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励志求真哪个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求实)
厚德博学励志求真哪个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求实)作者:知新行闻 小知曾有人做过统计,能记住自己学校校训的学生不足一半,等到毕业了,能记住母校校训的就更少了。甚至有学校在教育评估、文明检查等工作中,让学生背诵校训。可以说,校训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化为学生行为准则,还面临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传承,恐怕是所有学校都值得学习的。 每次讲到清华人,讲到清华的成功,都多少要提到校训精神,这就是校训代代薪火相传的力量。学校发展尤其是大学的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挖人墙角、多办专业是最常见的模式,动不动就在哪里见到某校长提出,要在校训的指引下,建成国际知名的某某高校。其中,只要把学生教好,校训就不会是空洞的字词了。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社会感到学校的贡献,校训自然会走进人们心中。
近期,有机构对2454条中国的校训进行统计发现,中国各大学校的校训出现“大撞车”情况。“德”字时校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其次就是“学”“行”“求”“新”等字。在词语上,“博学”、“厚德”、“笃行”、“求实”、“创新”等在校训中最为通用。在形式上,4词8字的对仗式占据了校训大半壁江山。
校训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比如古代书院中名家题写的“忠孝廉节”之类的,就有校训的味道了。不过这些都不算是正儿八经的校训,明文确定的校训要到近代中国才有,并且校训逐渐成为学校的“标配”。
校训是一个学校精神的概括,自然要有点内涵,这校训的来源不外乎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两大块。所以,转到最后,撞车的校训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自强不息,清华校训中有,厦大校训中有,东北大学校训中也有,上海大学更是直接拿这四个字当校训。再比如,求实创新是太原理工的校训,但其实出现这两个词的校训多得是,沈阳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等。
当然啦,校训不是商标,也没有专用这一说法,这么多学校撞车了也实属正常。但校训可以撞车,发展上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才好,要真正去把校训落实到学校的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上来。
曾有人做过统计,能记住自己学校校训的学生不足一半,等到毕业了,能记住母校校训的就更少了。甚至有学校在教育评估、文明检查等工作中,让学生背诵校训。可以说,校训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化为学生行为准则,还面临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传承,恐怕是所有学校都值得学习的。 每次讲到清华人,讲到清华的成功,都多少要提到校训精神,这就是校训代代薪火相传的力量。
学校发展尤其是大学的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挖人墙角、多办专业是最常见的模式,动不动就在哪里见到某校长提出,要在校训的指引下,建成国际知名的某某高校。其中,只要把学生教好,校训就不会是空洞的字词了。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社会感到学校的贡献,校训自然会走进人们心中。
作者:知新行闻 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