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怎么提高安全?网约车要打造安全屋
网约车怎么提高安全?网约车要打造安全屋滴滴出行CEO程维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说,作为中国最大的灵活就业平台之一,滴滴出行现有1166万名网约车司机,17.95万名代驾师傅,近6000名两轮车运维师傅。2020 年滴滴将投入30亿元安全专项经费,推动线上、线下安全能力和安全体系的提升。与会专家表示,在车联网、物联网时代,网约车物理空间的安全与人身安全直接相关。那么,安全该如何保障呢?滴滴出行、广汽如祺、上汽享道等多家网约车重点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企业自安全运营体系,以及自身在发展转型、国际化开拓、安全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目前,国内每3个打车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洪延青说,获得城市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也已经超过140家。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网约车领域,已经有超过190家的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有101万车辆取得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日均网约车的服务订单量达到了2200万单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刘瑞朝
每3个打车的人,就有一个使用网约车。网约车安全如何保障?9月15日下午,作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线下系列活动之一,网约车安全保障分论坛在郑州举行。
基于AI技术的智能驾舱、车载音视频保护创新技术-安全屋等等,与会专家、网约车行业代表共话网约车行业共同打造的安全新生态。
【安全】每3个打车人就有一个使用网约车 网约车平台打造国际化安全数据标准
“目前,国内每3个打车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洪延青说,获得城市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也已经超过140家。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网约车领域,已经有超过190家的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有101万车辆取得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日均网约车的服务订单量达到了2200万单。
网约车安全已经成为交通运输新业态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1月7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部分网约车企业比传统出租车具有更高安全性,交通事故亿公里死亡率比巡游出租车低26%。虽然如此,网约车安全保障问题依然是广大民众所关注的切身话题。
与会专家表示,在车联网、物联网时代,网约车物理空间的安全与人身安全直接相关。那么,安全该如何保障呢?滴滴出行、广汽如祺、上汽享道等多家网约车重点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企业自安全运营体系,以及自身在发展转型、国际化开拓、安全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滴滴出行CEO程维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说,作为中国最大的灵活就业平台之一,滴滴出行现有1166万名网约车司机,17.95万名代驾师傅,近6000名两轮车运维师傅。2020 年滴滴将投入30亿元安全专项经费,推动线上、线下安全能力和安全体系的提升。
根据了解,滴滴致力于打造安全屋,即对隐私数据全方位隔离保护的安全领域。在环境安全方面,采取出入安检、禁带手机、无死角监控、现场巡检、定期考试等措施。在系统安全方面,采取7×24小时监控、人脸识别、屏幕水印、权限管控等措施。在使用安全方面,采取分单机制、AI脱敏、打码变声、保密协议、处罚制度等措施。
滴滴除了建设国内的网约车安全体系外,在国际化数据安全合规上也做了大量研发。以巴西业务为例,滴滴严格按照《通用数据保护法,简称LGPD》从数据防泄漏、产品隐私设置等方面提供统一的标准化隐私合规服务,赋能所有业务产品。
广汽如祺则是推行“出行新净界” 打造网约车服务新高度,助推出行行业服务向标准化与人性化发展,打造安全、品质、可信赖的出行品牌形象。
【构建】院士专家发声 聚焦筑牢车联网安全防线
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提出,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及等保制度必须要构建主动免疫防护的新体系,筑牢车联网安全防线。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以“密码技术与网约车安全”为题,站在密码技术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新应用新动能在发展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卜哲、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任胡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副处长张晓梅等专家还分别就智慧车联网安全防护、行业数据安全标准实践、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和评估、APP安全认证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实践。
张晓梅副处长还在现场带来一个好消息:9月20日,审查认证中心将在北京举行首批APP安全认证的颁证仪式,届时将向通过认证试点的APP运营者颁发认证证书。这也标志着APP安全认证工作的全面开启。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杜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