路优秀共产党员、段选聘为首位“首席列车员”,其事迹被收入广东省编印的《我的共产党员》一书。

·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模范共产党员”,同年评为全路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2008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入选铁总工会《最美铁路人:铁路英模风采录》

工作服务法

他的服务观体现在他琢磨总结的五个服务法上,也叫“志全服务法”,即“零距离”服务法、“三个一”礼貌服务法、“架心桥”送水法、“勤轻静”服务法。

“零距离服务法”,指在情感上尽量与旅客拉近距离。张志全的脑子里有一张“工作服务图”,列车到达什么区段,各趟列车的时刻表,沿线城乡的风土人情,南方旅客的特点,北方旅客的爱好,他都熟记在心,随时可以为每个旅客服务。他的高水平的服务不在表面,而源于内心深处,。”张志全自费备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有针线、信封信纸、常备的药品、杯子茶叶、牙签等东西。“百宝箱”很管用,随时可派上用场。可以说,“服务图”和“百宝箱”成了他“零距离服务”的道具,有效地拉近了与旅客的距离。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1)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2)

最受旅客赞赏的,是张志全独创的“快乐之旅”情境服务法

每到傍晚七点时分,张志全手拿喇叭,站到车厢中间道:“各位旅客晚上好,大家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想用我的歌声陪伴您度过一个快乐之旅……”不一会儿,响起了他自己改编的昂扬歌声:“朋友,朋友,亲兄弟,旅行需要走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一家人。朋友,朋友,这崇高的称呼,珍贵的友情,我们要珍惜他,维护他……”这首歌是他从《战友之歌》改编来的。还有讲故事,讲笑话,跳舞,都是他自导自编自演。一些旅客也主动参与。半小时至40分钟的表演,驱走了疲劳,活跃了车厢气氛。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3)

“三个一”礼貌服务法,即门岗一张笑脸,遇事一句礼貌语,到站一声道别。他是从单位发的一本《服务的魅力》的书和到宾馆、酒楼细致观察中得到启示的。他说,旅客来到我们的车厢,给人一张笑脸,无形中产生像见到自家人那种亲切感。倘若板起脸孔,别人就会产生“我花钱来受气”的感觉,心里不舒服。他认为,到站一声道别不是多余话,而是友情的延长。请听张志全自编的几句道别话语∶“一路上大家辛苦了,感谢你们对我的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旅途都选择火车作为你们的交通工具,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恭候你的到来,下次旅行再见。”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4)

“架心桥”送水法,指他把关爱融进茶水送出去,列车始发、途中,给旅客送上一杯茶水,说上几句亲切的问候语。他把送水服务作为与旅客心连心彼此沟通的一种方法,把送水过程当作与旅客沟通感情的过程,拉近与旅客的距离。

“勤轻静”整洁服务法,是张志全保持车厢整齐、清洁、静谧的办法。张志全当班从不闲着,他手里拿着块抹布,眼睛带着活,走到哪,看到哪,干到哪,,地板随脏随扫,厕所经常冲洗没有异味,洗脸间保持清爽洁净,干活时轻拿轻放,晚上走动步履要轻盈。造就干净、宁静车厢秩序。

报告文学(选摘)

最美铁路人、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

“快乐之旅”跟我走

作者:刘雯,通讯员:李云、张学妍

“坐你的车,就像去朋友家串门一样,舒服,开心。”

凌晨5时,天还没亮,正是人最困顿的时候,不能用闹钟,那样会惊扰家人休息。好在多年已经养成了习惯,生物钟到点自然会把他叫醒……

他拿起前一晚放在床头的衣服,轻手轻脚来到客厅,摸索着穿好,洗漱完毕,再看一眼熟睡的妻子,蹑手蹑脚地带上门。

那辆旧自行车慵懒地靠在楼道的墙边,似乎也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几盏疲惫的路灯把微弱的光洒在空寂的路面上。路上行人还不多,也都是步履匆匆的样子。

从家到广州北站,需要骑行15公里,再赶上早班列车到广州站或坐大巴到广州市。7时20分之前赶到单位,7时50分参加车班的早点名,然后是整理准备。10时40分,K1160次列车便将驶出广州站,向着山东烟台前进,从那时起,便也拉开了张志全曾无数次担当乘务工作的序幕……

7号车厢门口,他,站得笔直。

“您好,请出示车票。”

“不要着急,慢慢来。”

一手接过车票,一边做着有请的姿势,人渐渐多了起来,顾不上说话,他就送上一个笑脸。年过五旬的他,个头不高,脸颊有点瘦削,有着广东人特有的黑,操着一口广式普通话,“要对着旅客的眼睛说问候,真诚是做不了假的”。

7号车厢是普通的硬座车厢,白色的纱巾、蓝色的椅套,他早就把每个座套上的褶皱都细心地用手抹平了,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这里就是他的“王国”,旅客都是远道而来尊贵的客人。“不要光是嘴上说把旅客当上帝,而是应该从心里把旅客当作家里的亲人。上帝很遥远,亲人很亲近。年纪老的,是我的父母亲,年纪比我大的,是我哥我姐;年纪比我小的,是我弟我妹。他们走进车厢,就成了我的一家人。”这名金牌客运服务员,一个生活中内向并不善言辞的他,到底是怎样带着他的嘉宾开始“快乐之旅”?

开车了,窗外的高楼渐渐被列车抛在身后,安顿好行李和座位的旅客们,有的聊天,有的在吃早餐……

“各位旅客朋友,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好。”

旅客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好奇地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列车员。

“欢迎乘坐我们的列车,我叫张志全,是这节车厢列车员,我将尽我所能为您提供服务。”

开场白过后,他像在家里招待客人的礼数一样,提着早就准备好的开水壶一一给大家倒开水,一边还说着笑话。如果遇到旅客没有带杯子,他会拿出一次性杯子。车厢里开始活跃起来,笑声阵阵传开……

当天19时,夜幕徐徐降临,窗外除了点点的灯影,没有太多可以欣赏的风景,吃过简单晚饭的旅客逐渐有点倦意。张志全放下手上的抹布,认真地洗了脸,开始表演前的化妆。他取下挂在墙上的“广客真情服务”的绶带,戴好列车员的帽子,遮住头发有点稀少的前额,小心地戴上了一双洗得发白的手套。他就像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开始了当晚的“演出”。

“各位旅客晚上好,大家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想用自己的歌声陪伴您的快乐之旅……”车厢里响起了他自己改编的“朋友之歌”:“朋友亲兄弟,旅行需要走到一起,你来自边疆,我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一家人……”

旅客们刚开始默然地看着这位蹩脚的主持人手舞足蹈,有些诧异,情绪不是太高,张志全依旧照他熟悉的流程一个个节目倾情地演出。当旅客看着这名列车员一边唱着《北京的金山上》,一边尽力模仿女孩的柔软和妩媚的舞蹈时,终于忍俊不禁大笑了起来,车厢里越来越欢快。当他唱起《牡丹之歌》等大家熟悉的歌曲,整个车厢沸腾了,大部分旅客站了起来,伴着他身上那个音乐播放器的音乐一起高唱起来,还有的旅客跃跃欲试,一展歌喉,前后车厢的旅客也挤进来看热闹……

不觉中,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大家的手掌拍痛了,也笑累了。还有几个旅客拉住他:“老同志,你到我们车厢去一下嘛,也帮我们闹一闹。”

快乐演出之后,意犹未尽的旅客开始流动起来,走动着,聊着天,拿出吃的东西分享。不觉中,这20多个小时的旅程似乎缩短了,前进的步伐也加快了。

“这个列车员叫啥?真不错,挺有创意。”

“不知道,只晓得他是广州客运段的。”

“他呀!俺坐过他的车,俺知道,人家是客运明星,是个大劳模呢!”

“他叫张志全。”……

张志全回到乘务间,先灌下一杯水,这才深深地舒出一口长气。虽然这种列车上的主持表演已经有年头了,可不为人知的是,面对那么多旅客,他其实每次心都“砰砰”跳,每次都极力克服着内心的羞涩与紧张。要知道,平时他和同事们聊天都很少参与,因为他不善言辞,可为了旅客们开心,他,真的是豁出去了。

到站了,他像送客人出门一样把旅客送下车,对他们说几句道别的话。不少旅客都要跟他握一下手:“坐你的车,就像去朋友家串门一样,舒服,开心。”

“我想干好,干好必须得付出”

1985年5月,张志全光荣入路,被分配到了广州客运段。当时火车都是非空调车,最初他是茶水员,每天的职责就是烧水送水,让旅客喝上开水。

当时新郑线的车底是绿皮车厢,设施较差,旅客又多,通道上站满人,走路都困难,更不用说推车送水了,但张志全一直坚持着。特别累的时候,他也曾想过少送几趟省点力气,但是想到旅客翘首急盼的眼神他又鼓起了干劲,重复穿梭人流中。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利用站停时间送水,省力又方便。于是当车厢通道人多,特别是春运、暑运超员时,列车一停站,他就提着足足15公斤的一桶水下车,在站台上一个车窗、一个车窗地为旅客送水。车要开了,再从前面一个车门上车。这样,送水的速度就快了,旅客也高兴了,他也多次被集团评为路风先进标兵。

在茶水员的岗位上,张志全一干就是8年。1993年单位增开了一趟广州至北京的直达列车T29/30次,原郑州车队撤销了。张志全调到了这趟直达列车,因这趟车配备了电茶炉,不设茶水员岗位,他改职当了列车员。他想到了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虽然换岗位了,但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心不能换,想方设法为旅客服务的钻劲不能减。

于是,张志全眼睛带着活,走到哪,看到哪,干到哪,地板随脏随扫,经常冲洗厕所保持没有异味,洗脸间保持清爽洁净,行李架、茶几、窗帘等物件保持整齐划一,保证整个车厢整洁舒适,用力为旅客服务。付出总能得到回报,张志全的服务得到不少旅客夸奖,可晚上躺在床上,他又在琢磨:“规定动作”做好了,还缺什么呢?

一次,一位旅客用餐后找不到牙签。还有一次,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忘了带水杯,用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去打开水,结果由于水温高,矿泉水瓶子遇热变形,一时抓不紧,瓶子掉到地板上,把脚烫伤了,到处找药。这些让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开始每班车都自费准备一些牙签、一次性的杯子、晕车丸、感冒药之类的常用物品,旅客需要时,就免费赠送给他们,这样下来,一个月要用掉100多元。

妻子开始反对了,她抹着眼泪:“你整天光想着旅客。全家就靠你的那点工资,每一块钱都是算着在用,你怎么就这样不顾家?”看着妻子有点浮肿的面庞,张志全心里阵阵痛楚。

“老婆,我是干这行的,我想干好,干好必须得付出。你看,这几年,过年过节段里有慰问吧?家里有急事段里有帮忙吧?而且我还被段选聘为首位首席列车员,每个月还有400元的津贴呢!”见他这样,妻子唠叨了几次,就不再说了。

有了家庭的支持,张志全更加留心观察和琢磨旅客的需要,不断丰富备品的种类,并专门做了一个箱子把它们装起来,同事们都管他的箱子叫“百宝箱”。“百宝箱”还真管用,解了不少旅客的燃眉之急。

2002年2月的一天,一位从广州返校的大学生在车上突发高烧。广播找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后,要求给病人服一些退烧和治感冒的药物。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他的“百宝箱”里的退烧药和感冒药成了宝贝。旅客服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然是一脸痛苦的表情。于是他又拿出袪风油,给他涂抹按摩,打来热水帮他洗脸,敷额头,不时为他送水、端病号饭。这个小伙子到达烟台后,临下车时,几乎是流着泪不停地对他说:“叔叔,谢谢你!”

有一天,在车上张志全看见一个小伙子坐在那里发呆。聊天时,小伙子对他说:“坐长途车太乏味了,车上能安排什么乐子不?”

退乘后他想了很久,原来光是舒适干净的服务还不行,还得给旅客们寻乐子。他想起在部队里,一般都通过拉歌调动战士们的情绪,对,就用这个法子。他开始买来磁带,在家里学了起来。“爸,求你了,太难听了。”小孩不胜其烦,一首歌全家人听烂了,他还没记住。好不容易学会了几首歌,又跟班组里的年轻女孩学跳民族舞,那段时间,手脚不协调的他成为休息车的一个笑点。凑齐了七八个节目,他红着脸,站在了车厢中央,用颤抖的声音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列车晚会”……如今,他唱起《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尽管有些字的发音还不太准,但音调准确,节奏分明,跳舞动作娴熟,让旅客开心不已。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为了缩短和旅客的距离,他为自己设计了“工作服务图”,把列车停靠各站的中转列车的时刻,沿线城乡的风土人情,南方旅客的特点,北方旅客的爱好,一一熟记在心,随时用于服务。

一位湖北老大娘第一次坐车有些紧张,再加上本来就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开车不久就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张志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前和老人聊天,从湖北的名胜讲到烟台的古典,从广东的风俗聊到车上的餐茶饮食,老人喝着张志全端来的茶水,听着张志全贴心的话语,心情渐渐舒缓,高高兴兴地坐到目的地。临下车,陪同老人的孙女在留言簿上写道:“他把我们当作亲人,这是一种伟大的境界。”一个归国华侨在留言本上写道:“这次回来,惊喜地发现铁路的巨大变化。列车员的服务非常专业,非常到位。尤其是17号车厢的列车员(指张志全),他的高水平的服务不在表面,而源于内心深处。”

服务行业的竞争,催生了服务的创新。张志全不甘落后,先后参加了铁路党校函授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技巧,提升服务技能,改进服务方法。2006年他自创了零距离服务法,“三个一”礼貌服务法,“架心桥”送水法,“勤轻静”整洁服务法,并根据旅客的需要在车上办起了“快乐之旅”。旅客乘坐他的车,就好像到他家做客,从上车开始,他道一声好,一张笑脸相迎,全程保证车厢整洁舒适,温暖如家。

一次夏天的乘务中,一节车厢的空调失灵了,检车员忙着检修,当班列车员把车厢内的所有车窗都打开了,可温度还是降不下来,旅客鼓噪了起来。不可开交时,张志全闻声赶到。他赶紧劝解旅客,然后开始给旅客送开水,本来是夏天,空调失灵后车内又热,再送开水,不是热上加热吗?列车员不解地看着。只见张志全一边送茶水,一边不停地向旅客道歉,一遍又一遍,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当每个旅客面前的茶杯都满满的时候,张志全拉开嗓门:“各位旅客,我真诚地向你们道歉,这个车厢的温度高了,不过,和我的心情差不多高。因为,这个高温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现在,为表示我的歉意,我给大家唱几首歌,把我们心情的温度再提高一点,好不好!”“好!好!!”旅客们顿时乐了,于是,一首歌接着一首歌,张志全用一年多时间学的十来首歌全部献了出来,旅客还是鼓着掌,要求他再唱,他只好重头再唱一遍。尽管车内还没有空调,可再没有一个旅客表示不满。

每一趟出乘回来,张志全车厢的《旅客意见簿》总是被旅客写得满满的,常常正面写满了写背面,甚至邻车的意见本也被旅客“借用”到他的车厢。他的笑容,他的诚恳,他的勤勉,他对每一位旅客细致入微的关心,他用劳动为旅客创造的干净整洁的车厢,都是旅客留下赞美词句的题材。

在列车上工作20年,他得到不少旅客的赞赏,得到不少同事的肯定,但也有来自旅客的不理解,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躺在休息车的床上,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不断为自己加油打气。

有一次,一位旅客随地丢瓜子壳。他打扫后,拿来一个垃圾筒放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说:“请你把垃圾丢这里面好吗?”那位旅客一点都不讲理,说:“我喜欢丢地上呀,都放垃圾桶了,还要你们列车员干什么呀!”说完当着他的面,又把瓜子壳故意丢地上了。张志全便站在乘客的旁边不断地清扫,丢一次,扫一次,边清扫还边对该旅客微笑。正是这种微笑和执着感化了那位故意刁难的旅客,他不但停止了自己乱丢的行为,还主动协助张志全搞好车厢内的卫生。

内心的阳光,能带给身边的人明净的温情。一位新来的女列车员,在家娇惯了,车厢的卫生总受批评。她哭着对张志全说:“张师傅,你老受表扬,我老挨批评,我怎么办呀!”张志全主动要求车班调她在自己的邻车,手把手地教她清洁车厢的方法,告诉她眼要全车厢巡视,及时发现卫生问题,脚要轻快,随时跟着眼睛走,手要不离抹布随脏随扫,面部要带着微笑,嘴里要不停问候旅客,把五官全部调动起来,服务质量就能提高。如今,这名女列车员已成为广州客运段张志全式的优秀列车员。

对于张志全这些年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旅客无私奉献,也有人有“看法”:“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你做这么多好事,又没多拿钱,值得吗?”对此,张志全说:“我是一名列车员,履行列车员的职责是我的本职,我换回了旅客的满意和快乐,就很知足了!”还有人问:“你攒了一大堆奖状,你带的徒弟都当列车长了,可你还是个列车员,为啥不向领导提提?”张志全的回答更干脆:“我代理过车长,也做过车班党支部书记,可我觉得还是当列车员比较合适,在列车员的岗位上,更能体现我的价值。我把为旅客服务当作最大的快乐,也在旅客的快乐中分享快乐,这就是我的最大成就。”

时间去哪了?所有人都在发问。岁月悠悠,张志全在自己的轨道上奔跑,留下了一个铁路人的激情与梦想,也留下了一个个无数人间温暖的故事……

图片记录

最美铁路人每个人的主要事迹(广州客运段列车员张志全)(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