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航天员王亚平几次上天(航天员背后的女人)
女航天员王亚平几次上天(航天员背后的女人)高中时期黄伟芬就读于赣州四中,三年来,黄伟芬的成绩年年都是第一,优异的学习成绩没有让她有丝毫的骄傲和懈怠。黄伟芬1964年出生在江西,从小到大黄伟芬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不管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但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为民族、为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却遭到了网暴,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航天女教头黄伟芬的传奇人生。成为航天人的准备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无数人都在关心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发射,这一刻,无数的国人心中都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天问成功问天,嫦娥顺利揽月,筑梦苍穹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的过程。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航天事业向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一位女人的的汗水和付出。
她就是黄伟芬同志,作为成功送11位航天员上太空的航天女教头,黄伟芬同志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举足轻重。
但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为民族、为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却遭到了网暴,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航天女教头黄伟芬的传奇人生。
成为航天人的准备
黄伟芬1964年出生在江西,从小到大黄伟芬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不管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高中时期黄伟芬就读于赣州四中,三年来,黄伟芬的成绩年年都是第一,优异的学习成绩没有让她有丝毫的骄傲和懈怠。
为了让自己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加上自己对武术的喜欢,黄伟芬在高中时期还加入了赣州的武术队。
在武术队里黄伟芬的表现也是十分的精彩,一手剑术舞得漂亮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后来成为了一名航天工作者的黄伟芬一直都十分感谢中学时期加入武术队的那段武术训练时光。
正是在武术队的那段经历才让自己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让自己可泰然自若地面对高压的工作环境。
黄伟芬的不少高中同学对她也都是由衷地佩服。
比如黄伟芬的高中同学欧阳斌就夸她在高中时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舞得一手好剑,平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人长得漂亮还多才多艺,是他们心中的“女神”。
但他最佩服黄伟芬的一点就是她不服输的劲,只要是黄伟芬认定的想做的事,她就一定要做成功,遇到困难不会逃避,只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高中的时光转眼即过,黄伟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犯了难,不是她的成绩不好,而是她的成绩太好,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
这是黄伟芬的父亲鼓励她说,国防科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必须要不断发展不断超越。
在认真思索父亲的话之后,黄伟芬选择了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1985年,黄伟芬毕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同年,她考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她在这里继续攻读重力生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并在1988年获得航天医学硕士学位。
航天医学硕士毕业后的黄伟芬决定将终生都贡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里继续为祖国做贡献,为航天事业发展做贡献。
艰巨的任务
毕业后的黄伟芬做了几年“863”项目中关于载人航天中长期计划的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课题的预研。
后来又参加过尖兵卫星的生物搭载试验任务,也参加过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2年,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而黄伟芬担任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当时的中国在对航天员进行选拔和训练方面完全是一个的领域。
当年黄伟芬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团队完全不知道上太空的航天员需要怎样的身体素质?标准在哪里?对航天员进行训练的话需要重点训练哪一方面?
力量还是耐力?生理还是心理?生理的话需要重点针对哪方面的肢体力量或协调?心理的话又需要哪方面的疏导?
黄伟芬团队在当时没有参考,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也不可能会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培训经验相关资料的提供。
但是在翻阅过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以及地球与太空的环境对比,还有对各种可预见、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进行预判,黄伟芬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交出来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后来这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不仅成为了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也奠定了之后我国二十年的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
在这个基础上,1999年黄伟芬带着不足30人的教练员队伍,从0开始又完成了关于中国航天员培训研究的大纲编制,并制定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本航天员训练大纲。
凡是航天员训练中需要操作的项目,黄伟芬和教练员都会先亲身尝试,直到掌握可靠的训练方式,以及做好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准备为止才会让航天员开始实操训练。
从九十年代地第一批航天员开训到2005年“神舟六号”航天员,在黄伟芬带领虾的长达7年多的航天员训练,一共14名航天员,没有一位出现运动损伤,更没有人出现运动病。
在这里我们特别提一下黄伟芬在2017年带领的那次国际航天员训练,这次训练有包括杨利伟在内的16名中国航天员以及2名欧洲航天员。
这18位来自国内外航天员在我国的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开展海上救生训练,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的海域开展救生训练。
2017年那次的训练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组织实施新模式,也为开展航天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正是这种事无巨细、率先实验还有敢闯敢当的不服输精神,让黄伟芬获得了“航天员女教头”的称号。
纵观黄伟芬的一生,她作为技术负责人创建了中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建立和发展了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
她为我国六次载人飞行任务选拔训练出了优秀乘组,可以说她对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做了重要贡献,也因此载人航天工程3个国家奖都有黄伟芬的名字。
那么这样一位贡献卓越值得赢得所有国人尊重的优秀女航天工作者,又是为什么会遭到网络暴力的呢?
一段采访引起网暴
一切都要从2021年6月17日,承载着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开始说起。
这天,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男性航天员进入我国空间站之后,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总设计师,黄伟芬接受了白岩松的采访。
在采访中黄伟芬介绍道,这三位男性航天员将要在空间站执行时长三个月的任务,三个月期限到了之后,将会有六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进行工作接替。
因为在此之前网友们就非常关心,进行工作接替的六位航天员中会不会出现女性航天员?
为了满足网友们的好奇心,也为了普及航天知识以及宣扬航天精神,白岩松就护板和有女性航天员这一问题对黄伟芬进行了提问。
黄伟芬本人则对该提问做出客观的回答,出现女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长时间的任务中,女性的存在更有利于整个航天小队的融洽相处,并且女性在生活照料,计划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
就是这样一段毫无歧义,客观理性的话,遭到了极端女权主义者的攻击,甚至在互联网上造谣谩骂,造谣者也因此获得了上百上千的点赞数。
其实这段话毫无问题,肯定女性在生活照料、计划管理等方面存在优势,并不会否定女性在探索、理性等方面也存在优势。
很显然黄伟芬总设计师是在肯定女性的价值,但是就被极端女权主义者抓住并且狠狠攻击,她们认为总设计师所说的生活照料等同于洗衣做饭,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一位伟人就在部分有心之人的带动下收到了无端的指责和谩骂,真实让人心寒!
祖国不会忘记我
但是这些谩骂有阻止黄伟芬总设计师前进的步伐吗?答案自然是没有的。
一直以来都是无名英雄的她原本就不在意外界对她的评判。
黄伟芬同志曾经在采访中说过,航天是一个战略工程,这个工程一旦建成,对国家对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就已经非常的幸运了,没有必要名扬四海。
她也常跟自己带领的航天员培训的教员队伍说,加加林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是培养加加林的人是谁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就是要有人成为无名英雄的。
黄伟芬告诉记者,自从参加航天工程以来,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是《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唱出了她自己的真实写照以及心路历程。
她对“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有着强烈的共鸣。
2022年7月24日,在这举国欢庆振奋的时刻,我们要铭记属于中华民族的航天荣光,也要时刻感谢那些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二十多年来中国数十位航天员队伍一次次地冲上太空,之后又平安地返回地球,这一切都离不开黄伟芬总设计师的贡献,杨利伟回到地球后也立马给黄伟芬致电感谢她的培训。
如果您也支持这位对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黄伟芬,请在评论区打出“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