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 Part 01故事就先从鲍姆开始讲起吧。故事在其荒诞不经的外表下,隐藏着阅后令人脊背发凉的内核,因为你总会从作家笔下这些百余年前的疯人、怪人身上窥见当今时代中人与人之间那些残忍和漠视,如作者创作的那个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怀疑和倾轧。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以自己的故乡俄亥俄州为背景,创作出了一座塞满了若干个“怪人”的瓦恩堡小镇,小镇中充满了常人认知以外的冲突,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怪癖,小镇中有一心想成为演员,但却因为自己行为不端而饱受诟病的“野姑娘”伊丽莎白;有因为一双温柔抚摸他人的手而被诬陷为“性侵”学生的飞翅彼德尔鲍姆;有因为恋人失踪等待一生一世,最终赤裸在雨中奔跑的痴狂女子;也有已婚牧师本因为偷窥女教师洗澡而意乱情迷,但最终却从那个被偷窥的女人身上领悟到了上帝,他声称自己终于“得救了”。从这些怪人的身上读者会窥视到自己的影子,甚至会一时恍惚产生某种怀疑——说不定自己在他

“一天他看见眼前走过的人影,觉得他们都是怪癖的人。作家所认识的男男女女都变成了怪癖的人。”

——《小城畸人》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1)

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把这一切想象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写成了一本书——《小城畸人》。

这本书从1916年写到了1919年,由22个短篇小说组成,陆续在杂志上发表,最终集结成册。

故事在其荒诞不经的外表下,隐藏着阅后令人脊背发凉的内核,因为你总会从作家笔下这些百余年前的疯人、怪人身上窥见当今时代中人与人之间那些残忍和漠视,如作者创作的那个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怀疑和倾轧。

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以自己的故乡俄亥俄州为背景,创作出了一座塞满了若干个“怪人”的瓦恩堡小镇,小镇中充满了常人认知以外的冲突,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怪癖,小镇中有一心想成为演员,但却因为自己行为不端而饱受诟病的“野姑娘”伊丽莎白;有因为一双温柔抚摸他人的手而被诬陷为“性侵”学生的飞翅彼德尔鲍姆;有因为恋人失踪等待一生一世,最终赤裸在雨中奔跑的痴狂女子;也有已婚牧师本因为偷窥女教师洗澡而意乱情迷,但最终却从那个被偷窥的女人身上领悟到了上帝,他声称自己终于“得救了”。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2)

从这些怪人的身上读者会窥视到自己的影子,甚至会一时恍惚产生某种怀疑——说不定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是个不正常的人。

故事就先从鲍姆开始讲起吧。

/ Part 01

每个疯子都是被他人捏出来的泥人

鲍姆来到小镇已经20年了,对于小镇的人们来说鲍姆的故事一直是个谜,他的那双不停闲的手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在瓦恩堡,他的手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因为它们的活动,鲍姆用他的手一天可以采摘多达一百四十夸脱草莓。他的手成为与别人相区别的特征,因此也就有了名,一个他独有的名字——飞翅比德尔鲍姆。”

小镇的居民把他灵动的双手视为全镇的骄傲,但鲍姆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手藏在背后以彰显他的胆怯,加上鲍姆每天忧心忡忡的神情,面对居民友好的问候,鲍姆不会举起那双灵动的手予以回应,一个已经很怪癖和难以捉摸的人变得更加怪癖,渐渐这种反差成为了鲍姆独有的怪癖,让人避而远之。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3)

也许鲍姆的行为反差超出了人们理性的认知,在一个“劳动者是最美的人”的时代下,鲍姆将最优秀的劳动力隐藏起来,“不以为荣,反以为耻”是居民对鲍姆的评价,鲍姆违背了公众的认知,居民与居民生活中也许会有矛盾,但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那么在针对鲍姆的事情上,他们一定就是朋友,鲍姆一定是错的,就像我在酒吧没给钱,但我支持着老板欠债还钱的认知,那么老板就一定会再宽限我几天的,对于老板而言,我表现得越接近于他的认知,那么我就越正常,在他的认知下正常人是可以给他结清酒钱的。

对于鲍姆而言不是没有支持者或是走进鲍姆思维认知的人,唯一一位与鲍姆有着类似友谊的朋友就是小镇报纸《瓦恩堡之鹰》的记者乔治·威拉德,乔治不会因为鲍姆的行为而对他疏远,这导致鲍姆每天都在腐朽的门廊上来回不停搓着手踱步,等待着他唯一的“朋友”乔治,乔治的到来让鲍姆没有了胆怯,甚至随着乔治走到了小镇的中心,平时声音低沉的鲍姆在乔治的身边也变得洪亮而尖锐,平时沉默寡言的鲍姆也开始了说话,把多年来积压的事情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而那双“总是设法躲在衣袋里或者背后的手,现在出来了,也成了他那台说话机器的活塞杆。”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4)

乔治也有着跟小镇居民一样的疑问,他从哪里来,那双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总是设法将自己封闭起来?每次的见面都想问鲍姆的手到底是为什么既灵动又小心翼翼,随着乔治与鲍姆接触,他对飞翅比德尔鲍姆越来越尊敬,乔治开始猜测鲍姆的双手也许是直接导致他胆怯的根源,所以在大伙面前他总是隐藏,害怕因为自己的双手遭受伤害,关于那双手的故事乔治无法得知,但出于尊重乔治也决定不再寻找关于鲍姆手的故事了。

乔治猜得没错,鲍姆20年前,是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的老师,阿道夫·迈尔斯是他原来的名字,在学校里他温柔的对待学生,主张细致的关心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个天生就具有当老师天赋的人,“他以温柔的方式进行管理……从他对待孩子们的感情看,这样的男人无异于正在与男人恋爱的女人,那些感情更细腻的女人。”

他会与学生一起散步,聊天一直聊到天慢慢变黑,他会时不时的摸摸学生的头发,摸一摸孩子的肩膀,他通过这样的举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也是让孩子打消对于他这个老师的顾虑,从而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结果就闹出了悲剧,“学校里一个弱智学生很迷恋这个年轻教师,夜里躺在床上幻想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早晨起来便把他的梦当做真事去讲,奇怪的骇人听闻的指控便从他那松弛下垂的嘴唇里吐露出。这惊动了宾夕法尼亚的那个小镇。”

原先人们的猜测在孩子的嘴里变成了现实,那份温柔也变成了侵犯的证据,下午孩子们的家长把阿道夫·迈尔斯叫到了院子里抡拳就打,在周围孩子的尖叫声和镇民的围观下他四处逃窜,家长越聚越多,夜里小镇的居民把他堵在了家门口,起初拿着绳子,想把阿道夫·迈尔斯吊死,可居民看着可怜兮兮的阿道夫·迈尔斯,让他逃了,鲍姆的名字是他在逃跑时,车站上一个箱子上看见的。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5)

独有的表达方式被大众的认知曲解是误会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看似是由于双方理解不同引起的误会,其实是由于对事物认知对立等造成的。鲍姆一直希望通过双手去表达爱意,但他独有的方式被人曲解,一个无从查证的结论,那些亲密的举动成为他就是坏人的导火索,关心就变成了猥亵,温柔的教学风格也直接成为了他猥亵学生强有力的证据。

以往的悲惨遭遇让他意识到那双手所表达的关心与爱是旁人无法理解的,甚至会带给他人痛苦的,但他无法阻止自己表达对于这个世界的爱意,只能换一种方式,他开始隐藏起自己的双手,甚至是自我封闭哪怕是成为别人口中的怪人,渐渐地他迷失了自我走向了胆怯。最后只能在深夜,将自己的道理拿出来擦拭,承担着孤独与痛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一块一块往嘴里捡拾着落在地板上的面包渣。他跪在桌子下面地板上斑驳的灯光,看上去就像在教堂里祷告的牧师。”

某些特定的过往支配着现在的认知,从而形成了独有的行为怪癖或是习惯,直到深夜,那份焦虑和紧张才会消失,但正因不同的过往也造就了我们如今的与众不同。

有些人也许会因为不被爱或爱被曲解而疯癫;有些人也许会因为欲望的压抑而疯癫;有些人会因为自我梦想的破灭而疯癫,如今每天面对巨大压力的我们,可以说都有疯癫的可能。

/ Part 02

在瓦恩堡没有人不是孤独的

在瓦恩堡,艾丽斯·新德曼是一个文静的女孩,16岁那年,她有过一段恋情,他叫内德·柯里,在一个深秋夜晚,内德告诉艾丽斯他想去大城市克利夫兰谋取新工作,艾丽斯听后希望与内德一同前往,并颤抖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会工作,你也能工作,我不想让你花不该花的钱,影响你的发展,现在别娶我,我们不结婚也能过得下去,也能在一起。即使我们住在一起,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在那个城市里没有人认识我们,人们也不会注意我们的。”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6)

1910年是个封建保守的年代,即便是开放的美国也不例外,女性试图独立自主的想法始终无法被男性所接受,何况内德的初衷只是想要这个16岁的女孩做他的情人,而艾丽斯的决心和放纵让内德更加坚定了独自去往大城市的决定,他无法付出对等的责任,临走时内德对着月光向艾丽斯许下了庄重的誓言:“我一找到好的工作,就回来,现在我们必须忠贞不渝。”而这句承诺对内德而言成全了他独自前往大城市发展,而艾丽斯却彻底沦为守护爱情誓言的囚徒。

誓言是一种力量,也象征了一种希望,以及对未来千万种可能的一种猜测。爱情中的誓言像是沙漠中的水源,那是相爱双方继续下去的动力,任何一段感情中若没有海誓山盟的誓言,人们又怎么坠入情网呢?即便这份誓言在现实面前显得荒诞,但就是我爱你的唯一佐证,这是属于艾丽斯独有的爱情真理,她和内德必须是忠贞不渝的。

来到大城市的内德起初还会想起艾丽斯,原因不是那忠贞不渝的誓言,而是因为他感到了孤独,他每天都会给艾丽斯写信,但很快他被这座城市的生活迷住了,他开始交朋友,有了新的生活乐趣同时也有了新的情人,早已把对艾丽斯的誓言抛在了脑后,之后艾丽斯再没有收到内德的信。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7)

艾丽斯在小镇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等待她的恋人,那份誓言在艾丽斯独自等待的时间里,给了她足够的希望与信心,即便她想到了内德有了新的生活,但她的坚守一定会让内德回心转意,“我是他的妻子,不管他回来不回来,我永远都做他的妻子。”

25岁时艾丽斯母亲的再婚,强化了她的孤独感,她第一次感到欺骗,长期对欲望的压制无法调和,小镇的居民已经无法理解她等待的意义,一切都只会让她感到更加孤独,艾丽斯试图通过忙碌的工作排解心中的孤独,可这份落寞与孤独还是在一个雨夜彻底释放了,艾丽斯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裸奔。

艾丽斯袒露着身体宣告自己的不满和悲悯,雨水冲刷着她欲望的枷锁,这是她第一次忘记誓言,此刻她希望有人能爱她,希望有人理解她孤独的内心,她渴望去交流,“她想跳跃,她想快跑,随着她要寻找像她一样感到孤独的人,然后拥抱她。”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8)

可雨夜中站着的竟是一个耳朵聋脑子糊涂的老男人,艾丽斯在错愕中惊醒,当她清醒后颤抖的爬回家中,想到她疯狂后的行为感到后怕,于是强迫自己的接受了一个事实:“很多人,即使在瓦恩堡,都得孤独地活着,孤独地死去。”

艾丽斯27岁了,在她的生命中那句“我们必须忠贞不渝”的誓言彻底成为了束缚她的心病,孤独的守望让她成为了小镇怪癖居民的一员。

/ Part 03

源于时代的“疯癫”永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个性由三个动态的组织系统互动组成:“本我”、“自我”、“超我”。“自我”来自“本我”,受“超我”的约束,当“超我”和现实相互矛盾时,“自我”去调节它们之间的矛盾。“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1910的美国,正完成从农业文明、手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交叉,资本主义的浪潮让生活在封闭农业文明中的人们内心骚动起来。”社会的转型使得人们心理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人们对新世界即怀揣着美好幻想和无法压制的好奇,同时心里又无法完全接纳,美好的事物被扭曲,人们在时代的交替下受到伤害。

温柔似水适合居住的田园小镇(不用手的男人和裸奔的女人)(9)

现实制约了打破了“自我”与“本我”的平衡,导致瓦恩堡的人们无法完成自我意愿的调节,性格的压抑和梦想的失落影响了小镇上的每一个人,慢慢他们在巨大的矛盾中都变成了所谓的“畸人”。

时代交替的疯癫对于瓦恩堡底层追求自由的人民来说,不亚于一次精神上的大屠杀。

作者笔下瓦恩堡的人物都是在自身矛盾危机的瞬间完成塑造的,一部分人极力维护旧秩序,一部分人做好了迎接新世界的诞生,不论是行为不端而饱受诟病的“野姑娘”伊丽莎白,还是偷窥女教师洗澡的已婚牧师,他们都不是突发性的,在时代的列车突然到来表现出的无所适从,随着梦想的破灭,他们必须要做出自我保护,那些尚未转变的思绪则被彻底丢在了上一个文明维度,虚构的瓦恩堡居民沦为了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距离书中的小城瓦恩堡那个时代已过百余年,然而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与小城居民如出一辙的困惑,时代高速发展下的日新月异却导致每一个人自我欲望被最大化的压制,无一幸免。

也许往往我们内心刚刚萌芽出的一个意愿还没有开始,就将要面临变异了的社会环境与一波无中生有的所谓新准则。打开手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直播带货广告弹窗到眼皮底下,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为科技与传媒的发达便利而心生欢喜,我们终归还是担心手里的三斤鸡蛋会不会在明天一早醒来就变臭,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我想我们的病与瓦恩堡里那些畸人的病虽表征不同,但那病体下的压抑与孤独,古今一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