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一生最对不起的三个人是谁(婚姻里的最高智慧)
宋美龄一生最对不起的三个人是谁(婚姻里的最高智慧)摘自《以文养身》;作者,胡素。我和我的先生一起生活近二十年, 在物质上我们不属于富裕阶层,但精神上极其踏实。我的踏实来源于先生对我的极致包容。在生活中,我是个比较“二”的人,而且我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弱。比如说,有时候,我回家时会走错单元楼、上错电梯,或是上错楼层,拿着自己家的钥匙去开别人家的门;比如说,吃了几十年的菜我仍然叫不出菜名;家中一切电器我只知道开和关,不知道如何调节;一个人开车经常迷路,有导航不知道如何用,有时候车明明开到小区附近就是找不着小区的大门,然后,把车停在路边打电话给先生,让他来接我;偶尔坐一次公交车还会上到相反路线的车上;买东西算不好零头钱等。这些“二”病给先生带来的都是麻烦。有时候,我会为自己的犯傻而愧对先生,但先生会开玩笑地说: “谁叫我娶了你这样的女人呢?我就是这个命,所以,我只有认命咯!”但是,有一方面,我自认为做得很好,那就是:我的先生是自由的。他在外面的交际
古往今来,关于婚姻的话题层出不穷,关于如何经营婚姻的书籍也不乏其数。必须肯定的是,任何关于婚姻话题讨论的背后,实质都是人们对追求幸福美满婚姻的渴望。对于婚姻来说,一对男女从牵手到相守再到白头,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但对于现代婚姻来说,我们更要懂得,其实,牵手是非常不容易的,任何一对男女牵手的最初都属于本能,但将婚后平淡的生活升华为精神的享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幸福婚姻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因而,尊重、接纳、包容、忍让、沟通、付出、培养共同情趣、坚守共同信仰都是婚姻里不可或缺的智慧。有人说:婚姻不是 1 1=2,而是 0.5 0.5=1,就是说婚姻里的两个人要彼此在心里腾出一半的空间装下另一半的喜怒哀乐,相互迁就才能融为一体。这种说法也有几分道理。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婚姻幸福质量是不够的,因为它里面不排除有委曲求全的成分。在我心中,幸福婚姻的达成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并存。
并存,是一种高度尊重,是男女双方愿意保持一种边界,尊重双方的差异,包含家庭背景、学历差距、处世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兴趣、朋友交往等方面的差异。并存,不是牺牲一方的追求而单纯地成全另一方。并存,本质上是一种相互成全,是阴阳互补的关系。在我心中,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两对,一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二是胡适和江冬秀。
由于这两个家庭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在此,不妨写一写我和我先生的相处方式。
我和我的先生一起生活近二十年, 在物质上我们不属于富裕阶层,但精神上极其踏实。我的踏实来源于先生对我的极致包容。在生活中,我是个比较“二”的人,而且我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弱。比如说,有时候,我回家时会走错单元楼、上错电梯,或是上错楼层,拿着自己家的钥匙去开别人家的门;比如说,吃了几十年的菜我仍然叫不出菜名;家中一切电器我只知道开和关,不知道如何调节;一个人开车经常迷路,有导航不知道如何用,有时候车明明开到小区附近就是找不着小区的大门,然后,把车停在路边打电话给先生,让他来接我;偶尔坐一次公交车还会上到相反路线的车上;买东西算不好零头钱等。这些“二”病给先生带来的都是麻烦。有时候,我会为自己的犯傻而愧对先生,但先生会开玩笑地说: “谁叫我娶了你这样的女人呢?我就是这个命,所以,我只有认命咯!”但是,有一方面,我自认为做得很好,那就是:我的先生是自由的。他在外面的交际,包括他的朋友圈是些什么人,我从不过问;家里的事,他也不需要事事都和我商量。
我和我先生的爱好完全不一样。生活之外,他乐于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他不屑于诗情画意和小资小调, 所以, 在生活雅趣方面,他没什么兴趣。而我恰恰相反,我的职业就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喜欢阳春白雪的东西, 我的精神体里永远住着孔孟老庄和范欧苏黄,没事的时候我能够穿越古今,在家发呆几个小时,我喜欢在闲暇时摆弄一些无用之事,如练练书法、码码文字、弹弹古筝、听听京剧、吟吟诗词、品品茶,以此来愉悦自己的心情。先生对我的有些做法难以理解,偶尔也会“嘲讽”我两句,但我也不会生气,不会强制他事事懂我。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懂我没关系,不要干扰我就行。
一次,我与先生推心置腹地聊天,我问先生,你对婚姻这件事怎么看?一向不善言谈的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觉得,夫妻两人一起生活,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很重要,但精神自由、互不干扰更重要。就拿我们俩来说,你从不干涉我的自由,这使我在精神上很放松。另外,在思想境界上我做不了你的导师,但我尽量努力与你同步,实在不行,我甘愿做好你的后勤,让你在生活上没有任何羁绊,我们俩都做到了不拖彼此的后腿。 ” 多么明智又多么真情实意的表达。 所以,我认为,并存才是婚姻里最高的智慧。
摘自《以文养身》;作者,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