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什么故事(霍乱时期的爱情之阿里萨)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什么故事(霍乱时期的爱情之阿里萨)自然,渴望两性交往与爱的热烈程度也大大增强。这是因为,青年是激情炽烈的幸福时期,机体内部,使人的生命力的各种表现形式活跃起来的性激素开始蓬勃地发挥作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以阿里萨和费尔米娜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展开,经过51年9个月4天的等待,阿里萨终于与挚爱费尔米娜走到了一起。阿里萨在这场跨世纪的痴情与守望中,再现了不同时期对爱情的不同感悟与态度,也让当代人看到了不同时期爱情的不同模样,进而反思当代爱情的困惑与出路。对于青年时期的人们而言,爱情可以将他们推到幸福的制高点,也可以使他们跌入情绪的最谷底,既无法控制爱情引起的狂喜,也难以承受爱情带来的悲伤。
文/慕小七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多次再版,受到了评论界与读者的一致好评。
爱情,一直是马尔克斯关注的问题。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爱情是我所有书里值得思考的唯一问题"。
《霍乱时期的爱情》以阿里萨和费尔米娜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展开,经过51年9个月4天的等待,阿里萨终于与挚爱费尔米娜走到了一起。
阿里萨在这场跨世纪的痴情与守望中,再现了不同时期对爱情的不同感悟与态度,也让当代人看到了不同时期爱情的不同模样,进而反思当代爱情的困惑与出路。
01 青年之痴:炽热疯狂,又有点欠理智对于青年时期的人们而言,爱情可以将他们推到幸福的制高点,也可以使他们跌入情绪的最谷底,既无法控制爱情引起的狂喜,也难以承受爱情带来的悲伤。
这是因为,青年是激情炽烈的幸福时期,机体内部,使人的生命力的各种表现形式活跃起来的性激素开始蓬勃地发挥作用。
自然,渴望两性交往与爱的热烈程度也大大增强。
十八岁的阿里萨正处于情感需求旺盛的阶段。
他能歌善舞,又拉得一手小提琴,有很多姑娘对他动心。
只是,爱情作为对特定的人的选择,发生并不是那么容易。
直到,他邂逅了费尔米娜,从此无可救药地痴迷于她。
阿里萨每天早上七点开始,就会捧着诗集坐在花园不显眼的长凳上假装读书,只为能见到上下学的费尔米娜。
连同星期天费尔米娜与姑妈拜教堂的机会,阿里萨也不放过。
风雨无阻的痴等流转间,爱在阿里萨心中恣意生长,也在费尔米娜心中逐渐萌芽。
钟情的人总会寻找感情流淌的出口,寻找通向心上人心扉的道路。书信便成为了两人传达心意的心灵使者。
阿里萨开始用含情脉脉的文字表达自己的钟情。
本打算一张便签简短交代的话,最后竟成了满满七十页的情书。
而且,这七十页的内容,阿里萨倒背如流。
阿里萨实在是有太多的爱意需要表达,看似平常的写信行为,成了阿里萨如痴如醉的的爱情行为。
渐渐地,费尔米娜被阿里萨用文字包裹着的粉红泡泡所打动,醉心于其中。
除此之外,生性浪漫的阿里萨还会为心爱的费尔米娜演奏自创的爱情华尔兹。
为了保证费尔米娜在卧室就能听到空灵的音乐,阿里萨跑去贫民墓地,借着月光演奏。
此时的华尔兹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更是阿里萨内心对费尔米娜的沉吟。
即使被费尔米娜狠心拒绝,阿里萨还是忍不住站在她家的阳台下放纵爱的华尔兹。
琴声回荡,火热的心还在蠢蠢欲动。
因爱成疾,古今中外皆有的事。
黄庭坚在《少年心》里道:"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
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里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自从爱上费尔米娜,就开始沉默寡言,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难眠。
在等待费尔米娜的回信时,更是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常常突然昏厥,像得了霍乱一样。
根据海伦·费什的研究,阿里萨的上述行为是因为爱情而表现出来的"病态"迷恋。
瓦西列夫也有同样的论断:"刚刚萌芽的爱情逐渐变成一种痛苦的情感体验。他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求得对方的回报。于是他做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倾诉,然后就心神不宁地等候回音。"
在追求费尔米娜的过程中,阿里萨身心都经受了如霍乱症状般的痛苦,心神不宁。
但是这种痛苦丝毫没有击败阿里萨的心,他甘之如饴地享受着这种煎熬。
阿里萨认为自己为爱而病是一种光荣,若能为爱而死,便是最有价值的死法。
因此,当费尔米娜专制的父亲用枪逼着阿里萨,威胁他结束对女儿的追求时,阿里萨坚决地说"您朝我开枪吧,没有什么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了。"
后来,费尔米娜的父亲希望用时间和距离拦截他两的爱情,带着费尔米娜离开生活的地方。
当阿里萨得知费尔米娜即将归来时,他激动的睡不着,流着高兴的泪水,背诵了一整晚的爱情诗。
这就是青年时期的阿里萨炽热,甚至有些不太理智的爱。
时而欢快地手舞足蹈,时而悲伤逆流成河。
纯洁鲁莽,而又刻苦铭心。
02 中年之痴:默默守望,隐匿而决绝阿里萨在遭到费尔米娜的拒绝后,内心深受重创,自卑自怜如影随形。
以下这段话是阿里萨当时的内心写照:
失恋后的阿里萨经历了一系列心理变化:先是自虐,后转移为对费尔米娜及她的丈夫的怨恨与诅咒,随后又开始对费尔米娜的宽恕,最后进行自省、自新。
失败教会他审视自己,他决定以一种更为顽强的方式守候自己的爱情。
他的弱小与卑微,在费尔米娜显赫的婚姻面前暴露无遗:"要臝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她。他决心既不着急也不躁动地等下去,即便等到世界末日。"
通过追逐名利来提升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天经地义。
不同的是,阿里萨的的追逐除了有朝一日能配得上费尔米娜,获得费尔米娜的芳心外,别无所求。
阿里萨开始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现出积极的一面:"没有任何一种工作能击败他,不管多么艰难,多么屈辱……在三十年的勤奋与各种考验的磨练中,他做过所有职务,也洞悉了公司运作的每一项秘密。他以令人钦佩的能力胜任了一个岗位。"
游离在生活之外的阿里萨,燃起了斗志。
同时,阿里萨也明白,自己不能再对已婚的费尔米娜随心所欲地释放爱。
阿里萨再也没有向谁提起过自己的爱情,只是默默等待与努力。
阿里萨年复一年地参加诗歌花会,只为能远远地望上费尔米娜一面,侥幸一点,还能听听她的声音。
阿里萨风雨无阻地徘徊在费尔米娜的别墅附近,并不是让她发现自己,只是借此来解相思之苦,确认自己的挚爱没有被岁月腐蚀,也没有被时间的洪流冲散。
阿里萨不畏惧死亡,但他担心因衰老或死亡而失去等待爱情的机会。
费尔米娜的医生老公是阿里萨追求挚爱的阻碍,时间更是。
他必须与时间顽强斗争,争取死在医生的后面,才有希望享有费尔米娜的爱情。
为此,他尝试过一百七十二种生发水和药物,与自己的秃顶作斗争;小心翼翼地上下楼梯,与自己可能受伤的身体作斗争……
逆袭的勇气,滑稽可笑的行为,夸张的自我保护意识背后,都是阿里萨与世俗、时间、衰老、死亡搏斗的痕迹。
在他看来,好好活着,就有希望。
中年时期的阿里萨,尽管得不到费尔米娜的任何回应,他依旧孤注一掷,默默守护,静静守望着。
隐匿而又决绝。
03 老年之痴:理智沉稳,安全感十足保加利亚剧作家瓦西列夫这样评价老年人的爱情:
随着老年时期的到来或者是机体的早衰,含有明显的性欲成分的爱情可能转变成为"柏拉图式"的爱情。这时感情本身也变成为在回忆和互相怜惜基础上的精神依恋和纯洁的友谊。
老年更多的是靠昔日余烬散发的热量来取暖的,情感也变得更为理性、安静与平和。
因此,当得知费尔米娜的丈夫去世后,阿里萨反倒镇定自若。
他理性地安抚现场的慌乱,有条不紊地打理丧事,不曾给费尔米娜带去任何麻烦。
他给报社写信澄清,为费尔米娜的清白正身,帮助她摆脱被无端诽谤的痛苦。
岁月沉淀后,阿里萨对费尔米娜的爱褪去了青年时的激情,剔除了中年时的隐匿,开始变得坦然,平静而又坚实。
爱情的世界拥挤又自私,唯有强者才能进入。
这里的强者不是读着情诗热泪盈眶,拉着小提琴小鹿乱撞的青年阿里萨;不是把爱藏起来,战战兢兢的中年阿里萨;而是干练、沉稳,可以让女人依靠的老年阿里萨。
青年时期的阿里萨曾送栀子花与自己的头发给费尔米娜,表达心意。
年老的阿里萨再次走进费尔米娜后,却决定送她一支剃了刺的白玫瑰。
年老的阿里萨依旧给费尔米娜写信,只是信的内容和写作态度发生了改变。
没了之前的你侬我侬,取而代之的是阿里萨对人生、爱情、死亡等的深度思考。
阿里萨通过信件抚平了费尔米娜的丧夫之痛,重燃了她生活的信念,真正进入了费尔米娜的精神世界。
经过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半个世纪的痴恋与守望,阿里萨由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变成为飞黄腾达的老头,由卑微可怜变成受人尊重,由对费尔米娜疯狂迷恋到理智成熟的爱。
阿里萨一扫老年迟暮的哀伤,坚定爱能穿越时间,战胜死亡。
插着霍乱旗帜的船上,迟暮的费尔米娜的笑容比少女时还要明朗,年迈的阿里萨举手投足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绅士。
老年爱情载着他们驶向又一个生命的春天。
往后余生,春花秋黄,平淡荣华,目光所致,皆是你我。
04 阿里萨痴情背后的价值反思:当代爱情的困惑与出路(1)面对"恋爱降级",需要强化亲密关系的可解释性
阿里萨与费尔米娜跨越半个世纪的童话之恋,对现代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现实中,没有谁有耐心等谁一年半载,更没有谁会长时间痴情一人。
我们没有选择,被迫"恋爱降级"。
所谓恋爱降级,指的是现代人的交往常态——"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
简单点来说就是,擅长制造暧昧,但不主动追求;可以有亲密的行为,但不承担责任;不拒绝他人的好感,但也不明确给出承诺。
听起来很"渣"吧?但确实如此。
美国一项基于18-59岁成年人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9%的人对于他们正在交往的某个人的关系有所困惑,不能确定那是否能够算作在约会。
另一项调查结果则显示,有73%的女性经常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在约会中,19%的女性认为自己从来没享受过真正的约会。
何时起,我们越来越不想对外公开自己的感情,亲密关系的可解释性越来越稀缺。
所谓亲密关系中的可解释性,就是双方对这段关系定义的明确;双方会遵守关系中的承诺;一旦关系存在问题也有告知对方的义务与共同解决的责任。
不确定的开始,稀里糊涂的结束,关系过程中不明朗的状态,都是亲密关系中可解释性欠缺的表现。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待在缺乏解释的关系里是因为他们一边害怕孤独,渴望享受与他人联结带来的精神奖赏,一边又不想为确定的关系付出应有的代价,如,投入更多的物质基础,放弃潜在的交往对象等。
但是,这种缺乏解释的关系状态对双方都不利。
信息的不对称,必然导致双方对关系的认知与理解有偏差,进而使得关系无法长久健康运行。
只有敞亮地解释清楚,才能让对方免于误解,进而达成对关系的共识,促成和谐关系的健康常态。
(2)深陷爱情自卑困局?2招轻松解决
阿里萨在被费尔米娜拒绝后,有一段时间就深陷自卑的困局,与费尔米娜颇有名望的医生老公相比,自己卑微可怜,认为得不到费尔米娜的接受也是理所应当。
好在,通过自省,阿里萨重燃生活的斗志与爱情的信念。
爱情中陷入自卑困局的人通常会有如下表现:
■ 在关系中更容易过度付出,很少索取,以付出来惩罚自己。
■ 面对得不到或不幸福的亲密关系,反而会在"自卑困局"中获得一种"希望感",认为"当我变得足够好了,一切也都会变好的"。
■ 在"一定是我不够好"的潜意识下,萌生为爱博弈的力量感。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自卑困局呢?
①接受自己的"自卑"与"失落感"。
不要臣服于暂时的自卑与失落,进而陷入习得性无助,也不要一味否定自己,认为从始至终都是自己的错,理性看待自卑,将它当作人人都会遇到的心里常态。
②试着以优势视角看待自己。
优势视角能够使人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与潜能,取长补短。具体可以这么做:
■ 列出在与异性相处过程中,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特质/能力有哪些?
■ 在异性遇到困难时,我曾以哪种办法助力异性成功突围?
■ 异性对我的积极肯定表现在哪些方面?
■ 在不同的人身上寻找自己被爱的机会和证据。
■ 试着将自己的优势和与异性相处的心得运用到恋爱关系的维系中
如此,爱的失落感与自卑感就会被分散,爱的自信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3)认清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尝试积极改变
1987年,Hazan 和 Shaver第一次把"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中研究。
结果得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且与"婴儿-父母"的依恋有如下相似的表现:
■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 都会喜欢对方的长相,相互迷恋,为对方专注;
■ 都会偶尔用孩子的方式对话。
进一步问卷统计得出,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占比和"婴儿-父母"依恋也类似。
60%的人属于安全型,20%属于回避型,20%属于"焦虑-抵抗"型。
焦虑感与回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焦虑感高、回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焦虑感低、回避感高的人,是疏离型;焦虑感和回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惧型。
阿里萨青年时期就属于痴迷型,疯狂写信,风雨无阻地等待费尔米娜,相思成疾等都是他对费尔米娜痴迷的表现。
随着中年时期的反省与沉淀,痴迷度逐步下降,到了老年时期,逐渐过渡到安全型,对费尔米娜的爱也变得理智、深沉、平稳起来。
因此可知,人们的依恋类型并非稳定不变,是可以塑造与改变的。
①对于欠缺安全感的人来说,需要有意识地付出,打开心扉,多接触有安全感的朋友,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诉求与想法,对感情直接,坦诚。不对自己妥协,也不刻意为难对方。
②痴迷型的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早过快投入一段感情,给自己冷静思考的时间,避免痴迷于不适合的人而不能自拔。
③疏离/恐惧型的人要尝试着对伴侣负责,从干好小事情,换位思考对方的情绪等方面着手,让伴侣切实感受到你是值得信任的人。
—END.
作者简介:慕小七,青云计划获奖者,多家平台特约作者,心理学研究者。用心码字,热忱生活,以走心文字与您一路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