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爱情真正的打开方式(从一段浪漫爱情的开始到结束)
这才是爱情真正的打开方式(从一段浪漫爱情的开始到结束)在起心动念之时,作者用他哲学家的洞见,剖析了自己短暂而浪漫的爱情,描述了从发生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 这真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等方式去表达爱情,可是我们越来越不懂爱了。 《爱情笔记》是英国天才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23岁时完成的一部著作。这并非是关于爱情的小说,而是关于爱情的哲思。
经常有来访者因为爱的困惑来找我做咨询。在不断地争吵中,她们开始怀疑,我们之间真的有爱吗?
那么,什么是爱情?
这真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等方式去表达爱情,可是我们越来越不懂爱了。
《爱情笔记》是英国天才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23岁时完成的一部著作。这并非是关于爱情的小说,而是关于爱情的哲思。
在起心动念之时,作者用他哲学家的洞见,剖析了自己短暂而浪漫的爱情,描述了从发生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
从文体来看,德波顿把自己这本小集子称为随笔集。他那些天马行空的自由联想出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充满了哲思,让人有种顿悟的感觉。
当你看透爱情时,你还会相信爱情吗?当你了解爱情时,你还会相信一见钟情吗?
《爱情笔记》讲述的就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
01|坠入情网
一个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巴黎飞往伦敦的航班上,结识了他的邻座,一个年轻的女平面设计师。在机场的海关出口处分手的时候,建筑师已经爱上了平面设计师克洛艾。这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书中没有名字,作者是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的。
我与克洛艾的相遇是否是上天的安排?
我们总会说,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克罗艾因为迟到,不得不改签了航班,而航空公司则把她安排在了我的旁边。她一边研究前排座椅里的安全指示卡,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如果飞机出事,我们都会死掉,这些可笑的安全指示,有什么用?”作为唯一的听众,我回应了她这句话。
由此,拉开了我们彼此走进对方生活的序幕。
后来我分析,这一次邂逅,最终的可能性只有1/5840。看起来除了命运的安排,再无其他可能。
我们如何爱上一个人?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理想化。在提取行李的时候,克罗艾去了一趟洗手间。当她穿过大厅,朝我走过来的时候,她脸上那种焦虑不安、难受的表情,给我一种楚楚可怜的感觉。那种气质,让我忍不住想上前去安抚她,给她安全感。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察到爱的降临。
一个人对他人的美化,可以达到可怕的程度,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忍受。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眼中的伴侣身上的光环,掩盖了他所有的瑕疵。在那一刻,他的缺点,甚至都变成了我们极为欣赏的部分。
所以,只有在不了解所爱之人时,我们才会跌入爱河。最初的行动,必然建立在茫无所知的基础上。那就正好应了那句话,我们因为不了解而相爱,因为了解而分手。
对于坠入情网的人来说,恋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有了潜台词,她的一颦一笑,对你都充满了意义。
你不断的去揣摩,去分析他的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深意,你想要给他恰当的回应,去迎合他。你不断的想要去确定,就如罪人惊惶地等待判决一般,他喜欢我吗?
机场分手两天后,我鼓起勇气给克洛艾打电话,显然她早已把我忘到九霄云外。她看起来很繁忙,匆匆的挂了电话,但是留给我了一丝念想。她答应我,有空时回电话给我。
在等待的过程中,故事的发生与否被打电话的人所操控,接听者失去了诉说的主动性,只能在电话打来时跟随、回应。
02|定位
强烈的吸引让我搜寻着被她吸引的种种迹象。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似乎都饱含深意。
我尝试着给自己定位,猜测着心上人给我定义在她心目中的位置,但我们总是以最拐弯抹角的方式行事。我们询问对方,一个人想从爱情中获得什么呢?这“一个人”体现了言语的微妙回避,避免涉及自己。
这种心理游戏,可以避免被拒绝的尴尬,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即使对方没有给予我们期待的回答,我们也可以全身而退。
当我们在心上人身上发现他完美的吸引力之后,反而会引发我们的自卑感。因为感觉到自卑,我们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那并非是真实的自我。
爱情迫使我们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不是去问我是谁,而是问对于他来说我是谁?
尽管保持真实的自我,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能够不受他人的影响,而获得稳定的个性。
但坠入爱河的人,总是会根据爱人的喜好,来自我定位,自我调整。比如,他期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爱人?我穿上这件衣服,是她喜欢的吗?我的这个发型是他喜欢的类型吗?为了迎合伴侣,我们不得不把自己分裂成两半,一半是真实的自我,另一半是虚假的自我。
我们总是在所爱的人面前显得笨拙,却可以在一个自己毫不在意的人面前收放自如。所以,假如这个人如此完美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要么是你把他过度理想化,要么他用了太多的伪装来修饰自己,而隐藏了那个真实的他。
03|差异
爱情在最初会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有太多的相似,有太多的心有灵犀,而忽略了原来彼此还有很多的差异。似乎接受相似比承认差异要容易得多。
我们相爱是因为缺少相互了解,而是用渴望填补了这种无知。时间终究会告诉我们,每个个体内在深层的心理差异,而想要超越它,则是非常愚蠢的。
成熟的爱情,不会在看到对方第一眼时就坠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浅才会跳入其中。比如交流了以往的经历,政治,艺术,科学的观点,以及晚餐的喜好等等,两个人才决定相亲相爱。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切都是以目的为导向。我们认识一个人,是为了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假如我把这个人作为恋爱的对象,我就是奔着结婚而去的,可能真的来不及了解,就匆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成熟的爱是一种悖论。两个人能走在一起,往往是靠吸引,而不是靠理性。一本正经的去了解一个人,总让人感觉缺少了浪漫。
所以我们最容易爱上的人,是那些除了从他们脸上看到的,言谈中听来的之外,再很少吐露自己的人。因为我们会脑补那些我们不知道的部分,想象他会跟我期待的一样。
04|消逝
在哪一个瞬间,你感觉到你们的爱情变味了?
在《爱情笔记》这本书中,“我”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男人,从蛛丝马迹中,我感受到她已经开始不爱我了。我一直喜欢的麦片,她现在嫌贵不买了。她开始不再仰慕我的才华,而是把我与别的男人做对比,用极为欣赏的口吻称赞他,甚至质疑我的价值。
拒绝是从身体上开始的。我亲吻她时,她推开我,说现在不要。
其实不爱的征兆,早已出现,只是爱情遭到毁灭的恋人,不能接受毁灭的事实,仍然一如既往地付出。他们会徒劳的以为,忽略死刑的裁决,就能阻止死亡的脚步,然而,灭亡的标志随处可见,等待解读。
而真正让你解读清楚,往往是在分手之后。
当受害者无法再用原来的办法复活爱情,我们会变得害怕缺乏创意,而开始怀旧。
当感觉恋人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我们盲目的去重复那些曾经将我们牢牢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试图要挽回他。我们会发现,过去那些心有灵犀的语言不再相通。我们变成了不顾一切墨守成规的人,默守着那个以前恋人爱恋的自己。
而实际上,可能过去的那个我,现在确实被证实是令人讨厌的家伙,无论我做什么,只会加速爱情的崩溃。
当我们不断在爱情中付出,忍受着屈辱,变得卑微,并且用动情的语言告诉她,无论怎样,都会爱着她,希望两人可以携手继续走下去。
而对方却会越发恐惧。如果她足够坦诚,她会告诉我们,不要再把我变成你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人。
05|失恋
在遭遇爱情失败时,人们总是会落入一种宿命论的绝境,为什么会是我?
人们就像遭遇到了一种诅咒,就像俄狄浦斯受到神谕的警告一样,他将弑父娶母,然而这于事无补,最终他难以逃脱宿命。
他的人生是被他人而告知的,自己已经无法左右,他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但却无力改变。
克洛艾决定与我的朋友在一起,我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为了证明我对他们的愤怒,我想用死亡来勾起他们的内疚。人类是一种使用象征和暗喻的生物,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我用死亡来予以象征。
对于失恋者来说,你当然可以用这样的话语去安慰他:不是我的错,只是那个使我痛苦的人有眼无珠,失去我,这将会是他今生最后悔的事情。
然后,我们开始去搜寻他身上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地方,努力的使自己开始厌恶他,讨厌他,到最后,甚至有些庆幸,他离开了自己,这么糟糕的人当然配不上自己。
06|遗忘
那些我们曾一起经历过的事情,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们不断回首和他共度的时光,不断地穿梭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让情感向记忆深处流淌。
当它在我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开始遗忘。当再次走过他曾经居住过的那个街区,两个人一起喝过咖啡的地方,一起去过的那家中餐馆,一同去过的影院,已经没有了心悸的感觉。
忘却是死亡的提示,是失落的提示,是背弃我自己曾一度珍视无比的爱情的提示。我长久以来一直围绕着“我们”打造出来的身份,现在几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我与她的那一段生活,就仿佛我是一块冰,我带着她在现在中前行,它已经逐渐融化。
结语:
在一段恋爱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经验?
是否为下一次爱的旅程做好准备?
阿兰.德波顿说,成熟的爱是一种有性关系的友谊,相处和睦,令人愉悦,彼此回应。
愿每一个经历过爱的人,都拥有成熟的爱。
如果你有情感问题,欢迎关注@任丽的心灵空间一起探讨爱与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