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一度以为这地方就是世界的尽头,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生产工艺,竟然全是由人工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更不要提这里的不少技术,早就是美国几十年前就不用的了,而就这样纯人力的手工制造,这个工厂竟然还能盈利!于是俩人挤在一辆面包车里,跋山涉水多方打听,最终在土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后,停在了一家生产车间的门口,而当他们推开这扇大门后,里面的一切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还曾被福布斯评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一款车。然而其利润却低至冰点,这家企业还差点被美国通用全股收购,今天就带你走进五菱的艰辛历程。不解之缘1997年,一个美国人决定踏上中国的土地,想亲眼看看这个东方的神秘大国,在汽车发展上到底有没有潜力。于是这位通用汽车的全球执行副总裁路易斯·休斯,便不远万里飞来中国,找上了刚刚上任的中国董事长拉力·善能说哥们,咱俩得去一趟柳州,之所以选择柳州,因为这里是中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最有市场代表性的地方。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

文 | 文史充电站

编辑 | 文史充电站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2)

你能想象到如此畅销的一款车,平均利润竟然才只有89块钱

劳斯莱斯卖一台车的利润,它需要卖12万辆才能追上,它曾经暴打一众美系车和日系车,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好的品牌,让中国制造的名号走向世界,这家被称为中国之光的企业就是五菱!

还曾被福布斯评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一款车。然而其利润却低至冰点,这家企业还差点被美国通用全股收购,今天就带你走进五菱的艰辛历程

01

不解之缘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3)

1997年,一个美国人决定踏上中国的土地,想亲眼看看这个东方的神秘大国,在汽车发展上到底有没有潜力。于是这位通用汽车的全球执行副总裁路易斯·休斯,便不远万里飞来中国,找上了刚刚上任的中国董事长拉力·善能说哥们,咱俩得去一趟柳州,之所以选择柳州,因为这里是中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最有市场代表性的地方。

于是俩人挤在一辆面包车里,跋山涉水多方打听,最终在土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后,停在了一家生产车间的门口,而当他们推开这扇大门后,里面的一切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一度以为这地方就是世界的尽头,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生产工艺,竟然全是由人工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更不要提这里的不少技术,早就是美国几十年前就不用的了,而就这样纯人力的手工制造,这个工厂竟然还能盈利

这一下颠覆了通用两位高层,对便宜小车的长期认识,因为按照美国的汽车发展来看,没有进入大规模自动化的车企是活不下去的,而在都进入了工业化的模式后,节约成本并满足批量造车的前提下,这些美国车企之间的竞争又内卷的十分厉害,导致这种低价格小车,在美国已经很久无法盈利了。

也正是这次充满惊喜的访问,让两家汽车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访问结束之后,善能掏出一张名片并撕成两半,将其中一半交给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并告诉他说如果我们未来成功合作,到时候就把这张名片重新粘起来,而这家充满神奇味道的企业叫做五菱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4)

02

人民缺什么就造什么

说起五菱,其实它从最开始压根就和造车没什么关系。

最早的时候,还是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在1920年,柳州作为桂系军阀的大本营,急需拥有装备制造的能力,于是柳州机械厂,就这么建了起来,而且这个厂十分不简单,在当时那个年代,它就有能力将30名工人,送到香港学习技术,并把一批学员送到英国和日本,学习航空知识和飞机制造,也就是说当年的柳州机械厂,干的是造飞机的活,而且还是战机。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5)

解放以后,柳州机械厂也大力配合,劳动人民的业务范畴,不光能生产榨油机、榨蔗机、玉米脱粒机、镰刀锄头,这些简单农具,像轧钢和汽油发电机这种大件,它们也能玩得转。

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有了这样一个念头,那就是人民缺什么,它们就造什么。

由于“九五”计划取得的极大成功。2001年时,我国又提出“十五”计划,要集中力量提升工业化建设。于是,一个在1958年10月,扩建出来的工厂,引起了柳州政府的关注,这个扩建的工厂,叫柳州动力机械厂,它就是五菱的前身,不过开局就遭到了王炸,它们厂房才刚刚盖好,就赶上了经济困难时期,那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接生意了。

属于是刚成立就遭遇破产危机,为了养活厂里的工人,没办法,五菱就开始干点杂活。什么铁锅、缝纫机、农用拖拉机一个不落,总之市场的缺口在哪,五菱的身影就在哪。不过你别以为造拖拉机很容易,在当年,我们没技术也没图纸,就是在一次次的试错中,它们用了整整一年。

03

柳州拖拉机厂问世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6)

在1964年9月,纯手工拼凑出了,第1辆丰收37型农用拖拉机,1965年,经国家审批正式定型,也由此,五菱走上了规模生产拖拉机的道路,柳州动力机械厂,也正式改名柳州拖拉机厂。

到70年代中期,五菱生产的拖拉机达到年产5000台,一举跨入我国,八大拖拉机生产企业行业,按说到这个时候,五菱已经做大做强了,然而好日子并没维持几天,随着政策转向农村土地,实行包产到户,拖拉机一夜就成了滞销品

当时柳州市政府,还把轻工局、纺织局,商业局、银行和财政局等领导班子,召集讨论五菱的转型事宜,不过,这对开局王炸的五菱来说,无非就是重头再来一次而已,不服输的五菱人扛得住,为了活下去,五菱又开始做起了老本行,依然是人民缺什么,它们就做什么,这些杂活也成功让五菱,能够勉强活下去。

04

五菱开启造车之路

但在1980年,事情迎来了转机,军工局从日本,引进了一辆日本三菱微型货车,也正是这辆车,让五菱开启了造车之路。本来啊,这辆车军工局是打算给母厂,也就是柳州机械厂的,让它和沈阳拖拉机厂,一个造发动机,一个仿制底盘,要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小型货车。

可五菱得到消息哪还能坐得住,立马冲到市政府打算截胡,它们立下军令状,说不惜一切代价,一定保证完成仿制任务,于是,五菱还真就成功截胡了,在柳州市政府的协调下,五菱成功挤掉了沈阳拖拉机厂,和自己的母厂,柳州机械厂。在30年后重新聚首,开启了一段造车神话。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7)

然而汽车和拖拉机之间,明显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差距,差在哪了呢,一是技术,二是设计图。在当时,造车经验较好的,一个是一汽,另一个就是上汽,所以五菱的厂长就跑到,上海汽车厂软磨硬泡,最终上汽磨不过他,同意派一名汽车技师过去,对五菱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

但毫无基础的五菱员工,还是把这名技术专家气得够呛,教着教着都恨不得亲自上手。不过这名叫马新楼的专家,也亲自参与了小型货车的逆向研发,也是他培养出了,五菱的第1批汽车制造人才。

技术解决了,那么怎么造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员工们小心翼翼拆下2500余种,5500余件零件,一件件手工测量绘图,硬生生把图纸也给画了出来,然后靠着多年来制造业的经验,一点点的靠着手感,硬是把所有零件都给敲了出来,最后再由工人们一次次的尝试安装,终于在1982年,终于仿制出了这辆微型货车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8)

不过虽然车有了,但能不能造也不是你说了算的。因为当时的国内,想要造车是需要资格的,而最初的这个汽车定点会,五菱并不在受邀名单上。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虽然不在受邀名单,但五菱依然前往天津,要参加这个汽车定点会。同时,为了证明自己这辆小型货车质量过硬,他们就亲自开着这辆样车,千里迢迢一路开到了天津,全程2300多公里,硬是没出一次问题,这也变相证明了这辆车的仿制,有多么的成功。

要知道在那一年时,我国还没造出第一条高速公路,不过呢,还是那个问题,当时开会的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汽车品牌,本来造车的规划安排,就没他柳州什么事,五菱刚到门口就被拦了下来,进都不让进,五菱只能跟主办方据理力争,好说歹说才拿到了参会的资格

可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其实并不大,汽车都是公家单位才会购买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4年后,才正式允许私人拥有汽车,这之前是不让买的,而现在已经有这么多的汽车厂,你们再做汽车,只会超出市场的量,但五菱也没办法,因为如果不能造车,他们的工人就吃不上饭

05

五菱商标启用

最终在一番唇枪舌战后,也凭借着他们开着样车,绕了大半个中国的事实依据,五菱成功拿到了生产资格证书,柳州拖拉机厂也由此成为,全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而且带着母厂,柳州机械厂成功转型。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9)

1985年时,柳州拖拉机厂已经生产了,近7000辆110微型货车,业务发展起来了,柳州拖拉机厂,也正式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

而这一年,距离我国开放私人购买汽车还有一年。1986年,我国第一次允许私人拥有汽车的权利,这代表着我国的汽车市场被正式打开。而且日本三菱,也正式向柳州微型汽车厂下发,微型面包车和微型货车的生产授权,也是我国引进的第三个日本汽车制造商,授权有了,市场也开放了,那么五菱也该有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了吧。

看着手中的三菱授权书,柳州微型汽车厂想了又想,干脆就叫五菱吧。

咱比三菱多两菱,其实五菱的由来并非和三菱没有关系,而车标的主要来源,其实是根据工厂困难时期,生产的万家牌缝纫机的W标识而来的,而这个标识一直沿用至今,也在提醒着五菱人不能忘记,群众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初心

在五菱商标启用后到1998年,五菱汽车销量超10万辆,一举成为国内微车行业,销售产量的双冠王

按照这个发展,咱们是不是觉得,五菱此时已经走到了人生巅峰,可以好好骄傲一下了,但实际上,五菱是一点都骄傲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日子太难过了,五菱转型造车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厂子能活下去,是为了工人们能吃饱饭,但由于微型汽车,在制造链条里的技术需要过低。而且在市场经济下,几个造车的工厂还打起了价格战,微型汽车的价钱被一降再降,硬生生从一辆5万多的价格,降到了一辆2万多,所以利润也低的可怜

别看一开始的销量挺好,但谁家也不能天天买车呀,所以五菱其实过得算不上好。还记得开头的那个故事吗?

通用公司的两位高层,在这个时期访问了五菱的工厂,并惊讶于五菱的微车制造,竟然还能实现盈利。这在他们看来,十分不可思议,所以这也是五菱最危急的时刻,也正是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一众国企纷纷开始改革,五菱也不例外。

06

成立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0)

1996年,柳州机械厂并入柳州微型汽车厂,合并成立了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合并了母厂后,五菱将原有的37个处室,改为15个职能部门,精减率达57%,并且将原来的任命制改为聘用制,试用期一年,42名中层干部落聘,精减幅度达28%。

而这两个动作,导致仅在1998年一年中,总厂人数,由年初的5500多人,降到年底的4404人,精减了1000多人,中层管理人员精减了28%,管理人员精减了21.99%。同时,五菱也开始寻找国外的大集团合作,意图形成合资公司,换取技术上的提升

可以说,五菱从一开始,就一直面临着活不下去的困境,即便40年来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们始终都还在,这种困境下苦苦挣扎。在这个五菱的最后关头,他们想起了通用中国董事长善能,给出的那半张名片。但大腿不是你想抱就能抱的,因为当时我国虽然开放了合资的政策,但是一家外国公司,最多只能跟两家国内企业,单独建立合作,而通用的两个名额已经用完了。所以五菱想要抱大腿,通用就需要挤出一个名额给它,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五菱为了活下来,想出了一个没有其他企业敢做的决定,先和其中一家公司结成合作,再与通用成为共同合资关系,而五菱选择的这家企业也不陌生,上汽集团

于是在广西和柳州两级地方政府的交涉下,五菱将75.9%的股份,都无偿送给上汽,只求这次的合作,能够换来技术的提升,等于是把自己都给送出去了,于是双方组建了,上汽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在2002年,柳州五菱汽车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三方达成合作,成立了三方合资的中外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上汽持股50.1%,通用持股34%,五菱也因此一分为二,小部分的工人和一些固定资产,就留守柳州五菱,而五菱的主要管理层,就带着完整的生产业务,包括工人和厂房,还有五菱多年来经营的,经销商网络,拿下了最后15.9%的股权。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1)

而柳州政府这次的参与,也是计划要将柳州打造成,中国的汽车之城,所以工厂就在柳州。但不论是生产上还是管理上,五菱也有自己的做主的权利,也算是为五菱守住了最后的底线,这次的合作,为五菱带来了小排量发动机技术,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也由于经销网络的合并,短短4年,这家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就做到了微型商用车市场的老大。2006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的年产销量突破46万辆,当年净利润7.9亿,上汽由于占股最大高达50.1%,拿走了差不多四个亿,通用凭着34%的占股,也拿走了2.7亿。

不过通用的收获远不止于此,因为此次上汽通用加五菱的模式,让他们看到了将此模式,复制到印度和南亚,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可能,这代表他们在其他领域,还能再赚一笔,当然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导致一进入印度市场,五菱产品就成了印度最畅销的车辆。虽然在印度的五菱,挂的是雪佛兰的车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因为15.9%的占股太少,五菱在此次分红只拿了1.26亿,不过,对于一个合资前年利润最高,也只有两三千万的小企业来说,这一个小目标,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07

五菱面临新的挑战

不过这日子变好了,也就意味着五菱要面临新的挑战了,而这次的原因,主要出在通用自己身上。前面说通用基于美国的认知,这种低价格小车,在美国已经很久无法盈利了。而主要原因是,通用本身的质量比不过日本车企,再加上他们本地又卷得要命,导致通用在美国市场,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看到五菱模式的成功,尤其是五菱对市场的产品需求,和长期建立的经销网络,把通用馋的是眼睛都放光,既然五菱能赚钱,自己在美国的本部又在拉跨,那留给通用的路也就只有一条,吞下五菱的股份。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2)

因为想从强势的上汽手中,抢到一部分股份实在太难,而且从上汽手中拿到股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言权,上汽公司50%多出来的那0.01,代表着上汽对通用的绝对压制,如果上汽的股份被通用拿走,则代表着上汽的股份减少,和通用的股份增加,所以于公于私,上汽都不可能把股权交给通用,我国企业必须要保持对,合资公司的绝对话语权。那既然从上汽买股权无望,就只能从五菱这边下手。

通用先是给五菱,发去了收购的意向,但消息石沉大海没人理它,再多次试探无果后。通用只能换个方法。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用中国高层便频频造访柳州,目的就是要加快对柳州政府的游说,而通用派出的这位高层叫甘维文,这个人在中国待了5年之久,早就习惯了吃饺子要蘸醋,吃面条要配蒜的中国传统,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基于他在中国5年的考察,他很清楚想要拿下五菱的股份,突破口就在柳州的政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柳州最需要的就是汽车产业集群,如果他们打算在这里投下技术,那么柳州市政府一定是无法拒绝的。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能如此肯定,柳州市政府就一定会同意,那是因为当时的柳州,放眼望去尽是荒凉,不靠山不靠海,也没什么珍惜资源,唯一的发展的方式,就是把柳州打造成,中国的汽车之城。而就这么一个边陲三线城市,还能跻身中国五大汽车城,你以为是没有代价的吗?

除了五菱以外,柳州还是东风风行乘用车,东风柳汽商用车,一汽商用特种汽车,和中国重汽柳州运力的,总部所在地和制造基地。即便在今天,所有你能见到在路上跑的,不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平均下来,每十辆就有一辆是产自于柳州。

不过你若留心看,就会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这里生产的,都是一些别人家牌子的车,像一汽、重汽、东风这种牌子的,为什么?因为柳州发展汽车行业,就是为了带动这里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同时解决本地人的就业问题,为了这个目标,它就需要更多的车企,在这里发展汽车行业,为了让本地的工厂工人不至于失业,柳州政府会把他们无偿的划归到,其他车企里。

1994年时,柳州市政府就把柳州特种汽车厂,直接划归给了一汽,1997年时,又把柳州汽车厂75%的股份,给了东风汽车,它自己持有剩下的25%的股份,与东风成立了东风柳汽。到了2008年,再次把柳州市汽车改制厂,无偿划给了中国重汽集团,这是柳州这座城市的生存之道,也是柳州跻身全国五大汽车城的代价。而现在,这份代价要换五菱来承受了,此时的柳州对乘用车的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急需有国际一线水平,乘用车的技术和产能入驻,如此一来,柳州就能吸引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入驻,打开柳州的新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加重了柳州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将汽车产业加深和柳州的捆绑,而且还会为柳州本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3)

而拥有了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入驻,柳州也有了更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将柳州变成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将成为一个大而不倒的,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之城,而如果没有乘用车技术的支持,只靠商用车的发展来看,一旦有天商用车市场陷入低迷,那么发展不完整的柳州,就会面临整个汽车工业惨淡的局面,更可怕的是,整车制造体系瘫痪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到时候,整车制造的工厂,会面临关闭,而靠他们养活的大量零部件供应商,也将面临倒闭,没有乘用车技术发展的互补,就会有大量的工人面临失业。而这一切情况,就是通用汽车在美国的真实遭遇。

所以通用当时非常了解,柳州政府要的是什么,和打造一个大而不倒汽车城的重要性。那么有了这个底气,可以想象,通用跟柳州市政府谈拢,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的五菱在干什么呢?

08

五菱之光上市

五菱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五菱之光的最后工序。当通用的员工面临30多度高温,躲在空调房里喝咖啡时,五菱的员工们正在酷日下,在没有空调的厂房里挥洒汗水。

2008年五菱之光上市。一经发售就瞬间爆火,因为了解广大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五菱之光成了当时中国,最受群众喜爱的一款车。看到五菱之光的爆火,通用更是下定决心,要拿下五菱占有的那15.9%的股份。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4)

在2009年,甘维文再次低调造访了柳州,他代表通用公司和柳州市政府商谈。最终双方敲定了,通过向上汽通用五菱导入轿车品牌,以换取柳州五菱出让手中股权的一揽子计划。

说的明白点就是,通用向上汽通用五菱,下放一款乘用车平台及其技术,并且在柳州市投资建设乘用车工厂,然后五菱需要把合资公司中,那剩下的15.9%的股权,全部出售给通用,而且,五菱这个红色小翅膀车标的使用权,要转让给上汽,那上汽是个什么态度呢?

上汽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不但能白拿,刚刚爆火的五菱之光的车标,而且实际上,上汽还收了通用一部分好处的,上面也说了,通用的股份增持,对上汽肯定是一个威胁,而为了说服上汽能让自己增持,通用也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因为通用让出了,自己在上汽通用合资公司1%的股权,上汽在收购了这1%的股权后,对上汽通用合资公司的股份变为51%,而通用则剩49%,而这1%的股权可非同小可,它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话语权问题,而是关系到这个公司的绝对控股问题。

因为它可以使上汽,在上汽通用合资公司里,比通用多出了一个董事会席位。代表着通用将上汽通用的控制权,拱手交给了上汽,而这背后的意义,更代表着,无论柳州五菱的股份被削弱成什么样,中方都能通过上汽,掌握两家企业的话语权和人事任免权,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中方在两个合资公司中,始终保持强势姿态,而且还可以在未来的,南亚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同样保持决策权和获得更多分红。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说上汽能不支持吗,那上汽同意,柳州市政府同意,通用是肯定同意,那么五菱自己究竟同不同意呢?

它同不同意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当时收购谈判,基本上是由区政府主导的,柳州五菱的领导,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参加,虽然后来也参加了谈判,但弱小的五菱,甚至都没有发言的机会。完全就是区政府,和通用公司在谈具体情况,也就是说谈条件的时候,柳州五菱连说话的份都没有。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问过柳州五菱的意见,柳州五菱只能眼睁睁看着政府,准备把自己的股份给卖掉,虽然怎么看,让上汽拿着1%通用的股份舍弃五菱,对于大局和上汽来说,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虽然五菱自己也知道,中方在合资公司中,掌握绝对控股一定是对国家有利的,虽然五菱还知道,通过通用的技术优势,搭建起未来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平台,并且依靠上汽和通用联手,去拓展印度和南亚市场,这对五菱品牌未来发展也是至关重要。虽然五菱更知道,如果能以此为契机,为柳州引入国际一线的乘用车生产体系,对柳州的汽车工业集群建设,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有柳州汽车工业能够发展起来,五菱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可这事放在谁身上,能受得住啊,五菱当然受不住,它不舍得也不甘心,凭什么这一切的代价,就只能是五菱,所以,当协议内容流出的时候,五菱人愤怒了,五菱内部甚至有人,找上面反映情况,说国有资产被严重贱卖,以此来阻止这场交易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5)

于是在一众五菱人的抗争下,这场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此时,上汽着急,通用着急,柳州市政府也着急,最终在重重压力下,五菱不得不拿出了自己的底线,广西不能没有自己的工业品牌,合作必须有利于五菱的战略,和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一点不能有半点让步,这是五菱的底线,股权必须有最后保证,其余部分可以全部让出,但五菱品牌必须留在柳州。

看着五菱人毅然决然的态度,也在谈判僵持了2年之久的情况下,扛不住的通用让了一步,决定将收购的股权目标,从15.9%下调为10%,因为此时的通用,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此时的美国总部已经拉跨到,向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虽然在一系列重组之后,勉强活了过来,但此时他们,唯一能够盈利的来源,就是中国市场。所以在2010年11月,所有利益相关方坐到了谈判桌上,达成了最终协议,通用以5100万美元的现金,收购柳州五菱

在上汽通用五菱10%的股权,持股从34%上升到44%,柳州五零的持股,下降到只剩5.9%,上汽维持原来的50.1%不变,而且柳州五菱,必须持有五菱品牌,就是那个红色的翅膀车标,不过可以将其,无偿授权给合资公司使用,同时,依照通用和柳州市政府的承诺,通用会从上汽通用五菱,带来乘用车平台,新成立宝骏品牌,专注于乘用车,并提供技术支持

同年,五菱之光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因为销量暴打美国最畅销的福特,成为当时中国最畅销的汽车,被福布斯报道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而最下面还有一排小字,上面写着美国人对通用的看法,中国的五菱能否拯救通用,答案是可以肯定的。

09

五菱宏光的发布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6)

因为也是在这一年,五菱发布了一款,比五菱之光还要畅销的一款车,它就是被无数老司机称为神车的,五菱宏光

这么看来,通用收购五菱股权,应该是通用这一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当时的五菱,不但没有受到通用破产的影响,反而成为拯救通用最后的希望,五菱宏光这辆车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无论是紧凑的车型,还是独有的后门大面积开启设计,不论是拉货还是坐人,都能完美兼顾,所以不少宏光的车主们都说,这辆车至少让我挣了二三十万

更别提它的超跑布局,前置后驱,不论多复杂的路况,都没有能难得住五菱的,而且开宏光的老师傅们,车技也在一天一天的平凡生活中,磨练的炉火纯青,管你是AE86还是豪华超跑,没有五菱比不过的,而江湖上,也早已遍布五菱宏光的传说,两个弯之后,你连五菱宏光的尾灯都看不到。

也难怪一众超跑,都要贴上五菱宏光的车标,没事儿就来沾亲带故,而五菱宏光的传说,也早已传到海外,另外友情提示,千万不要轻易招惹咱们的神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辆五菱宏光上,到底能冲下来多少人。

其实说到底,当年五菱之光,借着通用技术的发动机优势,达到了老百姓对小型车的需求,质量稳固性能可靠。但这款车大家也都知道,他坐起来不太舒服,而宏光的改动就很有细节,首先是车长从3.7m(3米7),增长到4.3m,宽度也从1.5m拓宽到1.68m,而且五菱他们很清楚,这款车坐起来并不舒服,所以内饰做工也像乘用车靠拢,让人能坐的更舒服,算是把五菱之光的短板,做了一个提升,又把优势继续扩大,这提升的长度和宽度也是有讲究的,长度的提升,代表五菱的能装的货多了一箱,宽度的提升不但也有装货的考虑,而且人坐在车里,不会有之前的那种局限感。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到处都是泥地了。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而且村镇城乡的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路不但越修越宽,而且还十分平坦,这对于要致富先修路的那个年代,五菱宏光对老百姓的需求,可谓是精准定位

10

首款乘用车宝骏630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7)

在宏光发布之后,五菱立马开始攻克,通用带来的乘用车技术,2013年,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推出了首款乘用车,宝骏630

与此同时,柳州东部的汽车城,建设了年产40万辆车的生产基地,专门生产宝骏乘用车,工艺标准和品控向通用全球工厂看齐,对于柳州市政府来说,柳州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初建成,柳州市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

有实业就不怕失业,其实也并不是柳州市政府,不想帮五菱说话,而是我国车企,缺乏核心造车技术的无奈,2015年12月31日,五菱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突破200万辆的车企,公司净利润首次突破50亿,可由于股份的占比,分到手的只有3个亿,其他全被上汽和通用瓜分。

到了2018年,五菱的日子更不好过,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长达28年的连续增长,售价在10万元以内的车型,普遍盈利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各大车企的新车,就没有低于10万的,而且这一年,国家还取消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对于五菱的产品来说,这基本就是精准打击,从来不愁卖的五菱车,也头一次顶不住了,五菱的合资合作模式,并没有让五菱获得造车的核心技术,而股权上的让步,反而让五菱的技术资金积累,变得更加遥遥无期,那么五菱的未来在哪里?五菱如何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答案或许也在新能源发展

11

发展新能源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8)

2020年9月,五菱宏光mini ev一上市,仅在20天,就卖了15000台,单月销售33000台,直接打破了两个世界纪录。

Mini ev成了全球最快销量破万的电动车,外观小清新,内在过得去,最重要的是超级便宜,他的顶配版也只有3.88万,而续航里程,最高能达到170公里,就这个价格,已经比一些老头乐还要便宜了,直接击穿行业底线,火速成为国民代步神器

随着销量的快速上涨,其他车企也纷纷入局,像上汽、长安、奇瑞、东风等,纷纷快速推出类似产品,当然,五菱mini ev的爆火,也是因为解民生之所需。在近几年来疫情的影响下,出行不再像以前那么随便,而这款以代步为主的产品,其实正是现在大众所需要的。

一方面以车之名,给老头乐这种高危车种降维打击,另一方面,以击穿行业底线的价格,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方向。高性价比不但满足,年轻人的诗和远方,也能让买菜带娃的中年夫妻买账。

然而mini ev的爆火,五菱人其实早有预料,这也是他们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持续深耕的自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五菱已经跟比亚迪和特斯拉比肩,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三足鼎立。

而在2020年,我国轻型货车前10企业,合计共生产178万辆,占整体市场份额的79%,其中,五菱以18.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2020年5月25日,在上汽通用五菱,第22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上,五菱品牌发布了全新logo,即全球银标,重点发力全球化和乘用化,彰显着五菱品牌,向上突破的信心与决心。

12

五菱的风雨历程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19)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当年最大的事是疫情,而原本一直行事低调的五菱,在这个时期,做了一件让我们十分感动的事情,造口罩

疫情期间,五菱累计向一线抗疫工作者,小微企业、供应商,和经销商用户等社会各界,无偿捐献口罩超四千万支,向20多个国家出口口罩,超五千万支,这种在关键时期伸出仗义之手的举动,让无数国人重新认识了这个企业,也完美诠释了,他们印在包装上的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理念。

从提出造口罩的方案,五菱仅用时3天,就完成了第一批产品交付,而且在此基础上,在用时76小时后,就完全自主生产出了,全自动口罩生产机,也是全国第一家,既生产口罩,也生产口罩机的汽车企业。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20)

2020年5月27日,国家出台“地摊经济”政策,表示地摊经济和小店经济,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故在以后的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和流动商贩,列入文明城市测评的考核内容,表示不能将地摊经济边缘化,它们也是城市的一环,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21)

为了响应号召,五菱立即跟进,只用5天就打造出地摊神车,五菱这款车又多接地气呢?他的左右加后门全能打开,而且都配备大小门,大门能遮风挡雨,小门能拉开货架,而且驾照还只需C1,细节上诚意满满。

最离谱的是,7月份五菱还跨界推出了,自己的螺狮粉,一经上市就大获好评,光速售罄。可以说,在对人民的需求上,五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五菱的历程是艰难的,从主动响应号召生产拖拉机,到为了全厂职工转战汽车领域,五菱既没背景也没技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凭借的,就是五菱骨子里那份不服输的信念。

造飞机又造汽车(从造飞机到造汽车)(22)

他平凡,他踏实,做事脚踏实地,看似普普通通,却又是那么耀眼,他给了那么多人一个饭碗,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能够成家立业,他让中国民族品牌车企的历史,再次被刷新,他为无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添姿加彩,运送货物,接送子女,五菱融入了无数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也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美好记忆。

美好的生活来自于,白手起家的荜路蓝缕,奔波劳碌和风雨不避,一辆辆皮实耐用的小车,支撑起一个个平凡的家庭。那些在网络上流传的神乎其技,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个,背负生活艰辛的老司机,因为路上的每一条泥泞,都在他们的日复一日中烂熟于心,五菱给人的感觉,他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像是一个务实肯干,关键时刻能伸出仗义之手的老大哥。他不会在你的生活中锦上添花,但一定会在你需要的时刻,雪中送炭,正如他一直坚信的理念一样,人民需要什么,他们就造什么,这就是五菱一路的风雨历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