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高兴的奥利莫”,摄于集马火车站(这样精美的涂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有老式Co-Co电力机车的感觉)“集马的小碉楼”,摄于集马火车站(似乎在每一座火车站都会看到类似的碉楼,据说是二战时期为了保护铁道安全所修建的,不过也有人说上面可以放蒸汽机车用的水鹤)“集马的纪念机车”,摄于集马火车站

书接上文

4.4 集马——马林斯克——新西伯利亚

列车离开伊尔库的时候还是正午,天气非常炎热,大家都把车窗放下来。吹着小风就着格瓦斯慢慢地品味着下午的时光。然而我们要抵达的下一个车站却有着让每一个俄罗斯人都害怕的名字——“冬天”。

没错,集马(Zima)的本初意思就是冬季,这也使得很多人在冬天并不喜欢这个地方。(LOL)但是对夏天的旅行者说,这里绝对美妙:凉凉的风,古老的城堡,漂亮的机车。如果能在集马多停一段时间那我们旅行会更有趣。我也是在集马车站通过随车的翻译帮助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张俄罗斯火车票: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临时旅客列车。(后来证明这个选择确实不错!)奥利莫看到我的火车票好兴奋,他说明天要在新西伯利亚买一张。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

“集马的小碉楼”,摄于集马火车站

(似乎在每一座火车站都会看到类似的碉楼,据说是二战时期为了保护铁道安全所修建的,不过也有人说上面可以放蒸汽机车用的水鹤)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

“集马的纪念机车”,摄于集马火车站

(这样精美的涂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有老式Co-Co电力机车的感觉)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

“高兴的奥利莫”,摄于集马火车站

(担心没办法洗澡的朋友们请看看他吧~出发前因为一直在火车上也没洗......看过照片,剃了胡子还是小清新)短短的三十分钟时间火车又要开往下一站。吃了几天餐车的我们摸摸口袋里的卢布还是决定在包厢吃面包吧!晚餐过后来了风暴,整个天空都变成了怕人的紫色。但是风暴过后又是壮丽的火烧云!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4)

“紫色天空”,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在亚特兰大也看到过类似的天空,但总会让我想起《唐山大地震》里面天空变紫的恐怖情节)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5)

“新涂装!”,摄于K3次国际列车

(远处的夕阳映照在列车上,似乎又给腰线画上了血红色)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6)

“三次列车二站台通过!”,摄于尼日涅乌丁斯克火车站

(“几站台通过”是典型的中国铁道的叫法,但是在这个充满动感的瞬间我只能想到这样的语句~)这一天晚上我又跑去隔壁的车厢打德州扑克,但还好赢了几局吃了一点花生米(撒花!)。之后奥利莫拿出了他在集马买的俄式扑克(貌似没有1,2,3),大家没人会玩于是就凑合着打起uno。奥利莫说这个叫Jack the Change(好像是这个名字?),就是把J当成换向,Q当成换色,K当成禁牌等等。我总会忘记说uno,诶,又输了花生米......

第二个在俄罗斯的夜晚十分平静。简断捷说,第二天早上便没有什么惊喜,天气略有些阴沉,气温也低。对面一直有漂亮的机车通过,我也趁机拍了几张。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7)

“呆萌机车”,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又是彩色的盖子)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8)

“三重联的红星机车”,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大眼睛!那么美丽一定是喀秋莎!)不到中午列车就抵达了马林斯克火车站。马林斯克这个名字是以亚历山大沙皇妻子玛丽亚的命名的,原来也是因为西伯利亚淘金热才发展起来,但是如今却逐渐衰败。《孤独星球》上讲:“你买点啤酒格瓦斯就是对当地经济的巨大帮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车站南端会有几个巨大的机车修理库,非常有意思。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9)

“老机库”,摄于马林斯克火车站

(东北有些地区的机务段会有圆盘式的机库,更加炫酷)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0)

“纪念机车”,摄于马林斯克火车站

(貌似在中国铁道博物馆里也看到过类似的火车,姥爷还告诉我说这叫“老修”式......)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1)

“大红机车”,摄于马林斯克火车站

(新的牵引机车编号居然是110,我要报警了!)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2)

“站台上的流浪者”,摄于马林斯克火车站

(他们也喜欢喝点小酒呢!在去年英语写作课上我还专门做了“城市里的动物”小组演讲,这张图片自然是素材之一)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3)

“小心火车!”,摄于马林斯克火车站

(这样的宣传画非常好看,画风也有点革命的味道)

(有苏联风格的宣传画和标语也是我这次旅行收藏的小玩意之一,在圣彼得堡的跳蚤市场看到了不少!)下午经过泰加,列车就到达新西伯利亚火车站。新西伯利亚是西伯利亚的首府,更是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车站是淡绿色的华丽宫殿,就连地下道的入口都十分经典。车站外面有个放着旧式机车的玻璃房子也很漂亮。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4)

“华丽的车站”,摄于新西伯利亚火车站

(果然是俄罗斯的大城市呢!)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5)

“老机车之家”,摄于新西伯利亚火车站

(老古董摸不着啊!)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6)

“下个区间的机车”,摄于新西伯利亚火车站

(上面的logo很好看)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7)

“似曾相识”,摄于新西伯利亚火车站

(在蒙古见过类似的涂装啊!)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8)

“向老同志致敬”,摄于新西伯利亚火车站

(城市的英雄,3000号机车)或许是因为我对火车和铁道爱的深沉,这一天一直都在拍摄各种各样的机车。但是明天我们就会有更精彩的旅程:跨过乌拉尔山,抵达叶卡捷林娜堡,最终列车会到达亚洲的边缘,踏上欧罗巴的土地!

2015年6月6日 9:00 PM 更新

*在大家的鼓励下继续更新咯!*

4.5 巴拉宾斯克——秋明——叶卡捷林娜堡——亚细亚边疆

夜幕降临,从新西伯利亚换上的新机车似乎也有些疲惫。这个时候列车来到了机车之家巴尔宾斯克。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巴尔宾斯克是机车的中转点,很多火车头都是在这里进行维修。自然,这里的站台上也到处都是纪念机车的身影。当然更不会少了手扶拖拉机斯基。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9)

“手扶拖拉机斯基”,摄于巴拉宾斯克车站

(昨天被《手扶拖拉机斯基》洗脑了......后面的小超市也真是应有尽有。另外在俄罗斯的火车站竟然可以横跨股道,太吓人。)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0)

“纪念版电力机车”,摄于巴拉宾斯克车站

(小科普:在这幅图中如果列车依旧在运转,那么它正驶离我们。原因就是它升起了后受电弓,向相反方向行驶)列车在巴拉宾斯克停靠半个小时左右,我和车上的大家便开始了无休止的自拍和互拍。在这里我也学到了最好的拍摄姿势:一只手拉着上车门的栏杆,另一只手指向前方(用中指和食指)做发车手势。如果带上小围巾又有风的话那便有些站台泪别的感觉了......

又到了晚上,这天大家都好累,又加上气温下降,所有人都躲到包厢里早早休息了。我也留了个小心思定好六点半的闹钟蒙头睡去。

六点多一点,我催促老爸赶紧起床。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秋裤发源地——秋明!不知是几年前被哪位公知安利说秋裤是毛子哥们根据李森科的理论制造出祸害中国人和朝鲜人的东西,而秋裤这个名字的含义是“秋明裤厂制造的裤子”。大概意思是毛子哥们为了防止中国的士兵夺回北方领土,他们故意向中国北方人出口所谓的“健康裤”。那么几代人穿着秋裤下来会丧失抵御寒冷的能力......这个奇怪的文章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至于我也不敢穿秋裤......

但是这一次我骄傲地拿着秋裤在秋明火车站照了照片......(那真的是黑历史啊......)想想如果这故事是真的话那么几十年前会有一列列的火车运着秋裤往回开,这真是太有尿点了......

言归正传,到了秋明天气就开始冷起来,我也围上了小围巾,老爸也穿上了秋裤(哭)。正是因为秋明的前面就是乌拉尔山区,很多列车都要在这里进行编组。所以秋明也是一个重要的编组车站。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1)

“繁忙的编组场”,摄于秋明火车站

(为什么编组场也要电气化呢?)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2)

“站台尽头看不到莫斯科”,摄于秋明车站

(站台尽头居然,还是站台)从秋明出站的时候天空已经布满阴霾,随着列车不断接近乌拉尔地区,气温也在逐渐下降。连平时只穿一件短袖的奥利莫(见上图)也穿上了厚厚的冲锋衣。在奥利莫找我来的路上他发现九车的温度异常的高,后来才知道是列车员感觉太冷了于是开始烧暖气......注意,这可是七月啊!之前我曾经从百度百科上了解到K3一年中有八个月要烧煤,但是在七月生火也有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你一言我一语于是大家都知道了九车的好,乘客们抱起毯子跑来就坐,列车员也欢迎大家挤热乎。这个时候我也发现了其他几位有趣的旅客:常年要往返中俄却因为幽闭恐惧症不能坐飞机的老乡陈阿姨,上海旅行团的怀旧老人们,吃厌了餐车的北京大妈,第二年要去美国读高中的小姑娘等等......我们坐在一起聊起了下一个车站——叶卡捷林娜堡。

来到俄罗斯你可以不知道叶卡捷林娜堡,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叶卡捷林娜女皇。在行前读过的《大国崛起》中详细介绍过这位女沙皇的故事。一般大家都认为她是彼得大帝之后最伟大的沙皇领袖。这个美丽的城市也正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既然是大城市,车站的建筑自然非常华丽。豪华的屋顶装潢,宏伟的站前广场......我冒着小雨开始了新的车站探险。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3)

“叶卡捷林娜堡火车博物馆”,摄于叶卡捷林娜堡火车站

(博物馆由老叶卡捷林娜堡火车站改造而成,图片上你可以看到铁路工人的雕像,这也是我看到非常漂亮的火车站之一)

(在老火车站的处理方法问题上,我一直认为将他们改成铁道博物馆是十分智慧的选择。目前我国的铁道博物馆并不是很多,而像郑州这样由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没有主管机构来牵头保存铁路文化。非常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4)

“站前雕像”,摄于叶卡捷林娜堡火车站

(旁边的小朋友和雕像比起来是那么渺小~)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5)

“马上开车!”,摄于叶卡捷林娜堡火车站

(看到北京用俄语怎么写了么?莫斯科的写法也有些不同,其中的西里尔字母c发英文字母s的音)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6)

“送别”,摄于叶卡捷林娜堡火车站

(我对于这种场景简直没有抵抗力......快放出BGM《斯拉夫女人的送别》)我也送别了对面列车上要去远方的陌生人。列车继续向西奔驰。到了一点钟左右,所有人都拿起相机等待着西伯利亚大铁路1777公里的里程碑,那里就是欧罗巴的起点,亚细亚的边疆!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7)

“亚细亚的边疆”,摄于K3次国际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1777千米里程碑

(在陆地上跨过大洲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旅行体验。当大家在国际旅行甚至洲际旅行都选择飞机的时候,尝试慢下来,感受这样的一份惊喜吧!)似乎到这时我才感受到火车旅行的另一层魅力:我们用车轮去感受铁路线上的每一公里,我们用双眼去观察这个伟大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欧洲的领土,而这张照片更是我今生难以忘掉的回忆!

欧洲,我们来了!莫斯科,我们来了!

2015年6月7日 9:30 PM 更新

*在大家的鼓励下继续更新咯!*

4.6 基洛夫——下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

怀着对红色警戒中基洛夫空艇的热爱,我呆到了夜里一点等着列车到达基洛夫车站。但是窗外却一片漆黑,只有售货亭还发出微微的光亮,模模糊糊依旧能看到亭子里俄罗斯大妈打盹的样子。在这么冷的晚上我也不愿意在下面多呆,抖抖肩膀赶紧爬进被窝,期待着明天到达终点站——莫斯科。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列车迎着晨曦到达下诺夫哥罗德车站,此时列车距离莫斯科只有440千米了!列车员们在这个时候似乎也开始放松起来,大家在站台上抽烟打趣,又拿对面的俄罗斯小火车开起玩笑,说还不如北京地铁......(人家人少好么......)这时老爸也依依不舍地打开了最后一碗泡面,趁我在车下开了小灶!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8)

“下诺夫哥罗德的晨曦”,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因为俄罗斯纬度较高,所以六点多的光线已经十分充足)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9)

“乘务员们”,摄于下诺夫哥罗德车站

(国际列车乘务员的铁路制服和国内的乘务员也有不同:他们帽子上的色带是绿色的,而国内统一着装上的帽带时红色的。他们的肩章上也没有中国铁路的路徽,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国际联运的MC字样)

从图片里的钟表你可以看出当时还是六点五十多,列车在七点左右就离开了车站,奔向倒数第二站弗拉基米尔。途中我们和乘务员老陈(另一个咯!)聊起来,他说其实国际列车乘务员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一次跑下来将近半个月不回家,而补贴也就只有200美元左右。在下车后他们有统一的公寓进行住宿,没办法到处游玩。因为全列车的乘务员都是男同志,他打趣说这就是一群大老爷们的国际旅行!老陈还秀了他的公务护照,满满的上面全都是中蒙俄三国的边境印章,貌似还有几个是跑朝鲜车时候的印章!老陈介绍说每人的公务护照有两本,一本办手续,一本现场用,这种双护照的经历估计也只有他们有了。

“弗拉基米尔到喽!”老陈催促我出去转转,这毕竟是莫斯科前最后一个火车站了。后来我才这道这也是俄罗斯高铁的东至点,线路真的是好短.......对于很多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来说,弗拉基米尔是一个传奇的名字。列宁和普京的名字都是弗拉基米尔(俄罗斯人的名字真的很复杂,如果你尝试读过高尔基的《童年》你会发现阿廖沙有好多名字......)。但是这个地名似乎和名字并没有什么关系:弗拉基米尔曾经是苏兹达尔的首都,也是莫斯科金环上的历史文化小城。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0)

“弗拉基米尔三大神兽”,摄于弗拉基米尔车站

(我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1)

“火车站的色彩”,摄于弗拉基米尔火车站

(我特别喜欢这张图片里的色彩,上面红红的管子是蒸汽机车使用的水鹤,是用来给列车加水用的。至于下面的海报,真的需要大神翻译一下喽)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2)

“最后的机车”,摄于弗拉基米尔火车站

(就是这台机车牵引我们走向首都了!)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3)

“邮政列车”,摄于弗拉基米尔火车站

(上海的邮政博物馆前面矗立着希腊神话中爱神和信使的雕塑,意为“邮政事业是维系人类感情的纽带”。那这列火车上将承载多少人的爱恨情仇!)我提早回到车厢拍摄对面的邮政列车。拍照时我看到押送车上有两位老夫妇在准备自己的午饭,男人削着土豆,而女人则洗着黄瓜。我向他们挥挥手,他们也很开心的冲我微笑。这时,老太太似乎想起了什么跛着脚走回车厢,不一会她手里攥着什么东西走了出来。老人很艰难地撑着梯子爬下列车,慢吞吞地走过站台,又再次翻下站台。当她踮着脚尖敲我的车窗时我才发现她手中攥着的是一支圆珠笔——她要送给我一支笔做礼物!我十分惊奇地收下了这只塑料圆珠笔,又赶忙掏出口袋里的俄式扑克要送给她。可能是两个人在路上走了太久,老人对扑克十分感兴趣,但是她似乎又感觉扑克过于贵重,于是又慢慢地走了回去,小心地抓着梯子努力爬上车厢,又拿出一支圆珠笔来。但就在这时我们的列车开始缓缓移动,老太太站在站台上有些不知所措,想跑却又赶不上列车,慌张中她只能再次挥手,我也只能挥舞起那支圆珠笔向她告别。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语言不通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友好。蓦的,我想到了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刚才那场景像极了朱自清父亲爬月台的某个瞬间。

4.7 莫斯科

过了弗拉基米尔列车距离莫斯科已经只有不到200公里,这也到了同行的旅客们说再见的时候。我找到奥利莫,他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德州扑克玩伴;我又找到克莱尔,她开心地要玩起互拍,于是: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4)

“真-女汉子”,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去吧!有点谭雅的感觉,怎么放她来莫斯科......)我还见到了老乡陈阿姨,后来我们聊到下车后的安排,她想让她的丈夫(老乡小马哥!)送我们去酒店!(感动哭了......今天都是好人!)我们更是十分感激。

告别声里,列车开进了莫斯科郊外的小树林......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5)

“莫斯科郊外”,摄于K3次国际列车

(只可惜不是晚上)

走过郊区,我们见到了城市和车站的碉楼。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6)

“莫斯科车站的碉楼”,摄于K3次国际列车

(还记得集马的碉楼么?)

“莫斯科!莫斯科!”列车还未停下车里旅客就已经开始惊呼。像任何火车一样,大家大包小包地打好行李排队准备下车。老陈下车铺好了板子,来自斯洛伐克的老夫妇先踏上了莫斯科的站台,我和父亲急匆匆地跟在后面,接着奥利莫,克莱尔,陈阿姨,北京大妈......大家兴奋地望着周围的俄式建筑——“哦!这就是莫斯科!”

一位戴着礼帽的中国老人在站台上和到达的乘客依次握手。老陈告诉我说这老头是早年间来莫斯科留学的学生,后来就一直呆在莫斯科。每一次有K3来时他都会前来迎接中国的旅客,每一次的握手或许都是给自己半个世纪的乡愁一份温暖的慰藉。

午后的阳光灼热,列车的引擎轰鸣,广播里响起了《斯拉夫女人的告别》的悠扬旋律。在站台上,我们也告别了一路上认识的各位朋友。我背上书包,提好箱子,在六天的火车旅途之后一对中国父子就这样踏上莫斯科的红色旅程!

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车攻略(坐趟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7)

“莫斯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