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上路(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稳如)
无人驾驶车上路(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稳如)25日上午,深晚记者在南山区科技园储能大厦,乘坐由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车——一辆由林肯小轿车改造的无人驾驶车辆,由科苑南路出发,正式上路行驶。无人驾驶车辆变道转弯超智能行驶过程中,安全员无需做出任何驾驶动作。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深圳拟立法允许无人驾驶汽车销售、上路、运营。3月25日上午,深晚记者来到深圳交通繁忙、路况复杂的深圳科技园,从科苑南路出发,途经深南大道,一路行驶逾10公里,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的乐趣。深晚记者发现,无需驾驶员操作的无人驾驶车辆,稳如“老司机”。
无人驾驶车辆从科苑南路出发,途经深南大道,一路行驶逾10公里。 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车顶盒搭载了3个激光雷达、7个高精度相机。
传感器实时识别路况。
智能大屏幕显示周边路况三维信息。
行驶过程中,安全员无需做出任何驾驶动作。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深圳拟立法允许无人驾驶汽车销售、上路、运营。
3月25日上午,深晚记者来到深圳交通繁忙、路况复杂的深圳科技园,从科苑南路出发,途经深南大道,一路行驶逾10公里,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的乐趣。深晚记者发现,无需驾驶员操作的无人驾驶车辆,稳如“老司机”。
无人驾驶车辆变道转弯超智能
25日上午,深晚记者在南山区科技园储能大厦,乘坐由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车——一辆由林肯小轿车改造的无人驾驶车辆,由科苑南路出发,正式上路行驶。
从外观看,这辆改造后的无人驾驶车辆车顶和车头有些不同,车顶装载了一个扁扁的车顶盒,车顶盒搭载了3个激光雷达、7个高精度相机。通过这些传感器,车辆能准确判断出前后左右的路况,并快速做出预判,指导车辆的行驶。
坐进车内,可以看到三个智能大屏幕:一块在中控台,另外两块在后座座椅前方。三块屏幕的信息显示一致,主要分为两种。屏幕的上半部分是无人驾驶车辆传感器感知到的周边路况三维信息。其中,道路、周边建筑、汽车、两轮车、三轮车、行人,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和模块进行标示,并根据各自的轨迹移动实时显示。而屏幕下方,则被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显示车辆前方、左侧、右侧的实时道路情况,可谓一目了然。
上路出发后,深晚记者看到,坐在驾驶位的安全员全程摊手,没有做出任何驾驶行为。车辆自动从大厦门口驶出,拐进了科苑南路辅路,随后又进入了深南大道。途中,变道、超车、避让行人和电单车都不在话下。
中途辅道突然窜出一辆小汽车快速向主道驶进,眼见小汽车并未减速,正当深晚记者提心吊胆之时,无人驾驶车自己做出了判断——自动减速。可见,对这种老司机也可能失手的复杂路况,无人驾驶已能应付自如。行驶过程中,车辆一直保持匀速行驶,顺利行驶通过人行道、十字路口、过辅道转弯等路况。
年内市民将可在中心区预约体验无人驾驶车辆
据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唐瑶介绍,科技园片区从2019年初就开始对无人驾驶进行路测,“深圳拟为无人驾驶立法的消息传来,行业内都很激动。”以往,无人驾驶车辆的路测体验等,都需要在驾驶位配备一名安全员,即使这位安全员全程都无需做任何动作。立法之后,无人驾驶车辆将可以不配备安全员,真正做到“无人驾驶上路”。这对无人驾驶的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无人驾驶立法的推进,也让深圳市民亲身体验的步伐加快。唐瑶告诉深晚记者,今年内,元戎启行计划在市内中心片区推出预约体验无人驾驶车辆。届时,中心区的居民可以在家门口感受到无人驾驶的乐趣。“随着深圳无人驾驶的合法化,整个产业链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并发展壮大。”
超30辆无人驾驶车辆在妈湾港码头作业
作为首个合法化无人驾驶的城市,深晚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共向8家企业发放了21张道路测试牌照,分别为腾讯、海梁科技、大疆创新、元戎启行、裹动智驾、深兰科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轻舟智航科技等公司及机构。道路测试方面,目前全市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45公里,覆盖了福田、南山、盐田、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大鹏9个行政区域。
去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载人、城市环卫作业和载货及其他特种作业三种应用示范场景。意见发布后,妈湾港率先成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通过引入5G 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与现有作业工艺流程的结合。目前,已有超过30辆汽车在码头自动驾驶作业。
从2018年到2020年,短短的3年时间,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快速走过道路测试,进入了应用示范阶段,并即将进入有限条件下的商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深圳正在开展的关于无人驾驶的立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更多地走入我们的日常交通出行中。
无人驾驶商用之路核心挑战仍在技术层面
无人驾驶在立法层面有了突破,然而其商用之路仍然道阻且长。深晚记者采访了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他告诉深晚记者,在过去几年,自动驾驶行业看到了一些渐进式的技术进步,软件方面如Waymo 2020年提出的VectorNet和TNT模型,硬件方面如4D毫米波雷达等,但行业缺少突破性的技术进展。
金军表示,目前,头部L4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集中精力和资源在积累路测里程、收集边角案例、优化模型算法上。但目前仍然面对泛化较难、路测里程不足的挑战。“我们认为5年内仍然无法实现规模化L4自动驾驶,但2025年前,限定场景下在部分区域可以率先落地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应用。”
金军认为现阶段监管部门限制自动驾驶公开路段规模化路测是基于合理的公共安全考量。目前L4自动驾驶技术仍然有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在于路测里程仍然不足。“根据兰德智库的一份报告,人类司机平均每行驶约1亿公里发生一次致命事故,因此为了证明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则需要更多的无事故路测里程,兰德智库估计自动驾驶车辆需80亿公里安全路测里程才能证明安全性。现阶段L4解决方案提供商还远远未达到足够里程。L4规模化安全行驶所需里程数仍然不确定性较高。”
技术,是自动驾驶商用目前最核心的挑战。“在缺少突破性技术的背景下,目前行业面临泛化较难和路测里程不足的挑战。商用要求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要求未被满足。”5G的到来是否对自动驾驶有所帮助呢?金军表示,5G的到来对自动驾驶的进步有一定帮助,但助力有限。受制于规模化铺设成本较高、可靠性有待验证、提供的价值较为有限等原因,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和商用面临的核心挑战尚不能解决。
据金军预测,L4级别自动驾驶的最初落地场景将会是出租车。主要原因在于,在中短期内L4自动驾驶运行条件(区域、天气等)严格受限的情况下,愿意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极少,而自动驾驶出租车因为运行区域可被限制,司机替换带来的成本下降易被衡量等原因,将率先落地。
来源: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