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会有什么功能(未来汽车长啥样)
未来汽车会有什么功能(未来汽车长啥样)但传统车企代表景柱表示,汽车行业本身在不断的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电动汽车只是新的应用。他目前在“四电”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电池、电能、电耗和插电问题。在“300公里以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的燃油车是不可能的。”他更看好的是油电混合,氢能源可能是个不错的方向。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何小鹏认为,2021年的新能源车发展会真正进入快车道,到时候的车型续航会更长,成本明显下降,品质提高,现在也是目前是新造车势力打基础的最好时机。电动车逐渐取代燃油车的争议由来已久,但50年后,二者相争的局面是否还存在?新造车势力代表何小鹏对电动车市场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是由资源的日渐枯竭,新能源车是未来的大势。但他也坦诚,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并非是市场自发,而可能是出于牌照、共享出行或是补贴的考虑。“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虽然是全球第一的速度,但是质量并没有得到快速的提高
2050年汽车会变成什么样,燃油车会否退出市场,无人驾驶是否可行,汽车能否学习个人驾驶习惯,打造一款真正个人专属品?有关未来汽车的讨论,业界从未停止。
3月28日,一场关于“2050年汽车”的思维碰撞,在博鳌亚洲论坛汽车分论坛上演。电动车与燃油车之争,智能驾驶会去到何种程度....关于这些问题,在场大咖都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
文远知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韩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西澳洲政府地区发展部长雅兰娜·麦克蒂尔南,还有汽车行业研究的权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等参与了此次论坛。
电动VS燃油
电动车逐渐取代燃油车的争议由来已久,但50年后,二者相争的局面是否还存在?
新造车势力代表何小鹏对电动车市场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是由资源的日渐枯竭,新能源车是未来的大势。但他也坦诚,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并非是市场自发,而可能是出于牌照、共享出行或是补贴的考虑。“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虽然是全球第一的速度,但是质量并没有得到快速的提高。”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何小鹏认为,2021年的新能源车发展会真正进入快车道,到时候的车型续航会更长,成本明显下降,品质提高,现在也是目前是新造车势力打基础的最好时机。
但传统车企代表景柱表示,汽车行业本身在不断的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电动汽车只是新的应用。他目前在“四电”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电池、电能、电耗和插电问题。在“300公里以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的燃油车是不可能的。”他更看好的是油电混合,氢能源可能是个不错的方向。
(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
麦克蒂尔南也赞同景柱对氢能源的看法。她认为,新的文化很有可能改变人们对车的拥有态度。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的发展有可能或改变汽车的边界问题。
对汽车行业有资深研究的殷承良认为,电动与燃油二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新能源虽然发展得很快,但它不是颠覆性的东西。“真正的彻底的颠覆汽车产业的结构是以智能化网联化为主的,”而新能源是智能网联的很好载体。
自动驾驶到来会比想象中还要快?
想象一下,有一天汽车变得越来越像手机会怎样?手机是放在口袋里的终端,汽车是把我们方进车里的终端。
(文远知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韩旭)
对智能汽车十分看好的韩旭说,智能手机把人从互联网空间上联结在一起,而汽车也是在真实的物理世界把人从A运到B点。“汽车如果实现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这些结合在一起将会是一个大的变化。”尽管自动驾驶从L4到L5级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很长的时间,但L4级别的自动驾驶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何小鹏的考虑得会更加现实一些,“我们走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以自动辅助驾驶为主,它会使我们更安全。我们每开100次的车,能有多少的比例可以达到自动驾驶。它不是全自动驾驶,但这个在明后天会更现实。”L4等级的无人驾驶的成本可以上限,但中国的无人驾驶,路和云的结合可能会让它来得更快。
麦克蒂尔南也认为,全世界人口的一半都生活在城市里面,堵车问题亟待解决。“自动驾驶系统这个意义上,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有一个更快的交通出行系统。”
针对以上两种意见,殷承良也肯定了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但它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现下最可行的办法是结合5G通讯,车物通讯的实现离我们更近一些。
氢能源汽车仍有待追赶
论坛过后,嘉宾们也回答了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其中,当下,氢能源汽车也是不少国际车企巨头的主攻新能源车型,为何国内车企都鲜少动静?
针对会场听众提出的这个问题,景柱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解释,电动汽车分为电驱动和纯电驱动,纯电车使用电池,而氢能源是指燃烧氢气来传电,本质上还是电驱动。但由于国内技术的滞后,与日本韩国的技术可能还相差20年。
殷承良表示则可以,从能体系上来看待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已经拥有燃油体系、纯电动的体系,和加天然气的体系三种。如果再加上氢能源体系,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承担众多能源体系带来的巨额建设成本。”
针对观众提出的怎么看特斯拉国产化对国内造车新势力带来的冲击问题,景柱则表示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在新能源车的竞争平台是一样的,所以要勇于和特斯拉竞争,不能惧怕,要热烈的拥抱。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实习生 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