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朝阳大桥怎么建成的?南昌5座临时过街天桥因地铁通车已退役4座
南昌朝阳大桥怎么建成的?南昌5座临时过街天桥因地铁通车已退役4座▲拆除后 图 / 刘克钿“这座天桥是我们当年游览八一广场的最佳取景点。”抚州学生小张告诉记者,每位远方来的客人,第一时间想要在南昌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八一广场,在广场瞻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再拍一张照片作为留念;而连接八一广场与周边商业街区的交通要道,就是这座人行天桥。小张说,横跨八一大道的这座天桥向北可以远眺央央春天顶楼的灯光秀,晚上广场周边灯火辉煌,站在天桥上向下俯瞰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天桥:抹不去的 9年城市记忆“这里的天桥要拆了,我们特地赶来打卡留念。”12 月 10 日上午,闻讯赶到南昌市八一大道中山路口与天桥合影留念的市民络绎不绝。稍显遗憾的是,因为施工需要,天桥的通道已经封堵,无法再满足大家上桥拍照留念的愿望。▲拆除前 图 / 刘克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南都市报记者李巧、实习生梁雨欣报道:12 月 10 日深夜,矗立在南昌市八一大道中山路口,建成 9 年多的 Y 形人行天桥,终于完成历史使命,启动拆除工作。这座天桥拆除后,当初为配合地铁施工建造的 5 座临时人行天桥,仅剩孺子东路一座。
20 年前的 2001 年,也是一个夜晚,同是八一大道与中山路交会处,修建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一座人行天桥,因城市发展需要也被拆。
小小的人行天桥,是城市发展变迁忠实见证者。20 年间,八一大道中山路口处,两座人行天桥先后完成了使命,走进历史。从两座人行天桥的诞生与谢幕中,可窥南昌发展之大变。
▲ 12 月 10 日晚上,南昌八一大道 Y 形天桥拆除之前,不少市民赶到现场打卡留念。图 /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高辉
天桥:抹不去的 9年城市记忆
“这里的天桥要拆了,我们特地赶来打卡留念。”12 月 10 日上午,闻讯赶到南昌市八一大道中山路口与天桥合影留念的市民络绎不绝。稍显遗憾的是,因为施工需要,天桥的通道已经封堵,无法再满足大家上桥拍照留念的愿望。
▲拆除前 图 / 刘克钿
“这座天桥是我们当年游览八一广场的最佳取景点。”抚州学生小张告诉记者,每位远方来的客人,第一时间想要在南昌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八一广场,在广场瞻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再拍一张照片作为留念;而连接八一广场与周边商业街区的交通要道,就是这座人行天桥。小张说,横跨八一大道的这座天桥向北可以远眺央央春天顶楼的灯光秀,晚上广场周边灯火辉煌,站在天桥上向下俯瞰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拆除后 图 / 刘克钿
“天桥为什么要拆呢?”采访中,许多市民几乎都有同一个疑惑:建于 2012 年的这座 Y 形人行天桥,为何非拆不可?
◎使命:地铁建设时为行人护航
2012 年 4 月 25 日,南昌地铁 1 号线施工进入实质性阶段。彼时,八一广场周边地下通道因八一馆站的地铁施工而临时封闭,附近路段也因地铁施工而承受极大交通压力。
“机动车的疏导可以通过改限行、改单行道等等手段来解决;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问题,就必须向空中要空间。”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秩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交警部门和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组织论证、南昌市政府批复,决定在八一大道中山路、孺子东路、胜利路步行街 - 民德路、象山北路 - 大顺巷口、象山南路 - 棉花街等 5 处路段修建临时性人行天桥,以保障行人在地铁施工期间的正常过街。
2012 年 5 月,孺子东路 Y 形人行天桥率先施工搭建;同年 6 月 11 日晚,八一大道 - 中山路的 Y 形人行天桥主桥面开始搭建 …… 至该年 8 月,为配合地铁施工而建的 5 座临时性人行天桥相继建成通行。
“当时,八一广场东西南北四面交通是个大循环,广场周边的这两座 Y 形人行天桥能够有效分流过街人群,减轻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疏导作用非常明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八一大道、中山路、孺子路、广场东路构建的八一广场商圈内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在此建设人行天桥既可以对百货大楼、省妇幼保健院、财富广场、沃尔玛乃至大润发等地的集中人群进行有效疏导,也能实现人、车分流的目的,让市民在安全状态下借道天桥直达目的地。
遗憾:临时天桥已陆续拆除
▲棉花街与象山路交会处的临时人行天桥已被拆除。
事实上,为配合地铁施工而建的这 5 座临时天桥,从诞生之日起,它们的“生命”也将随着地铁的建成、通车而进入倒计时。
“5 座临时人行天桥设计寿命很短。鉴于其管理、美观等综合因素,都必须拆除。”华东交通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教授、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解释说,尽管临时性人行天桥的安全性与其他永久性人行天桥相比并无差异,但在设计建造时,临时天桥没有考虑其外观是否与周边建筑物融合,其设计标准也与永久性人行天桥有着不小的差距。
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 2012 年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及住建部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应有坡道、梯道、电梯、自动扶梯、升降平台、盲道、标识和引导系统、扶手与栏杆等。毫无疑问,为配合地铁施工而建造的 5 座临时人行天桥,都没有建设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这 5 座人行天桥只能临时承担行人过街任务。
“地下通道一旦恢复,路面上的人行天桥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查伟雄告诉记者,地铁通车后,地铁一层通道既可作为售票大厅,也可以供行人从地下穿过街道,同样可以达到人行天桥承担的 ' 人车分离、缓解交通拥堵 ' 的效果。
谢幕:孺子东路 Y形人行天桥拆除日期尚未公布
▲孺子东路 Y 形人行天桥拆除时间未定,目前仍可正常通行。
实际上,随着南昌地铁 1 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5 座临时人行天桥的拆除工作也陆续启动。
2015 年 12 月 26 日,南昌地铁 1 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2016 年 1 月 25 日,象山南路、象山北路的两座人行天桥全部拆除。而在之前的 2014 年 10 月,位于胜利路步行街与民德路交会处的人行天桥,因配合步行街的综合改造已经拆除。
5 座临时性人行天桥随着地铁 1 号线的通车,陆续拆除了 3 座。按照原计划,八一大道 - 中山路、孺子东路的两座 Y 形临时天桥的拆除工作,也在 2016 年 12 月 9 日,即地铁 2 号线八一广场站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提上日程。但是,这两座天桥都超期服役了。八一大道 - 中山路的这座人行天桥,迟至 2021 年 12 月 10 日开始拆除。孺子东路人行天桥的谢幕日期,目前尚未见公布。
“地下通道的正上方,就是临时天桥的桥墩。如果要开通地下通道,就得先拆桥,确保通道安全。可如果先拆桥,就没办法在这段时间里解决行人、非机动车怎么过街的问题。”采访中,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述两座临时人行天桥迟迟不拆的原因,是因为其“替代品”——地下通道未能如期建设恢复。而地下通道没能恢复通行的原因,则又是因为基于安全考虑。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 2016 年的 11 月 18 日,地铁业主单位——南昌轨道交通集团(下简称业主单位)即发布《八一广场站地下通道恢复工程招标公告》,要求建设八一广场站皇殿侧北地下过街通道。但直到 2021 年 4 月 28 日,业主单位仍在为“八一广场站地下通道恢复工程前期”项目进行招标 ……
2021 年 12 月 10 日,八一大道 - 中山路人行天桥开拆,但计划中可以四方通达的皇殿侧地下通道仍未开通,行人只能由八一广场站临时地下通道通行。
回忆:城市中心曾建设有4座人行天桥 服役16年退役
20 年前,也就是 2001 年 6 月,在这次被拆除的八一大道 - 中山路人行天桥同一区域,一座服役了 16 年的老天桥也是在深夜被拆除,正式完成历史使命。
▲ 20 世纪 80 年代胜利路、民德路交会处天桥。
时间倒回 1985 年。在全国各个城市兴起的“天桥热”中,南昌也先后在八一大道的百货大楼路口、电信大楼路口,中山路的瓦子角路口和胜利路的民德路口建起了 4 座人行天桥。建设者希望以建设人行天桥来“为车让路”,缓解交通压力。
“天桥上下,有卖藕片和肠结的,有卖针头线脑、鞋垫布袜的,更有摆摊设点卖玩具气球的 ……”市民邓女士已年逾不惑,可当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 ' 天桥故事 ' 时,仍是童趣满满。
当时,人行天桥被称为“都市景观”,是繁忙商圈的“标配”。特别是位于八一大道百货大楼路口和中山路瓦子角路口的两座人行天桥,因为地处南昌繁华热闹之地,住惯了平房的南昌人总喜欢从半空中俯瞰街景,站在桥上体验脚下人头攒动的新鲜感。
千禧年到来,南昌开始了整顿市容市貌的改造工程。2001 年,八一大道百货大楼路口等处的 4 座人行天桥被陆续拆除。阳明路、三经路口、青山路口、八一大道、中山路、孺子路口等处兴建了 11 座地下通道,通道不仅宽敞明亮,还能通行自行车、电动车,完全弥补了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难上桥的缺陷。
“在城市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过街人行天桥的弊端日益暴露。1997 年之后,南昌市陆续拆除了人行天桥,同时对地下通道进行提升改造,使之宽畅、明亮、安全。”2008 年 10 月 28 日发表的《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中,说明了南昌人行天桥的拆除缘由。
毫无疑问,始建于 20 世纪后期的人行天桥,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功能使用等各方面,都没能赶上南昌城市发展建设的脚步。1985 年,南昌市常住人口 111.6 万人,到 2001 年,常住人口已达 440.16 万人,16 年间人口涨幅达 3.944 倍。而样式老旧、通道狭窄、非机动车无法上桥以及供老人和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缺失等等问题,让这几座始建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人行天桥最终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设想:专家建议效仿上海建设南昌版的“空中连廊”
八一大道 - 中山路的这座 Y 形人行天桥拆除后,结束了它的使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行人过街的主要方式,就是经由地下通道通行。
根据南昌地铁业主方规划,取代八一大道人行天桥的 ' 八一广场站皇殿侧北地下过街通道 ',位于八一大道与中山路交会处、八一广场西北侧,共有 4 个出入口。通道东南方向可达八一广场,东北方向可达沃尔玛购物广场,西北方向可通往百货大楼,西南方向可通往新华书店一侧。
据了解,地下通道主通道宽度为 11.2 米,净高为 2.6 米。按照一般公路机动车道路宽 3.5 米的标准,这座地下通道完全可以容纳 3 辆小汽车并排行驶。
“南昌建设完善的城市立体道路网络,光靠地铁和地下通道是不行的。”谈及临时天桥拆除后的城市交通,查伟雄认为,可以在出城主干道以及远离地铁中心区,比如庐山南大道、迎宾大道、井冈山大道、解放西路等交通拥挤路段,建设“一桥一景”式人行天桥。这样既可以避免行人和车辆互相干扰,确保交通有序,缓解现有的拥堵状况,又可以为南昌再添城市景观。
“能否通过建设人行天桥来铺设一条‘空中慢行道’,为城市老牌商圈‘引流’?”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则希望南昌能够效仿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空中连廊”,建设具有南昌本土特色的空中慢行道。
麻智辉认为,在中山路等地的不同商场间架设“空中连廊”,除解决行人过街交通问题外,还能从空中开辟一处休闲空间。到时候,“空中连廊”可以增加消费者在此停留的时间,将人流重新吸引回实体消费空间,从而促进八一广场商圈、中山路商圈等南昌老牌商圈的升级、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