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I型和II型的精神病理学结构)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I型和II型的精神病理学结构)碎石图和Velicer的MAP测试均表明六因素是最合适的。作者分别回顾了所有五到八个因素的解决方案,而六因素的解决方案也获得了最高的表面效度。每个因素都反映出独特的临床特征:周期性(cyclicity)、抑郁(depression)、非典型植物性症状(atypical vegetative symptoms)、兴奋(elation)、精神病性/易怒性躁狂(psychotic/irritable mania)和共病(comorbidity)维度。确定表型维度方法从三星医疗中心和首尔国立大学本唐医院招募了符合DSM诊断标准的BP-I(n=202)和BP-II(n=105)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当受试者临床稳定(即临床总体严重程度评分为3)时,进行访谈,并收集来自现有护理人员及其医生的其他信息。在对研究进行了完整的解释后,获得了所有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BPs)表现出多样性的病程和不同的症状表现。因为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临床病程、情绪外显症状和共病精神状况,所以寻找具有相同临床特征的患者似乎是不可能的。表型的复杂性可能反映了BPs生物和遗传基础的复杂性。因此,识别更简单的表型亚群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的DSM分类学似乎没有捕捉到生物学上同质的BP亚型,DSM只将双相I型(BP-I)和II型(BP-II)定义为BP亚型,这两种诊断仅根据躁狂发作的严重程度加以区分。DSM确实提出了BP的说明符,例如混合特征、快速循环特征、抑郁特征等。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特征与其他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先前的研究者试图描述相似的临床BP亚型,并大多将这些表型应用于遗传研究。研究人员对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BP遗传学项目的受试者进行了较早的大规模分析,并从29个记录的症状中提取出5个症状维度。在最近的全基因组和候选基因研究中,作者也发现了多个不同的症状维度,并将其作为表型。此外,作者提出了以共病为基础的BP分组和症状维度,涵盖了更广泛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BP-I。

本研究旨在确定BP精神病理学维度,研究人员还调查了这些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BP-I和BP-II的不同关联,并纳入了包括BP共病、长期病程和DSM中建议的指标的变量等。

方法

从三星医疗中心和首尔国立大学本唐医院招募了符合DSM诊断标准的BP-I(n=202)和BP-II(n=105)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当受试者临床稳定(即临床总体严重程度评分为3)时,进行访谈,并收集来自现有护理人员及其医生的其他信息。在对研究进行了完整的解释后,获得了所有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结果

确定表型维度

碎石图和Velicer的MAP测试均表明六因素是最合适的。作者分别回顾了所有五到八个因素的解决方案,而六因素的解决方案也获得了最高的表面效度。每个因素都反映出独特的临床特征:周期性(cyclicity)、抑郁(depression)、非典型植物性症状(atypical vegetative symptoms)、兴奋(elation)、精神病性/易怒性躁狂(psychotic/irritable mania)和共病(comorbidity)维度。

为了检验该表型维度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者还进行了补充性分析,排除了缺失的数据。共有165个没有任何缺失变量(完整数据集)的样本被纳入分析。在六因子模型中,使用完整数据集生成的每个因子的因子载荷向量与原始推算数据生成的因子载荷向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3-0.99),表明结构是稳定的。

为了检验BP-I和BP-II因子结构的不变性,分别对BP-I和BP-II进行同样的因子分析。在这些分析中,排除了三个变量(躁狂期间的精神病特征、躁狂期间的混合特征和单极性躁狂),这些变量在BP-II中都被编码为0(缺失)。

BP-I的六因子和BP-II的五因子复制了整个BP样本的原始因子结构。除BP-II中未提取的BP-I的elation-1因子外,各因子的因子载荷向量显示BP-I和BP-II之间具有中到高的相关性(r=0.51-0.82)。

表型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确定了六个因素后,进行了SEM拟合模型,检查因素之间的关系。循环性、抑郁和共病之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循环性和抑郁之间相关系数为 0.058;循环性与共病之间为0.139;抑郁和共病之间的相关性为0.103),而兴奋与循环性(相关为0.077)和精神病性/躁狂性(相关为0.191)呈正相关;精神病性/躁狂与循环性(相关值=−0.235)、抑郁(相关值=−0.354)和共病(相关值=−0.402)呈负相关。非典型植物性症状与其他因素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

图1 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线表示正相关;虚线表示负相关。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I型和II型的精神病理学结构)(1)

比较BP-I和BP-II的维度结构

使用六因素模型比较了BP-I和BP-II的因子得分,除了非典型植物性症状外,BP-I和BP-II在所有因子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正如DSM标准所预期的那样,BP-I在精神病/易怒性躁狂和兴奋方面得分较高,而BP-II在循环性、抑郁和共病方面得分较高。

图2 双相I和II各因素得分的比较。*表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I型和II型的精神病理学结构)(2)

研究者还通过SEM分析来区分BP-II和BP-I(图3),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效果一般较好。精神病性/易怒性躁狂(β=−16.59)、兴奋(β=−0.48)、抑郁(β= 0.65)、共病(β= 0.55)和循环性(β= 0.30)显著有助于区分BP-II和BP-I;非典型的植物性症状不包括在模型中。

图3 使用精神病理学维度模型将双相II与双相I疾病进行区分。实线表示与双相II更显著相关的因素,虚线表示与双相I型障碍更相关的因素。数字表示β系数。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I型和II型的精神病理学结构)(3)

讨论

大多数BP患者并没有经历DSM的躁狂或抑郁发作标准中列出的所有症状。此外,根据DSM的定义,BP-II与BP-I的区别仅在于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在(低)躁狂和抑郁发作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程、共病以及常见症状。

鉴于BPs复杂的临床表现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生物学复杂性,因此识别简化的临床属性对于描述其生物基础至关重要。本研究测量了BPs患者的症状、病程和共病情况,并将其作为终生特征输入到因子分析中。最后确定了6个表型维度。

这也是首个比较BP-I和BP-II症状维度的研究,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它们是在同一维度内还是在类别上完全不同。考虑到这些研究结果的不一致,需要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建立一个模型以解释BP-I和BP-II之间的生物学或临床关系。Ostacher等人报道了BP情绪发作症状的不同治疗反应,提示症状维度的生物学独特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评估了BP终生临床表现的因素结构。这些发现也反映了BP-I和BP-II之间的差异。为了理解BPs中复杂的症状表现,有必要采用当前诊断系统之外的替代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探索从当前研究中得出的维度表型的生物学或临床特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