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什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什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上联,诗人着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画面的明快,色彩的清淡,意境的深幽,都达到了道地境界。读了如入其境,感其幽,如睹其景,生其情,令人赏心悦目,万虑尽除,情操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时已傍晚,写“云”却用了“白”字,并没有采用常人所用的什么“彩霞、红云”之类,这正与深秋的“寒山”相映合。高山之巅“白云”悠悠,如絮飘飘,恬静轻柔而又微带寒意。“寒”是所感,“白”是所见,这两种感觉形象更增添了晚秋的气氛和色彩。“白云”的“生处”是“寒山”,山之巅飘白云,有的上升,有的遁去,“寒山”为源,“生”之不断,去之不绝。“白云”“寒山”的静景,由一个“生”字,变静为动,呈现出一种明灭、隐现的动态景观。“生”给予“寒山”无穷的活力,也给了“寒山”不尽的生机。“人家”承接“白云”,诗人把“人家”点画于高山云深之处,别具匠心,一反寒秋的荒凉萧瑟景色,一笔横扫悲秋者的凄凄惨惨的情调。在“白云生处”点缀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读】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山上那条曲折的石头小径,一直向高处深处伸展去,呈现出一派独特的风光。山间白云飘浮,悠悠如絮,远远望去,隐约可见有居住的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什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1)

第一层,写作者行经山麓,遥望远山所看到的景物。

“远”,言山之深,径之长。“上”,言山高而陡。“斜”,形容路的盘曲旋上,同时也写出了山的高大陡峭。“寒山”,指晚秋的山。一个“寒”字,将深秋的清冷写得溢于纸上,很有透澈肌肤之感。“寒山”清冷,“石径”通幽,格调融洽,色彩谐调,令人感到幽深,冷寂无比。“山高——径斜——气寒”,写出了清冷,“石径”通幽,格调融洽,色彩谐调,令人感到幽深,冷寂无比。“山高——径斜——气寒”,写出了一个净洁幽静的境地。诗人笔下的“寒山”、“石径”,令人感到有不尽的余味:既感到真切而又那么渺茫,既感到显明而又那么隐幽,既感到清澈而又那样深沉。诗的第一句便表现出了诗人写景的独到别致,首句不但点明了题,而“寒山”的“斜径”把读者已引入了极为美妙幽深的境界中去了。

时已傍晚,写“云”却用了“白”字,并没有采用常人所用的什么“彩霞、红云”之类,这正与深秋的“寒山”相映合。高山之巅“白云”悠悠,如絮飘飘,恬静轻柔而又微带寒意。“寒”是所感,“白”是所见,这两种感觉形象更增添了晚秋的气氛和色彩。“白云”的“生处”是“寒山”,山之巅飘白云,有的上升,有的遁去,“寒山”为源,“生”之不断,去之不绝。“白云”“寒山”的静景,由一个“生”字,变静为动,呈现出一种明灭、隐现的动态景观。“生”给予“寒山”无穷的活力,也给了“寒山”不尽的生机。“人家”承接“白云”,诗人把“人家”点画于高山云深之处,别具匠心,一反寒秋的荒凉萧瑟景色,一笔横扫悲秋者的凄凄惨惨的情调。在“白云生处”点缀以“人家”,使整个“寒山、石径、白云”的画面具有了生机。“白云”、“人家”细细吟咏起来,深感音节的响亮,格调的明快,感情色彩的协调。也深深感到寓意的深远,韵味的深悠。可见诗人丰富的想象,坚实的功力。“人家”与“石径”,意义衔接也极为微妙。“人家”,诗人并未交代何样人家,只交代了“寒山”“石径”的住处环境,“人家”便极有品味的余地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什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2)

上联,诗人着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画面的明快,色彩的清淡,意境的深幽,都达到了道地境界。读了如入其境,感其幽,如睹其景,生其情,令人赏心悦目,万虑尽除,情操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晚秋的枫树,在傍晚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其树如火,其叶如丹。随着山势的起伏,一簇接一簇,一片连一片,看不见头,望不到边,胜过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红花。因而我喜爱这枫林美景,停下车来逗留,忘返。〕

第二层,写车行山中所看到的漫山红叶。

“停车”,对题“山行”。上联写诗人山间车行之所见,山景固然美妙,但终究未能诱发诗人“停车”的动机,而当“晚”秋“晚”照的枫林映入眼帘时,“停车”念头顿生,可见枫林晚照的壮观。“停车”,形象地写出了遍山燃烧的枫林和遥相辉映的晚霞,以及对诗人的诱惑力。这种天然不雕的壮观美景,令“行人忘其驾”,倒算不上夸张的。这是因为对“枫林晚照”爱得深,爱得入迷。高山之上有“白云”,漫山遍野有“枫林”,远方天边挂彩霞,谁人不爱,谁人不迷!诗人以浓墨横泼出“枫林晚”的一派壮丽景观,故而“停车”爱赏,将诗人的情感活动揭示无余。

全诗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作结,这是最精彩的一笔,它揭示并深化了主题。枫叶深秋变红,经霜更艳。“叶”以“霜”饰,这自然与“晚”“寒”作了照应。“晚”秋天寒,天“寒”霜重,“霜”重叶红,“叶”红似火,火燃遍山,胜于春“花”,其势尤盛。灰色的秋,在杜牧的笔下,洗涤一空。字字有朝气,句句溢生机,把诗人开朗的襟怀,深沉的思索,对大自然执著的爱,都融进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照中去了。“二月花”托接着“霜叶”,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反衬,经“红于”一转一提,二月的春“花”也显得黯淡无彩了。“红于”,是诗人的主观感觉与评价。“花”,本是春风、春雨、春景的化身。值此枫林晚照之际,枫叶如燃,火红胜“花”,这几种大自然的奇异景象,经诗人的笔端流出,绘成了一幅“枫林晚照图”。“寒山”、翠柏、“白云”映衬着遍山的“红叶”,使这“枫林晚照图”更为明丽,壮观。诗人豪放的情怀,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什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3)

【综述】这首诗写作者在山行中所见到的壮丽秋景。

全诗紧扣题目“山行”展开,写诗人山行之所见: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照,构成了一幅爽朗明净的画面。“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最富内涵:时至深秋,百花凋谢,万木萧条,一片衰败景象。唯独枫树,藐视风霜,迎风而立,身姿挺拔,树叶茂密,经风霜而色愈重,韵愈美,风姿卓著。表现了它不畏严霜,不怕磨难,积极向上,无比坚强的可贵品格。这句诗别开生面,使诗的情调昂扬向上,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感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