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幕后大佬,汽车大佬高端访谈录
汽车行业幕后大佬,汽车大佬高端访谈录海兹曼教授: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在以前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汽车和产品销售,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售后服务,比如零配件维修等。然而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其他解决方案,包括互联互通解决方案等不同的移动出行服务,这些业务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记者:为什么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做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成立逸驾的目的是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合资企业或者其他业务部门服务,还是在未来为第三方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这样在中国市场最早扎根的跨国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早已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中国汽车未来朝向“新四化”发展之时,大众汽车也早已针对性地作出方向性调整,从汽车制造商到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大众正逐步向自己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当中,大众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记者:宝马股权开放后,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会不会有类似于计划?海兹曼教授:关于股权开放问题,我们非常赞成这一
车市寒流之下,无论传统汽车巨头,还是新生汽车企业,都必须在愈发残酷市场上找到生存的办法。
大众要开发更具竞争力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专访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
时代周报记者 倪佳 发自广州
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这样在中国市场最早扎根的跨国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早已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中国汽车未来朝向“新四化”发展之时,大众汽车也早已针对性地作出方向性调整,从汽车制造商到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大众正逐步向自己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当中,大众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记者:宝马股权开放后,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会不会有类似于计划?
海兹曼教授:关于股权开放问题,我们非常赞成这一举措。这些进一步开放的措施能推动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功,这对于任何领域来讲都是如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进入中国市场35年以来,拥有两个非常成功、实力强大的本土合作伙伴,我们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每一家的销量都能达到200万辆,拥有非常好的利润表现。市场处在变革之中,我们希望能在未来持续这一成功的伙伴关系。
记者:为什么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做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成立逸驾的目的是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合资企业或者其他业务部门服务,还是在未来为第三方提供解决方案?
海兹曼教授: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在以前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汽车和产品销售,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售后服务,比如零配件维修等。然而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其他解决方案,包括互联互通解决方案等不同的移动出行服务,这些业务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所开发的第一款解决方案,将会搭载在江淮大众最新的车型之上。之后,再逐渐应用到其他合资企业生产车型当中,不仅如此,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比如语音对话系统,而出门问问在这一领域能提供很大的支持,这一解决方案首先会在江淮大众的车型上体现,之后也会搭载在我们合资企业的车型上。另外,我们一直秉承非常开放的态度,所以,这些解决方案也不排除将会应用在第三方车型当中。
电咖定位中高端就是要打破原来自主品牌的怪圈
——专访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博士
时代周报记者 刘阳 发自广州
广州车展前夕,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博士正式为旗下高端品牌ENOVATE命名为“天际”,并随之把天际首款豪华智能电动SUV产品ME7推到了消费者的面前。然而,发布会当晚并没有公布该款车型的具体上市时间及价格,仅是开放了预订。带着对于天际以及其首款车型ME7的疑问,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
记者:现在,新的新能源企业陆续地在发布产品,这些传统的车型不断地在提升,您觉得在未来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张海亮:车本身来讲还是车,互联网造车如果没有把车本身造好,肯定是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仅仅是做一个好品质的车,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市场获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做有品质、有趣的车。把车做到有趣是非常有挑战的,例如怎么体现智能互联。比如说自动驾驶,我们有主流的自动驾驶团队,力争打造最领先的级别,现在我们讲L2、L2.5,将来L3我们都会做。
记者:您是怎么看天际汽车在广州车展的角色?
张海亮:新能源车还是稍微关注了一下,从整个天际品牌来讲,我们希望把车打造成中高端的形象。现在,新能源消费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前两年,新能源车都是小车,60%都是小车,但实际上,小车在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只占6%-7%这样一个水平,40%-50%都是中高端市场。但是新能源车这几年逐渐开始消费升级,一方面因为大家对新能源车认识加强了,国家也有这方面的政策,包括车本身整车性能提升了,吸引了更多中高端的消费者。所以,我们在中高端的车一定要发力,尤其要在新能源领域站住脚。
TNGA在华迎来开花时刻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青久
时代周报记者 倪佳 发自广州
伴随着TNGA的全面落地,丰田旗下的合资企业一汽丰田也开始了自己的全新征途,高位接手的田青久如何打好TNGA这张牌 ,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拥有皇冠的同时,又推出亚洲龙,业界普遍认为同堂竞争会否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这些问题都亟待田青久去解决。
记者:全新卡罗拉选择中国首发的意义是什么?TNGA架构为卡罗拉带来了哪些提升?
田青久:丰田一直把中国市场作为它海外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丰田认为“中国市场最重要”的理念,在这儿全球首发,这是一个具体体现。从广大消费者的认知角度考虑,卡罗拉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车型,它在全球150个国家销售了4600万辆,我第一次在一丰工作的时候,2004年第九代卡罗拉到中国市场。到现在经过了14个年头,在中国市场上累计销售了330万辆。今年,卡罗拉在中国市场也有可能能够总的销量超过37万辆,这在全球所有国家当中单一销量我们是NO.1。所以也是适应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把全球首发地放在了中国。
在TNGA这个架构下,全新一代卡罗拉研发,首先从生产、研发机制上,在架构上从研发开端就做了一个有效的提升,使它的整个未来的产品更先进。驾驶是以人为本,全新一代卡罗拉在TNGA架构上,面向驾驶舱,不仅它的外形各方面很好,操控性能也提升了。它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车身的刚性,各个方面全面的性能都有一个提升。
记者:亚洲龙是新的旗舰车型,如何解决与皇冠的内部竞争问题?
田青久:因为亚洲龙作为TNGA的旗舰车型以及一汽丰田未来的旗舰车型,它未来要给广大消费者提供B 级以上的用车感受。目前我们的皇冠也在售,也是一个旗舰车型,也是丰田的一个高端的产品线品牌。我认为它们并行销售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用户群不一样,可能今天大家在展场看这个车,它的设计语言上就有一些区别。整个亚洲龙是主打“不妥协”的,更加进取。而皇冠在用户中的口碑是比较稳重、大气。所以,从设计语言上来说,其实用户群也有一些细分,是不一样的。
明年有信心跑赢整个车市
——专访广汽三菱执行副总经理李曲明
时代周报记者 倪佳 发自广州
尽管车市拐点已现,但是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不乏逆势增长的案例,广汽三菱作为后发取胜的一个企业,在产品线并不丰富的基础上,仍然做到了同比高速增长的表现。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新晋的执行副总经理李曲明对记者坦言,上任后的压力不小,但希望也很大。
记者:广汽三菱如何判断今年的市场,明年企业会有哪些应对措施?
李曲明:自2016年欧蓝德上市以来,广汽三菱的市场表现一直不错,尽管今年的SUV市场有下滑趋势,但我们还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增量比较明显。今天公布了19款新欧蓝德的售价,我们很有信心,明年可以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
对明年的车市,我持乐观态度。在不同场合我都说过这句话,尽管整个车市的增长肯定不可能像十年前那样高速,但是有微增长,甚至是保持平衡,这背后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进口品牌SUV市场,我们广汽三菱还是有信心明年可以继续跑赢整个车市。
记者:刚刚提到广汽三菱有两款新能源车型,请您介绍一下这两款车型的特点和市场表现,以及未来新能源的规划。
李曲明:广汽三菱导入的祺智PHEV和祺智EV,开创了中国合资企业导入国内品牌的先河。近一年时间内,祺智PHEV这款车型现在卖的不错,而且祺智PHEV面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导入广汽品牌车型很好的尝试。
关于广汽三菱未来的新能源导入规划这块,今后我们将充分汲取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的优良品质,以及它们的一些优良产品。今后,我们计划继续导入广汽研究院设计的一些产品,以及三菱未来的一些新车型和派生新能源车型,包括我们会导入三菱的EV和PHEV车型,请大家期待。
沿“一带一路”积极开拓市场
——专访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
时代周报记者 谭力峰 发自广州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包下了一整个展馆,在8000平方米面积之内展出了旗下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新能源等共七大整车品牌。截至今年10月,在行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广汽集团还是取得了同比6.9%的增长,已累计汽车销量1757068辆。其中广汽传祺今年前10个月的销量为440760辆,同比增长4.5%。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即将到来之际,广汽集团也明确了要加速实现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决心。同时,在电动化以及品牌出海的进程上,广汽传祺也成为了广汽集团的“急先锋”。
记者:广汽传祺的国际化步骤正在逐步地加快,并且还布局了“一带一路”沿线,目前传祺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与规划是怎样的?
郁俊:从我们的海外事业战略来说,我们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沿着“一带一路”去积极开拓市场,目前我们已完成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五大板块16个国家的落子布局,初步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我们在广乘内部方面也设立了我们广乘的国际分公司,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资源方面对国际业务做好支撑。我们还将在香港设立我们广汽乘用车的国际公司,助力我们的国际业务持续推进。
记者:目前传祺在10万-15万元区间的市场做得比较好,但是10万元以下的这种入门型产品相对表现没有那么理想,广汽传祺对此是怎么打算的?
郁俊:广汽传祺GS8是行业里面第一个率先突破自主品牌20万“天花板”的车型,而且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在10万元级以下这个车型市场,我们这方面还要做一些努力,你看到我们现在的GS3,它的市场表现也是不错的,上个月它的单月销量已经超过了一万台。轿车方面,GA4也在今年1月份上市,我们明年也会推出GA6的全新换代以及GA8的中改款,我们在这方面跟研发团队都是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还是会持续打造轿车这一块,就是轿车振兴战略会持续实施,我们也会跟广汽研究院一起去探讨在10万元级别以下去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