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米侧帘式挂车(屡次被寄予厚望却总是不温不火)
13米侧帘式挂车(屡次被寄予厚望却总是不温不火)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侧帘车领域的供应链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了。除了挂车通用性配件之外,侧帘车特有的滑动立柱、帘布等关键性机构,分别有阿代科、引江篷帆等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其解决方案非常专业。也正因如此,包括梁山挂车厂在内的许多中低端挂车生产企也完全可以为用户提供中高性价比的侧帘车产品。这个问题,国内的许多挂车企业都用产品给出了答案。早在2019年11月的武汉商用车展上,包括中集车辆、安徽开乐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展出了他们的侧帘车产品,其品质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而国内物流用车的变化确实也在遵循着这种规律,从早期单一的栏板车,到后来的“仓栅拉一切”,再到如今高效物流模式下厢式车的兴起,可以看出“货厢封闭化”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能提升装卸货物时封装的效率,还可以降低货物的抛洒率,提高安全性。今年元旦起,新购买的三轴仓栅式半挂车必须标配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其购车成本将上升5万元左右,很明
【卡车之家 原创】每当我们提到“侧帘车”时,基本上所有的从业者都会说,“那是未来的趋势”。这听上去就好像和“无人驾驶”一样,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但它又确确实实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2020年元旦,“盘刹气囊桥政策”正式实施,侧帘车被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但在现实面前似乎仍然是不温不火——这到底是为什么?
趋势——客观存在是不是大家根本上的判断发生了错误,侧帘车完全就不是趋势呢?
这个问题,中集车辆的宋延文工程师近期在几篇文章中做了解答——无论是欧洲的历史还是国内的发展,侧帘车取代栏仓平板都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许多人都以为,栏仓车、平板车是中国的特色产物,但实际上欧洲早期的物流车辆同样是从平板车起步的,之后在50-80年代,逐渐开始以栏仓车 篷布的模式进行运输,到了90年代之后,侧帘车才开始逐步流行。
而国内物流用车的变化确实也在遵循着这种规律,从早期单一的栏板车,到后来的“仓栅拉一切”,再到如今高效物流模式下厢式车的兴起,可以看出“货厢封闭化”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能提升装卸货物时封装的效率,还可以降低货物的抛洒率,提高安全性。
今年元旦起,新购买的三轴仓栅式半挂车必须标配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其购车成本将上升5万元左右,很明显,这会直接导致如今庞大的仓栅车市场被瓜分。而在其余大的各类车型中,侧帘车具有仓栅车“装卸效率高、货物适应性强”这一最主要的优势,因此继承它的市场也应该是情理之中。
技术——实力允许既然趋势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挂车生产企业拖了后腿,产品跟不上需求呢?
这个问题,国内的许多挂车企业都用产品给出了答案。早在2019年11月的武汉商用车展上,包括中集车辆、安徽开乐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展出了他们的侧帘车产品,其品质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侧帘车领域的供应链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了。除了挂车通用性配件之外,侧帘车特有的滑动立柱、帘布等关键性机构,分别有阿代科、引江篷帆等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其解决方案非常专业。也正因如此,包括梁山挂车厂在内的许多中低端挂车生产企也完全可以为用户提供中高性价比的侧帘车产品。
再退一步说,德国挂车品牌施密茨从去年开始就在谋求回归中国市场,并且在国内已经寻求几家合作企业准备为其代工侧帘车产品。也就是说,现在只要你想要,无论什么品质级别的产品都是可以买得到的。
在工信部最新公示的331批公告中,有9家企业申请了11款侧帘车新品——趋势面前,各家企业都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
那是什么拖了后腿?趋势很明确,企业技术实力也没有问题,那么限制侧帘车发展的短板到底在哪呢?小编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滞后,具体来说,则是物流发展的滞后和法规发展的滞后。
侧帘车最大的优势在于装卸效率高,在标准化、托盘化的运输模式下,叉车可以快速地完成货物的装卸,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饮料和汽车零部件的装卸,而这两个领域也是侧帘车应用率比较高的场景。但除了这两个领域之外,目前我们的托盘化运输普及率还很低,侧帘车根本无法发挥它的优势;
侧帘车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是运输钢卷、纸卷等重型货物,它既具有厢式车的封闭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货物抛洒带来的危害(欧洲侧帘车的侧墙、前后端墙的强度标准和厢式车相同);又可以直接开启顶棚使用吊具快速装卸。但目前由于国内在这一领域仍存在较大的监管漏洞,因此栏板车、平板车反而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另外,侧帘车相关的法规标准也并不完善,目前国内企业仍然以“厢式运输半挂车”的名义申请公告。按照要求,如今侧帘车的顶部均“不可开启”——这显然很不合理,因此各家产品的顶棚可打开也逐渐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出厂即违规,这种局面着实尴尬。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此前的几次投票中,近9成的卡友支持整治大板车;同时,有仅3成的卡友表示新规下换挂车想换大板车;另外,在大板车和侧帘车的PK中,两者的人气几乎是五五开!这说明“大板车不好,但是要再不治理的话,我也要买”已经成为了许多卡友内心的真实想法,“盘刹气囊桥政策”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编后语:经常看到卡友吐槽国产卡车不行,但实际上,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其目光必须要先于用户,产品力往往也会是高于市场需求的,国产高端重卡如此,侧帘式半挂车也是如此。在如今的物流运输行情和政策环境之下,即便侧帘车产品做好了准备,也很难打得过大板车、非标集装箱,甚至还不如多花了5万的盘刹气囊桥仓栅车有竞争力。纵使用户和产品之间“两情相悦”,中间隔着的“银河”在短期内也仍然难以跨越。
那么你觉得如今阻碍侧帘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文/图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