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芳妹妹(徐兰芳儿媳说好家风让我选择这个家)
徐兰芳妹妹(徐兰芳儿媳说好家风让我选择这个家)2015年,王晓跟随王长根第一次回到塘溪镇的老家,这次经历让她对两人的恋情打了退堂鼓。贫困的家庭环境没有压倒王长根,反而激发了他不折不挠的韧劲。大学期间,王长根曾花了一个月时间,骑着自行车到云南、西藏旅行。媒体记者采访徐兰芳一家王长根的母亲徐兰芳靠卖菜谋生,那时父亲一直在生病,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王长根和同学在校园里勤工俭学,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二手书书店,正是靠着这家书店的收入,王长根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和学费。“他很节省,有多余的钱还往家里寄,给父亲治病。”王晓说。
徐兰芳的儿媳王晓接受采访
两年前,她初次从山东来到丈夫的老家,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状况,曾犹豫过是否要嫁到这里,然而丈夫的坚强、婆婆的善良和良好家风,让她选择了留下来,陪伴婆婆共度难关。
王晓和徐兰芳的儿子王长根在火车上结识。王晓当时就读于兰州财经大学,而王长根就读于兰州理工大学。一次暑假,两人乘同一趟火车回家。
“当时他坐我旁边,就聊起来了。”王晓说,这次经历让两个原本不在一所学校的年轻人结识。王晓说,最后跟王长根走到一起,最重要的一点是被他身上表现出的独立、担当所打动。
媒体记者采访徐兰芳一家
王长根的母亲徐兰芳靠卖菜谋生,那时父亲一直在生病,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王长根和同学在校园里勤工俭学,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二手书书店,正是靠着这家书店的收入,王长根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和学费。
“他很节省,有多余的钱还往家里寄,给父亲治病。”王晓说。
贫困的家庭环境没有压倒王长根,反而激发了他不折不挠的韧劲。大学期间,王长根曾花了一个月时间,骑着自行车到云南、西藏旅行。
2015年,王晓跟随王长根第一次回到塘溪镇的老家,这次经历让她对两人的恋情打了退堂鼓。
“虽然知道他们家很穷,但没想到穷到这种程度,当时心里挣扎过。”王晓坦率地说,王长根和父母住在塘溪镇塘头村的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旧房,当时王长根的父亲已经病危,家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家里一没房,二没钱,还欠着这么多债,面对这样一个家庭,王晓心里斗争过,她的家人也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但最终,还是被王长根一家人的行动打动了。
徐兰芳和儿子王长根
“他们家家风很好,婆婆很善良,对我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很努力,有担当。”王晓说。那时,看到婆婆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去菜场卖菜,加上王长根很懂事,帮着家人分忧,王晓被一家人感动,决定说服父母同意两人在一起。
“我嫁的是一个有能力去创造未来的人,不是钱,选择他,相信他。”王晓说。最终王长根也用行动打动了王晓的家人。
去年下半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徐兰芳,王晓跟随王长根回到宁波。其实,徐兰芳归还村民“欠款”的事,一直瞒着王晓,怕她有压力。这几天,王晓还是从媒体上得知的。
王长根接受采访
“婆婆还的不仅仅是救命钱,还是一种感恩,所以我也很佩服、很支持。”王晓说。目前,王长根在奉化区溪口镇工作,而学金融专业的王晓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家里还欠的债,王晓表示,要跟丈夫一起还。
“能还多少是多少,慢慢还。”王晓说。眼下,政府帮助他们解决了大龄青年安置房问题,接下来,王晓想就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减轻负担。
来源 | 鄞州日报
编辑 | 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