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是忠贞不二的(即使爱情得不到祝福)
真正的爱情是忠贞不二的(即使爱情得不到祝福)他的任务是去侍奉公主,他们相遇在桃花纷飞的季节。公主的起居饮食、梳洗打扮,他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时间一点点流逝,公主一天天长大,公主越来越依恋他。男主人公也一样,在与公主的朝夕相处中爱上了她,元宵节到临,俩人偷溜出宫,在桥边赏花灯、看月亮。可是,他们的爱情是不被祝福的,皇上拆散了他们,把宦官赶出宫外,把公主囚禁在深宫高墙之内。他们隔墙相望,无论阴晴雪雨,无论四季交替,他们化作两棵树,紧紧相连,形成连理枝。中国古代,生活贫苦的的人家往往将孩子送入宫中做苦役,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命运,一窜铜钱的价格,他被卖入宫中,成为宦官。相继斩获2017好莱坞电影节评审奖提名、2017新泽西国际电影节动画、2018圣地亚哥Comic-Con国际独立电影节动画电影、201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等诸多奖项。短片《连理枝》主要讲述了一位服侍公主的宦官,与公主日久生情,两人相恋,却因为身份地位悬殊,爱情得不到祝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曲《长恨歌》,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连理枝”的所在意境,韵味悠长。
《连理枝》作为一部水墨中国风动画短片,
相继斩获2017好莱坞电影节评审奖提名、2017新泽西国际电影节动画、2018圣地亚哥Comic-Con国际独立电影节动画电影、2019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等诸多奖项。
短片《连理枝》主要讲述了一位服侍公主的宦官,与公主日久生情,两人相恋,却因为身份地位悬殊,爱情得不到祝福,一堵墙把他们的爱情隔离。他们化作两棵树,相互交错,构成了连理枝。
中国古代,生活贫苦的的人家往往将孩子送入宫中做苦役,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命运,一窜铜钱的价格,他被卖入宫中,成为宦官。
他的任务是去侍奉公主,他们相遇在桃花纷飞的季节。公主的起居饮食、梳洗打扮,他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时间一点点流逝,公主一天天长大,公主越来越依恋他。男主人公也一样,在与公主的朝夕相处中爱上了她,元宵节到临,俩人偷溜出宫,在桥边赏花灯、看月亮。可是,他们的爱情是不被祝福的,皇上拆散了他们,把宦官赶出宫外,把公主囚禁在深宫高墙之内。他们隔墙相望,无论阴晴雪雨,无论四季交替,他们化作两棵树,紧紧相连,形成连理枝。
该部动画,是导演刘婷婷在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制作的第一部个人作品。
该动画融入了中国元素,如传统典故、对称构图、水墨动画、中国风艺术等等,让一部融入中华文化的爱情短片荣获奥斯卡奖。
01、传统文化典故
《连理枝》动画短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文化典故。
《搜神记》卷十一“韩凭妻”;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妄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之。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棲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宋康王有个门客叫韩凭,韩凭的妻子何氏貌美如花,被宋康王盯上,宋康王凭借权力把何氏抢到自己手里。由于怕韩凭来报复,把他发配到边疆去,自己独自占有何氏。
何氏很恨宋康王,她每天都在思念韩凭,有一天写了一封信托人偷偷带给韩凭。信中有三句话: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韩凭看到这封信,立刻就懂了,他很难过,可是,宋康王在韩凭身边安插有眼线,该信被宋康王发现。宋康王看不懂,问大臣,大臣说:其雨淫淫,意思是她对老公的思念像雨水一样;河大水深,是说夫妻间隔得太远,不能相见很痛苦。日出当心,表明她已经有了死的决心。
韩凭明白妻子的意思,在妻子自杀前,他先自杀了。
宋康王听说韩凭自杀了,庆幸以后没人报复自己了。于是他每天带何氏出去玩,一次,宋康王带何氏去一座楼上,何氏找准时机,从楼上跳了下去。宋康王在何氏的遗体上发现一封信,写道: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意思是“大王想让我活着,但我却想让自己死去,我乞求大王能赐我和韩凭合葬在一起。”
宋康王很霸道,他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他不想让她和韩凭合葬,不仅不让他们合葬,还要把他们两个的墓靠得近一点,让他们永远只能望着对方,就是碰不到一起。
可是,第二天,这两座墓上就长出了两棵大树,越长越大,几天过后树干就已经很粗壮,两棵树的树枝交错起来,地下,两棵树的树根也纠缠在一起。地下的树根和地上的树枝都是有脉络和纹理的,它们纠缠交错在一起,人们就起了个名字,叫“连理枝”,用来纪念韩凭和何氏感人至深的爱情。
导演刘婷婷在传统典故的基础上对人物设定以及故事设计加以创新。
女主角变成了公主,男主角变成了服侍公主的宦官,拆散他们的君主成了女主角的父亲,而爱情受到阻拦的原因,由君主夺爱变成门不当户不对的传统观念。人物关系的改变,故事价值观的转变,故事情节的变化,让故事内容别出心裁。
君主对俩人爱情的阻止,是出于封闭的门当户对观念,在不允许自由恋爱的古代,爱情变成了精神层面的传颂。而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观念依然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只要男女家庭条件相差甚远,哪怕彼此相爱,男女对幸福的追求依旧会受到重重阻碍。我想导演对故事价值观的设定,不仅仅是展示故事,更是希望人们能够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文化中封建又不合时宜的内容,发扬与时俱进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时代。
想起了歌德所创造的《浮士德》,《浮士德》的故事来自于德国民间的传说故事。一个叫浮士德的人为了可以返回青春并满足自己的欲望,甘心将灵魂出卖给魔鬼。本来这在德国民间是一个训诫故事,警告人们不要为了满足欲望而背叛自己、放弃灵魂,甚至堕落到与魔鬼同流。但歌德反其意而用之,为浮士德的追求献上赞歌,赞美他为了满足欲望,实现理想,不惜一切,甚至将灵魂抵押给魔鬼,但最终实现了救赎。歌德借助传统文化,完成了历经六十载人生而凝就的《浮士德》。
伟大的作品往往来自于传统文化,传统并非戒律,打破传统、革故鼎新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浮士德》如此,《连理枝》也是如此,它们并非照搬传统,而是借鉴其理,在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完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连理枝》由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如诗如画的意境点缀,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特写镜头的细节,一部中国风的动画作品将传统文化的意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水墨动画与音乐的结合,美好的意境让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音乐是整个故事的催化剂。
音乐从正片开始的40秒奏起,宦官和公主初见,明快的音乐响起,如鸟鸣一般清脆、欢快的笛子声,表示男主一方是羞涩,女主一方是天真。
急促的呼吸声响起,是宦官等待少女沐浴、晦涩的情谊。到了彼此确定心意的情节,白雪春风,日日作伴,音乐是无声胜有声的安静,此时,只能听到水面被划破的声音。到了2分24秒的情节高潮部分,彼此确定心意,音乐却骤停,琵琶急促拨弄,声音渐强,节奏急促而尖锐响起,是东窗事发,彼此分离之时,雷霆大怒!宦官少年被赶出了皇宫。
从此以后,宫门相隔,两人只能隔墙相望,最后化为连理枝。短片结尾处由雨水切换到雪花,这是暗示时间的流逝,由二人消逝、化作连理枝的空间变化,又颇有一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余韵,回味无穷。
四分钟的时间,故事迂回曲折。音乐与水墨动画相结合,以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原本静态的中国水墨画,这种虚虚实实意境的动画形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连理枝的“连”,无处不在,细节描写的画面,暗藏艺术手法的高深
“连”在汉语中表示相接、联合,影片中很多细节都表现出了“连”的意境。一串用线连成的钱;没有断裂的城墙;水中倒影的桥;如细线般的雨;俩人的手牵手;用线连接的风筝;宦官正在配对的一只鞋;双关的连”鲤”;一对落英缤纷的花瓣;五片花瓣组成的一朵花;特写镜头的五根手指;相交的枝叶;长在一起的两棵树;河岸旁还有五个宫女;皇帝身边四个丫鬟……
这些细节全都体现出了“连”,对称的构图,不管是表象,还是深沉含义,可见导演的用心。
导演在影片的细节处将主题流露,采用了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渲染、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将画面中意象的意境之美表现到极致。
借缤纷的桃花之景,表达男女初见的爱慕之情;描写俩人的神情、互相观望对方的眼神,烘托男女之间纯粹的青春、萌动的浪漫之情;用女主摘下男主的面具,来表现不论外貌、身份地位如何,俩人的爱情平等;以连理枝自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男女主人公的爱之深、生死相依之感。
传统文化,包括家风、规矩等植入人心的观念,它是发黄的纸页上先贤流传下来的经典语录;也是穿越历史、经历时光吹磨而闪耀思想光芒的精神;何以立身?以德以行;何以立家?以言以训。一个人在社会上存身,要有德行操守;一个家能够世代相传,不仅依靠血脉,更要有家庭的精神传承。
继承传统精神中美好的部分,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够立人以徳,又强国以行。
影片中明显的“门当户对”的传统文化观念,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是过时的东西。我认为,这些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的眼光来区别对待。
“门当户对”在古代被当做择偶的绝大多数标准,古时青年男女交往不容易。父母出于对孩子未来幸福着想,选择经济势力或当地声望相当的家庭的子女,为自己的孩子订下一门婚事。这是承袭传统家风、老规矩的做法。而现代社会,“门当户对”观念越来越受到垢嗤,因为在青年男女已有心上人,对方经济条件与自己相差甚远,与父母的传统观念形成冲突,以至于家庭矛盾冲突不断。
传统老规矩并非都是正面的,否则不会有巴金《家》中觉慧的出走、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离开封建的家庭、以及影片《连理枝》中相爱的人终身得不到幸福。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与时俱进。这样才是真正无愧于先人精神的财富,对传统文化合理地继承和发扬。
总结一下:
《连理枝》作为一部优秀作品,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让水墨动画、对称构图、传统规矩、山水意境融于一体。不仅让观众对故事的凄美感更加深刻,也让我们反思传统、反思家风,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爱情。
本文重点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连理枝》,我更深刻的发现,优秀的作品往往来自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丢掉传统文化的根脉,唯有继承与正确取舍,才能有更好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