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女少将回老家探亲是哪一集(开国女少将回老家探亲)
开国女少将回老家探亲是哪一集(开国女少将回老家探亲)1926年,北伐战争迅速推进,革命成为一种新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各地,而在南方各省市,各种工会组织尤为兴盛。然而,李贞曾经讲述,她是因为一段悲惨的生活经历才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才成为将军的。她究竟曾经经历了什么?而在她功成名就后,又对过往的人事作何打算?此时的李贞眼中饱含热泪,为了这一刻,她付出了太多,要知道,男性得到这种殊荣已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李贞只是一个女性。不仅如此,李贞的丈夫甘泗淇是我国的开国上将,夫妻两人同是将军,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图丨李贞和甘泗淇合影
1955年,我国举行开国授衔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授衔仪式,授衔的将军也都因而获得开国将军的光荣称号。
在清一色的男性中,有一个女性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她的名字叫做李贞。
图丨李贞
当周总理走到她的面前时,激动地握着她的双手,亲切地对她说:“恭喜你啊,新中国的第一个女将军。”
此时的李贞眼中饱含热泪,为了这一刻,她付出了太多,要知道,男性得到这种殊荣已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李贞只是一个女性。
不仅如此,李贞的丈夫甘泗淇是我国的开国上将,夫妻两人同是将军,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图丨李贞和甘泗淇合影
然而,李贞曾经讲述,她是因为一段悲惨的生活经历才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才成为将军的。她究竟曾经经历了什么?而在她功成名就后,又对过往的人事作何打算?
解放思想,投入革命1926年,北伐战争迅速推进,革命成为一种新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各地,而在南方各省市,各种工会组织尤为兴盛。
当时只有18岁的李贞,听说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很受触动,准确把握到这是能够拯救自己的绝佳出路,于是,她立马报名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
在填写报名表时,她首次写下了“李贞”这个名字,寓意着自己一定会对革命做到忠贞不二。
图丨李贞忠贞不二
由于她的年龄小,而且过去也没读过什么书,妇女协会的大姐们都把她当自己妹妹一样对待,经常抽空教她很多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在生活上也会主动提供给她很多帮助。
李贞对此特别感激,她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每次协会有什么任务,她都会积极主动地抢着去干,什么地方能帮上忙,她绝不推辞。
妇女协会此时正在宣传扩招成员,每到一个地方,李贞总是很积极地承担讲解任务,她对于受到压迫的妇女格外关心,总想尽一份力帮助她们摆脱困境。
而与此同时,这个从小干惯农活的女子,对当地四周的地形地势都十分熟悉,而且性格上也十分勇敢,她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党的任务,为党传递秘密文件。
李贞做起事来十分利落,又十分善于组织领导大家进行各种活动。因而,不久之后她就被任命为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并在此后先后得到各种重要职位。
图丨妇女团
1927年3月,李贞由于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而就在李贞入党一个多月之后的时间,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撕毁了之前与共产党合作的协议,并残忍地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绞杀共产党,顿时间血流成河。
图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而此时,李贞的名字也赫然印在国民党反动派绞杀的名单之上,幸好其他同志得到消息,提前来告诉李贞,并且妇女协会的领导也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李贞逃跑,她这才躲过一劫。
这段时期革命形势异常艰巨,有一些同志竟也因为不能抵抗而背叛组织。其中,就曾有过一个人想要叛变,还前来找到李贞,想说服她一起投靠国民党。
李贞听到这样的反动言论,愤然拒绝,她说:“我无论如何都绝对不会背叛组织,这是从我入党第一天就坚定了的事情!”
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持续迫害,李贞一直隐姓埋名躲在浏阳县城中,同时一直在暗中打听党的消息,想找到机会再重回组织。
后来,正巧碰上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正好在攻打浏阳县城,李贞十分激动,立马就冲到了战场上,要求重回组织,她还将自己这段时间打听到的敌方消息都汇报给了党组织,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图丨李贞和毛主席
1927年10月,中央派人到浏阳当地完成重新党组织的任务,而李贞则在当地完成配合工作,终于,在中央与李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党组织得到恢复重建。
而在年底的时候,党组织还组建了浏阳游击队,李贞虽然是队内唯一的女队员,却十分骁勇善战,带领其他同志多次重创敌方,高质量地完成了组织下达的任务。
图丨李贞队内唯一的女队员
一次,李贞还利用了性别优势,想到了一个妙计,巧妙地消灭了敌方的整个团防局。
当时,游击队要从敌方的团防局附近经过,我军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来是人多,怕行动会引起敌人的关注;而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时机给敌人以重创,怕以后只会留下祸患。
当地时常有人娶亲,这让李贞想到他们也可以伪装成一个娶亲队伍,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袭击。
那天,当娶亲队伍经过团防局时,驻守的士兵果然没有一点儿留意,而就在此时,娶亲队伍的人突然掏出了手枪,朝着团防局的敌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敌人没有一丝防备,等他们反应过来进行反击时,已经明显处于了下方。
图丨朝着团防局的敌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而就在这时,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花轿里的新娘突然冲了出来,也拿起手枪对着敌人一阵猛烈攻击,甚至比其他男游击队员还要凶猛,这个人就是李贞。
经过短短半小时时间,游击队就大获全胜,击毙了敌方的全部力量,而这件事也成了当地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人们都为这样的妙计拍手称绝。
而在之后的一次转移行动中,李贞一行人跟大部队走散了,而又正巧遇到敌人紧紧的追击。
他们在敌人的猛烈追击下,只能一路后退,一直撤退到了浏阳市沿溪镇大光湖村的狮子崖上。
图丨浏阳市沿溪镇大光湖村的狮子崖
这座山脉足足有一千多米高,而当他们撤退到再无路可退的境地时,李贞的身边仅仅只有其他四位女同志,面对敌军的声势浩大,即使想要拼死一搏,也绝无可能了。
敌军看到剩下的红军都是女性,也十分嚣张,直接喊道:“抓活的!”顿时间,喊声就在整个山林此起彼伏,听起来十分惊悚。
走投无路,这五位女红军也毫无畏惧,他们决定拼死一搏,用仅有的子弹和敌人激战,可没过多久,子弹就打完了,而敌人却一波接一波地不断涌来。
此时必须要做出抉择,而这个抉择又必然关乎五人的命运,李贞作为游击队的委员长,此时承担着几人何去何从的问题。
图丨李贞作为游击队的委员长
如果选择投降,或许能够得到一线生机,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敌人可能会网开一面。
可李贞却从未有过半点叛党之心,她只略微沉思了片刻,就眼里噙满了热泪,她转身望着一直以来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其他四位女同志,坚定有力地开口说道:“我宁可死,也绝不会向敌人投降。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跳下去吗?”
四名同志没有片刻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愿意!”
她们转身骄傲地看着敌军,勇敢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图丨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这样的气势,这样的勇敢,就连敌军都被她们吓到了,甚至有一瞬间愣在了原地。
在李贞的带头之下,五人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下了山崖。
后来,李贞竟然幸运地活了下来,她被挂在一颗树枝上,全身骨头多处断裂,皮肤也有多处擦伤,也毕竟是保住了性命。
而同样还有另一个女同志存活了下来,她们两人含着泪把其他三名战友的遗体埋在了青山之下,面对战友的遗体,她们发誓必然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革命伉俪,他们一生为国付出1933年,再次回归组织的李贞被派往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她在学习期间十分刻苦,广泛阅读了多方面的知识,有不懂的问题也经常与同学讨论。
图丨李贞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上的学习,都为她后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李贞学有所获以后,她就继续投入到艰苦的革命斗争之中了。
1934年10月,李贞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负责密切组织与联系群众,发动更多群众参与武装斗争。
图丨李贞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
一天,正结束农村工作的李贞刚刚回到了根据地,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就主动找到了她,说有一些工作问题要与李贞讨论。
了解了一会李贞的工作以后,陈琮英突然笑着开口问道:“你参加革命这么久了,一直一个人怎么行,我想到一个合适的人,介绍给你怎么样?”
李贞一愣,她自己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一心都在革命事业上,她开口问道:“谁啊?”
“甘主任,你觉得怎么样?”
陈琮英所说的甘主任是红二军团的甘泗淇,李贞与他早在1930年就在湘赣省委一起工作过,他们在多个任务中都配合得十分默契,这让陈琮英早就有意撮合他俩。
图丨李贞和甘泗淇
可李贞却一口回绝了,她只是说不可能、不合适。
当陈琮英坚持追问原因时,李贞才回答道:“甘主任在苏联留过学,可我过去却是童养媳,我配不上他。”
图丨李贞童养媳
陈琮英听完却露出了笑容,拉着李贞说:“这不正好,他可以帮你补习文化知识,你们俩一起进步!”
可李贞还是羞涩地摇了摇头,在她眼中,甘主任是个太厉害的人。
陈琮英又继续说道:“我可听甘主任说觉得你很好呢,他说你作风优良,能力也很强,是个很了不得的女同志。”
听到这话,李贞低下了头,没再说什么了,后来,经过同志们的撮合,两人终于慢慢走到了一起。
1935年元旦,由任弼时亲自主婚,在贺龙等人的当场见证下,李贞和甘泗淇结了婚。
图丨甘泗淇与妻子李贞
婚后,两人全心都在革命上,成为了一对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伉俪。
他们在婚后不久就跟随部队一同参与了长征。在长征中途,突然发现李贞怀孕了,作为队伍里的特殊人士,其他战士都纷纷主动要把自己的食物让给她,还想要给予她更多的特殊照顾。
而全部这些,李贞都拒绝了,她不要特殊的照顾,更不要一丝一毫的倾斜,甚至,李贞坚持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伤员,而自己走路跟随大部队前进。
可长征的路途十分艰难,物资又特别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李贞面临的是饥寒交迫,不久以后还彻底生了重病。
图丨李贞随大部队前进
由于革命任务需要,甘泗淇经常都是与妻子分开行进的,当他知道妻子的病情,立刻就赶了回来,他还将自己留学苏联时期获奖所得到的一只金笔给卖了,为的就是给李贞治病。
在甘泗淇的悉心照料下,李贞逐渐康复了,可她的身子骨实在是太弱了,在腹中孩子尚且只有7个月大的时候,李贞就早产了。
这个孩子的体重过轻,而且当时的艰难环境很不适宜生活,致使这个孩子仅仅出生十几天就夭折了。
李贞因此痛苦万分,没有什么比让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死去更残忍的事情了,而且当时她的身体一直都没有调理好,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昏迷不醒,甚至有极大的生命危险。
图丨李贞孩子夭折
在这种艰巨的条件下,多亏了丈夫甘泗淇一起悉心陪伴周围,而战士们也经常看望他,想尽办法帮她调养身体,终于,李贞扛过了病情,也与战友们顺利完成了长征。
图丨李贞顺利完成长征
可是,从此李贞彻底失去了生孩子的能力。对此,她自然很难过,可她却说自己从来不后悔,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个人的牺牲算不了什么。
而在建国以后,夫妻二人还共同参与了抗美援朝,坚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到了晚年,两人收留了2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都是烈士遗孤,他们夫妻俩看着十分心疼,所以,尽管自己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富足,可他们却仍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图丨李贞甘泗淇收养孩子
1955年,就在李贞被受少将衔之后,她决定回到家乡浏阳看望村里人。
就在村子里的人都争先恐后抢着迎接她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一直藏在队尾,还生怕李贞向他报仇。
而几天以后,李贞找人传话给他:“如今已是新的社会,一切都过去了。”
原来,这个人正是李贞的前夫古天顺,随着两人的见面,一段被尘封的往事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图丨李贞与甘泗淇
她曾是旧社会的牺牲品李贞出生于1908年,是家中的第五个女儿,在她之后这家又出生了一个女孩,而李贞的父亲却在不久以后病逝了。
这使得这家人的生活直接失去了几乎全部的经济来源,为了生存,李贞的母亲决定将几个女儿送走,因为年龄小的尚且不能做事,李贞自然也就被送走了。
名义上,李贞被送到当地姓古的一家人,而且据说这家人没有女儿,所以是把李贞过继过去当女儿。
可当李贞到了以后才发现,这家早就有了三个女儿,而自己实际上是来给古家当童养媳的。
虽然古家是个地主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自古以来,童养媳的生活就绝对不会好过,婆家打着童养媳的名头,实际上更像是把李贞当作一个使唤的丫鬟,还会经常虐待她。
图丨童养媳
李贞当时才只有6岁,却已然开启了悲惨的生活,她每天给古家的儿子女儿们当牛做马,甚至还要用她瘦小的身躯背着他家的女儿跑,如果李贞不小心摔了,还要挨板子。
家里最脏最终的活儿也都落在了李贞的肩上,她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去河边洗衣服,晚上天黑了却还在砍柴,她常常灰头土脸,甚至冬天身上还有多处冻伤。
而那个所谓李贞的丈夫古天顺,一向为人脾气暴躁,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他就会把愤怒全部发泄到李贞身上,动不动就会对她拳打脚踢。
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李贞看不到生活哪怕有半点希望,她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也好过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一直受苦受罪。
图丨李贞受苦受罪
所以,在李贞15岁那年,当她一听到革命的消息,就立马决心一定要加入革命!
李贞不久就找机会逃跑,可她根本跑不出那个村子,认识她的人很快就向古家告密,古家人把她抓回来毒打了一顿,还告诫她要是敢有下次,她就绝对死定了。
可这样的狠话并不能吓住李贞,她早就不怕死了,她只想要得到自由,所以,后来她出去砍柴的时候,找准机会就拼了命地往外跑。
这次她成功了,她见到了革命的同志,见到了真正关心她命运和前途的人,李贞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封建落后的“家”。
而从此以后,李贞对于落后地区妇女的命运都十分关心,因为曾经感同身受,她了解这些妇女都曾经受了多么非人的待遇,而革命无疑是她们最好的出路。
图丨李贞帮助妇女
李贞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改造,后来也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命运。这让她坚定了终身革命的信念,她一生与各种落后势力作斗争,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的就是内心那永不熄灭的信念。
像李贞这样伟大的老一辈革命家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吃过了旧时代的苦,不想让后代再重蹈覆辙,所以勇于革命、终生忠于革命。
他们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建设了我们今天的新中国,他们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与永远的铭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图丨李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