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库需要设置二氧化碳探测器:车载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强势来袭
汽车库需要设置二氧化碳探测器:车载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强势来袭过去人们对车内舒适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冷热感觉方面,对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有机气体浓度等的关注度并不高。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汽车制造公司也在努力改善驾驶时的车内环境。很多人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并没有切实的感受,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对困倦的抵抗力。所以,长途开车的疲惫感可能是因为身体肌肉的酸胀,也同样可能是身体在警示你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了。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到0.04%,而人呼出气体中含量却高达4%。在完全封闭的车内,假设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上升到严重嗜睡浓度3000ppm在到严重危险浓度5000ppm,大约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当然,即使是紧闭车门车窗,车内也还是会有漏气通风的地方。通过粗略测量,以车速达到120km/h行驶40分钟左右,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将会达到1700ppm,当车内人多时,这个浓度值
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小长假了,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已经计划好了来一次自驾游去撒欢呢?
长途开车非常消耗精力,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却经常被大家忽略,那就是车内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睡眠充足血糖没问题的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至少能保持2个小时以上旺盛的精力,但是在长途驾驶时,往往在1小时左右就会感到倦怠,这多半是由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缺氧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单人开车时,3m³空气中的氧气在数小时内是完全够用的(正常每8小时会消耗掉160L氧气,也就是约0.8m³空气的量),如果车内人比较多,或者驾车时间比较长,就很容易出现困倦、疲惫的状态。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到0.04%,而人呼出气体中含量却高达4%。在完全封闭的车内,假设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上升到严重嗜睡浓度3000ppm在到严重危险浓度5000ppm,大约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
当然,即使是紧闭车门车窗,车内也还是会有漏气通风的地方。通过粗略测量,以车速达到120km/h行驶40分钟左右,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将会达到1700ppm,当车内人多时,这个浓度值还会更高。
很多人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并没有切实的感受,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对困倦的抵抗力。所以,长途开车的疲惫感可能是因为身体肌肉的酸胀,也同样可能是身体在警示你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了。
过去人们对车内舒适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冷热感觉方面,对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有机气体浓度等的关注度并不高。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汽车制造公司也在努力改善驾驶时的车内环境。
炜盛科技新推出的两款车载二氧化碳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无氧气依赖性,在汽车、公交巴士、智能家电等领域广泛适用。
二氧化碳是一个衡量车内空气质量的最为理想的标杆,它较其他空气质量指标更为敏感,无论是不同季节,还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二氧化碳含量都呈现明显的变化。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来判断是应该开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模式,根据判断自动切换,智能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对这两款新产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大盛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