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大概老太太也怕把这烈性女子逼急了,只得答应,反正辛家也跑不出她的手心。于是辛十四娘的婚事,就这么被定下来。这对于辛十四娘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但是她敢不答应吗?老太太摆明了用权势压人,无理可讲。她一拒绝,全家就得因此遭殃。无奈之下,辛十四娘只得尽力为自己争取一点权益:结婚可以,必须先告知家中父母,走正常程序。哪有这样求亲的?简直欺人太甚!面对这等轻浮浪荡之人,哪家父母会不恼怒?冯生理所当然地被辛家打出了门外。冯生惹恼辛父,被轰出门外本以为求美无望,半路上却蹦出来个有权有势的远房亲戚。冯生祖母的弟弟薛尚书死后,在阴间做了五都巡环使,管着方圆数百里内的鬼狐。一个野狐精居然拿乔,胆敢拒绝自家外甥孙子的求婚,这让薛家老太太十分不爽,使奴婢招来辛十四娘,责怪一番后,当场就要她和冯生成亲。

少年时读《聊斋志异》的《辛十四娘》,觉得辛十四娘长得漂亮,让冯生一见钟情,辛苦求娶;嫁给冯生后又持家有道;冯生被诬陷下狱后,又是她四处奔波告倒大官,救出冯生。真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的贤妻。但是为什么冯生出狱了,也改邪归正了,辛十四娘却又给丈夫另外找妻子,自己则不惜变作老妪自毁身体,也要离开冯生呢?一家团聚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直到经历过世情沉浮后,再重读《聊斋》,才隐约明白其中缘由。辛十四娘,实在是个难得的奇女子,可惜的是冯生不知珍惜,等到最后明白时,已经晚了。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1)

一、 一见美色迷心智,借势娶得佳人归

《聊斋》中的女主,有不少是心悦男主,主动投怀送抱的,辛十四娘却是一个异类。可以说,除了帮助丈夫申冤和最后设计脱身之外,从头到尾,她都是被动接受、顺从命运的一方。

冯生在路上偶遇辛十四娘,为其美貌倾倒,不顾礼节尾随到辛家,自荐为辛家女婿。但不管是辛家父母,还是辛十四娘本人,都没看上冯生。辛父以礼相待,本想冷冷场,让冯生知难而退,大家面子上好看些,结果冯生却借酒装疯,闯入女眷房中,宣称:“既然做不成夫妻,就干脆看看小姐的容貌,免得遗憾!”

哪有这样求亲的?简直欺人太甚!面对这等轻浮浪荡之人,哪家父母会不恼怒?冯生理所当然地被辛家打出了门外。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2)

冯生惹恼辛父,被轰出门外

本以为求美无望,半路上却蹦出来个有权有势的远房亲戚。冯生祖母的弟弟薛尚书死后,在阴间做了五都巡环使,管着方圆数百里内的鬼狐。一个野狐精居然拿乔,胆敢拒绝自家外甥孙子的求婚,这让薛家老太太十分不爽,使奴婢招来辛十四娘,责怪一番后,当场就要她和冯生成亲。

这对于辛十四娘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但是她敢不答应吗?老太太摆明了用权势压人,无理可讲。她一拒绝,全家就得因此遭殃。无奈之下,辛十四娘只得尽力为自己争取一点权益:结婚可以,必须先告知家中父母,走正常程序。

大概老太太也怕把这烈性女子逼急了,只得答应,反正辛家也跑不出她的手心。于是辛十四娘的婚事,就这么被定下来。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3)

薛老太太:我作的媒,有问题吗?

对于冯生来说,这桩婚事当然合心合意。他也知道辛家不是常人,但美色当前,是个狐狸他也觉得挺好。至于辛十四娘是否乐意,那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二人的婚姻,看不出有两情相悦的成份,冯生追求辛十四娘不成,又借势压人,才得她为妻。而辛十四娘在这桩婚事中,其实并没有拒绝的余地。

二、 身在福中不知福,冯生轻浮铸大祸

辛十四娘嫁给了冯生。她的嫁妆很奇特,是一个很大的扑满(存钱罐)。

虽然冯生并非她意中之人,自己又是迫于权势不得不嫁给他,但二人成婚后,辛十四娘却没有任何怨言,勤勤恳恳地为冯生操持家务,经营家业。不但每天在家纺线织布,又善于经营,拿出钱财作买卖,有了盈余,就把钱投入扑满存起来。连回娘家都必定当天归来,从不在娘家过夜。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妻子,她实在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4)

辛十四娘每日纺织操劳

但是冯生会因此珍惜和呵护他吗?并没有。美人到手了,在家辛苦地帮他建设大后方,他则仍旧在外呼朋唤友,四处游冶,尤其和“猿睛而鹰准”的官家子弟楚公子走得很近。辛十四娘劝他交友谨慎、楚公子不可长久地结交,他全不以为然。明知楚公子权势薰人,并不是个大度之人,却总是肆意品评、嘲笑人家的诗文,回家还洋洋得意地对妻子炫耀。

辛十四娘预感不妙,劝他:“楚公子是匹豺狼,你不能跟他乱开玩笑!你不听我的话,将来会有灾难的。”但冯生怎么听得进去呢?他认为自己与楚公子的交情不至如此,仍旧不改轻浮狂浪的性子。楚公子科考得意,偏冯生趁着酒意,大声嘲讽人家不是靠文章而是靠背景拿到的名次,让楚公子在满堂宾客面前出了个大丑。

这样的丈夫,不听劝告,轻浮妄为,眼看离大祸不远,你让辛十四娘怎么办呢?她萌生了去意。冯生却 “既惧且悔”,苦苦哀告她留下来。女人总是容易心软,辛十四娘只好答应不走,和丈夫立下规矩:断绝和外面的交游,不再酗酒。

但是冯生的灾祸已经注定了。楚公子怀恨在心,逮着机会就要报复。于是趁冯生出门吊丧时,把他强拉到家里灌酒。冯生苦辞不得,在家里又被关得烦闷不堪,这下见了酒,什么也不管了,喝得烂醉如泥。楚公子趁他昏睡不醒,把一个被自己老婆打死的丫鬟尸体搬过去,诬陷冯生杀人,将冯生送进了大牢。冯生伸冤无门,天天被严刑逼供,打得没个人样。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5)

冯生被诬陷杀人,投入大牢

三、 贤妻救夫苦筹划,狐奴面圣诉冤情

接下来,辛十四娘在丈夫入狱后的一系列作为,实在有些让人莫名其妙:先劝丈夫认罪,以免再遭刑罚;接着回家把跟随自己的婢女送走;再托媒人买来一个叫䘵儿的妙龄良家女子,与她同吃同住,爱护有加;冯生被判秋后绞杀,她照常生活;冯生快被行刑了,她才开始着急;等到婢女归来,一番密谈之后,她又恢复正常,连听到丈夫的诀别之语都不为所动。这冷血的举动,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其实,她的冷血是表面的。背地里,她早就开始行动起来。

那个被她送走的婢女,直接去了京城,准备告御状。但是皇宫不好进,婢女徘徊数月也无进展。听说皇帝要去大同,都知道当朝皇帝是个爱狎妓的主儿,婢女直接把自己卖进了大同的妓院,才得以面见皇帝,哭诉冤屈。皇帝喜欢婢女,下特旨办理冯生的案子。于是楚公子的父亲被革职,楚公子被抓捕归案,冯生洗脱罪名,释放回家。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6)

进京告御状,影片中改成了辛十四娘本人

这其中的难处,辛十四娘没有多说。她只是在后来对冯生提过一句:“你在监牢中,我为你四处奔波,亲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肯帮忙的。其中的酸楚说也没法说。”然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弱女子,丈夫恣意妄为招来杀头大祸,她要斗倒高官为丈夫伸冤,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

也许是明知这一点,所以亲朋好友都无人肯帮忙,包括逼迫他们成亲的薛舅姥爷一家。辛十四娘独自一人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还得照顾家下老小,探望狱中的丈夫,为此不得不派自己的婢女进京告御状。幸而皇帝是个风流的,这才给了婢女一个可乘之机,最后成功伸冤,若是见不到皇帝呢?或者皇帝根本不加理会呢?冯生的冤枉岂不是无人可解?而劝冯生认罪的却是辛十四娘,这实在是一个险招。万一不成,辛十四娘身上岂不结结实实地担了一个害死丈夫的罪名?薛家能饶得过她吗?

四、 冯生脱难改前非,辛娘决意出尘网

冯生捡回一条命,总算明白了妻子的可贵,立志痛改前非。但辛十四娘已经厌倦了尘世。冯生冤仇既已得报,她就可以放心离去了。不但如此,她连冯生的新妻子都给她准备好了,就是前面她买回来的那个良家女子禄儿。

这对于冯生,不啻于晴天霹雳,他苦苦哀求辛十四娘,对于禄儿,也拒而不纳。但辛十四娘去意已决,就在他眼前一天天地衰老,不吃不喝,卧病在床。冯生也忘了对美色的爱好,对眼前又老又丑的妻子精心伺候,端汤喂药,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但这种种努力,也挽不住辛十四娘的心了,她选择了暴病而亡。

冯生悲痛欲绝,厚葬辛十四娘,和䘵儿成了婚。后来遭灾,家业萧条,情急之下想起辛十四娘当年有个存钱的扑满,一看居然还在,而且满满的全是钱。利用这笔钱,冯家度过了灾荒,还由此富裕起来。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7)

辛十四娘离开后,她留下的扑满还帮助冯生度过了难关

最后的总结

多年之后,冯家的老仆人在华山脚下,遇到辛十四娘主仆二人。辛十四娘托老仆向冯生致意,说自己已名列仙籍。这就是最后的告别了。

我们看看在这段婚姻中,辛十四娘都做了些什么?

  1. 面对自己并不中意的冯生,为了避免家人受连累,选择和冯生成婚。
  2. 成婚后,贤惠持家,规劝丈夫上进,尽足一个做妻子的责任。
  3. 丈夫不听劝告,惹出大祸,她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想尽办法,为丈夫奔波伸冤。
  4. 厌倦了尘世,在离开之前,还为丈夫留下足够的保障,甚至为了让丈夫不要太难过,甘愿自毁形象。

辛十四娘十八个姐妹都是谁(不是每一个好女人)(8)

辛十四娘远离尘世

这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奇女子。重信诺,识大体,有远见又有计谋。冯生何德何能有这样一个妻子啊!可惜的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妻子的付出认为理所当然,对妻子的劝告充耳不闻,以致于酿成大祸。虽然最后憣然悔悟,也尽力改变自己试图挽留妻子,但他错过的实在太多了。本来就没有多深厚的感情基础,如果婚后他珍惜妻子的努力,二人的感情应该是可以慢慢加深的,但他没有珍惜,就这样草率地错过了一个世间难得的好女子。

辛十四娘陪他经过这一场劫难,看透了世间险恶和人情凉薄,她帮扶冯生,也只能到此为止。这样的女子,本来就不属于尘世,不管最后她是否真的位列仙班,她对人世,实在是不必留恋了。


文中所用截图多数来自于电影《狐缘》,电影中多有改编,冯生的形象比起原作,已经比较正面。特此说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