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车用雨棚好些还是雨衣好些(电动车的雨衣和雨棚)
骑电动车用雨棚好些还是雨衣好些(电动车的雨衣和雨棚)还别说转换过程,真要时间去适应,没有雨棚方便,可以直接戴个安全帽就出发。穿雨衣繁琐了一些,穿上去再戴安全帽,把它整理好,再出发,有时候雨大了点,后面部分遮不严实,雨就会从雨衣上面沁到裤子上,不舒服,还特意准备了更换的裤子过去,以免打湿了可以换。又买了加大号的回来,可以把整个车都盖住,再也不用担心被淋湿了。天气的变化已走到了极限,一年的四个季节,直接缩短成为两个季节,春秋活脱脱就这样被踢出局,秋装单外套和长袖几乎没怎么穿,就到了冬季。出门湿漉漉,伴随着毛风细雨,看天气预报都是雨天,这下雨衣每天都得“工作”了,一起上班和下班,一起去菜场买菜,接孩子,它娇小玲珑的身影与我同行在天空下。它就像一把移动的大雨伞,前、后、上三个方向都能抵挡,而且它的款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左右位置要上和下,要不也可以统统给关上了,这样大雨也不用担心会淋湿。当然狂风暴雨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它的前身是塑料,而且还有极大的安全风
自从今年夏天城市做整顿,刚刚没多久安装的新雨棚,就在一次等待红绿灯的途中,被交警拆卸掉,真的是心疼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次没拆,下次还是会遇见,注定逃不了交警的魔爪。
但也是处于安全考虑,在大风大雨的情况下,雨棚存在的危险比雨衣要大。作为普通公民,配合比什么都重要。现在还有一些人逃过了拆卸的命运,依然可以遮挡雨淋日晒,但我已欣然接受穿雨衣。
先说说雨棚存在的日子,已经骑了有五年的电动车,买来就装了雨棚,所以它陪伴了我五年,就像是最亲密的战友,和我一起面对风雨,一年四季除了假期出远门,没有哪天让它歇息过。
它能遮挡炙热的阳光,活生生得烤在它,薄薄的身板上,没有半句“怨言”,好像在说“主人,没事儿,你尽管骑着我去你想去的地方,守护你不晒伤,才是我最大的职责。”而到了目的地,把它妥妥的停在了烈日下,让它饱受一天的日晒折磨,倾斜的站在那儿,有时候撑子实在太累了“主人怎么还没下班啊?我都快崩溃了!”
它就像一把移动的大雨伞,前、后、上三个方向都能抵挡,而且它的款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左右位置要上和下,要不也可以统统给关上了,这样大雨也不用担心会淋湿。当然狂风暴雨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它的前身是塑料,而且还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有一次在上班的路上,风偏大,整个雨棚被吹开,居然平铺带拽在身后走了几十米,还是路上的行人提醒了我,那一刻我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过完绿灯赶紧找个合适的位置停下来,把插口位置固定,又重新出发。
没了雨棚就只能和雨衣作伴了,添置了一件雨衣,开始的两个月都是阳光灿烂,雨衣压根是多余的,待在最黑暗的角落,还被塑料袋扎得密不透风。再说了不下雨穿个雨衣挡太阳,只会说成是“脑壳进水了”。
天气的变化已走到了极限,一年的四个季节,直接缩短成为两个季节,春秋活脱脱就这样被踢出局,秋装单外套和长袖几乎没怎么穿,就到了冬季。出门湿漉漉,伴随着毛风细雨,看天气预报都是雨天,这下雨衣每天都得“工作”了,一起上班和下班,一起去菜场买菜,接孩子,它娇小玲珑的身影与我同行在天空下。
还别说转换过程,真要时间去适应,没有雨棚方便,可以直接戴个安全帽就出发。穿雨衣繁琐了一些,穿上去再戴安全帽,把它整理好,再出发,有时候雨大了点,后面部分遮不严实,雨就会从雨衣上面沁到裤子上,不舒服,还特意准备了更换的裤子过去,以免打湿了可以换。又买了加大号的回来,可以把整个车都盖住,再也不用担心被淋湿了。
唯一欠缺的是不能遮脸,让脸部受冷风吹,受斜风细雨吹,睁不开眼,也要继续走下去。开始我还真讨厌,怀念有雨棚在的时光,多好啊,上下方便好几倍,现在也回不去了,装了又是白搭,哪天市里搞整顿,又是被交警盯到对象,只能和雨衣共同携手了。
不管是雨棚还是雨衣,它们都是最贴心的守护者,伴随每一位骑行者,度过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需要时走在最前沿,等待时用殷切的目光,期盼我们的回归,是不离不弃的“战友”,是风雨同行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