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与志明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再看志明春娇三部曲)
春娇与志明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再看志明春娇三部曲)我们想忘掉一个人时,无奈怎么也忘不了。眼睛睁开是他,呼吸的氛围是他的味道,便利商店有他最爱喝的啤酒。走到哪都想到他,他在无意中,已经攻占你的大脑,你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他。春娇说:“我好想摆脱你,才发现我已经变成另一个张志明。”“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便利店的肉酱意粉,很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吃?它真的是有点咸,肉也不多,喜欢就是喜欢。我喜欢她是因为,我觉得她好,她什么都好。”也如同那句,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道理可言。就如同爱情的开始总什么都好,渐渐的在生活中产生许多细小的摩擦,总是等待志明的春娇,不想失去志明的春娇,默默忍受着一切。
自2010年《志明与春娇》开始,香港鬼才导演彭浩翔开始了张志明与余春娇的三部曲;紧接着2012年的《春娇与志明》,两人的感情从香港谈到北京,《春娇救志明》作为三部曲的终曲,不免俗地来到了求婚的桥段。
在剧本的结构里,三部曲的故事其实有一个可以预期的结局,然而这绝对不是这三部曲的重点,今天就以此来剖析这其中的细节。
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原因还记得志明春娇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条后巷当烟友而认识,一开始春娇就对小五岁的志明产生好感,志明在广告业工作,一脸帅气的外表与标准的油条口条。
他们就像时下的年轻男女,不需要你追我、我追你,看对眼就可以在一起。志明是爱着春娇的,他的告白也挺感人: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便利店的肉酱意粉,很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吃?它真的是有点咸,肉也不多,喜欢就是喜欢。我喜欢她是因为,我觉得她好,她什么都好。”
也如同那句,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道理可言。
就如同爱情的开始总什么都好,渐渐的在生活中产生许多细小的摩擦,总是等待志明的春娇,不想失去志明的春娇,默默忍受着一切。
春娇说:“我好想摆脱你,才发现我已经变成另一个张志明。”
我们想忘掉一个人时,无奈怎么也忘不了。眼睛睁开是他,呼吸的氛围是他的味道,便利商店有他最爱喝的啤酒。走到哪都想到他,他在无意中,已经攻占你的大脑,你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他。
志明是典型还不成熟的男性,他还想玩,也想在事业突破,最终在志明选择到北京工作时,两人以一封短讯正式结束恋情。而这段恋情的分手原因,大概会被归咎是对未来没有规划。
在第二部《春娇与志明》中,两人偶然在北京相遇,春娇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此时的志明身边已经有一个身材火辣、外表漂亮的年轻女友,原本对比志明年纪大,已经有点顾虑的春娇,此时的担忧、害怕,我们都可以感同身受。
余春娇:“我承认,我放不下你,我常常问我自己,你到底为我做过什么,我一样都想不出来。是啊,我很喜欢,真的很喜欢你,喜欢到我自己都怕。”
戒不掉的感情瘾就像当年躲在暗巷偷抽烟一样,两人的感情从一支烟开始,北京相遇后,继续燃烧未知的爱情烟渺。
爱情就是这么的毫无道理可言,明明他做了一堆烂事,有女友还传讯息约你吃消夜。但你就是克制不住的想打扮好去见他。别人对你再好,也只能勉强挤出笑容说:“谢谢”。而对于他,只要他一个讯息,你就克制不住的微笑。
就如你明明知道他不好,他从没为你付出过什么,但就是戒不了他,喜欢到自己都害怕,惶恐。
春娇的一句“我整整一年对你的喜欢都换不来你几秒钟的想念。”这段感情注定是春娇追着志明跑。
男女爱情对的不同样貌有人说过,第一集像是序言,第二集才是文本。
但是对我而言,《春娇与志明》以两个人的分手为开端,衔接藕断丝连,以及在爱情的道路上伤害人与被伤害的无止尽回圈,却已经还原了爱情的原貌。
从现实出发,《春娇志明三部曲》最终还是选择用一个童话的美好结局,无力的收尾。却也因为这一份不真实,与现实相比,更让我觉得两位主角真是任性的残忍。有点模糊的是这是想表达的是真爱的有情,还是都市男女的无情?
而从中引出来的,正是这种正确的男女爱情价值观。
一旦少了气味,情感的建立一旦忽略了这份「呼吸需要」也形成“窒爱”。
不同于第一部的续集,余文乐塑造了更典型的港男形象并与首部有所区别,12月31日出生、摩羯座的张志明,余文乐的演绎确实拥有角色设定的内敛、寡言、闷骚和自私,爱你在心口难开,就连「挂住妳呀」都要含糊带过;
而余春娇被设定为10月26日出生的天蝎座,杨千嬅也把天蝎女的敏感、直接、重感情、易碎却又佯装坚强诠释得宜,多场哭戏也颇能打动人。
然而,抛开星座论,三部曲里的女方始终对男方爱得比较深。
例如《春娇与志明》片尾余春娇的醒觉:“有些事根本就不能强求。”既然无法强求,那么又何必硬凑合彼此?倘若如《同床异梦》让两人由合到分,引发观众由爆笑到不舍的痛苦,又或者从《那些年》的成功案例即可得知,这并不影响电影好评度。
只是现有的结局,相对来说其他爱情电影,可惜了些。
“我想找一个和张志明完全不同的人,却发现我愈来愈像张志明!我被你影响到,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影响。我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在《春娇与志明》中,当余春娇如此真情流露,却换来张志明以「你就是想要占有我的肉体。」作回应,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但以春娇处于中年剩女阶段,出现了徐峥饰演的Sam这样无微不至、十足安全感的好男人,不知多少女性观众在影厅内替春娇扼腕了;
而杨幂饰演的甜美空姐尚优优,献吻张志明简直可入选MTV电影奖最佳接吻场面,两人相当来电,最后的抉择又不知引来多少男性笑骂张志明了。结局的安排虽见仁见智,可喜的是编导并没有为了让张、余顺理成章的复合而恶意丑化的第三者。
这个尾收的很不错。
爱情里的玄机相爱七年的时间有多长,大概是2555天、61320小时、3679200分钟或220752000秒......
只是这段恋爱的尽头是飘泊还是安定,认了命的心与意难平的个性,彼此是相爱还是相碍,谁能回答对方心中的答案?
显然《春娇志明三部曲》完整的告诉了我们答案。
《志明与春娇》用「禁烟令」隐喻爱情关系,爱人(法规)对另一半(烟友)下了禁止进入的命令,让伴侣只能站在大太阳底下或寒风中抽着烟,看着屋内屋外截然不同的风景。
《志明与春娇》用「点烟」动作说着一段关系的远与近,为能亲近对方而贴心地为你点了一根烟,却也为疏远对方,那请你自行点烟吧。
《志明与春娇》用「电话短讯」讲爱情由淡转浓、由浓趋淡的心境变化。
两个互有好感的人透过短讯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语,看似关心的问候与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实则细心包覆着恋爱男女的小小心机,一方面透过短讯拉近彼此距离、一方面测试你有多在意我,短讯回覆速度的快与慢、文字间的肯定与迂回,实则是拆解另一方心意的起落。
两个人的爱情,一个认了命,一个意难平——五月天《春娇救志明》
在《志明与春娇》中是用「烟友八卦」讲述普世爱情关系的共通样貌,当烟友汇集在一起诉谈家常时,乍听好像与我无关,实则每段故事都在点明你我他差异不大。
《志明与春娇》令我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小女孩为抵抗饥寒,点起一根又一根的火柴,灿烂火光中,仿佛见到世界的美好;寂寞的春娇和志明,则在吞云吐雾间以为看到绝色风景;小女孩火柴用尽后,冻死在寒冷街道上;那么春娇和志明呢?当他们决心戒烟时,两人的爱情才正要面临严峻寒冬的考验吧。
不管前方如何,路,总得走下去。
我们偶尔会透过旅行,寻找一个目的、回到一段过去、探索一份爱情。春娇试着安排一场旅行,在手札写下生动又丰富的规划,并在饭店里牺牲又卖力的演出,想在看似厚实的情感中,验证心中的期待。可惜突如其来的一场地震,震掉了本应捧在手上的温暖,也震掉了对未来最后的安全感。
“又是我的错!?”
突然的爆发与太过习以为常的认错,使这条太长的红线丧失原有的弹性。电影其实早已在许多女生注重的细节中反覆叹息,这口气叹的多了,或许就是时候放弃了。终究是在很久的相处后,忽略春娇想要的不是位银幕里的演员,是能和她共同欣赏的观众,选择一起决定电影、希望一起前进目的、还能一起在生命中老去。
爱情真的没有这么伟大,伟大到足以改变对方的个性。春娇其实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不妨碍她心中的期待盼望。而志明再多次磨合之后,也不是毫无反应春娇心中的盼望。透过那些过往的回忆点滴,将理性与感性拉近,在各自平衡中找到最理想的爱情结局,对彼此在爱情怯步的地方扶持一把。
“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当小孩了。”
是啊,在爱情的路上总要长大,不只有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还有很多酸甜苦涩的回忆,但不就是这些组成不愿割舍的情感,成为人生中的养分,让爱情落地生根结出动人果实。
爱情世界里谁也没有对错。
爱情和政治,傻傻分不清楚(1)、
细节,藏在日常生活的幽默里,以彭浩翔的机制来说,展现在一个异性恋的中女爱情危机结构里,反覆加油添醋,炮制欲迎还拒的喜剧趣味。谐味香港话,理直气壮,所有的笑料如爱情,不用翻译也不可翻译,然而这些在KTV内庆生、在台北旅行、在水塘看UFO的场景安排...
其实不仅是爱情的张力,更是政治地理学的隐喻。
随着首部曲香港烟税调整,在巷弄巧遇的两人爱情逐渐升温;
却又因香港经济情势的逆转,第二部曲描绘北上后两人的情感分别棋逢对手,旧爱还是最美的回到香港;
第三部两人看似甜蜜,但一次到台北旅行巧遇地震,让两人再次对这段姐弟恋是否长久下去的感情打上问号。
如果说,张志明是一个长不大或不愿长大的男孩,既任性又懦弱,一碰到困难的抉择当下就掉头躲避的墙头草,那么余春娇就是一个性格坚毅、直来直往、敢爱敢恨的都市代表女性,或是所谓的典型港女,但爱情仍服膺在男性中心的霸权体系之下。
在市场上的浪漫爱情喜剧类型,角色的刻板化是必要的设定,香港爱情电影曾不断贩卖「终结单身,结婚更好」的恋爱主流价值观,但不管怎么说,《春娇志明三部曲》系列票房成绩还是挺可观的。
或者说,观众愿意为这样的价值观买账。
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窠臼里,《春娇救志明》似乎是相当“思想”不正确的作品。
然而,若只把这部电影看成是都会爱情罗曼蒂克史,则可能又无法洞见彭浩翔的企图心。
身为一个香港导演,在中国庞大市场诱惑下,彭浩翔尝试在地方与电检制度之间的弹性身段,影片叙事的地理想象,透过流行歌曲与空间配置,揭露华语爱情电影的表达矛盾与狗血边界的发声位置。
若仔细观察这个系列电影的歌曲配置,会发现这《志明春娇三部曲》叨叨絮絮的其实是彭浩翔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的致敬之举。
而最为典型的是彭导最后一部《春娇救志明》,何谓“救”?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双关语。
《春娇救志明》架构了香港本土世代的怀旧记忆,包括《小双侠》、Raidas乐团(陈德彰与黄耀光合组的男子乐团)1987年的作品《传说》、1986年陈百强的《当我想起你》、1997年赵学而《寻开心》。
余春娇在弹簧床上大跳大唱《小双侠》卡通的片头曲,乃是1986年于无限电视台的粤语配音版主题曲,虽然张志明看傻眼也不知所谓,体现了男大女小的世代差异,但同时翻译了港英时期日本文化的流行记忆。
《春娇救志明》后半段春娇与志明感情暂时触礁,再次重逢于朋友生日派对上,春娇选唱的正是陈百强第十张专辑《当我想起你》的同名歌曲,歌曲最后两句歌词「当我想起你,仍像昨天一般深爱你」,暗示了春娇仍心念志明。
其实,彭浩翔2007年的集锦电影《破事儿》其中一个短片「大头阿慧」中,饰演两位中学少女的邓丽欣与钟欣桐,正是陈百强的歌迷,演唱了1985年陈珊珊与陈百强的合唱曲《再见Puppy Love》,场景也安排在KTV的室内空间,这个故事诉说了两位闺蜜的情谊,同时也向那个逝去的陈百强和80年代的香港致敬。
(2)、
其实早在《志明与春娇》里,两人于K房里的定情曲《最后的玫瑰》就足以说明一切。
重唱1985年《玫瑰的故事》电影主题曲,原唱者为甄妮,《玫瑰的故事》改编自亦舒的小说,由周润发与张曼玉主演,亦是导演杨凡的第二部长片;第二部《春娇与志明》则演唱了1993年王馨平的《别问我是谁》。
有别于前两部曲,《春娇救志明》里的张志明总算走出了K房,在中环摩天轮外搭台向春娇求婚,这回唱的是粤语版的《余春娇打救张志明》,原曲为五月天的《志明与春娇》,但歌词搞笑之余,也总算让总是被动的志明主动求爱,唱出:
“春娇打救了志明,打救了他整个生命,赐他深情扮王馨平”、“余春娇(年纪)大过张志明,但是她矮过张志明,志明低能但他始终比黄晓明靓仔”这样的歌词。
除了期待两人迈向下个阶段,也反转了片头五月天配上新词的国语版《志明与春娇》的故事,成为真正在大陆/香港化的进阶“细仿”版本。
余春娇和张志明这对欢喜冤家,陪了影迷7年时间,经历北上中国工作与复杂的情感波折,三部曲的结尾似乎看到了比较稳定的关系,
然而,两人一直以来踌伫不前的恋情,谁敢说未来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不稳定、多疑、不确定心归何处、你不是唯一等等的焦虑感...
又或是余春娇甚至故意将自己埋进水中刻意要经历濒死时间,决定是否要和张志明走下去的情节,难道不是隐喻了其中的一些敏感关系?
最终春娇与志明决定回到香港拥挤的乐园,继续操着粤语粗口与笑话,证明了香港地理空间虽然局促狭小,不比北京台北的宽敞,但故乡人亲土亲,童年或损友更长伴左右。
当志明用粤语翻唱着自己的未来,究竟是为岛屿的命运而唱?还是有更深沉的地缘政治隐喻和认同焦虑的征候?
我只知道,在这部三部曲的浪漫情话里,爱情和政治,总是傻傻分不清。
当然,也如那句话:认真了,你就输了!
虽然到电影结尾男主还是以前的那个幼稚的张志明,但我们却能看到他对自己与别人展现的责任感。
是啊,我们喜欢的张志明还在,但是他长大了。
“我年纪比你大。”
“但我比你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