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剩男(三十不立的剩男剩女)
30剩男(三十不立的剩男剩女)按照中国的传统,到现在还不结婚,就是大问题!父母也很替我着急,一遍一遍地催我赶紧结婚,可我每次都说自己很忙,没时间谈恋爱。这两年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结婚、买房、生孩子。而我呢,没房没车,也没男朋友,大龄剩女一个。“80后,30岁,大专毕业后做过程序员、软件开发、网站编辑。现在一家中介公司做销售。 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公司效益不好,半死不活的,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我想自己创业干其他的,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手头没什么钱。不过就算我能借到钱,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吗?而我已经不再年轻……
中国自古就有“三十而立”的说法。直到今天,网上又流传着“毕业五年决定一生”的言论。这些言论都在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会在三十岁时定型,如果三十岁还没稳定下来,就成了别人眼中的Loser。
正是这种世俗的观点,让我们越来越着急,我们急着工作、急着赚钱、急着结婚生子,也急着成功,而越着急就越焦虑,整个心态就不对了。
下面是一位八零后房产销售小晴的困惑:
“80后,30岁,大专毕业后做过程序员、软件开发、网站编辑。现在一家中介公司做销售。
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公司效益不好,半死不活的,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我想自己创业干其他的,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手头没什么钱。不过就算我能借到钱,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吗?而我已经不再年轻……
这两年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结婚、买房、生孩子。而我呢,没房没车,也没男朋友,大龄剩女一个。
按照中国的传统,到现在还不结婚,就是大问题!父母也很替我着急,一遍一遍地催我赶紧结婚,可我每次都说自己很忙,没时间谈恋爱。
其实也不是没时间,是不敢。一想到以后还要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我就犯愁。
就在昨天,我老父亲生病了,母亲劝我回老家找工作,我真怕回去呆不住。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未来又在哪里?
我不断地问,不断地思考。我想起了马云的一句话: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我怕自己就是要死在明天晚上的人!
老师,您说,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所谓“三十而立”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甚至可以说,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这段人生是一辈子最艰苦的阶段。
01.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是享誉全球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曾在20世纪的5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即“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议题,每个议题的发展结果都是:同一直线的两个不同端点。
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议题是“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个体要发展的是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哲学上说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个议题具体展现出来就是,我们经常会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如果发展得好,个体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如果发展得不好则会陷入同一混乱性。
下一个人生阶段是成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发展议题是“亲密—孤独”。
我们要在这个阶段解决掉自己的爱情问题,建立起一种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亲密关系,并将家人、朋友、伴侣、同事都纳入这个体系中。
如果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陷入孤独的境地。
02. 不要用旧理论指导新生活可以说埃里克森关于人生发展议题的论述,告诉了我们所谓的“三十而立”,就是要在三十岁的上下,建立起一个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亲密关系体系。这个体系,还包含我们对自己人生发展轨迹的把握。
可时至今日,这样的论断已经不再适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还没弄明白自己是谁,未来将要做什么。
到三十岁的时候,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亲密关系体系,也已经成了很普通的现象。
这就导致了现在的人,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要同时面对“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和“亲密—孤独”这两个议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的三十岁不仅“不立”,反倒充满了挑战、危机与种种不确定。
年近三十的我们,不用过度地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穷苦一生,更没有必要因此而焦虑。
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期固有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与探讨,用实际行动去争取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03. “三十而立”到底指的是什么?诗人歌手李健也曾这样安慰自己:
“我觉得男人三十而立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现今社会,男人四十能立就不错了。”
其实,单就从“三十而立”这句话本身出发,大多数人也都存在着误解。
结合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来看,孔子所谓的“三十而立”仅仅在指代做学问。
三十岁的时候,学者要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再盲从,不再被其他学说动摇;我们所理解的“三十而立”都是后人“自由发挥”的结果。
如果我们再把这样的谬论当成人生信条来追求,难免会在错误中越陷越深。
可以说,“三十而立”是个欺骗了我们许久的谎言。在如今晚婚晚育的年代,没有谁能做到三十岁就可以决定终身的,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
恋爱启示录:其实,三十岁只是变化的开始,请三十岁的你不要再为“不立”而焦虑!要相信,“不立”未必就是坏事。也许“不立”,正在为你的人生准备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