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一千块钱?之后没有任何一点补赔偿?我姑且不评价人家的做法是否得当,单就汤玉兰不去与人家吵闹的忍让做法,就令我惊讶了半天!说完这句话时,她脸色竟没有一丝怨意的流露。“ 四万多!那时的钱值钱些。”“那个做屋的人家没有给钱吗?”“给了!给了一千块。我们也没说什么,人都这样了,说了还能好过来呀!她家也很为难,丈夫死了,完全靠一个女人撑家。”

初春,梅花吐蕊,杨柳泛青,白玉兰树的枝丫上映显着一粒粒吐苞的生机。家居长江堤坝下的黄梅县小池镇中垏村妇女汤玉兰,在晨光初现的时刻,早就在厨房里忙碌着。家里三口人的早饭要准时做好,一楼三间的地面卫生要先扫后擦,还有门口大道场要清扫。最耗时是给瘫痪在床上的丈夫起床穿衣服,帮他处理完大小便后,就给他先喝水再喂饭。七点,儿子亮亮准时起床,匆匆地吃完饭,套上工作服就去工地。三十岁的亮亮是做水电安装的,似乎每天都是这个节奏。等丈夫吃好了,儿子出门了,汤玉兰才端碗拿筷一个人坐在大门口吧嗒吧嗒吃起来。大门正对着江堤坝。初春的门口道场,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堤坛里人家栽种着应时蔬菜,绿茵茵的。叽叽喳喳的鸟雀,在光秃秃的意杨树林里来往跳跃。屋旁边的菜园里,此时已有人在清理大棚材料。汤玉兰三扒两口地吃完饭,便迅速洗碗,然后推着轮椅上的丈夫,安顿他在大门口晒太阳,并与住在她家后屋的公婆打招呼,扛着农具,走进了自家的菜园地……当我来到汤玉兰家时,已是中午了。约我来采访的刘诗育老师已坐在门口等着。刘老师家与汤玉兰家相隔不远,所以我们很快就进入了主题。汤玉兰初看上去年龄不显老,穿着也熨帖。红色花点的上外套映衬着偏瘦、微微泛红的脸。眼睛不大,有些内凹,但神色光亮透明。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1)

她笑眯眯地端着茶杯叫我们坐下。我们选择在大门口前坐下。两层三间的楼房外贴也气派。房子朝南,饱满的阳光把整个门口道场胀得暖烘烘的,微微的东风时不时地拂过脸颊。要不是看到轮椅上低着头、嘴角流着口水的汤玉兰丈夫陈国祥的样子,我会高声发出在春光下洗礼的愉悦感叹。这时,汤玉兰拿起丈夫胸前戴着的毛巾,帮他小心翼翼地拭擦着垂涎。“陈大哥每天就这样吗?”“嗯,除了耳朵能听见一些话外,其他的(器官)几乎都是聘相(假的)。”玉兰的回答很平静。二十五年的瘫痪,眼前的陈国祥丝毫也看不出曾是退伍军人的本色。倦曲的身子,固定式的佝偻,眼睛歪斜且无光,周围的嘈杂与明暗已与他丝毫无关了。是一场什么灾难压垮了这位铁汉?汤玉兰这二十五年来的艰辛侍候又是怎样熬过来的呢?本是被陈国祥的病拖得一贫如洗的家庭又怎么盖起了新房子呢?眼前陈国祥软耷耷可怜样子真的让我不愿让汤玉兰去追忆不幸的累累往事。但越是同情越想知道真相,越要把农家妇女汤玉兰善良、坚韧、朴实、宽厚、无私、忠贞的品德融入到初春的生机里,向着含苞蓄势的花树,向着日夜东流的江水,向着“三八”妇女节无垠的碧空,天女散花般鼓扬开去。刚要开口,之前预备的采访语言顿时又堵住了心口。喝口水,再酝酿片刻。我问她:“已经十二点半了,你们吃午饭了吗?”汤玉兰说;“饭熟了,等亮亮回来一起吃。”此时,她正站在丈夫身后。我对着陈国祥说:“老陈,你既是不幸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遭遇到了人生几乎是灭顶之灾的摧毁;幸运的是你碰到汤玉兰这样深明大义、贤德忠贞的好老婆!”汤玉兰笑了,笑得自然,也灿烂。“来,我给你夫妻俩拍照,”汤玉兰底下头,把丈夫的口水巾牵拉好,正着身子望着相机。“要让黄梅县的人,不,要让天底下所有的人,好好看看我们小池镇中垏村有这么一位坚强能干、有道德又了不起的妇女汤玉兰同志!”她的表情除了笑还是笑,仿佛是负重的行者卸下了担子,我也终于松了一个口气。我们的气氛也缓和下来了,正好趁这个档口,我提出和她聊聊。让她莫有介意,就当我俩是她的邻居或亲朋,她却说这么多年都走过来了,哪有么事不能说的。能说说笑笑,眼前的汤玉兰,在我们面前,不像是被痛苦笼罩了二十五年,好像忘记过去所有的一切,生活又回到了原点一样。她,真的比我预想的要开朗乐观,甚至是豁达。“我家老陈是退伍军人,肯帮人。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在邻村家帮人做屋上预制板时,在简陋的楼梯上滚下来了。其实也不高,在一楼。我们把他送到九江171医院后,竟昏迷了一百多天。医生劝我们放弃,说是撞到了脑部壳盖,里面有瘀血块,不能取。即使醒过来也是植物人。”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2)

“我坚决不同意放弃,他还只二十九岁。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治下去!大概过了一百三十天,老陈终于有知觉了,能动了。在医院共住了五个多月。”

“当时花了多少钱?”

“ 四万多!那时的钱值钱些。”

“那个做屋的人家没有给钱吗?”

“给了!给了一千块。我们也没说什么,人都这样了,说了还能好过来呀!她家也很为难,丈夫死了,完全靠一个女人撑家。”

说完这句话时,她脸色竟没有一丝怨意的流露。

一千块钱?之后没有任何一点补赔偿?我姑且不评价人家的做法是否得当,单就汤玉兰不去与人家吵闹的忍让做法,就令我惊讶了半天!

“从九江医院回来,他只有呼吸是活的,其余的再没有别的反应了。那时没康复条件,我们就送他去私人医生那里做推拿。一年后,手脚才有了能微微动动的结果。”

“我们?家里除了你还有谁?亮亮那时还小呀?”

“嗯,当时,亮亮才四岁多。有我的公婆,还有陈国祥家里的哥兄老弟,妹婿郎,亲房大哥,我娘家人。我们都换班送去又接回,在九江医院里一年多也是轮班倒的。不然,一个人是无法能做全,”说完还对我们笑了一下。

这么沉重的话题,在汤玉兰的语气里竟像送小孩上幼儿园似的简单。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3)

透过她平淡的目光,我看到了她的坚毅与辛酸!生活的折磨与劳累,不是像她现在说的这样无所谓。如果设身处地去思考一下,体验一下。二十五年来,九千多个日日夜夜。白天,忙于菜园菜地;夜晚,留意丈夫翻身小便。我们平常人会有一个能“百事不问的”闲空白天,更会有一个能“一觉睡到自然醒”的宁静晚上。而这样日子,对于汤玉兰就是梦想中的神仙。灵魂的拷问,希望的破灭,体力的透支,更有看到人家夫妻双出双归…她经历了多少痛苦折磨与煎熬的日子,才让自己脱胎换骨地生活过来啊!“每天,你要照顾丈夫,又要做菜地,还要赶早去卖菜,还有小孩……你只有一双手,怎么去做得过来的呢?”“没有赶早卖菜的!我的菜都是下午批发出去的。以前我们的菜是送到九江市场去的,我呢,蹬着三轮车去,价格比别人便宜些批给卖菜的人家,就赶紧回来。现在更容易了,门口就有收菜买的点,一送去就完事了。别人也知道我的难处,从不压我的菜价和斤两。”“村里人,队上人,邻舍,只要我张口,他们都能来帮忙。”从她轻描淡写的语气里,应该真的是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关爱与温暖。我的问话也转移到了“关爱”的层面上了。“人们关照你,也是被你的善良坚毅所打动,更是对你的人品赞美和回敬。这房子是哪一年盖的?”“说起这楼房也是得我娘家人和那些有爱心的人。2012年,小池这边开发要拆迁。我娘家那里汤石湖正被拆迁,他们把自家房屋拆下来的有用材料,都送到我这边来。你看这门吶、窗户吶、扶手吶、家具吶……都是现成的。外框做好后,娘家兄弟是搞装修的。当装修师傅刮完腻子粉后,我问他工钱是多少,他说,’我不与你结账了,料钱有人给你付了’。我家亮亮是学做水电安装的。”正当她处在宽慰和幸福的感受里,门口有一骑电瓶车的年轻人来了。原来是亮亮回来吃饭。我和刘诗育老师几乎是同时叫她去吃饭。在汤玉兰推动轮椅时,陈国祥竟微笑了。这是我们来这儿第一次看到他有一丝高兴的场景。妻子轻轻推着轮椅,丈夫微微眯眯地笑。我们也笑了:“他会笑了!”“还会发脾气呢!”“发脾气?怎么发?”“嗯,没服侍好,不如意,就从轮椅上赤(滑)下来,不怕死,躺在地上不动!”这时,汤玉兰开始了她一日三餐必做的功课。先推丈夫送回到一楼西他们的房间。她说,这儿是丈夫吃饭固定地方。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4)

轮椅从房门右拐弯到木制长座椅前,顺势把丈夫抱移坐在椅子上。这时,陈国祥能自我坐稳。汤玉兰把他的餐巾系好。出门端饭时,顺手把轮椅推到靠门的左墙边。那里也有一辆轮椅。她说:“这个椅子是他在家里专用的。”房间北面一扇大窗户,中午的光线还强,不用开灯。双人床床头靠着东,卧单铺得平整的,被子叠的方块状放床尾。它们都是较深颜色的布料。一个三开门衣柜和一个五屉柜靠西墙。一进房门,就可以看到五屉柜墙上她俩照片。汤玉兰说:“这照片是那几年用电脑加工。我们结婚证上照片,他不是这样的!”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5)

饭端来了。汤玉兰端碗的左手先稳住丈夫的头顶,右手上勺子里的半勺饭菜刚送进丈夫的嘴里,马上就拿着丈夫胸前餐巾拭擦刚从嘴里垂下的涎水。两手并用,眼光一刻也不能离开。我问她要是吃鱼怎办?她背对着回答:“我先把鱼刺一根根都理出来,再喂给他!”我看着她给丈夫喂饭的过程,想到处理大小便,洗澡,换衣服的情节都是同样的复制、粘贴。我对刘诗育老师说:“可以说,除了陈国祥的母亲外,能做到这样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也就只有他的妻子汤玉兰了。”一个几乎是“植物人”的丈夫,能够靠坐轮椅平静地活下来,五十多岁的汤玉兰给予陈国祥的不仅仅穿衣吃饭的生存植入,更是给予了他在家里是“丈夫”的崇高位置,以及结婚时对天地爹娘誓言的承诺。比起那些共甘不同苦的“夫妻”,比起那些朝婚夕散的“伴侣”,比起那些“自我大于天”而琐碎争吵的“冤家”,汤玉兰,这位农村妇女用自己善良的言行实践着对生命、对婚姻、对家庭最本质的责任——“爱”!什么是爱?什么是夫妻间的爱?人世间还能用什么样的琴声能演奏出像汤玉兰对瘫痪丈夫这样不离不弃真爱的乐音?安顿好了丈夫,汤玉兰又去厨房看一下正在那儿吃饭的亮亮,然后又来跟我们打招呼。我竟然忘了她自己还没吃午餐,还向她了解有哪些媒体和领导来关心过她的家庭。(事后想起来真后悔)她说:“村里干部对她家不错,低保,福利,荣誉……”说到这里,她指着堂屋嵌挂着祖宗牌位旁一幅红色剪纸图案说:“那就是镇上(小池镇)发的奖。”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6)

这幅圆形剪纸图案以“德”字为中心主体,上端有“孝老爱亲之星”,玉碟梅花瓣枝叶相连,有一对鸳鸯似的鸟雀深情相望。图案的设计好像专门暗示汤玉兰的追求和形象。

我们在注视图案期间,汤玉兰从房间拿来三本荣誉证书。

在她的眼里,这红彤彤的证书,是她坚韧信念的一股源头;而在我的眼里,这红彤彤证书是她生命与希望的纽带,是盛开在心田里一朵朵水晶般纯洁且充满血色的玉兰花!

本来我还想问问她历经二十五年的磨难,有没有打算放弃的想法?亮亮已三十了,还没成家,是否担心找的女方会嫌弃亮亮爸爸的瘫残?

看到她一脸淡然轻松无拘谨的神态,再问,便觉得是“画蛇添足”了。

刚好儿子要出门去工地,我喊住正启动车子的亮亮。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亮亮,好好做事,早日成家,莫让你妈妈再另操心。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女性!我们都敬仰她的高贵人品,你要用一生感恩的情愫去好好孝敬她!”

亮亮眼睛很清澈,望着我,深深地点了点头,轻轻而坚定地“嗯”了一声,然后直径而去。

目送融入到春阳暖和景致中小伙背影,有关陈国祥和汤玉兰夫妇的故事再不需要回首去翻阅那一张张苦难心酸的书页,留给我们的只有感动和感激、乐观向上的永恒旋律。

汤玉兰二十五年来的艰辛侍候,定能紫气东来,春暖花开。因为恪守忠贞的传统美德馨根,已经像泰山岩松一样深深地扎满了她灵魂的巨石里。我相信,良好的家风是有渊源的。不管汤玉兰的精神力量源头是来自娘家或婆家,然而,在亮亮的心里,妈妈对爸爸不离不弃的挚爱又是下一辈人心河碧透的活水源头!

茶花爱情故事(玉兰花开香满天一一黄梅村妇汤玉兰侍候瘫痪丈夫廿五年不离不弃)(7)

走出汤玉兰的家,我和刘诗育老师再次拍下汤玉兰家面朝江堤,春日融融的美景。这幅画景会永远镌刻我们的心底,画景里的汤玉兰,就是一朵春秋四季永远绽放、最真最美的玉兰红花!坚贞说易施之难,无力东风树未还。廿五风霜两手送,半星瞌睡只身弯。心坚磐石浪何惧,骨韧蒲茎岭也攀。善德无垠滴玉露,斑斓百卉玉兰娴。2022年3月3日

作者简介:蒋国雄 黄梅县刘佐乡占圩村人,退休教师,现居小池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