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vs奔驰集团(奔驰宝马终联姻)
宝马集团vs奔驰集团(奔驰宝马终联姻)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左)和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右)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表示“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远景:将这五种服务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移动服务组合,拥有全电动、自动驾驶的车队,他们可以自主充电和停车,并与其他的方式相互连接。”PARKNOW:用于停车服务,创新的数字停车服务一目了然地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停车解决方案,允许他们预留停车位并管理他们的停车时间,并允许在公共车库中无人值守的进出,以及无现金支付停车费。此外,停车位在欧洲占据城市道路30%的交通量,PARK NOW正在帮助减少这一数量。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已有超过3000万客户和1 100个城市使用该服务。FREENOW:免费提供各种移动服务,包括出租车,私人司机和租赁车辆,以及最先进的电动滑板车,所有这一切都能通过一根手指解决。作为欧洲和拉丁美洲最大的乘车服务之一,FREE NOW已经为超过2100万客户和超过
奔驰、宝马真的在一起了,奥迪不哭。
根据2月22日早上的消息,德国汽车巨头宝马和奔驰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10亿欧元(11.3亿美元),联手成立五家出行公司,从制造和销售汽车转向按分钟付费或按里程付费的商业模式。奔驰旗下出行业务Car2Go也会与宝马旗下的各种出行业务合并到这五家合资公司中,两家汽车制造商均持有该合资企业50%的股份。这五家出行公司分别为:
REACH NOW: REACH NOW应用程序将提供从A到B的一系列选项,允许用户直接预订和支付公共交通以及各种其他移动选项,例如汽车共享,乘车和自行车租赁。
CHARGENOW:CHARGENOW由德国慕尼黑数字化充电公司Digital Charging Solutions GmbH(DCS)提供的服务,该公司已经在25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100 000个充电点,帮助奔驰和戴姆勒双方实现其电动汽车战略。
PARKNOW:用于停车服务,创新的数字停车服务一目了然地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停车解决方案,允许他们预留停车位并管理他们的停车时间,并允许在公共车库中无人值守的进出,以及无现金支付停车费。此外,停车位在欧洲占据城市道路30%的交通量,PARK NOW正在帮助减少这一数量。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已有超过3000万客户和1 100个城市使用该服务。
FREENOW:免费提供各种移动服务,包括出租车,私人司机和租赁车辆,以及最先进的电动滑板车,所有这一切都能通过一根手指解决。作为欧洲和拉丁美洲最大的乘车服务之一,FREE NOW已经为超过2100万客户和超过250 000名司机提供服务。
SHARGENOW:用于短期租赁服务,允许客户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租赁和支付车辆费用。它的车队现在将扩展到包含更广泛的车型并增加市场覆盖范围。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0万客户在全球31个城市使用该车队的20 000辆车。汽车共享提高了车辆利用率,有助于减少城市道路上的汽车总数。
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表示“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远景:将这五种服务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移动服务组合,拥有全电动、自动驾驶的车队,他们可以自主充电和停车,并与其他的方式相互连接。”
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左)和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右)
去年12月18日,宝马和奔驰出行业务合并的交易通过了美国反垄断的审查,为双方的合作扫清了最后的法律障碍。而后,双方决定,在今年1月完成所有出行方面的业务合并。至此,双方合作正式完成。尽管如此,双方的“联姻”也仅存在于出行方面,在其他方面例如电池驱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方面依然保持独立研发和运营。
在过去的2018年中,出行领域的几位玩家似乎表现的都不太好,而宝马和奔驰这一重磅玩家的加入,似乎更加重了这种紧张的气氛。
根据数据显示,宝马的DriveNow项目共有100万用户,除宝马传统车型之外,还提供宝马i3和Mini等车型。奔驰旗下出行业务Car2Go在2008年时就已经在欧洲、北美等市场推出了共享汽车业务。奔驰Car2Go目前有200万用户,运营车辆有奔驰两座Smart、奔驰A级、GLA和CLA等车型。而宝马和奔驰的强强联合,共同组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出行服务商,其服务范围包括叫车、租车、充电、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几乎涵盖出行领域中的所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其各项业务累计用户量已经达到6000万,完全能够媲美Uber等头部出行公司。此外,宝马和奔驰两家德国巨头制造商拥有上百年的汽车制造历史,品牌的传播早已深入人心,这样一个大玩家的介入,无疑是对出行市场的巨大冲击。
再看其他几位选手。根据此前公布的年报,Uber在2018年的增速明显放缓,去年第四季度,Uber总收入为30亿美元,增速为25%,远低于第三季度38%的增速,且第四季度亏损额为7.68亿美元。从全年来看,尽管Uber的总体收入处于上升的状态,但仍有18亿美元的亏损。为扭转持续的亏损,有消息称,Uber计划在2019年内启动IPO,有意思的是,其最新开发的业务如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服务与奔驰宝马合作的新出行公司业务高度重合,这意味着,在新出行领域,二者必有一仗可打。这不仅是出行公司的对局,还是新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的博弈。
另一国内巨头滴滴,2018年滴滴处于持续的亏损之中,总亏损额达到109亿元人民币。仅在这一消息传出的几天后,滴滴创始人程维又宣布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并整体裁员15%,约2000人。另外,去年12月,宝马正式启动在中国的网约车项目,并在成都投入200辆宝马五系轿车,宝马成为第一个在华拿到网约车牌照的跨国制造商,冲击着滴滴在中国的网约车业务。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出行业务,加码在中国的网约车业务,抢滩中国市场,必然会成为其布局的重中之重。
纵观当前的出行市场,跌宕起伏。颇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气势。尽管在2018年,滴滴、Uber等出行巨头一直处于泥泞中前行的状态,但其处于出行头部的地位还不会被轻易的动摇,但两大巨头的加入不得不说增大了这种不确定性,甚至在未来双方是否会重塑出行领域,带动出行市场的整体变革也未可知,总之,大戏已经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