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宜找三种家庭(这种家庭比单亲家庭更可怕)
找对象不宜找三种家庭(这种家庭比单亲家庭更可怕)他跟他老婆是高中校友,高她一级,参加学校社团时认识的,时间久了两人互生好感,偷偷确定了恋爱关系。我有个同学就深受其害。一旦父母中有一人对这种关系心生怨念,就一定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让他们从小就背负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如果这种心理压力不能正确排解,长期积压,最终超过他的心理承压极限,就会导致他心理失衡,对他身边的人造成很大影响。02
01
经常听到有人告诫那些适婚青年,找对象尽量不要找单亲家庭的,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有人格缺陷。
我觉得这种告诫虽然出于好心,但对单亲家庭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一个受到健康教育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角色缺失”家庭长大的孩子。
这样的家庭虽然看似完整,可父母一方“角色缺失”,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一种比较迷茫的氛围中,明明我跟别人一样都有父母,但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享受到父爱或者母爱呢?
一旦父母中有一人对这种关系心生怨念,就一定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让他们从小就背负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
如果这种心理压力不能正确排解,长期积压,最终超过他的心理承压极限,就会导致他心理失衡,对他身边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02
我有个同学就深受其害。
他跟他老婆是高中校友,高她一级,参加学校社团时认识的,时间久了两人互生好感,偷偷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他得知老婆父亲做生意,长期不回家,她母亲怨言很大,两人经常发生争吵。她母亲甚至说出了往家里拿些钱,有这个男人不如没有,还不如死了算了。
长期的争吵让她母亲变得异常暴躁,而且心情经常阴晴不定,经常给她老婆发脾气,搞得她老婆性格也有些任性乖张,常常莫名其妙地耍性子,发脾气。
当他知道这些情况后,对老婆的“小任性”特别包容,给予了她更多的爱和关心。后来两人相约考到了一座城市,大学毕业后很快就订婚成亲了。
原本以为结婚后老婆在一个有温暖多关心的环境中,婚前的任性会有所改观,可没想到婚后的生活不但没有让她脾气变好,反而更坏了。
03
婚后第一年情人节,他老婆就因为他忘记买礼物大发脾气,甚至脱口而出要离婚,并大声质问他还是不是她男人。因为确实是自己忘记买礼物,而且是在这种日子,他连忙道歉,并且赶紧补上礼物,老婆这才罢休。
第二年他老婆怀孕,公婆从外地赶来照顾,事无巨细地关心她,可她还是不满意,总觉得老人做得不够,甚至对老人口出恶言。两位老人气不过,不等她坐月子就返回了老家。
这回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他岳母亲自打电话说,要是他们再不来照顾女儿,她就让女儿把孩子打了离婚。
他知道岳母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但又不想父母受委屈,费了很大劲才把她们母女情绪安抚好。
孩子出生后,老婆更是不可理喻,经常提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歇斯底里地闹,动不动就拿孩子和离婚要挟。
这样的婚姻让他疲惫不堪,最后出轨了。
这之后没多久两人就正式离婚了,离婚后他长出一口气,说终于解脱了。
04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对于他的出轨,我觉得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尽管从道德上来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从这个故事看,这种“角色缺失”家庭的孩子比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缺陷更大,娶了这种家庭成长的女儿,婚姻中会暗藏三点隐患:
一、安全感缺失造成的心理焦虑会转嫁到现家庭婚姻中最能让女人安心的就是安全感,可这恰好是“角色缺失”家庭女孩最缺乏的。从小的家庭环境让她们对安全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望,如果得到就害怕失去,从而产生心理焦虑。
越害怕失去,她们就越有危机感,越想把现有的安全感牢牢抓住。生活中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她就会情绪紧张,严重时就会情绪失控。
情绪失控的人,给家庭、周围的亲人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
原生家庭烙印太深,心理阴影太重,长大后就会不自觉地拿现在的一切跟原生家庭对比。甚至会进行角色代入,时刻想着原生家庭发生的事情现在一样会发生。
就像我同学的老婆,她总觉得老公迟早会像她父亲对待母亲那样对待她。把母亲原来的角色代入到自己身上,造成情感错位。
这种情况心理学上叫“创伤性应激障碍”,经历创伤性事件可能会造成情感上的损害,不仅直接相关的人,而且那些事后暴露在创伤性事件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
从小生活在“角色缺失”的家庭,她们对关心和爱有一种饥渴感,这样她们长大后只有过度索取才能弥补自己的缺失。
这种思想后果很可怕,她会觉得现有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好都是欠她的,都是自己理应得到的,他们这样做只是对自己过往缺失的弥补。
对家庭成员精神上的折磨,在物质上的索取,最后造成家庭成员耐心耗尽,这一切也都有原生家庭模式的影子。
对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就是子女成长的引路人,子女的问题大多也在父母身上出现过。幸福美满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大多善良、积极、阳光,而即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培育得当,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很正常地接受这种现象,反倒不会出什么差错。
可是一旦父母都在的家庭出现“角色缺失”,必然会让孩子在童年长期背负心理负担,等到成年后,他们也有了释放的出口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而这种释放往往是带有破坏性的。
所以,结婚成家,宁肯要单亲家庭的,也要慎重考虑“角色缺失”家庭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