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观影中,这句话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想来嬷嬷一定疑心过为什么有人宁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把自己的孩子抛弃到修道院门口。善良的嬷嬷给她讲了一个穷苦夫妇养不起孩子的“白石子”的故事,暗示或许她的父母有什么苦衷。雨桐看着这两张车票:一张是长途客车票,一张是慢速火车票(显然,她的生身父母并不富有),嘴角带着悲凉的苦笑,嘲讽道:“玉台到松元到雪城,这么远的路,宁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把自己的孩子抛弃。”① 宁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地把自己的孩子抛弃28岁的雨桐,出生一个多月就被遗弃在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一所修道院门口,幸运的是她被善良的修女曾嬷嬷领养并呵护长大。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电视台热点栏目的记者,过上了体面的生活。然而,对于抛弃自己的父母,她一直心怀怨恨。曾嬷嬷临终前交给雨桐两张车票,鼓励她去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不让身世之谜成为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她遗弃了你,是为了替你找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你如果留在这里,最多只是国中毕业以后去城里做工,我们这里几乎很少有人能进高中的。弄得不好,你吃不消你爸爸的每天打骂,说不定也会像你哥那样离家出走,一去不返。”

这段话来源于台湾暨南大学前校长、著名作家李家同的短篇小说《车票》,一个关于遗弃与坚守的故事。李家同经常去新竹县的德兰中心(天主教堂)做义工,为教堂收养的孤儿们当家教,他根据其中一位孤儿的身世创作了这部短篇小说,小说虽然只有3000字,却在一种极端的情境中展示了震撼人心、荡涤灵魂的母爱。

2009年,文艺片导演张之亮将故事改编后搬上了大荧幕,主演为左小青、吴奇隆、叶童、范伟和午马。导演并不满足于原著对母爱的歌颂,而是补充了两条辅助故事线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在更加宏大的叙事空间里,引导观众进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父母大爱的赞美。

今天我将从影片的情节设计、创作手法和育儿启发这三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部电影,分享它带给我的感动与思考。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1)

1、三条交叉的故事线讲述了三对父母与子女之间伟大的亲情

① 宁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地把自己的孩子抛弃

28岁的雨桐,出生一个多月就被遗弃在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一所修道院门口,幸运的是她被善良的修女曾嬷嬷领养并呵护长大。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电视台热点栏目的记者,过上了体面的生活。然而,对于抛弃自己的父母,她一直心怀怨恨。

曾嬷嬷临终前交给雨桐两张车票,鼓励她去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不让身世之谜成为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雨桐看着这两张车票:一张是长途客车票,一张是慢速火车票(显然,她的生身父母并不富有),嘴角带着悲凉的苦笑,嘲讽道:“玉台到松元到雪城,这么远的路,宁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把自己的孩子抛弃。”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2)

观影中,这句话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想来嬷嬷一定疑心过为什么有人宁可千辛万苦也要不辞万里把自己的孩子抛弃到修道院门口。善良的嬷嬷给她讲了一个穷苦夫妇养不起孩子的“白石子”的故事,暗示或许她的父母有什么苦衷。

在好朋友志轩的陪伴与激励下,雨桐开始了漫长的“寻根”之旅,并最终理解了母亲的苦心。正是这真相,令观众动容,我也是几度拭泪:

1981年,松嫂生下了一个女孩。她的丈夫非常懒,一辈子靠松嫂做工过活,又常酗酒,殴打松嫂和他们的儿子,最终儿子离家出走,杳无音讯。松嫂在山下的邮递点,看见雪城教堂寄来的福音单,为了女儿能够逃离这糟糕的家庭环境,避免重复哥哥的命运,她决定将女儿遗弃。

这条遗弃之路道阻且长,需要翻越几座大山,用铁索滑过横亘在大山前翻滚的江水,坐很久的长途汽车再转火车,才能来到雪山脚下的教堂,只因为教堂的福音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儿女”——母亲是多么深爱自己的孩子,才能不远万里,如此狠心“舍弃”。正是她的果断和牺牲,使雨桐能够在爱的庇护下,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光明的前途。

然而松嫂并没有就此与女儿完全切断联系。雨桐在母亲的遗物里看到了满满的一包车票,才知道原来每年她的生日期间,母亲都会去雪城教堂做义工,其实是去给她过生日,甚至在某一年的除夕夜,母亲亲手帮她戴上了围巾。雨桐即将大学毕业,松嫂还去了北京,极有可能出席了她的毕业典礼。这真相彻底震惊了雨桐,原来母亲从没有遗弃她,一直在暗中关怀她。

更令人震惊的是:母亲的遗物里没有回程的车票,这意味着母亲是走路回去的。联想到村长说松嫂每年出去做义工,每次“都快不成人样地回来”,是生活拮据不舍得花钱坐车?还是内心煎熬、对自己的惩罚?我们不得而知。导演特意呈现了松嫂艰难步行、翻山越岭的画面,让观众代入人物,狠狠掬了一把同情泪。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3)

② 不论孩子经历什么,我们一起承担

在第一条副线故事里,导演展示了一个有争议的社会话题:明知胎儿患有罕见又难以治愈的先天疾病,父母该不该把孩子生下来?

医生的建议往往是不生,旁观者也大多持这种观点。但父母却面临艰难的抉择,生或不生都有充分的理由——李先生夫妇坚持生下来。身为记者的雨桐从孩子的角度不能理解这种选择,根据自身的经历,她更加不能认同这种做法。

孩子出生后,马上面临两场手术。导演通过雨桐与李先生夫妇的对话,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

雨桐:母爱,不是带给孩子无尽的痛苦,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怎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呢?为什么要让父母和孩子都那么辛苦,早知这样,为什么当初要做这样的选择?

李先生:幸福和健康都不是必然的,就算是疾病,或者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孩子,不管将来怎样,我们和他一起分担,哪怕是苦难。

松嫂对雨桐的爱体现为舍弃,李先生夫妇对孩子的爱则是坚守。他们尊重孩子是一个生命,认为他有权利降生,去爱并被爱。他们决心用不离不弃的爱为孩子争取万分之一的生存机会,他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4)

③ 自己的孩子,怎么辛苦都行

第二条副线故事展示的是:对于生下来后才发现有缺陷的孩子,父母之爱的纯粹与深沉。

出租车司机丁爸是位单亲爸爸,他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看过《海洋天堂》的朋友对自闭症多少不会陌生。如果说李先生夫妇初为人父母,对于有缺陷的孩子带来的养育挑战没有真切的体会,带有理想的色彩,那么丁爸则用他朴实无华的言行,在简单的细节中诠释父子之间最真挚的爱:

  • 孩子做的任何“错事”他全盘接纳,没有责骂,只有不忍;
  • 带着孩子开出租,不以为苦,和乘客介绍孩子只是不爱说话不爱笑;
  • 相亲时都先把孩子的情况和盘托出,宁愿蹉跎自己的婚事,也要给孩子找一个慈爱的母亲。

丁爸的故事平缓真实,更接近普罗大众的生活。“儿子嘛,怎么辛苦都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为人父母自然而然的选择。丁爸是个豁达的父亲,他早已想明白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生活的难,他都笑着面对,因为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在支撑着他!儿子失而复得后,他再次露出憨厚慈爱的笑容,也终于收获了孩子天真的笑容。无论生活是苦是甜,只要你在我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5)

2、导演的几处匠心独运

① 故事取景地的选择: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文学评论领域,我们常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导演十分擅长运用这一艺术手法。为了让“寻根”之旅具有刻骨铭心的情感能量,影片在西藏盐井,云南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大理和茶马古道辗转拍摄,导演巧妙结合了云南的地域特点,创造了原著小说中没有的情节,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其中两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怒江滑索

雨桐寻亲路上必须经过怒江,只有一条铁锁可以过江,去途她的背包是志轩帮她背的,她的人是被护送过去的。归途,她谢绝了帮助,把背包抱在胸前,一手护包,一手拉绳索,想体会母亲当时的艰难。事后她虽轻描淡写地说:“没想到抱着孩子过来需要这么大的力气。”,但内心一定受到巨大的震撼。这一刻,她虽然还不知道被遗弃的真相,但在心底已经与“假想敌”和解了。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6)

2.耕牛

雨桐来到了自己出生的大山,闭塞的村庄里一个神情麻木的少年赶着一头被蒙住双眼的老牛在犁地,她蹲着看了很久很久,表情复杂,心中五味杂陈,她问志轩:它在这里到底要走多久啊?一辈子吧。

这里导演运用了对比隐喻的手法,如果雨桐没有被松嫂遗弃,那么她的一生就将如同这老牛一样,被他人蒙住双眼,被命运鞭打驱赶,蹉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老牛迈着沉重的步伐,终生在一片泥泠中打转,这样的生活令人感到绝望。据此,我们更加敬佩母亲的崇高与伟大,松嫂虽然没有文化,也很柔弱,但是母爱的本能促使她作出了艰难而正确的决定,单纯的信念给了她长途跋涉的力量。

我认为导演的选择是成功的, 唯有壮美的河山能媲美母亲的大爱无声;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唯有高峻险峭能烘托出父母对子女不离不弃的爱之坚忍。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7)

② 母亲面孔的模糊处理:看不见的母亲,无处不在的母爱

导演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将松嫂模糊化,母亲自始至终没有露面,母亲的形象是借由众人之口和头巾、发卡、围巾、车票等遗物拼凑起来的。这样处理的妙处在于:

  • 设置悬念,推进情节发展,加强观众的心理期待,给观众留下回味的空间;
  • 模糊化的面孔,不具体指向某人,寓意她是千千万万伟大母亲的代表;
  • 母亲的不可见不意味着母爱的缺席,反而有力地彰显了母爱无所不在的主题 ;
  • 与女儿迟来的认同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母爱的伟大和包容 。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8)

3.育儿启示:真正的爱是从对方出发,比坚守更难的是舍弃

这部电影是十年前的老片,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首先,母爱的共鸣是不变的,其次,我觉得很重要的启示是对“父母爱子,不离不弃”的重新审视。

大学同学在深圳,说这半年来身边好几对朋友离婚了,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孩子都留给了男方。我听了颇为诧异。

要知道,社会上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夫妻离婚了,孩子就应该归女方。社会上也存在一种现实:离异带孩(特别是男孩)的女人再婚困难。一个女人如果“不要”自己的孩子,那就会被扣上不负责任、狠心、自私、不配为人母的帽子。

这种看法当然是狭隘的道德绑架,但常常,持有这种观念的恰恰是女性本身。不少女性在婚姻问题决策时常常不自觉地或被动地被这成见裹挟。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丈夫出轨,她被迫离婚,丈夫想要孩子。她冷静考虑了自家的情况:丈夫只是不爱自己,但很爱孩子,也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资条件和教育资源,公婆也靠谱。于是她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

她也曾痛哭到天明,想孩子到揪心,走在路上听到有孩子喊妈妈都会回头,想孩子就写信,信纸每每被泪水浸湿。但是她靠自己站了起来:坚持健身,考上了在职研究生,工资翻番,换了大房子,离婚五年后再婚了。她说:等你变成了更好的人,在孩子眼中,你就是他崇拜的妈妈。

在她离婚后的第五年,有一天她和儿子在公园散步,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我最爱你,没有之一。”

她想起当初离婚的时候孩子还那么小,那么无助,她每次看完孩子回家路上都在哭,而现在,儿子已经成长为阳光健康、颇具绅士风度的小男子汉了。

——如果父母能处理好关系,不在孩子面前诋毁指责对方,让孩子感受到双方的爱,不错过孩子的成长,那么离婚后孩子不一定要在母亲身边才会幸福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孩子。

就像《车票》影片最后,雨桐拿着儿时以“陌生人”身份出现的母亲亲手为她戴上的围巾,脸上绽放安定喜乐的笑容,那是被爱的满足,不离不弃的幸福。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9)


写在最后:

片中女主角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母爱,是不离不弃”。的确,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还有一种更艰难的爱叫“舍弃”。如果要一个母亲舍弃自己的孩子,唯一的理由就是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舍弃”当然不是完全放弃,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父母,我们只是陪他走过成年前的这一段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是暂时的舍弃还是持久的坚守,真正的爱都是从对方出发,是成全对方,是让对方活着并且活得更好。

青少年的寻根之旅(车票开启的寻根之旅)(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