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刘平(汉中市南郑区高皇村刘波)
汉中市南郑区刘平(汉中市南郑区高皇村刘波)来源:华商网-华商报养猪需要猪舍和饲料,村上帮助他跟其他村民协调猪舍,收购玉米。同时,胡家营镇还针对贫困户组织多场相关技术培训,派遣农技站专业人员宣传疫病防治知识,让他创业底气更足了。有了资金、项目和政策的扶持,刘波的干劲更足了。他刻苦学习养猪知识,在村里建起了生态养猪厂,现在依靠养殖母猪、繁育小猪,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到两年时间,刘波已经成了高皇村的养猪大户,从原先仅有的4头发展到现在存栏量达到200多头。2018年,刘波和父亲刘大贵摘掉贫困的帽子。现在,刘波不但还清了前几年的欠款,还有了存款,在当地养猪出了名。“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肯努力付出,就能脱贫,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刘波干劲十足,“下一步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明年能达到400头出栏量,资金再充裕一点了买辆代步小汽车,早日娶上媳妇……” 华商报记者 王健 文/图
凭借几间砖石结构的猪圈,还有一些小型饲料加工机器,汉中市南郑区高皇村刘波从贫困户“变身”养猪能人。
今年33岁的刘波,几年前因为父亲残疾,母亲身体多病,加上家里修房欠下了一笔外债,初中毕业就早早辍学去外地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一个月下来,也就拿个三四千元,刚刚能维持家里的用度。”刘波说,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 自己走出了一条在技术帮扶下勤奋踏实的脱贫路。
2016年村干部打电话给刘波,劝他学习技术回乡创业。刘波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就返乡创业,高皇村的村干部时常来他家里走访,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他把事业做大做强。
刘波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村上从信用社协调的五万元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回来创业想发展养殖但缺资金,多亏这5万块钱的贴息贷款,才起步开始养猪了。”刘波回忆说。
养猪需要猪舍和饲料,村上帮助他跟其他村民协调猪舍,收购玉米。同时,胡家营镇还针对贫困户组织多场相关技术培训,派遣农技站专业人员宣传疫病防治知识,让他创业底气更足了。
有了资金、项目和政策的扶持,刘波的干劲更足了。他刻苦学习养猪知识,在村里建起了生态养猪厂,现在依靠养殖母猪、繁育小猪,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到两年时间,刘波已经成了高皇村的养猪大户,从原先仅有的4头发展到现在存栏量达到200多头。2018年,刘波和父亲刘大贵摘掉贫困的帽子。
现在,刘波不但还清了前几年的欠款,还有了存款,在当地养猪出了名。“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肯努力付出,就能脱贫,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刘波干劲十足,“下一步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明年能达到400头出栏量,资金再充裕一点了买辆代步小汽车,早日娶上媳妇……” 华商报记者 王健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