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据权威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一体化压铸市场空间将达300亿元以上,2022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8%。长安汽车透露,拟在重庆市渝北区创新经济走廊投资建设新工厂,预计2024年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综合产能。新建工厂将能满足新工艺新技术运用(如铝合金、一体化铸造)等需求。众所周知,汽车生产制造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组成。其中冲压就是将金属板材压制成车身所需的各个组成部件,而所谓的一体化压铸是指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多个单独、分散的铝合金零部件高度集成,再一次成型为1-2个大型铝铸件。据悉,一体化压铸可以实现车身轻量化,并节省人工和机器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规模,同时可以缩短供应链、整车制造和运输时间。具体来看,车企采用一体化压铸之后,可将需要冲压的70多个零部件和焊接部分直接省略;制造时间也由原来的超1小时缩短至45秒至2分钟;原本制造过程中所需的300台机器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1)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初衷是为解决当下技术发展瓶颈,但也需求与相关维修技术和保费调整的跟进,否则这就是车企的独角戏,不能走长远。

7月26日,一体压铸概念持续活跃,其中上市相关公司永茂泰、嵘泰股份双双涨停,泉峰汽车、伊之密、合力科技、瑞鹄模具等纷纷冲高,甚至部分一体压铸概念股涨超4%。

本月中旬,一体压铸板块曾出现市场爆发,产业链相关的产业集体上涨,其中立中集团更是暴涨20%。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此次突然走向资本前台,不免引发行业的集体关注。

一体压铸之所以会被车企关注,这主要是车企长期陷入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之间的不断内卷内耗之中。一体压铸似乎成为治疗车企这一焦虑的一剂良方,但在我们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体压铸并不能完全成为治疗车企焦虑的灵丹妙药。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2)

众所周知,汽车生产制造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组成。其中冲压就是将金属板材压制成车身所需的各个组成部件,而所谓的一体化压铸是指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多个单独、分散的铝合金零部件高度集成,再一次成型为1-2个大型铝铸件。据悉,一体化压铸可以实现车身轻量化,并节省人工和机器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规模,同时可以缩短供应链、整车制造和运输时间。

具体来看,车企采用一体化压铸之后,可将需要冲压的70多个零部件和焊接部分直接省略;制造时间也由原来的超1小时缩短至45秒至2分钟;原本制造过程中所需的300台机器人被简化成一台大型压铸机;焊接车间所需要的200-300名工人,可以缩减为仅需要30名左右的一体化压铸机的维护人员;厂房面积上可以使原来的焊接车间面积大幅缩小,节省30%的占地面积;车身重量实现降低30%;制造成本相比原来下降40%。

一体化压铸概念最早由特斯拉于2019年提出,近些年蔚来、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及长安汽车、大众、沃尔沃等传统车企均开始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如蔚来汽车于2021年10月宣布,成功验证开发了可用于制造大型压铸件的免热处理材料,全新材料将应用在蔚来第二代平台车型上。小鹏汽车武汉工厂除了常规车间,还加入了一体化压铸工艺车间,将引进超大型压铸岛及自动化生产线。

长安汽车透露,拟在重庆市渝北区创新经济走廊投资建设新工厂,预计2024年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综合产能。新建工厂将能满足新工艺新技术运用(如铝合金、一体化铸造)等需求。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3)

据权威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一体化压铸市场空间将达300亿元以上,2022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8%。

相比于资本市场的热潮,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

一体化压铸设备成本过高:传统的压铸模具成本在400万元以下,而超大型压铸模具成本普遍在千万元以上。根据中金证券报告显示,以年产10万辆车为例,如果采用传统冲压-焊接工艺,设备总投资约5.2亿,全部采用一体压铸工艺,相对应环节设备总投资为7.1亿。

不是所有材料均适合一体化压铸:一体化压铸超真空压铸环境对于技术和经验以及对材料方面十分挑剔,材料方面主要依赖于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因此不是所有车辆制造都适合一体化压铸。另外,整个流程少有操作不当,整体板件将成一堆废料,风险远高于传统冲压制造。

一体化压铸导致零部件通用率低: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超大型压铸模具需要针对不同车型进行个性化定制,而不能像传统冲压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零部件通用,这无形中增加了车企的投入成本。

汽车 一体压铸  发展史(被高估的一体压铸)(4)

对于车主来说,一体化压铸也存在两大问题:维修成本高;后期保费成本较贵。

一体化压铸车型在购买之初或许可以实现省钱,但在车辆整个使用周期,减少开支或将成为一种奢望。以一体化压铸的特斯拉Model Y为例,今年2月一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在倒车时撞向后方墙体,导致车尾右侧受损。最终保险公司预估维修费用达20万元,是整车售价的七成。因为该车的车辆后底板采用一体化压铸,一损俱损,只能整体更换。

除维修成本高之外,保费成本也是摆在车主面前的一道尴尬难题。一般情况,保费是由固定项目保费和保险金乘以费率组成。按照事故情况,费率上涨10%-80%。如果按照理赔20万来计算,下一年的保费将会增长为原保费的125%。综合下来,在车辆使用生命的周期,消费者用车成本不降反增。因此,有车主调侃:“一体化压铸让车企省钱,却让车主买了单。”

对此,评论人士指出,新事物新技术产生总是伴随着不断的试错和质疑声,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初衷是为解决当下技术发展瓶颈,但需要与相关维修技术和保费调整配套跟进,否则这就是车企的独角戏,不能走长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