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分析怎么做(借力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数据分析怎么做(借力互联网思维)三是加快互联网与服务业提档升级相结合。加速兰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激发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放大效应和催化作用,将“工业人”锻造为“数字人”,推动传统企业触网转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建国家级质量强市为目标,积极筹建国家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引导和支持红狮、康恩贝等一批纺织、医药、建材等传统企业建立自营电商平台,建构线上线下多元化营销渠道,助推传统企业换挡提升。积极培育五大新兴主导产业。结合“十三五”规划,立足金华产业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发展时尚纺织、装备材料、医药健康、信息物流、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一是深化互联网与农业发展应用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构建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以农产品交易城电商园区为龙头,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数字农业为平台,以百家农村淘宝服务站为依托,全力构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盘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推进互联网与工业“两化”相
兰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蔡艳
【编者按】互联网时代变革风起云涌,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对政府来说不仅是革新思维、创新方式的一次挑战,更是寻求突破、创新发展的一次机遇。兰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艳认为,兰溪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急需引入“互联网”这一“清泉”,滋养传统产业结出新果,催生新兴产业开出新花,加速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她对互联网融合、创新、开放和绿色的思维,值得借鉴参考。
一、“融合”思维,大力做好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给兰溪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要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路网框架布局、港航大开发等战略机遇,把产业转型发展作为赶超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产业立市”理念,通过产城融合不断激发兰溪的“后发优势”。
一是深化互联网与农业发展应用相结合。
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构建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以农产品交易城电商园区为龙头,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数字农业为平台,以百家农村淘宝服务站为依托,全力构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盘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推进互联网与工业“两化”相结合。
加速兰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激发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放大效应和催化作用,将“工业人”锻造为“数字人”,推动传统企业触网转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建国家级质量强市为目标,积极筹建国家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引导和支持红狮、康恩贝等一批纺织、医药、建材等传统企业建立自营电商平台,建构线上线下多元化营销渠道,助推传统企业换挡提升。积极培育五大新兴主导产业。结合“十三五”规划,立足金华产业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发展时尚纺织、装备材料、医药健康、信息物流、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
三是加快互联网与服务业提档升级相结合。
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实施好“1213”工程(即培育100个电子商务企业、2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0个电子商务园区(平台)、年度电子商务培训3万人次),推动传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嘉宝物流与邮政跨境电商合作为突破口,借助“海铁联运班列”,带动全市近百家物流公司,创建嘉宝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实施跨境电商“零创”培训项目,计划三年内培训500名跨境电商实战人才,培育100家跨境电商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打造赛伯乐互联网金融中心、浙中兰溪云计算分中心等平台,培育、引进互联网创新金融、互联网科技、教育培训等科技类企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五大新兴主导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参与传统产业资产兼并重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创新”思维,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一是发展文化休闲旅游。
兰溪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充分挖掘名城文化、名人文化、水上文化、古村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以大战略、大格局、大视野、大规划、大投入、大产业的思路,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新业态,打造全域化文化休闲旅游。实施“互联网 旅游”战略,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以旅游的视角统领城市、交通、乡村的规划建设,使道路、河流、建筑都成为景点,以小景观营造推动大美兰溪建设。
二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创新、跨界、融合思维谋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利用老工业基地遗存及现有的废旧厂房、旧车间,精心改造提升,建设设计中心。以“兰奖”创意设计奖为载体,强化政策导向,搭建创意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吸引“创客”落户,提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舞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纺织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抓好需求培育和成果转化,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
三是发展培育特色小镇。
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培育和发展体系,结合各乡镇的乡土、人文、产业特色,通过3年时间的培育扶持,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小镇、兰湖乐尚小镇、新材料小镇等特色小镇,吸纳大项目、小特优等优质项目入驻,形成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努力打造为兰溪发展的新引擎。
三、“开放”思维,大力发展“兰溪人”经济。
互联网时代开启了新一轮创业创新机遇,孕育创业创新文化,要大力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自由流动,激活千千万万市场细胞,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全力打造“创意兰溪”。
一是搭建“双创”平台。
抓紧政策谋划,研究出台资金、税收等扶持政策,完善政府服务,积极营造重视、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打造创业园区、创意中心等众创空间,设立“双创周”,为年轻人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引入“零创”模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育一批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列的青年创业创新主体。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研发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一组两中心”(省棉纺织产业集群专家组、浙江工业大学兰溪技术转移中心和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与高校开展多层次、多批次的校企互动合作。
三是全力招贤纳才。
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优化引才环境,对引进、回归人才给予住房、子女就学、津贴补助等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对接,建设纺织、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聚集和培养一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研发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大力发展“兰溪人经济”,以同乡情为纽带,积极吸引在外投资创业的兰溪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四、“绿色”思维,大力创新社会治理。
互联网发展首先是生态的、绿色的,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理念,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主攻方向,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全力打造“品质兰溪”。
一是创新管理方式。
适应互联网时代,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优化行政效能。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微信、APP等平台,完善政府治理信息系统、决策系统,为产业治理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能与治理水平。建立“微政务”、工作微信群,形成“有工作及时汇报、有信息实时共享、有成效大家共知”全覆盖的“微信网络”。
二是推进行政改革。
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打造网上政务办公平台,构建精简、高效的行政运作模式。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多部门网上联合办公,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网上政府。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契机,做好权力清单“瘦身”和责任清单“强身”,做到权力放下去,办事快起来。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
深化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加快网上政务分厅一体化建设,打造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于一体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兰溪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大包大揽”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部分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交给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打理”,让群众享受优质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