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拿拳套的样子(当女人戴上拳套)
给别人拿拳套的样子(当女人戴上拳套)女生们都觉得,这是比跑步更“燃”更“爽”的运动。跑步一段时间后,郑怡雯在自己的健身房里接触到了BODYCOMBAT,这是一款来自新西兰健身课程体系莱美的有氧搏击课程——融合了各种格斗风格和技术、动感音乐相伴,60分钟能燃烧超过500大卡热量。健身教练玩笑般地总结说:“男人都在跳舞,女人都在打拳。”相比于CrossFit、越野跑、登山以及举重这些在中国逐渐普及的运动健身分支,搏击类运动确实有着更好的“女人缘”。郑怡雯就是这堂周五晚进行的搏击课的常客。2016年,快节奏的媒体工作,扰乱生活规律的夜班正在拉高郑怡雯的体重,摧毁她的体能,体检出来的“脂肪肝”让当时24岁的她首次感觉到了健身的必要性。
记者 | 王怡
编辑 | 石一瑛
一个周五的晚上9点,望京一家超级猩猩团操教室里,34个身着运动装的人,在变幻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中,跟着教室前方做镜面示范的教练,按照莱美课程BODYCOMBAT的套路,奋力挥拳。
这些人里,男性用户屈指可数,女生占据了教室的大部分空间。
健身教练玩笑般地总结说:“男人都在跳舞,女人都在打拳。”相比于CrossFit、越野跑、登山以及举重这些在中国逐渐普及的运动健身分支,搏击类运动确实有着更好的“女人缘”。
“燃”和“爽”
郑怡雯就是这堂周五晚进行的搏击课的常客。
2016年,快节奏的媒体工作,扰乱生活规律的夜班正在拉高郑怡雯的体重,摧毁她的体能,体检出来的“脂肪肝”让当时24岁的她首次感觉到了健身的必要性。
跑步一段时间后,郑怡雯在自己的健身房里接触到了BODYCOMBAT,这是一款来自新西兰健身课程体系莱美的有氧搏击课程——融合了各种格斗风格和技术、动感音乐相伴,60分钟能燃烧超过500大卡热量。
女生们都觉得,这是比跑步更“燃”更“爽”的运动。
但由于缺乏互动性和实战性,BODYCOMBAT与真正的搏击运动相差甚远。当用户有了对技术精准和实战对抗的需求后,他们就要找专业的搏击类课程了。
郑怡雯先后在健身房、专业拳馆里学习了拳击和泰拳类的课程。戴上拳击绷带和手套,没有音乐,也不再对空气挥拳。和搭档轮流、重复地直拳、摆拳、勾拳,校正每个动作细节,郑怡雯第一次有了自己是个拳手的感觉。
搏击运动有很多具体分支,包括拳击、泰拳、巴西柔术、跆拳道、柔道以及综合格斗等。但是目前健身领域中常开设的课程多为拳击、泰拳、巴西柔术,少数的以色列马伽术,以及由这些项目动作编排的团体课。
这几项搏击运动发展成主流,主要它们的技术门槛不高,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且具有相当不错的健身效果。
“拳击是一个很锻炼体能的课程,类似于做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出拳速度快,用尽全力,心率提升很快,一节课可以消耗很多卡路里,”郑怡雯表示自己也很追求健身效率,“现在大家工作很紧张,所以一节拳击课对你体能提升就有不错的效果。”
课程很硬核,但在课堂上,八成的学员都是女性。女学员的水平层次不齐,练习的劲头倒一样充足。
不过,大部分进入到搏击运动门内的人,其实都规避了这项运动最核心、最精髓的部分——实战。不少练习搏击的女性,并不是职业拳击比赛、综合格斗赛的观众。
这种释放人类好斗天性的运动在城市生活中被驯化成了一种酷时尚的健身方式。
直到去了泰国的泰拳馆,郑怡雯才第一次体验到了对战的凶悍和刺激。泰国的旅游城市有很多对游客开设的泰拳体验课程,课程周期不一,每天训练时间可以达到4-5小时。和郑怡雯一起训练的有来自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和俄罗斯的女孩。
当对面的俄罗斯女孩一拳扫到她肚子上时,郑怡雯的火气一下子窜上来了。“我能怎么办,就是打回去。”被冒犯后的反抗很快变成了真正的格斗体验,也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乐趣。结束训练后,那个打掉了她隐形眼镜的女孩,成了一起喝酒聊天的同伴。
连锁格斗馆24KiCK的市场负责人潘小瓜透露,24KiCK的用户中72%为女性——进而,公司大部分的市场营销,也都以女性用户为目标对象。
目前,健身市场上出现了如PlanBee、b-monster这些主要针对女性客户的搏击健身房、纯女子综合格斗赛事木兰战纪,以及女子直播搏击综艺大赛《女拳主义》;主打团操课的超级猩猩推出了Boxing主题店,Keepland则开展过融合拳击动作的燃脂类课程。
头脑游戏
裸辞之后,梦柯从拳击课上对自己之前工作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内省。
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梦柯觉得自己只有两个选择——辞职or崩溃。
上一份工作让她度过了进入职场近9年中最高压的两年。下属给她起了个外号“消防柯”,因为她几乎天天都要承担工作上救火的责任。甚至在社交时间,她能谈起的话题也全是工作中的负面信息。
打拳成了她为数不多的个人时间。
“前期,我用拳击去发泄,因为很暴力、很畅快,但是我最近改变了看法,”梦柯说,“拳击虽然表面上很暴力,但是其实是非常有智慧的一项运动。每个人在拳击中会看到自己的弱点。”
生活和职场上的梦柯是个急性子,希望把危机捻灭在始发阶段,自己犯得错越少越好。但打拳时,她有了不一样的领悟。
拳手出拳时,另一只手处于防守状态,手臂夹紧靠近身体,手掌握拳紧贴自己的侧面部。而梦柯刚开始练习时,会习惯性地让胳膊远离身体,想把对手与自己隔得越远越好。
“这跟我在工作中生活中一样的,碰上问题,我一定想要快速解决,让它离我越远越好。但是有时候问题还没有爆发,你可能也按不住,当问题凸显的时候,你才可能有效地解决它。”
打拳时,一点小错误的出现就会让她乱了节奏,一如工作时出现的失误会让她犹豫裹步。
“当我实战的时候,我想要每一拳都打对,如果没打对,我就会停下来,我的教练告诉我,你不要停下来一直打,要持续去出拳……谁不会犯错,不要总是怀疑自己,给自己设置限制。”
给梦柯提点的教练Jerson Estoro练习搏击将近20年。2010年,一次来北京参赛的机会让他意外地获得了在这里当搏击教练的工作机会。
在中国教学的近10年里,Estoro看到了拳击、泰拳、MMA等各种形式的搏击运动接连在中国市场出现和生长,邹市明、徐灿这样的职业运动员拿下重量级的冠军头衔。跟着他练习的学员也越来越多,课程最多的周末,他每天要上8小时的私教课。
Estoro也观察到,中国的搏击课堂上女生正在成为主角。“无论是在菲律宾还是在中国,练习搏击的业务爱好者中总是女性居多。”他的学员里,男女比例约为3:7。
在他看来,搏击是一项能够满足女性健身、调节情绪以及社交等多重目的的运动。“搏击运动可以减肥、增肌、锻炼灵活性和肢体协调。它还可以帮你释放压力,可以把沙袋当作老板来出气,”Estoro说,“不过,这也是一项头脑游戏。和对手过招就像在下棋,你要观察,要判断,是一个活跃头脑的过程。”
像Estoro这样,来到中国担任搏击教练的外国人不少,曾和邹市明比赛的泰拳选手坤比七,也在有了名气之后来到了上海的一家拳馆担任教练。
折中的反抗
“梆!”
腿部踢正挡板发出的这一声脆响,是潘洁上搏击课时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为了这种满足感,以及上完课后的浑身酸爽,潘洁每周六次、每次往返三小时,从海淀区来到朝阳区一家健身房上搏击课。
今年即将满40岁的潘洁,对自己的时间分配比以前果断了。“对于我喜欢的事,多少时间我都有,不喜欢的人和事,我一分钟都不浪费。”
她的大部分同龄人都有了稳定的家庭,最操心的是孩子的教育。而她则有着别人羡慕的自由。
潘洁说:“我能够自由支配我的时间,钱够了就能走,他们都很羡慕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生活嘛,就是谁都羡慕谁。”
年轻的时候,她并不这样。和每个北漂青年一样,生存压力驱使着她马不停蹄地工作。直到2008年经历癌症并最终痊愈,她才开始审视生活的质量。
2009年,潘洁一直在外游玩;2010年开始运动健身;三年前,她在健身房里上了第一节拳击课。
“上了第一堂课,脸都白了,太激烈了,”潘洁回想起那堂课,“上完课就办卡了。”从此,搏击成为了她自由生活中“自律”的部分。
屏幕上的搏击这项运动总是融合着血汗泪,是人天性里的好斗甚至暴力元素的合理发泄途径。
不少学习搏击的女性,都看过《百万美元宝贝》和《百元之恋》这两部以女性搏击为主题的电影。
无论是希拉里·斯旺克塑造的悲剧拳手麦琪·菲茨杰拉德,还是安藤樱演绎的废柴拳手一子,都将生活中遇到的委屈和绝望,化成了拳台上的愤怒。尤其是一子,生活中百无一用,努力训练后也只在比赛里挥出一记好拳,拼尽全力后依然落败。
但观众还是能从她赛后“好想赢啊,哪怕一次也好”的哭喊中,感受到悲伤背后的希望。
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像电影主角一样被生活逼到擂台一角必须反抗,但自嘲为“社畜”的都市青年们,总是经历着各种“小确丧”——搏击,就成了他们折中的反抗。
当逃不开压力找上门来,潘洁会在搏击中寻找释放。“心理压力特别大的时候,除了吃东西,就是想打人,就得需要个沙包。”
女性与搏击,互相改变
为了方便运动,潘洁刚刚做了一次半飞秒手术,解决了近视问题;健身之后,她的头发越剪越短。
不少练习搏击的女性,愿意让渡出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美”。
潘小瓜注意到,来24KiCK练习的女生,很多人都剪了短发,看起来比以前更酷了;公司组织的社群活动里,女孩们都很主动帮忙做事。“没有拧不开瓶盖的女生,她们甚至能给饮水机换水。” 潘小瓜说。
戴上拳套、奋力出拳的时候,女孩们暂时将自己从多重社会角色中剥离。在这一两个小时中,她们不是女友、妻子、母亲,只有在把沙袋当老板击打的时候,她们还记得自己是员工。
“拳手们!”
这是Jerson Estoro对自己课堂学员的统一称呼。虽然女孩们出于减肥、塑形、减压的需要来到他的课上,但他始终希望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一名拳击手,对每个动作认真对待。
已经对搏击上瘾的人,在激烈、严肃的训练中追求更高频的出拳和更有力的击打——潘洁决定寻找一家专业的泰拳馆进行更精准的练习,而梦柯则在考虑参加今年秋天的一场业余拳击比赛。
不过这种热烈甚至高度专业的氛围,有时候会吓到在搏击门外徘徊的新人。
“如果所有的健身房都是一上来都是那么硬核,那就没人敢去了。”梦柯从BODYCOMBAT接触搏击,之后 一步一步提升进阶,她了解这项运动对于新手的震慑力。
而在场馆运营者和教练看来,能否将内涵丰富的搏击运动,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绍给普通人,尤其是消费能力出众的女性,影响着一家健身房或者拳馆的生意。
在潘小瓜看来,目前国内的很多搏击场馆用户体验并不好,气场过于阳刚,环境太硬核,且对于入场的学员缺少能力分级,容易对想要练习搏击的人造成心理障碍。
更接近教学的Estoro则认为,目前在中国,教练是比健身房品牌更能吸引并固定用户的角色,但是市场上优秀甚至合格的搏击教练依然短缺。
Estoro的学员里,有的已经能去参加业余比赛了,但是大多数的人还需要他一遍遍纠正出拳的方式,并不断提醒他们在课堂上不要拍照。职业选手出身的他,并不认为这种现状有什么不妥:“每个人都可以从搏击中体会不同层次的乐趣。”
在租金高涨的北京和上海,一节搏击课并不便宜。搏击团课价格普遍高于按次付费的健身房团操课,私教课价格就更高了。这项只需一双拳套和简单护具的平民运动,正在变成一种都市中时髦且暂时小众的健身方式。
即使郑怡雯体验过正宗泰拳馆里的艰苦训练,回归城市生活大她依然会时不时上一堂BODYCOMBAT来出出汗;即使一个练习搏击多年的女性,遇到袭击者第一策略还是跑……
“城市女性参与拳击,其实是把这项运动里暴力、残忍的部分舍弃了,”郑怡雯说,“化身成一种时尚的娱乐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