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公元599年,义成公主登上历史舞台,以公主之尊下嫁启明可汗。同年杨广之女南阳公主下嫁了宇文世家。这个人选要忠于隋,要拥有能力、野心和超强的适应力,还要不能威胁到隋的嫡脉掌权者。公元597年,杨坚册封宗女为安义公主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并全力扶持,用于分化西突厥与前朝北周联姻,不幸的是,义安公主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突厥的生活,两年后,启民可汗驻牧白道川,安义公主卒。为了隋与突厥和亲交好的策略不能受到影响,再派一个公主和亲成了必然的选择。选谁好呢?是刚及笄的南阳公主还是选派其他宗室女呢?

义成公主,生不详,死于公元630年。

她从出生到出嫁,在史书上是透明的,不是一笔带过,而是一笔都没有。她的出生和闺名都没有被记载,义成公主,从拥有这个封号开始,她披上嫁衣,也就披上了一身为国出征的铠甲,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史书所记录了她的所有事迹直到死亡。

她为了隋朝和突厥的和平,嫁入突厥,并且在突厥生活近30年之久。

公元581年杨坚统一南北,建立隋朝,对于西部突厥势力,隋文帝采取分而治之的“离间”谋略。

001 被选中和亲,义成公主走进历史舞台

公元597年,杨坚册封宗女为安义公主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并全力扶持,用于分化西突厥与前朝北周联姻,不幸的是,义安公主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突厥的生活,两年后,启民可汗驻牧白道川,安义公主卒。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1)

为了隋与突厥和亲交好的策略不能受到影响,再派一个公主和亲成了必然的选择。

选谁好呢?是刚及笄的南阳公主还是选派其他宗室女呢?

这个人选要忠于隋,要拥有能力、野心和超强的适应力,还要不能威胁到隋的嫡脉掌权者。

公元599年,义成公主登上历史舞台,以公主之尊下嫁启明可汗。同年杨广之女南阳公主下嫁了宇文世家。

和义安公主一样,她的封号都带着功利心,义成——对故国要讲义气,成好事。

毫无疑问,义成公主是隋联姻的牺牲品。那是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何况只是大伯给你找了一门亲事。

对于隋朝皇室而言,她不过可有可无,但对她自己而言,这是一次命运的安排,也是一场命运的改变。

002 远嫁突厥,站稳脚跟

公元599年,隋朝派长孙晟护送义成公主嫁入突厥,一路上,他以送亲使和长辈的身份向义成公主讲述他与突厥多年交往的经验,突厥的文化,格局,并传授谋略,如何分化瓦解突厥,如何利用身份保持隋朝北境安宁等。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2)

前路茫茫,又有义安公主的前车之鉴,未来,异国他乡,她要面对的,都是异国敌人。她知道自己不是简单的出嫁,她的婚姻其实是战场,而自己是这场战争中唯一冲锋的将军,也是唯一运筹帷幄的元帅,而她的兵卒,都要自己去积累,未来想方设法握在手中的权利,会是自己未来唯一的依靠。

义成公主嫁给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启民可汗,义成公主的第一嫁是很幸运的,启民可汗虽然年纪比她大很多,但他是靠隋的帮助才有机会成为可汗,而且他很需要隋的势力和认可,所以对这个新婚妻子很是尊重,这时候义成公主只需要做好和平的使者就好了。

到杨坚去世,隋炀帝登基,隋炀帝最出名的爱好,除了美人,当然就是巡游了,虽然后来的多次下江南都是为了玩耍,刚开始的巡游还是干点正事的。

公元607年的夏天,杨广登基的第三年,他到巡游榆林郡,见了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进献马匹,也获得了很多赏赐。八月,萧皇后为了抬高义成公主的身价,和她同住,最后隋炀帝赏赐了启明可汗和义成公主超规格的车架,给足了他们面子,让他们返回突厥。

这一次给了义成公主足够的支撑,让她突厥的根基更加稳固。

但危机一直都在,最大的危机之一来自她与启明可汗的年龄差,这个亲隋的可汗,不出意外一定会比她先死,按照突厥的习俗,她要随时做好准备,可能出现的下一任突厥可汗。

003 嫁给第二任丈夫,曾经丈夫的儿子

公元609年,启民可汗去世,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位,始毕可汗刚继位,为了稳固地位,首先向隋朝伸出橄榄枝,向隋炀帝请旨求娶义成公主为妻,隋炀帝要求其遵从突厥的本族习俗,让他继娶。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3)

但义成公主在这第二任丈夫手下讨生活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始毕可汗虽然继承了父亲的汗位和妻子,并没有继承父亲对隋的亲厚,在他翅膀硬了之后,就开始各种搞事情。

公元611年起,随着杨广不断挥霍国力,随处可见的起义开始从一个小小火苗,渐渐燎原。

公元615年,那个时候隋到处都是起义,但杨广爱巡游这个爱好还是没改,在北巡长城时,始毕可汗就趁火打劫,率兵将杨广围困在雁门关,杨广被困多日,不得不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但义成公主手上无兵、无权,她绞尽脑汁,只能派人给始毕可汗传信“北边有急”,始毕可汗在九月撤兵北上。

突厥的势力强大越来越强大,始毕可汗的手里拥兵百万,臣服于突厥的除了西部势力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还有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这些中原的割据势力。

母国势弱,丈夫强权,义成公主这个联姻的工具那时的处境可想而知。

公元617年,始毕可汗曾派兵协助李渊平定长安。

004 母国破亡,挣扎求生

公元618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也是义成公主处境微妙的转折点。

这一年,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杨氏皇族所有男丁一个不剩,隋王朝也土崩瓦解。

义成公主的母国不在了,她的面前只有两条路,被舍弃,还是挣扎求生。

义成公主选择了后面一条路,没有人天生就该只当牺牲品,也没人说过,义成公主这样的女人,只能当花瓶。

关键时刻,长孙晟教给她的谋略开始发挥作用。

她告诉这位一直没有被她掌控的第二位夫君,这是一次机会,争霸中原的机会。

同是这一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始毕可汗手握雄兵,身怀利器,他自恃对唐有功,用兵威逼唐朝,骄横无比。这也为突厥和义成公主最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始毕可汗对于中原之地野心勃勃,公元619年,他联合梁师都、刘武周准备突袭太原,但比较不幸的是,大军走到夏州的时候,病逝。

对于义安公主而言,这位不被自己掌控的第二位夫君,终于死了(这么说很过分)。但义安公主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时的义成公主没有母国可以依靠,能靠的只有自己。

她想方设法,立始毕可汗的弟继任可汗,并成功成为处罗可汗的可贺敦。这一次,她完全靠自己的实力上位,唯一能依靠的是前任可汗正妃的身份。

这是义成公主远嫁突厥的第19年,她嫁给了她的第三任丈夫。这位丈夫与前一位丈夫的强势不同,他的耳根子软,这对于义成公主而言是好处也是坏处。

公元620年,在义安公主的主导之下,处罗可汗重兵压境。窦建德为平息义成公主的愤怒,送了宇文化及的人头。这次大军压境,义成公主将萧皇后迎入突厥,一起迎入突厥的,还有杨家仅存的一根独苗,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是隋朝的皇室作旗帜,从此义成公主争霸中原就可以名正言顺。

处罗可汗立杨政道为隋王,史称后隋,继承隋朝的基业。

一起入境的,还有大量的隋朝旧臣和移民,处罗可汗将突厥境内所有汉人都归于隋王,这些人也都成为了义成公主后来的资本,在突厥境内逐渐有可用之人,让她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处罗可汗在位的一年,对外明面上派遣使者通告唐朝,暗中与王世充联系,可惜的是这事儿被潞州总管李袭誉发发现,并且斩杀他们的使者,并且夺取了一万多头牛羊。

唐朝秦王李世民一起讨伐刘武周,可惜在并州三天,处罗可汗贪恋眼前小利,掳掠走许多妇女,被李世明治了。之后处罗可汗打算夺取并州安置杨政道,可惜行动前占了个卜,结果还显示不吉,处罗可汗虽然依旧说:隋对突厥大恩,占卜的结果没什么可信的。手下反对依旧坚持。可惜这事还没开始办,就发生了很多不好的预兆,不久处罗可汗就生病了。

就这几件事,义成公主发现她的这个丈夫虽然听话,可惜就是有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于局势和手下的掌控力实在有点差。

趁着他生病之际,义成公主给处罗可汗服用了五石散,之后不久就病死了。

005 母国和儿子,她选择了母国

上一位大汗死了,突厥需要选出下一任,这是义成公主可以做主的事情,但她以的儿子丑并且弱作为理由,拒绝立他为大汗,这个理由本身很绝,还被写进了史书里,也就只有义成公主一人了。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这是她为了权势找的借口,都说儿不嫌母丑,正常的母亲又何尝真的会嫌弃自己的儿子丑呢?

义成公主虽然是鲜卑族人,但隋朝统一之后她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嫁给自己的儿子,哪怕是名义上的,多半还是不能接受的。

义成公主可以不在意自己的丈夫是谁,嫁了父子三人,换丈夫这件事情,对于义成公主而言,已经麻了,手握权柄远比换丈夫这件事情来得重要。

公元620年,义成公主嫁给了她的第四位丈夫,处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

经过20多年的积累,突厥的汗位传到颉利可汗手中,可以说是兵强马,而此时李唐王朝在中原已经完全取代了大隋王朝,义成公主存心复国,让她的弟弟杨善和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一起劝说颉利可汗:“过去你爹启民可汗和兄弟争突厥国,在隋朝的帮助之下才复位,你们这些儿子才可以当可汗,隋朝对你们有大恩,现在的天子不是隋文帝的后代,你应该扶立隋王杨政道,报答隋朝对你们家的恩情。”

颉利可汗很听话,在位的10年间每年都来侵扰唐朝。

006 义成公主,用最悲壮的方式走完最后一程

等到唐平定所有内乱,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派名将李靖与突厥进行最后的决战。公元630年,突厥兵败,颉利可汗被俘虏。萧皇后入唐养老,杨政道入唐为官。一场战争,只义成公主不投降、不称臣、不屈服。最后被李靖斩杀。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4)

同为女人,义成公主与萧皇后不同,萧皇后本是隋朝的前朝南兰陵皇室,性情温婉,亲眼看到隋朝由盛转衰,看着杨广一天天将隋朝的气运折腾得一点不剩,后来又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之手,王朝兴替,面对一切处境,她都可以都可以泰然。

义成公主离开隋时,是隋的鼎盛时期,隋的灭亡于她而言犹如泰山突然崩塌一样震撼,义成公主在隋朝灭亡的那一刻,她的信念只有光复大隋。原本计划依靠突厥的力量,结果最后的希望也消失不见。

对于刚刚立国的大唐而言,义成公主是前朝公主、敌国王后。大将军李靖将她俘虏并杀死,唐朝民众,甚至对于后世中原的我们看来,更多的是大快人心,但义成公主的路,从走入历史大势的洪流那一刻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不过只是一个被裹挟前行的无辜弱女子。

站在大唐的角度,她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一个顽固不化的女人。

@霏霏石Jinn

作为后人,我们不去评论她的对错,只是感慨,隋朝灭国,她这样的血性的女子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义成公主能够成为和亲公主,成功成为四位突厥可汗的可贺敦(正妻),笼络四位突厥可汗,荣宠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可见她的美貌不俗,但历史并没有记录她的美,她的事迹,足够让史官忽略她的长相。

义成公主在中国古代和亲的公主中,影响力很大。

婚姻励志的经典语录(送给逆境中的你)(5)

她的人生,很励志,她从出嫁开始,就努力适应环境,认真积累权势,搞事业。她可以坦然地入乡随俗,接连嫁给四任可汗,这不是她发自内心的可以接受,这是她为了隋朝的使命感让她这样做。

她是一个铁血的女人,一个智慧的女人,也是一个执着的女人,她用一生来守护隋朝。她的死是悲壮的,就像一个誓死不从的勇士,流尽最后一滴血来守护自己的使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