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说完了彩礼,再来谈谈嫁妆。婚姻并不是其中一方的单向付出,需要双方拿出同样的诚意,这样日子才能够和和美美地过下去。宋代的嫁娶,除了男方要付出彩礼,女方也要给予一定的嫁妆。就拿宋朝最高贵的公主来说,嫁给驸马也是需要携带丰厚的嫁妆的。当时的驸马又叫躺马都尉 在娶了公主以后就能得到这个闲散的官职。不止有官职,驸马还可以得到皇帝丰厚的赏赐。皇帝嫁女,规格自然不容小觑,不仅有华美的衣裳和绸缎,还有金银万两,玉器百件。02. 有来有往、势均力敌,嫁妆和彩礼相当现在的彩礼和聘礼动不动就是车子、房子,要不然就是高达几十万的数额,其实这个标准比起宋代还稍稍逊色了不少。宋朝的聘礼种类丰富,不仅有价值不菲的绫罗绸缎,还有金银玉器,牛羊等牲口。在古代,聘礼中还少不了大雁,一双大雁有时候就价值千金。结婚娶个媳妇,要掏不少钱。《宋史·礼志》里还将礼金划分了等级和阶层,“其宗室子聘财皆减半 远属族卑者又减之。”从礼金

在当今社会,彩礼问题是个很热门的民生话题,殊不知,这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问题,早在宋代,高价彩礼就已经可见端倪了。在宋朝,婚姻并不是两情相悦,还要明码标价,彩礼与嫁妆的金额都令人咋舌,宋朝夫妇的结合,充满了物质性和功利性。

一、彩礼和嫁妆高昂,铜臭味满满

01. 妻子相当于行走的人民币:嫁妆聘礼丰厚

彩礼和嫁妆这个问题,在宋代就已经很尖锐了,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宋朝索要聘礼的名目是五花八门,各种“借口”,这一点是之前的朝代都没有发生过的现象。要是深究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小农经济逐步壮大,人们都有钱了,也意识到了钱的好处,对金钱和物质的欲望也比之前强烈了。

按照民间百姓的风俗,想要完成一门姻缘,起码要给三次聘礼,三次的说法还不一样。第一次叫定礼 给了定礼,说明男女双方初步达成了婚姻意向;第二次叫聘礼,聘礼表明双方愿意在一起组建家庭;第三次则叫彩礼,彩礼是小两口组建新家庭的启动资金。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1)

现在的彩礼和聘礼动不动就是车子、房子,要不然就是高达几十万的数额,其实这个标准比起宋代还稍稍逊色了不少。宋朝的聘礼种类丰富,不仅有价值不菲的绫罗绸缎,还有金银玉器,牛羊等牲口。在古代,聘礼中还少不了大雁,一双大雁有时候就价值千金。结婚娶个媳妇,要掏不少钱。《宋史·礼志》里还将礼金划分了等级和阶层,“其宗室子聘财皆减半 远属族卑者又减之。”

从礼金的数量和丰厚程度,就可以看出对方的家世。除了贵族,普通的小康之家礼金和聘礼也不低,一般常见的有“三金”,即金条、金镯、金链子,有的人家还会送玛瑙和翡翠等。看过比较豪气的彩礼,再来看看最低标准是怎么样的吧。

在宋朝,穷人家想要娶亲也需要花费不少钱,像绢布是不可以少的,还有银子。宋代似乎没有裸婚一说,男女之间想要到谈婚论嫁这一步,都需要付出不少金钱和物质的代价,也许正是这种风气,才让门当户对的思想和观念流传了上千年。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2)

02. 有来有往、势均力敌,嫁妆和彩礼相当

说完了彩礼,再来谈谈嫁妆。婚姻并不是其中一方的单向付出,需要双方拿出同样的诚意,这样日子才能够和和美美地过下去。宋代的嫁娶,除了男方要付出彩礼,女方也要给予一定的嫁妆。就拿宋朝最高贵的公主来说,嫁给驸马也是需要携带丰厚的嫁妆的。当时的驸马又叫躺马都尉 在娶了公主以后就能得到这个闲散的官职。不止有官职,驸马还可以得到皇帝丰厚的赏赐。皇帝嫁女,规格自然不容小觑,不仅有华美的衣裳和绸缎,还有金银万两,玉器百件。

女方给予和彩礼相当的嫁妆,就是为了彰显娘家的实力和地位,让女方嫁过去之后能够不受婆家的欺负和轻视,在婆家可以高枕无忧,安乐度日。当然,公主的嫁妆丰厚原因有很多,其一,公主本就是天子的女儿或妹妹,是君主最珍贵的掌上明珠,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财力。代表着皇室威严的公主,她的成婚的排场自然是极尽奢华了;其二,古代的驸马一般都不拥有实权,一辈子也就是个挂名的官员,看似享受荣华富贵却没有实权,不能为家族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因此,为了补偿驸马与驸马的家族,就只能从嫁妆和物质条件上下手了。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3)

一般人家没有帝王之家这样过多的考虑,他们给男方丰厚的嫁妆,出发点还是在于对女儿的爱。古代的婚姻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女儿另一半的品性很重要,运气好碰上一个疼人的女婿,自然是家庭和睦。运气差碰上个不如意的丈夫和婆婆,怕是要蹉跎一生。嫁妆体现着娘家的实力,一份丰厚的嫁妆,可以让新娘子在婆家挺直腰杆,就算在婚后与丈夫产生分歧和矛盾,丈夫和婆家看在丰厚的嫁妆的份上,也不会过于为难。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宋朝不论是贵女还是普通女子的嫁妆都会与男方势均力敌,这种豪华在订婚的帖子上就可以看出来,帖子都是烫金的,在《水东日记》里有说过:“奁租五百亩。奁具一十万贯 七界。缔姻五千贯 十七界。”九品芝麻官嫁女儿,嫁妆都达到十万钱财,还没有算上陪嫁的良田和庄园。一个小小的官吏尚且如此土豪,可以窥见当时朝廷其它大官员和皇亲国戚嫁女会是怎样的一种盛景了。而民间一向是有样学样,正因为举国流行的奢华风气,宋朝的嫁娶奢靡陋习屡禁不止,十分严重。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4)

二、明码标价的婚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01. 引发重男轻女等道德伦理问题

首先,婚姻成了一场交易,为了追求金钱,只要价格合适,宋朝的父母可能就会让子女迅速成亲,根本不管两个男女适不适合,这就造成了很多悲剧;其次,这种风气也造成了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日趋严重。按照当时的说法,生儿子能够得到一笔丰厚的嫁妆,而生女儿还要“赔钱”,因此,“世俗生男则喜,生女则戚,至有不举其女者”。

重男轻女这个问题在我国历史长河里一直都存在,但宋朝重男轻女到什么地步呢?当孕妇生出了女婴后,婴儿会被丢弃到荒郊野外,或者拿到河里溺毙。生了女儿的妇女也会被婆家和丈夫厌弃,活在闲言碎语里。

对于一些条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由于没有能力拿出彩礼,可能会娶不到老婆,因为家徒四壁,家庭贫穷,姑娘们都不愿意嫁进来,长此以往,也衍生了很多大龄单身男青年的问题,犯罪率也蹭蹭的往上涨。最严重的还是道德观念开始出现偏差,为了巨额的嫁妆和财富,不少人迷失了自己。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5)

湖北襄阳:汉服爱好者举办中式婚礼

在宋朝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户人家的丈夫死了,只留下儿子和后母,后母卷走了亡夫的所有遗产跑路了,并带着这笔遗产另嫁他人,遗产成了女方的嫁妆,无奈之下,继子只好把后母和后母的丈夫告上公堂,通过法律来追回自己的财产。

02. 加重经济负担,造成家庭压力

宋朝婚嫁的花销和费用实在是太高了,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但没办法,媳妇得娶,女儿得嫁,为了促成这一桩婚事,拿到高额的彩礼和嫁妆,不少家庭会选择“借钱办婚礼”,通过超前消费的方式将婚事办成。这种行为也加剧了百姓的经济负担,给整个家庭增添了很多压力。就连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都因为这个婚嫁习俗犯了难,他在奏折里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先臣之未葬 二妹当嫁 家贫口众” 期望朝廷能给他一份薪水高一点的工作。

不止是王安石,其他文学名家也有这样的忧虑,出生在大家族的陆游按理说应该是吃穿不愁了,但他也说自己穷得不敢给子女张罗婚事,“儿年三十 女二十 婚嫁尚未敢言也”,就连陆游这样出身不错的贵族子弟都坦言吃不消天价彩礼,更别提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了。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宋代婚姻的明码标价)(6)

像王安石、陆游之辈的大臣好歹还有俸禄傍身,其他老百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了让家里的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婚配大事,有不少家庭变卖家产、田地,甚至去借高利贷,有不少家庭还因此家破人亡,钱财散尽,当时“民间典卖庄土 多是出于婚姻丧葬之急。”

为了解决这个嫁妆和彩礼的问题,宋朝人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有一个就是通过家族众人来资助婚嫁,你帮帮我,我帮帮你,“爱其子孙 欲使之衣食给足 婚姻以时”,这可能是最早的众筹概念了吧,“众筹结婚”,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娶妻嫁女对老百姓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三、结语

宋朝的金钱观念是很强的,人们渴望金钱和财富,更加不掩饰对于财富和名利的追求。但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赚钱实在是太慢了,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有钱,还不如一场婚事来钱来得快,婚姻得到的彩礼和嫁妆,使人们获得了能够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少人就算卖掉房产和农田,也要借钱结婚。甚至有些人在金钱的驱使下,宁愿入赘有钱的人家,成为上门女婿。在当时,婚姻就是一场豪赌,能够帮助一个家庭跨越阶级,成功暴富。其实,人生哪里有什么捷径,那些看似毫不费力、能够一步登天的捷径,不过是早已被命运标好价值的砝码罢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