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一体变速箱怎么换中壳(那台我自己动手换了手动变速箱的初代目miata改装案例)
手自一体变速箱怎么换中壳(那台我自己动手换了手动变速箱的初代目miata改装案例)就这样,开着我的第一台miata回家了把车放到架子上升起来看了看,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轮眉和侧边有些锈。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要自己动手修复一台老车,圆个梦。所以二话没说就付了定金,第二天把车开心的开回了家,车价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说白菜价,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公里数仪表盘上32万公里,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发现这车公里数最少最少也是50万以上了,中途被人改了好几次表先来聊聊我这第一台miata的来历,当时刚出了我的G35,买了F150。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一台手动挡的玩具的话,生活是不完整的。初代miata可爱的造型在很早之前就深入我心,再加上身边朋友的忽悠,我就入了坑。在那个时候(14-16年),加拿大市场上还能找到很多成色不是那么完美但只需要几百块的miata na于是在我卖掉G35的那个学期末,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就开着我的F150一路向北,去一个很远的小镇,因为那里有一台红色的90款miata在卖。然而
内容版权归属于本文作者:何雨杨Justin
「我与车的一百个故事」001,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miata,也是我自己动手开始折腾车的一个起点
今天讲讲我的小黄,一台带我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1990款马自达miata na。她是我的一个起点,也是我这辈子深爱的第一台车。在相处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没有让任何人碰过她,除了两颗锈断了的螺丝以外,上至换变速箱下至换机油,都是自己在车库里完成的。
miata,也就是国内所说的mx5,但是我其实不是很喜欢mx5这个名字,因为听起来没有miata,同时miata na在她自己这个车型概念的诞生地(美国加州)从来都没有叫过mx5。mx5像是一个车型,而miata更像是一个陪伴着我的朋友。
先来聊聊我这第一台miata的来历,当时刚出了我的G35,买了F150。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一台手动挡的玩具的话,生活是不完整的。初代miata可爱的造型在很早之前就深入我心,再加上身边朋友的忽悠,我就入了坑。在那个时候(14-16年),加拿大市场上还能找到很多成色不是那么完美但只需要几百块的miata na
于是在我卖掉G35的那个学期末,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就开着我的F150一路向北,去一个很远的小镇,因为那里有一台红色的90款miata在卖。然而到了那发现,车况很不如人意,主要是锈穿了的车身对于当时还不会电焊的我来说有点实在太难了。在第二天回家路上,无意中看到了离我居住的城市100公里之外的伦敦有一台黄色的在出售,价格也很便宜,还带硬顶,看样子锈也不是很多。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台车是自动挡的,不过在跟朋友交流之后(忽悠我入坑的大哥),他说他家有个手动变速箱可以送我。转念一想,反正这车都是买回来自己折腾的,干脆当捡便宜买了回来自己移植手动变速箱好了。
所以干脆就没回家,直奔着目的地去了。卖车的是个老大爷,开了一间很破旧的修车店。老大爷说他很多很多年前买了这台miata,后来6-7年前卖给了一个多伦多的华人警察。然后这位警察前段时间不想开这车了,拿回来换走了老大爷的野马。老大爷现在拿这车也没啥意思所以就干脆挂出来卖了
把车放到架子上升起来看了看,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轮眉和侧边有些锈。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要自己动手修复一台老车,圆个梦。所以二话没说就付了定金,第二天把车开心的开回了家,车价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说白菜价,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公里数仪表盘上32万公里,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发现这车公里数最少最少也是50万以上了,中途被人改了好几次表
就这样,开着我的第一台miata回家了
小miata回到了学校里回头率爆表,当时学校里还没有现在那么多牛马盾,但是那些被贴的五颜六色的m3 m4,回头率是没有miata高的。无论什么场合,开关两下跳灯,总能吸引来路人的目光。
在拆变速箱之前,我还是体验了半个月的自动挡miata的。当时因为想着马上就要换变速箱了,所以就往坏里开,N档踩到4000-5000转挂进D档弹射之类的。但是不管怎么玩,就是没玩坏,而且还学会了如何熟练地用脚控制自动挡的升降档。
在这半个月里,无数身边玩车的朋友听说我要自己换变速箱都觉得不可思议,miata这么便宜为什么不直接再买个手动挡呢。
其实当时卖我车的大爷也告诉我别折腾了,但是买这台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折腾吗。
拿到车之后半个月,租了个车库
当时住的地方没有车库,只能在外面租。把车挪到车库里,架起来,开始施工。
F150立了大功,背着手动变速箱 飞轮 水箱就回家了
在这之前在网上就找好了教程,关于如何把自动挡换成手动挡,并且也备足了所有需要的配件。
买了一本非常详细的如何拆掉一台miata的书
里面有详细的电路
一切按部就班地执行,拆了所有的管,拆了传动轴,拆了档把,在拆到变速箱的时候问题来了。这个自动变速箱的体积非常大,卡在了车架上,所有螺丝都松了,变速箱也拆掉了,就是下不来。找了朋友来帮忙,折腾了一下午还是没搞定,朋友还挂了彩。在最后快要崩溃的时候,只能破罐子破摔,也顾不上考虑后果了,最后一脚把变速箱踹了下来
在拆掉了变速箱之后的一天也非常顺利地装了手动档的飞轮和离合器,结果没成想最难的一关来了。miata之所以敞篷还能操控好是得益于底盘上一个连接后差和变速箱叫做PPF的梁,就在这跟梁与后差速器的连接处,有两颗螺丝死活拆不下来,挣扎了一天之后,最终被我成功地拧断了
当时并不知道拧不掉的螺丝可以用火烧,单纯靠蛮力,断在里面拿都拿不出来
为了这颗螺丝,我花了一周半的时间,最终不得不放弃,只能拖去店里拆
第一家修理厂的大哥不给我拆,并且对我很生气,说每次简单的活儿比如换机油 换刹车从来不找他都是自己做,一有这种刁钻的东西就跑来找他后来把我推给了另一个专门做变速箱的大哥
最左边的那根梁就是ppf
这个大哥活儿很好,一下午就搞定了,还顺带着帮我把变速箱也给装上了在这之后换变速箱的行程就进展的非常顺利了,没多久车就下地了。
虽然下了地,但是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没有做好,所以依然还是上不了路。刹车,各种油水,各种胶套,都没有准备好因为要开始日本的行程,所以miata就先在车库里放了放。
大黑PA
从日本回来之后,完成了一切的收尾工作,miata也算是又能回到路上了。当时的兴奋与成就感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还是非常深刻的,完成了别人口中我不能完成的一个小任务。本来一直想着把这车开去卖我车的那个老大爷那给他看看,让他知道当初他不信我能自己换手动档是错的。结果一直到我最后卖了车都没有时间去一趟,挺遗憾的。
这个黄色的漆并不是原厂的黄,原厂的黄更深而且是限量的。这个黄色的漆是老大爷在七年前从法拉利的朋友那找来的法拉利原厂漆后喷的,不得不说这个颜色还真的很好看
真的太可爱了,由于是在太可爱了,还用它勾搭上了一只喵
玩敞篷车,尤其是下赛道,安全第一。特别是miata,不管是最老的na还是最新的nd,原厂的防滚头部支撑在翻滚时都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滚一圈还行,多来几圈后果就很难想象了。
所以玩miata的都知道,副厂三角结构的半防滚架永远都应该是第一个考虑的改装件。从本地商家定了一个半防滚架,直接工厂里拿出来的,没喷漆。装这个防滚架让我很没底,因为需要涉及到切除一部分车身以及在车身上打孔。当时还没有很多Fab经验的我很慌张,于是就求助了我正哥(rx7 fc车主,rx8车主,坦途车主,三台杜卡迪车主等等等,业余玩玩但是拿到了加拿大所有的电焊执照),一个集情怀与技能于一身的狂热爱好者,是我认识玩车的中国人里我最敬佩的了。
正哥的宝贝们
跟正哥说明了情况之后,他很爽快的答应了过来帮我忙。其实在这之前跟他并不是特别熟,只是微信聊聊。而他也是那些当初劝我不要自己动手换变速箱的人之一。但是在看到我执着地自己成功换了手动挡之后,我们的关系就越来越近了,他说我很像当初年轻时的他,对车爱到疯狂。
正哥的RX7 FC Turbo II,350匹轮下
室友Patrick的EVO
大功告成
在安装了防滚架之后,自然就是去干一些他该干的事儿了-下赛道。这不是我第一次下赛道,但是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车下赛道。一切都未知,我也不知道这车会不会在赛道上甚至是在去赛道的路上散架。反正,折腾就是了,这也是我当初买miata的另一个原因,便宜,敢豁,坏了不心疼。
TMP赛道日
在这之后我搬了家,租下了房东的一整个车库给我的miata,终于满足了自己有个车库的梦想。miata从此之后也不用再憋屈在单车位的狭小空间里了
原本的车库留给了室友的EVO
在这之后一直到冬天来临之前,miata都是我的代步工具,不跑长途不动F150。买菜甚至买拖把都没问题。虽然50多万公里,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开起来丝毫没有感觉这是一台比我还大5岁的车。
再后来就下雪了,我就把车存在了车库里不再动它。因为加拿大冬天下雪撒融雪剂,非常伤车,马自达08年之前的车型钢材有问题很容易生锈。毫不夸张地说,出去开一天,就能锈。地板能看到地面的miata不在少数。虽然我这台也有不少锈,但是总之不能让它更严重了。
本来计划是修好车身上所有的锈,好好留着这台车。但是后来发现表面的锈只是冰山一角,真的有些太严重了不值得修。于是就不得不出手了她。买走她的是几个高中生,也是准备回去自己动手折腾折腾。送走它那天真的很难过,虽然后来我又陆陆续续拥有了四台miata,每一台都比他成色好,每一台都比他快。但是没有一台能够给我带来她当初带给我的那种快乐,就是那份儿最初相见的感觉,初恋的感觉。
我是一个特别恋旧的人,不管是人还是物品,我都特别恋旧。miata给我的这种感觉像初恋,但又像一个老朋友。一位跟你有过很多共同回忆但又离开了你的老朋友,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一天再见到它。但是我知道,她是我的故事的开端,但不会是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