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带老婆逛江汉路夜市街:成都帅大叔卖周边 这群怕老婆的男人
小伙带老婆逛江汉路夜市街:成都帅大叔卖周边 这群怕老婆的男人小时候,吕凌最早接触到的摩托车,是父母单位里面的老式绿边三轮摩托车,“那时候只会偷偷地给车胎放气”。吕凌是一位美式复古摩托车爱好者。事发突然,他本能地往路边摆了车头,几百斤重的摩托迫停在隔离带上,被护栏撑住,天下着小雨,路面湿滑,如果运气差点,车压在他的腿上,可能他就要缺席那次聚会了。不过大多数时候,吕凌都在享受摩托带给他的快乐,迎着绯红色的晚霞,享受驰骋中扑面而来的微风,侧身就能看到盈盈丽江,身旁是一起欣赏沿途风景的骑友,前方是望不到头的公路,放空,什么都不用想,是超脱生活的自由。因为这个爱好,吕凌把以前辛苦经营的女鞋店给关了,改头换面,开了家摩托车vintage用品店,售卖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机车周边到配件服饰,店铺气质与他本人如出一辙。
速度70迈,心情自由自在。
文/王思航
编辑/范婷婷
吕凌玩了五年摩托,只出过一次小事故,起因是一只蜜蜂飞进了他的头盔。
事发突然,他本能地往路边摆了车头,几百斤重的摩托迫停在隔离带上,被护栏撑住,天下着小雨,路面湿滑,如果运气差点,车压在他的腿上,可能他就要缺席那次聚会了。
不过大多数时候,吕凌都在享受摩托带给他的快乐,迎着绯红色的晚霞,享受驰骋中扑面而来的微风,侧身就能看到盈盈丽江,身旁是一起欣赏沿途风景的骑友,前方是望不到头的公路,放空,什么都不用想,是超脱生活的自由。
因为这个爱好,吕凌把以前辛苦经营的女鞋店给关了,改头换面,开了家摩托车vintage用品店,售卖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机车周边到配件服饰,店铺气质与他本人如出一辙。
吕凌是一位美式复古摩托车爱好者。
美式复古巡航者小时候,吕凌最早接触到的摩托车,是父母单位里面的老式绿边三轮摩托车,“那时候只会偷偷地给车胎放气”。
2016年,吕凌来到了成都工作,在弟弟的“鼓动”下,他买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车--雅马哈天俊125,这辆车差不多有600多斤重。
在考完驾照,第一次骑着这辆“重型怪兽”回家后,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感觉,从此彻底栽进美式复古的坑。
“摩托车玩家大致可被分为五种不同的流派:第一种,越野车玩家,喜欢爬坡,大多为玩花活和杂技的骑手;第二种,ADV玩家,会在各种复杂的野外路段探险寻求刺激;第三种,就是我喜欢的这种美式复古风,年龄段集中在70后-80后,相比于前面两种类型,显得有点old school,喜欢在城市或者空旷的公路上骑行;第四种,英伦风,骑手们身着西装,系着领带,打扮地非常绅士,在结束后还会约个咖啡馆坐坐;第五种,就是最常见的赛道爱好者,经常参加各种比赛。”
美式复古摩托文化,起源于嬉皮士一代,以印第安摩托和哈雷摩托为主要代表。一战时,摩托车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带有明显美式西部文化风格的印第安摩托车,更受民众青睐。二战后,哈雷迅速普及,再加上垮掉的一代和嬉皮运动,给哈雷蒙上了自由、狂野、不羁的精神符号。印第安和哈雷在一定程度上一脉相承,它们遵循传统,保留上世纪工业年代的血统,哈雷骑士也永远是皮衣皮靴,夹克银饰,典型的上世纪美式风。
因此,这种车型,从出生起,就带着离经叛道和流浪,它不追求极致速度激发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更多是寻求精神上的自由。
吕凌的家乡在大西北,他骨子里就带着自由、随性的印记,所以这种感觉,击中了他。对于每次出行,他都安排地极有仪式感:一丝不苟的大背头、蹭亮的哈雷头盔、一件真皮夹克、骷髅头银饰、劳力士表、工装皮靴,在一场美式巡航骑行中,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算比较讲究的,这一身下来,大概有个三五万,也有更讲究的,光一个定制的银饰,可能就大几万,当然也有不讲究的随性玩家,穿个T恤就上路了。”
一起玩的骑友大多都是三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没有对速度的狂热追求,只想体验一边追风的放松感和一边驰骋的安全感。
任性的店主自从爱上摩托,参加骑行聚会就成了生活里的固定项目。
最远的一次巡航,是从昆明到大理,全程总共340公里,“三台机车,说走就走,冒着小雨,一直从下午六点骑到凌晨两点。”骑友之间,是不需要过多话语的。
吕凌也会经常参加骑行俱乐部组织的活动,“提前约好目的地 集合 不顾一切地骑骑骑 到达目的地聚在一次吃饭、评车 交流一下心得。然后拍拍照 调整下,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