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刘谦初1929年8月6日,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的刘谦初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因被叛徒告密,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刘谦初遭军阀韩复榘枪杀。他牺牲前,怀有身孕的张文秋让丈夫给孩子取个名字,他深情地望着妻子说:“无论是男是女,就取名‘思齐’好了。山东古来便是齐鲁之地,英雄辈出,礼仪最盛,让我们的孩子时时记住这块地方吧。”那么,刘思齐怎么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呢?毛泽东、刘思齐和毛岸英北伐时期,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与母亲张文秋在武汉相识相爱,后来结婚,并与毛泽东成为情投意合的战友。1927年,刘谦初夫妇到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住处拜访,他们第一次见到毛岸英。5岁的毛岸英和4岁的毛岸青学着妈妈的样子,举着小手抓红枣、花生去送给客人,结果撒到地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毛泽东听说他们新婚不久,幽默地说:"我有几个儿子,我祝你们早生几个姑娘,我们好对

大家都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

不同寻常的是,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姻,同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

  1. 父子俩都是自由恋爱后结婚。
  2. 父子俩都是同样年龄结婚。
  3. 父子俩都比妻子大8岁。

更不同寻常的是,刘思齐8岁时,毛泽东将她认成干女儿,后来干女儿变成儿媳,儿媳又变成大女儿。

1948年5月,毛岸英与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恋爱了,毛泽东和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都非常高兴。毛泽东对张文秋说:"思齐是我的干女儿,我很喜欢她。我赞成他们现在订婚,将来结婚。"

那么,刘思齐怎么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呢?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1)

毛泽东、刘思齐和毛岸英

毛泽东: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

北伐时期,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与母亲张文秋在武汉相识相爱,后来结婚,并与毛泽东成为情投意合的战友。1927年,刘谦初夫妇到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住处拜访,他们第一次见到毛岸英。5岁的毛岸英和4岁的毛岸青学着妈妈的样子,举着小手抓红枣、花生去送给客人,结果撒到地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毛泽东听说他们新婚不久,幽默地说:"我有几个儿子,我祝你们早生几个姑娘,我们好对亲家呀!"

1929年8月6日,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的刘谦初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因被叛徒告密,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刘谦初遭军阀韩复榘枪杀。他牺牲前,怀有身孕的张文秋让丈夫给孩子取个名字,他深情地望着妻子说:“无论是男是女,就取名‘思齐’好了。山东古来便是齐鲁之地,英雄辈出,礼仪最盛,让我们的孩子时时记住这块地方吧。”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2)

刘谦初

1938年春节,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观看话剧《弃儿》,他见扮演烈士遗孤的小主角演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深受感染。

演出结束后,毛泽东走上舞台接见演员,当他知悉这个小主角恰巧就是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时,立即将张文秋和她的后夫陈振亚叫来,郑重其事地交代说:“思齐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培养她。”接着,他抱起小思齐慈爱地问:“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呀?”还不满8岁的小思齐有点不知所措,扭头看了看妈妈,张文秋连忙催促女儿:“快叫爸爸!”小思齐这才羞涩地向毛泽东喊了声:“爸爸。”毛泽东开心地笑道:“嗯,好孩子!既然是女儿了,你就跟我一起,到我家去玩玩,好不好?”就这样,刘思齐便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3)

后排:刘思齐和母亲张文秋、妹妹邵华,前排:妹妹少林

1941年6月13日,刘思齐的继父陈振亚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暗杀。1942年秋,刘思齐和母亲张文秋、妹妹邵华及其他在新疆工作的100多名同志被捕入狱。直到1946年夏,这100多名被俘的同志才被释放,回到延安。这年刘思齐已经16岁了。

有一天,刘思齐和母亲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再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拉着她的手说:“七八年不见面,长成大姑娘了,我都认不出来了!你还是我的干女儿呢,记得吗?”刘思齐点点头,说:“记得,记得。我们常想起您呢。”毛泽东便对张文秋说:“你安心工作,思齐就交给我管吧!”这时,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不久,他俩自然认识了。从此,刘思齐与毛岸英便以“干兄妹”相称,尽管他们的年龄相差8岁,但相处得十分亲密。

毛泽东:思齐不满18周岁,你们就不能结婚!

1948年5月,26岁的毛岸英与刘思齐在平山县西柏坡村相逢,确立了恋爱关系。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4)

毛岸英和刘思齐

一天,毛岸英跟父亲提出要与刘思齐结婚,但毛泽东认为刘思齐年龄还小,想让她多读点书。解放区婚姻法规定,女子满18岁才能结婚,当时刘思齐还差几个月才满18周岁,所以,毛泽东没有同意。

毛岸英没想到父亲不答应,有些急了,倔强地说:“我自己的事还是让我自己做主吧!”毛泽东见儿子结婚心切,就严厉批评他:“你找谁结婚你做主,结婚年龄不到,你做得了主吗?制度和纪律要做你的主!”

毛岸英不服,顶嘴道:“岁数不到就结婚的人多着呢……”

毛泽东一听更生气了,毫不留情地说:“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我们的纪律你不遵守谁遵守?我再说一遍,思齐不满18周岁,你们就不能结婚!”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5)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毛岸英无可奈何,只得败兴而回。其实,毛泽东一直把他们的婚事放在心上,新中国成立15天后,即1949年10月15日,他就为毛岸英和刘思齐举办了婚礼。婚礼前,毛泽东就对这对新人说:“不摆宴席,不收礼金,由本人出钱,请几个人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婚礼是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西屋里举行的,只有一桌饭,买了点糖,放点烟,虽然简朴,但却非常隆重,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谢觉哉等领导同志携夫人前来祝贺。不胜酒力的毛泽东微笑着频频举杯给他的老战友们敬酒,当他走到亲家张文秋面前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

新婚夫妇穿的都是平常衣服,没做新衣服。毛泽东仅送了儿子一件“礼物,就是他穿过的一件呢子大衣,他风趣地对儿子、儿媳说:“我没有别的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晚上可以当被子盖,白天岸英穿上可以防寒。”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6)

毛泽东与毛岸英(右二)、刘思齐(右一)

毛泽东:岸英牺牲了,以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

毛岸英赴朝参战时,刘思齐因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临行前,毛岸英去医院看望结婚才8个月的爱妻,陪了她两晚。1950年10月15日早晨,毛岸英在医院里告别了刘思齐,谁知道这一别竟成永诀。

当毛泽东闻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他关照身边的人:

“这件事先不要对思齐讲,晚点,尽量晚点……唉,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

为了让刘思齐专心学业,多一天希望和快乐,毛泽东以极大的毅力独自承担老年丧子之痛,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瞒了她3年多。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7)

毛岸英烈士墓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毛岸英牺牲的事就再也隐瞒不下去了,毛泽东这才告知她毛岸英牺牲的真相。果然不出所料,刘思齐极度悲伤,毛泽东心疼不已,只好劝慰她:“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孩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

看到刘思齐日渐消瘦的样子,毛泽东展现出了一个坚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他对刘思齐说道:“岸英牺牲了,以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毛泽东安慰着刘思齐,又像是在安慰着自己。

从此,毛泽东经常过问刘思齐的衣食住行和身体状况,为了安抚刘思齐,安排她赴苏联留学,多次写信称呼她“我的大女儿”、“思齐儿”、“娃”。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8)

毛泽东和孩子们

思齐出国前患感冒,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临走前能见一见他。毛泽东马上给她写了一封回信:

思齐儿:

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

父字

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这是目前公开的史料中,毛泽东写给刘思齐最早的一封家书,既有关怀和牵挂,又有鼓励和期望。

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刘思齐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尽管远隔万里,父女间的联系却一直不断,刘思齐经常写信向父亲汇报学习和思想,毛泽东对她的成长也十分关心。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回信说:“亲爱的思齐儿: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一声“亲爱的思齐儿”,对刘思齐深切的关爱和期望溢于言表。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9)

刘思齐在毛岸英的墓前

因为水土不服,在异国独处的刘思齐经常生病,1957年不得不转回国内上学。

1959年盛夏,刘思齐突然又生了一场大病。此时,毛泽东正在主持庐山会议。当他得知刘思齐患病,便抽空给她写了一封信:

娃:

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学校没有?我还算好,比在北京时好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久不见甚念。

爸爸

八月六日

信中的这4句诗,出自李白的长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信的开头,毛泽东呼唤“娃”,可见父女舐犊情深,那份浓烈的呵护与慈爱跃然纸上。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10)

毛泽东

毛泽东: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

1961年秋,刘思齐毕业了,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从事翻译工作。此时,毛岸英牺牲已11年,刘思齐也31岁了,仍孤身一人。对此,毛泽东非常焦急,多次劝她再成个家。6月13日,毛泽东提笔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

女儿:

你好!哪有忘的道理?时间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父亲

六月十三

如此操心的父亲,怎不令人感动!毛泽东不仅劝自己的儿媳改嫁,还多次让邵华开导姐姐刘思齐,说花有重开日,人也可再嫁。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11)

刘思齐和邵华

他为刘思齐的再婚花了不少心思,托过不少人。最后还是在开国上将、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介绍下,才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对象,他就是从苏联留学归来的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

毛泽东了解到杨茂之的父母都是渔民,本人也忠厚实在,三观很正,是刘思齐再婚的理想人选。于是,毛泽东连忙写信给亲家母张文秋,说: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我看此人不错,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如你认为满意,可介绍思齐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如两人感情成熟,委托你为他们举行婚礼。

刘思齐对杨茂之也很满意。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的婚礼在京举行,毛泽东手书一幅自己刚刚创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他们新婚的贺礼,并给了300元钱叫刘思齐购置些结婚所用物品。

毛泽东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他的宽阔胸怀、高尚人格,千古罕见。

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毛岸英父子的婚姻竟有三点巧合)(12)

刘思齐再婚后,改名刘松林。她和杨茂之养育了4个子女,给长子取名“小英”,以纪念毛岸英。

故事:感天动地!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悄悄珍藏了26年爱子的遗物

毛泽东悼杨开慧:百身莫赎!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待到九泉愧谢汝

杨昌济临终前送给毛泽东一样东西——毛泽东:恩师离世比丧父更痛

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也是向警予的姑母,毛泽东为她养老送终

感谢广大朋友的关注和赞赏!我会持续为大家奉献原创优质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