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对于给予张学良的爱,于凤至不仅在张作霖遇害之后挺身而出,不仅在张学良早年军政生涯中给予不尽的支持相助;也不仅在张学良囚禁生活中耐心伴随左右,过起骨肉分离的非人生活;即使在与张少帅分离很久的凄凉寂寞的晚年生活中,也处处心系丈夫,其爱可谓肝胆相照。除了在美国以智慧赚钱为张学良购置别墅,准备一块天国相会的坟穴,于凤至嘴里也时时充满深情的对别人说:“汉卿这人好啊,很热情厚道,极富有正义感,一生从不负人。我们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难怪少帅后来在于夫人墓前挥毫作书:“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张学良首次到上海,与当时上海滩最知名的待嫁美女宋美龄相识,被宋的高雅气质倾倒,称她“美若天仙”。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跳舞、游玩,少帅还主动与宋约会了好几次。两个人当时都只有20多岁,感觉过得非常愉快。少帅曾对人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宋美龄对张学良印象也很好,这也是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1)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因发动“西安事变”而名震中外。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年轻时风流倜傥,集民国四大美男与民国四公子为一身,其情事绯闻较多,难免有些失实,“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中的朱五、胡蝶与张学良的花边新闻就是捕风捉影。在张学良的情感中,交织着于凤至、谷瑞玉、赵一荻三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们谱写伴随张学良一生爱情绝唱。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2)

于文斗担心张作霖身为统领,官宦之家免不了三妻四妾,担心女儿将来受委屈。张作霖拍着胸脯保证说:“我儿子决不娶二房!”于是张于两家订了亲。此时,张学良才8岁,于凤至11岁。此前,于凤至正在当地私塾学习四书五经,为了将来能作好少夫人,于凤至被父亲送到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1915年,张学良已长成一个英俊少年,加之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了许多西方的新思想和文化,在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对婚姻自由的憧憬,对由父母包办的婚姻相当抵触,难以接受一位小镇民女。于凤至虽对包办婚姻也不满意,但父命难违,加之对方是受人景仰将门之子,也就任命等待着张学良上门相亲了。但张学良多次找各种借口不来于家,这大大伤了于凤至的自尊。

于凤至看到张学良托人送来的聘礼单子时,深感委屈与气愤,提出拒绝这门婚姻,当即在礼单上写下四句诗:“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这一举动大出张学良的意外,这个小镇姑娘竟用言简意赅的四句诗,拒绝了可使任何一个姑娘为之动容的丰厚聘礼。于凤至的小楷清秀中透出刚劲,潇洒里又蕴含几分俊逸,使写得一手好字的张学良觉得自愧不如。张学良在惊羡于凤至的文采之外,还为她不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品所打动。

张作霖坚持娶于凤至为长媳。恰巧此时于凤至随其父于文斗到奉天探亲访友,并购买文房四宝及书籍字画。张学良父亲等人的催促下,以画店“掌柜”身份送画上门。初次见到于凤至,张学良眼前一亮,于凤至高挑的身材,娟秀的容貌,举止端庄大方的高雅气质,顿时吸引了他,因而一见钟情。后来登门造访,于凤至则避而不见,张学良遂挥毫写就了一首表达爱慕之情的《临江仙》:“古城相亲结奇缘,秋波一转消魂。千花百卉不是春,厌绝粉黛群,无意觅佳人。芳幽兰独一枝,见面方知是真。平生难得一知音,愿从今日始,与妹结秦晋。”对此,于凤至也和了一首《临江仙》:“古城亲赴为联姻,难怪满腹惊魂。千枝百朵处处春,单元怎成群,目中无丽人。山盟海誓心轻许,谁知此言伪真?门第悬殊难知音。劝君休孟浪,三思订秦晋。”

从诗中可见张学良对于凤至的态度,是从不甘心不情愿到视其为“知音”并“海誓山盟心轻许”,而于凤至仍然在考虑“门第悬殊”问题,仍然在想豪门公子的“海誓山盟”是否真心。这在当时封建王朝刚刚退出历史舞台的民国初年,充分体现了于凤至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才女,也是一位追求婚姻幸福、追求真爱的新女性。诗文成就了一段旷世姻缘,1916年,张学良与于凤至在奉天举行了结婚大典。

婚前,张作霖为使这桩旧式婚姻得以结成,曾同意张学良婚后可以在外面再找女人。婚后,于凤至温婉如初,与帅府上下相处融洽,与丈夫情趣相投,夫妻两人相敬如宾,其乐融融。于凤至不但是理家好手,也是丈夫事业上的好帮手。

对于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一荻,于凤至也豁达接纳,并与丈夫一起称之为“小妹”。张学良为了珍惜、敬重并不负于凤至与自己的患难夫妻真情,一直让自己后来爱上并相濡以沫一生的赵一荻36年没有夫人名义。后来,于凤至更是深明大义,甘愿退出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张赵的美好姻缘,成为两人的好“大姐”。他们三人的关系在当时特定背景下,能相处得如此和谐当属不易。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张学良首次到上海,与当时上海滩最知名的待嫁美女宋美龄相识,被宋的高雅气质倾倒,称她“美若天仙”。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跳舞、游玩,少帅还主动与宋约会了好几次。两个人当时都只有20多岁,感觉过得非常愉快。少帅曾对人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宋美龄对张学良印象也很好,这也是后来她被张称为“保护神”的渊源。

对于给予张学良的爱,于凤至不仅在张作霖遇害之后挺身而出,不仅在张学良早年军政生涯中给予不尽的支持相助;也不仅在张学良囚禁生活中耐心伴随左右,过起骨肉分离的非人生活;即使在与张少帅分离很久的凄凉寂寞的晚年生活中,也处处心系丈夫,其爱可谓肝胆相照。除了在美国以智慧赚钱为张学良购置别墅,准备一块天国相会的坟穴,于凤至嘴里也时时充满深情的对别人说:“汉卿这人好啊,很热情厚道,极富有正义感,一生从不负人。我们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难怪少帅后来在于夫人墓前挥毫作书:“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

作为张学良将军的第一夫人,于凤至与他的婚姻尽管是父母之命,但两人的爱情依然万古长青,让人敬慕。从两人相识、相知、相爱、分离的经历看,于张的爱情可谓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尤其是于凤至为了张学良可以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1990年1月,于凤至去世,享年93岁。她在自己墓穴旁留一空穴,希望能与张学良死后相聚。次年,张学良来到于凤至墓前,泪流满面地说:“大姐,你去得太匆忙了,如果能再等一等,也许我们就能见面了。”

二、爱恨参半的随军夫人谷瑞玉

张学良与两位夫人于凤至、赵一荻,知道的人较多,张学良在赵一荻之前还有一位夫人——谷瑞玉。张、谷两人的相识相恋,充满着西方浪漫爱情的味道。这段婚姻是年少倜傥的张学良偶然中的必然,后以离异而告终。

1904年2月出生的谷瑞玉,亭亭玉立,妩媚动人,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1922年7月,第一次奉直战争爆发期间,当时18岁的谷瑞玉是由于其两位姐姐均与东北军上层人物的特殊关系,在出席二姐夫家宴时与20岁出头的张学良相识。因为都精通英语,张、谷两人一见钟情,产生相见恨晚之意,分别后都在思念着对方。

1923年,时任东北航空处督办的张学良从国外定购一批飞机,前往天津与英国商人会谈。由深知其妹之心的二姐及二姐夫从中撮合,谷瑞玉担任张学良的翻译,落落大方,表达准确。此次谈判成功后,张、谷两人的倾慕又加深了。不过,因为与于凤至感情笃深,张学良努力控制着对才貌双全谷瑞玉感情。但谷却从此深深的痴恋上了风流倜傥的张学良,不能自拔。

1924年9月,第二次奉直战争爆发,张学良统兵镇守山海关,谷瑞玉冒着生命危险赴前线探望张少帅,在炮声中伴随着心爱的人。战事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张学良的爱情天平,开始向谷瑞玉这位爱心似火、勇敢坚强的美少女倾斜。张作霖默许了长子这门自由恋爱的婚事。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3)

1924年10月,张学良与谷瑞玉在天津结婚。稍显遗憾的是,迫于于凤至的不接纳压力,张学良未把谷瑞玉带回沈阳的大帅府。此后,谷瑞玉不辞辛苦地伴随着丈夫南征北战,从未抱怨,有“随军夫人”之称。为了少帅的健康,她数次身体力行地规劝少帅戒烟;为了照料少帅,重病在身的她仍相影相随。这段战事中的爱情无疑是张谷二人关系最融洽最值得回味的时期。

战事稍平后,张学良为谷瑞玉在天津买了套豪宅,以满足她听戏的愿望。安定之后的谷瑞玉开始厌倦漂泊不定的军旅生活,性情变得暴躁,常为小事与张学良吵闹。1928年2月,张学良升任第三方面军军团司令驻防保定,谷瑞玉不肯离开天津,出入舞厅、酒吧,甚至到北京听戏数日不归,有次竟打着张的名义,请梅兰芳等名角唱堂会。张学良很是恼火,两人感情渐淡,不得不分居冷处理这段夫妻姻缘。张作霖遇难后,谷瑞玉贸然返奉引起日本关东军的注意,更加埋下了她在政治上与少帅分道扬镳的祸根。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谷瑞玉以功臣自居,几次三翻要到大帅府居住,逼要名分,两人矛盾加大。谷瑞玉不听张学良劝阻,与杨宇霆姨太太来往,1928年冬,谷瑞玉在“东北易帜”谈判宴会上,险些让张学良遭日本人暗算,两人误解更深。并愤然反目。

1931年1月,忍无可忍的张学良与谷瑞玉解除了婚姻关系。张学良念及旧情,为她在天津购买了一栋小洋楼,并给了十万元生活费。离婚后的谷瑞玉变得更加暴躁,收养了一个女儿,常常借烟消愁。1946年夏,谷瑞玉凄凉病逝,年仅42岁。

三、相依到老的赵一荻

赵一荻又名绮霞,因其1912年5月28日在香港出生时,东方天际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而得名。她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又被称为赵四小姐。赵一荻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政府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并官至交通次长,为人耿介不阿,为官清廉。赵四小姐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在天津上学期间,她是个刻苦用功、成绩优秀的学生。赵四小姐天生丽质,且又聪明灵慧,十四五岁就曾成为《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4)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5)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6)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7)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8)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9)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10)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11)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12)

张学良的老婆有几个人(张学良一生中的三位重要女人)(13)

张学良是赵家的常客,1927年春天在天津蔡公馆舞会上认识了16岁的赵一荻。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此后的日子里,张学良一有空闲就和赵一荻散步、聊天、打球、下棋,或者谈论新诗。

父亲赵庆华知道女儿与有妇之夫张学良在一起,一气之下将赵一荻软禁起来。在六哥赵燕生的帮助下,赵一荻与家人不告而别,去东北投奔张学良,成了张学良的编外夫人。

赵庆华夫妇知道女儿喜欢已有家室的张学良,就在报上发表声明称:“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

赵庆华随即声言自身惭愧,从此辞离仕途,退隐而居。当时军阀混战不息,张学良主政东北奉系,赵庆华官任北洋政府,认亲与否,多有不便。赵庆华隐退之举既可避免政争嫌隙,落人口实,又可减免张学良恩怨之忧虑,任其放手作为可谓用心良苦,

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担心赵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张家门庭,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她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温柔贤惠的于凤至被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张闾琳。“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赵四小姐也遭到国人的嘲讽和谩骂,被诬为“红颜祸水”。1933年3月11日,张学良通电下野后,赵一荻伴其由上海乘意大利邮轮启程赴欧洲考察。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在溪口幽禁期间,于凤至和赵四小姐每月一替一换,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于凤至由上海乘船来宁波,赵四小姐则由宁波去上海,有时她们也一同留在张学良的身边,小住几日。后因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年幼,于凤至留下照顾张学良三年,赵四返回上海抚养幼子。

1940年冬天,赵四小姐将幼子托给朋友照料,只身前往陪同张学良一起过幽禁的生活,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1948年后,蒋介石对张学良的“管束”更加严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外界再无任何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音讯,也无人再敢未经批准前去探访。有次,张学良给蒋介石送了块手表,意思是询问:“要关我到什么时间?”蒋回赠一副钓鱼杆,意思为:“慢慢等”。

这一等,就是遥遥无期。国民党兵败大陆后,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在与世隔绝的寂寞中,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俩人相依为命,张学良把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赵四小姐的身上,赵四小姐则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见过的人都说,赵四小姐经常身着蓝衣,脚登布鞋,几乎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身边,令人感动。虽然相对来说,她比张学良多些自由,每年都能获准到美国去探望儿孙,但她每次总是飞去飞回,仅住两三天,即又回到张学良身边。

在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中,赵四小姐一直是张学良生活上最大的支柱,他们之间的爱情愈发浓烈。1964年,于凤至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同年7月4日,即张学良64岁那年与51岁的赵一荻终于在台北市正式结为夫妻,从此赵四小姐才在两人同居36年之后获得了正式名分。

张学良早年风流成性,身边美女如云,被蒋介石软禁后,身边红颜只剩两人,其中犹数赵一荻相伴时间最长。张学良有时向别人吹嘘:“我有时大发脾气,我太太还是让我的!”别人就追问:“那平时不发脾气时呢?”张学良就讪讪道:“那当然是太太做主”。赵一获不无感慨地说:“这要感谢蒋委员长,被他软禁,倒成全了我们能维持这么长时间。”

夫妇两人皈依宗教,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曾用化名出席台北市多个基督教徒的聚会。1990年张学良结束幽居的生活而公开露面,1995年选择在夏威夷定居,并且每个星期都准时去教堂参加礼拜活动。不论张学良在何处,赵一荻总是陪伴在他身边。张学良晚年留下遗嘱,选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他文稿的最后收藏地,以防被人歪曲历史事实。

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握着张学良的手离开了人世。百岁高龄的张学良对赵一荻的去世,显出难以言喻的哀痛。他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地流下来。张学良曾说过,他这一生欠赵四小姐太多。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走完了因爱国壮举而曲折的人生。

另外,张学良与宋美龄相识较早,能够在在蒋介石手下保全性命,还与宋有一定关系。如此看来,宋对于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摘自《民国政要及其夫人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