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先进的履带式火炮(一战火力最强的法国圣沙蒙坦克)
最新最先进的履带式火炮(一战火力最强的法国圣沙蒙坦克)初上战场的圣沙蒙坦克也遭遇了许多的机械问题,而且它那先进的电传动技术也被证明不太靠谱,尽管如此,法国还是生产了400辆投入到战场上。值得庆幸的是火炮布局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沿着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就是自行火炮。圣沙蒙坦克内部越野的圣沙蒙坦克 装甲上没有什么提升,仅用17毫米钢板铆接,可以抵御轻型武器的攻击,难以抵御火炮的攻击。火力布置较施耐德更好,虽然没有旋转式炮塔,但是在车体正面偏右的位置布置了一门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也就是电视剧里著名的“意大利”炮,另外有4挺辅助机枪,布置在坦克的两侧和正面。相比于英国菱形坦克的6磅炮,或者法军自己的短管75毫米炮,M1897的作战威力要大得多,同时这种火炮布置方式也让它具备一些远程射击能力,因此圣沙蒙被称为是最早的自行火炮。坦克采用一个9人车组,其中突出的坦克前部有三人,左边为驾驶员,因为当时需要驾驶员获得很好的视野,因此驾驶员位置被布置
就在法国为自己的第一辆坦克施耐德突击坦克感到烦恼之际,兵工厂为法军送去了另一款坦克圣沙蒙。相比于机械故障多、结构布置不合理的施耐德,圣沙蒙相对来说可靠性要好一点,最主要的是结构布局上相对合理一些,具有更强的实战能力。
圣沙蒙坦克
施耐德出现在1916年9月,圣沙蒙则要晚几个月。作为早期的坦克,圣沙蒙的车体结构从外表上看和施耐德很相似,都是窄小的履带驮着一个大大的钢铁盒子,并且坦克前方为了更好的压倒铁丝网,也被制成V字形结构。
圣沙蒙是一款重23.4吨的坦克,在体重上超过施耐德不少,动力上采用一台90马力(67千瓦)的潘哈德四缸汽油机,并且罕见地采用了电传动系统,这种动力系统在军事上著名的应用要在二战时期的“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上才有了。因为动力太弱,行走机构太差距,坦克的最大行驶速度只有8.5千米每小时,越野时速更差。
越野的圣沙蒙坦克
装甲上没有什么提升,仅用17毫米钢板铆接,可以抵御轻型武器的攻击,难以抵御火炮的攻击。火力布置较施耐德更好,虽然没有旋转式炮塔,但是在车体正面偏右的位置布置了一门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也就是电视剧里著名的“意大利”炮,另外有4挺辅助机枪,布置在坦克的两侧和正面。相比于英国菱形坦克的6磅炮,或者法军自己的短管75毫米炮,M1897的作战威力要大得多,同时这种火炮布置方式也让它具备一些远程射击能力,因此圣沙蒙被称为是最早的自行火炮。
坦克采用一个9人车组,其中突出的坦克前部有三人,左边为驾驶员,因为当时需要驾驶员获得很好的视野,因此驾驶员位置被布置得很高,可以直接从2.34米高的车身上探出身子驾驶,而他的右后方就是车长。前方中部为炮手,右边为机枪手。其他几名成员分布在坦克各个机枪阵位上。
圣沙蒙坦克内部
初上战场的圣沙蒙坦克也遭遇了许多的机械问题,而且它那先进的电传动技术也被证明不太靠谱,尽管如此,法国还是生产了400辆投入到战场上。值得庆幸的是火炮布局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沿着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就是自行火炮。
事实上人类制造的大部分自行火炮都遵循了这一思路,即将野战炮、步兵炮等直接搬上现成的履带式底盘,正如圣沙蒙将M1987式野战炮装上坦克一样。
圣沙蒙坦克
一战结束后,法国手中的圣沙蒙坦克已经所剩无几,并且因为不符合战场需要,战后都被放弃了,军方将重点放在更具潜力的FT-17雷诺轻型坦克身上,通过不断的改进升级等,一直到二战爆发时,法军依然保留了不少FT-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