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感人爱情电影片段:名家 爱情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经典感人爱情电影片段:名家 爱情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即便小容分手高升、燕子远走高飞、为了荔枝付出鲜活生命,他们都义无反顾。他们自由真实快乐,活在单纯的一往情深中,活在诗歌般的青春里,不愿在世俗中势利成熟。“那是最骄傲的我们,那是最浪漫的我们,那是最无所顾忌的我们。”近来大银幕和国产剧中盛行面无表情的偶像耍酷,意图以蓝色美瞳、白色假发和时尚型男靓女“面瘫式表演”撑起美学体系。而这三个暖男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陈末虽然每天帮助听众、帮助身边的兄弟解决烦恼,却只借破罐破摔的状态来掩饰、借实习生幺鸡来转达、借李荣浩插曲音乐《不说》来表达沉默的孤独:“以前陈末可以温暖这么多孤独的灵魂,只是现在他最孤独。”“我不是不伤不痛不难过,我只是不美不好都不说。我好像没心没肺话很多,我只是不满不足都不说。”雨中悄悄注视、高额保险赔钱,都是他暗暗关注昔日恋人的方式。他以前长夜陪伴温暖过别人,换来城市呼应他的寻找而此起彼伏的双闪灯。那深夜凌晨轻轨上练习电台直播时亲如师徒
文 | 何美编辑 | 如今
2016年国庆档上映的青春爱情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又是一部IP电影。主演邓超,编剧亦即同名畅销书作者张嘉佳,都是网上吸粉的国民暖男大叔,都以一头白发显露80年代前后生人的沧桑味道,加上导演张一白对爱情片视听语言和重庆城市影像的驾驭,白百何、杨洋、张天爱、岳云鹏、杜鹃、柳岩等新生代演员对七个都市男女爱情的演绎,影片具有别样的温暖清新,给低温影市尤其是低谷国产青春爱情片带来治愈风。
三个暖男的一往情深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这是张嘉佳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热门语录,是电影开篇陈末主持电台同名节目中的一句台词。明亮温暖,这样三个暖男,“拖鞋范颓废贱痞”的电台DJ陈末和兄弟肥胖猪头、呆萌理工宅男茅十八,各自上演了不同的爱情人生。
陈末虽然每天帮助听众、帮助身边的兄弟解决烦恼,却只借破罐破摔的状态来掩饰、借实习生幺鸡来转达、借李荣浩插曲音乐《不说》来表达沉默的孤独:“以前陈末可以温暖这么多孤独的灵魂,只是现在他最孤独。”“我不是不伤不痛不难过,我只是不美不好都不说。我好像没心没肺话很多,我只是不满不足都不说。”
雨中悄悄注视、高额保险赔钱,都是他暗暗关注昔日恋人的方式。他以前长夜陪伴温暖过别人,换来城市呼应他的寻找而此起彼伏的双闪灯。那深夜凌晨轻轨上练习电台直播时亲如师徒的身影、随手涂鸦给女孩画上一把雨伞、高原稻城县的广播寻羊与傻子卖肉,都是温暖的一幕幕。而全城最傻的猪头,打造了最惨烈的婚礼,却把泪流悲伤留给自己,把最美祝福送给燕子,笑着告别、悄然远走。
全城最纯的茅十八,“一心探索宇宙真理而没空说假话”的腼腆理工宅男,经历了最猝发的生死别离,却在各种修理改装的电器表白和导航仪语音里惊艳鲜活、陪伴荔枝。
近来大银幕和国产剧中盛行面无表情的偶像耍酷,意图以蓝色美瞳、白色假发和时尚型男靓女“面瘫式表演”撑起美学体系。而这三个暖男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即便小容分手高升、燕子远走高飞、为了荔枝付出鲜活生命,他们都义无反顾。他们自由真实快乐,活在单纯的一往情深中,活在诗歌般的青春里,不愿在世俗中势利成熟。“那是最骄傲的我们,那是最浪漫的我们,那是最无所顾忌的我们。”
山城雨夜的万家灯火
“去看无限平静的湖水,去看白雪皑皑的山峰,去看芳香四溢的花地,去看阳光唱歌的草原。去远方,而漫山遍野都是家乡。”该片将家园和家庭作为爱情故事的重要背景。“贱友无敌三人组”情似兄弟,陈末母亲老年痴呆但却记挂子女,城市电波下车流与楼群双闪支持,稻城乡野藏汉融融。
多种版本的海报,在油彩斑斓的背景里绽放。电台DJ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会端着方便面主持节目,面临末位淘汰乃至失业的危机。都市女强人小容有冷静前进的步伐、投资破产的坚忍,幺鸡有收银员的腼腆与涂鸦的梦想,荔枝有被骗的情事与当片警的人情欢乐,暖意底色包容众生。而走过全世界,最打动你我的仍是家乡小面、麻辣烫、油茶、烧饼和一把雨伞……
重庆籍导演张一白1998年拍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继《开往春天的地铁》、《杜拉拉升职记》等都市爱情片后,以《匆匆那年》票房逆袭《太平轮》(上)和《一步之遥》,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导演奖。他为爱情影视剧注入MV般的乐感美感,成为光影中的都市情感咏叹者。
工业革命、科学理性对古典牧歌侵袭成愁。导演此度在家乡取景拍摄,嘉陵江畔、山城欲暮、人烟未敛,解放碑、十八梯、磁器口等重庆地标逐一露面,穿城而过的轻轨,小巷商铺茶馆,氤氲的影像,台阶上的青苔,破旧却可以倚靠的门框、耐干旱的沙漠植物虎皮兰,都成为孤独的出口。《火锅英雄》、《疯狂的石头》、《失孤》展现了这个山城的繁华与朴实,本片也在轻轨地铁和雨夜电波里承载快乐和忧伤、交织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爱意春天。
近年来青春片呈现井喷之势,但质量良莠不齐,过多“IP 鲜肉”的套路,高片酬邀来颜值,各种花式作死与生离死别,再弄个主题曲就上映了。而本片略接地气,故事不是“爆款”,三个兄弟视角切入七人爱情,不紧不慢像篇散文,节奏明快、叙事简洁、手法节制,没有撕心裂肺的坎坷情事,避免大量闪回、冗长旁白与蹩脚煽情,谢绝伤春悲秋缅怀祭奠,也不刻意追求梦幻感官。
路过万千景象,路过人间烟火。古老的庭院、淳朴的自然和真挚的传统,滋生这股底气,平添丰富底蕴。
睡前故事的治愈系IP
“韶光太好,怎么走过都是辜负;青春太短,怎么燃烧都是耽误;幸福太远,怎么奔跑都是驻足。那么,就让我们做个温暖的人,温暖的从这个世界路过。”“看到小清新不要说矫情。看到二逼段子不要说脑残。看到文艺范不要说装×。看到诗歌不要说无病呻吟。
看到意识流不要说傻X。”网友说,温暖,使得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书网上流行,如当年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和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网络文学发展走到第18个年头,青春活力澎湃,也留下大浪淘沙的白发沧桑。深夜不寐,唯有相伴:安妮宝贝、张嘉佳、唐家三少、沧月、饶雪漫、夏茗悠。
他们都主要以个性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思取胜。其中,毕业于南京大学、曾是西祠胡同“十大人气写手”之一的张嘉佳,先在微博上写睡前小故事,再出版书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确定改编拍摄五部电影,包括王家卫和梁朝伟参与的爱情片《摆渡人》,积累大量IP资源。
不管是日本还是台湾,青春文艺片素以“残酷”著称。越伤痕累累的青春,越需要治愈。因而用伤痛温养情感的日韩式治愈系电影自成一派。“治愈”成为流行文化,“心灵鸡汤”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神器”。将所有跟感情挂钩的文体都贴上“矫情”标签吗?
这是每个人的基本诉求,岂能以一句简单“鸡汤”概括?面对将内生性、文学性的表述转化为影像的挑战,珠玉在前有《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七月与安生》等,叙事规整而无硬伤,风格轻快活泼,视听语言清新。在本片中,小说的味道还在,温暖的感觉依旧。了无杂质的纯粹爱情的文字与影像,是对被粗糙现实磨损的情感神经的修复与缝合。
电台情缘与视听景观
“晴时满树花开,雨天一湖涟漪,阳光席卷城市,微风穿越指间,入夜每个电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条山路铺开的影子,全部是你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音乐,穿过雨幕。电台,传递心语。倾听,成为归返之路。
片中频繁出现多地城市清晨或傍晚的电波,唤醒了“80后”的电台情结。曾听北京音乐台里郑阳主持的《校园民谣》播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白衣飘飘的年代》,KTV抢唱莫文蔚的歌曲《电台情歌》、《盛夏的果实》。如今用收音机听电台已很古老,老爸老妈们也改用手机上网玩微信看视频,我们只在上下班高峰期才顾得上听车载广播。
但视听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进入以影像为先导的景观社会,审美从静观变为流观。特别是在故事匮乏的年代,视听语言必然更加重要。然而在一首歌营销带红一部片的“共识”下,原本很好的故事创意——电台沦为背景,音乐沦为配曲,未能更好发挥音乐及职业在电影叙事和审美中的功能。
工业体系和商业流水线决定了这种粉丝影片感性平面消费性的叙事,趋“柔”避“刚”、趋“浅”避“深”,不可能在社会症候、美学精神、哲学观照、思想批判等方面作为。青春成长中残酷的社会化规训、功利社会的物欲横流、成人世界的“釜山行”,人性追溯如“山河故人”“长江图”的深邃隐喻,都淡至于无。主人公甚至叙事者对时代现实“选择性展示”,并对“小清新”美学“选择性偏重”。
尽管该片在叙事节奏视听后期等方面完成度不错,但一些细节处理可以更精巧。例如发烧冷得感觉下雪了,还会骑摩托车而不是打的送医院?雨下那么大,涂鸦墙用什么材料涂才经雨不褪?
幺鸡电台“毒舌”捍卫陈末与茅十八萌意语音导航均可谓惊艳,不过全片对白台词总体不及《失恋33天》出彩;陈末与幺鸡在麦田里采集声音,难与韩国电影《春逝》的静观镜头和内敛感情媲美:竹林春风拂过嫩叶的沙沙声挠动录音师尚优和电台DJ恩素的心扉,于是他开始为她煮速食面,而她则在收音时偷偷为他哼唱小曲;春末,失恋的男人在寂静的田野上用手里的录音麦恬然聆听春天的声音。
消费时代,电台盛行治愈系,网上流行鸡汤,电影赐你爱情梦,陪你路过故土家园和温暖时光。吕克·贝松说过,“电影不是济世良药 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小说里,荔枝因为“不合适”而与茅十八分手,幺鸡与陈末天各一方。电影中尽管猪头和燕子同吃方便面的故事没成,但还是以浪漫的影像、圆满的结局,触动浸淫于现代冷漠中的内心柔软。
(作者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副处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2147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