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娘最后嫁给谁,说的原来是皇帝老婆
徐娘娘最后嫁给谁,说的原来是皇帝老婆二是《南史·后妃传下》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意思是说徐昭佩姿色平平,萧绎不待见,两三年才到她的寝宫去一次。一是说徐昭佩看不上独眼的萧绎,认为自己乃名门之后,自当嫁与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父亲为了攀附权贵,硬将自己许配给了萧绎。所以嫁入王府后,就没给过萧绎好脸色看。二是因为他是一个亡国之君,直到西魏兵临江陵城下时,还不忘作诗一首。他诗兴未尽时,敌人已攻破了城墙。三是他因徐昭佩而出名。话说徐昭佩嫁给萧绎后,双方如胶似漆地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可是后来,萧绎对徐昭佩就越来越不满,甚至几年都不到她的寝宫去一趟,一对鸳鸯如何演变成怨偶的呢?
成语“徐娘半老”产生于南朝,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和他的妃子徐昭佩,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人。
徐昭佩是南朝信武将军徐绲之女,由父亲做主,在天监十六年,嫁与时为湘东王的萧绎为妻,婚后育有一子和一女。
(徐昭佩剧照)
萧绎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一是因为他博学多才,善于吟诗作词。
二是因为他是一个亡国之君,直到西魏兵临江陵城下时,还不忘作诗一首。他诗兴未尽时,敌人已攻破了城墙。
三是他因徐昭佩而出名。
话说徐昭佩嫁给萧绎后,双方如胶似漆地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可是后来,萧绎对徐昭佩就越来越不满,甚至几年都不到她的寝宫去一趟,一对鸳鸯如何演变成怨偶的呢?
一是说徐昭佩看不上独眼的萧绎,认为自己乃名门之后,自当嫁与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父亲为了攀附权贵,硬将自己许配给了萧绎。所以嫁入王府后,就没给过萧绎好脸色看。
二是《南史·后妃传下》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意思是说徐昭佩姿色平平,萧绎不待见,两三年才到她的寝宫去一次。
(萧绎剧照)
不过这两种说法似乎都站不住脚。因为徐昭佩嫁给萧绎后,很快就为萧绎生下了子女,至少说明萧绎还是很喜欢她的。至于徐昭佩的容貌是美或丑,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如果她确实不漂亮,那她后来缘何又有诸多风流韵事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徐昭佩对萧绎的美女环侍、左拥右抱产生了嫉妒心理,她想得到独宠。而偏偏萧绎又是一个风流王爷,怎么可能终日面对徐昭佩一人?
不管是互相看不上,还是嫉妒心作怪,总之双方就这样杠上了。
但徐昭佩毕竟是萧绎的原配,为了颜面,萧绎偶尔还是会到徐昭佩那儿去转一圈。
有一次,萧绎按年度计划到了徐昭佩的寝宫,却看见徐昭佩画了一个奇怪的妆容,脸上一半浓妆艳抹,一半素面朝天。
萧绎很是好奇,询问徐昭佩原因,徐昭佩答道:“王爷只有一只眼睛能看,我画半面妆即可。”气的萧绎拂袖而去。
徐昭佩不但“半面妆”接待萧绎,还每次在萧绎到来之前故意酗酒,酩酊大醉后,直接吐在萧绎的衣服上。“帝还房,必吐衣中”。萧绎忍无可忍,终于弃她而去。
萧绎自此一去不复返。
(智远和尚)
此时的徐昭佩,已人到中年。却耐不住寂寞,开始给萧绎戴绿帽。一来可以报复萧绎,二来还可以排解空虚寂寞冷。
她先是与寺庙中的智远和尚私通。一来二去,或许萧绎有所耳闻,便将徐昭佩圈在王府中,断绝了她和智远和尚的来往。
徐昭佩又盯上了萧绎的贴身侍从暨季江。据说这个暨季江是一个美男子,双方打得火热,频频私会,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这个暨季江的智商可不咋的,当别人问起他和徐昭佩在一起的感觉时,他还不忘吟诗一首:“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暨季江还真够嚣张的,耍了主子的老婆,还四处显摆。
这就是成语“徐娘半老,犹尚多情”的故事出处。
当然了,估计萧绎没给这两个人好果子吃。
不过,徐昭佩的张狂并未收敛。后来,她又和一个姓贺的男子勾搭上了。如果说徐昭佩私通前两个男子是为了报复萧绎,那么,这个贺姓男子的出现,就只能理解为徐昭佩的放荡了。
此时的萧绎头顶上已经不止是一顶绿帽了,简直就是一片绿洲。王爷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真够“出彩”的。
萧绎终于忍无可忍,对徐昭佩出手了。恰逢他的爱妃王氏中毒去世,萧绎以徐昭佩下毒为由,逼她自尽。徐昭佩投井而死。
萧绎仍不解恨,命人将徐昭佩的尸首打捞起来,送还给她的娘家人,谓之“出妻”。徐昭佩无情地践踏了他的尊严,萧绎就将满腔怨恨回馈给了徐家人。
他还发挥自己的专长,写下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来讽刺徐昭佩的放荡生活。
不过,身为帝王,情商低到如此地步,他和徐昭佩还真是天生一对。
(参考资料:《梁书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