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农村一姐曾倒追导演老公(第一代国民媳妇)
曾经农村一姐曾倒追导演老公(第一代国民媳妇)可以说,在生活无尽的琐碎里,她把日子过成了诗。她和丈夫总是写诗交流,家里面还有一本厚厚的诗集,女儿长大一些后,一家三口也经常合写打油诗。其实,在生活中,凯丽并不经常做饭。倒不是她不想做,而是几乎没有机会做。她和婆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20多年,做饭、做家务这些事情统统都由婆婆承包了。令人叹服的是,她和婆婆一直生活得十分和睦,结婚几十年,丈夫还一直称呼她为“宝”。
作者:微澜 编辑:贾方方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谁能想到,《花儿与少年》第四季一开播,上热搜的居然是做饭的场面,而且凯丽还得了个“醋王”的称号。
炒菜加调料时,“吨吨吨”往菜里放了好多醋,这番操作让大家惊呆了,甚至有网友说:“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酸味了。”
其实,在生活中,凯丽并不经常做饭。倒不是她不想做,而是几乎没有机会做。
她和婆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20多年,做饭、做家务这些事情统统都由婆婆承包了。
令人叹服的是,她和婆婆一直生活得十分和睦,结婚几十年,丈夫还一直称呼她为“宝”。
她和丈夫总是写诗交流,家里面还有一本厚厚的诗集,女儿长大一些后,一家三口也经常合写打油诗。
可以说,在生活无尽的琐碎里,她把日子过成了诗。
不禁让人好奇:凯丽究竟有什么幸福魔法?
01
从短道速滑运动员,到第一代国民媳妇,她一路向前
凯丽出生在吉林长春,当地几乎人人都会滑冰,小时候的她也很喜欢,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滑冰。
妈妈便让她跟着做短道速滑教练的邻居学了起来,小凯丽学得像模像样。
当时,她和叶乔波在一起训练,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她们都是穿着不太保暖的运动服训练,经常后背被汗水浸透了,脸却冻僵了。
即使如此,小凯丽仍会一丝不苟地认真训练。
一分汗水一分成绩。她当选了速滑队的队长,优秀可见一斑。
然而,短道速滑需要的是腿部的巧劲儿。随着身体发育,凯丽的一双大长腿竟成了绊脚石,阻碍了她的进步。
最终,凯丽退出了短道速滑队。
但这种吃苦拼搏的劲头却深深埋进了她的骨子里。
之后,她又争取到了入伍进军博的机会,成为了一名解说员。但随着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唱歌,又很快离开军博,回学校读书了。
或许是造化弄人,那一年吉林艺术学院声乐系不招生,无奈之下,凯丽报考了戏剧系。
虽然之后她有机会转到声乐系,但因为舍弃不掉表演,也就没有转成。
几年后,她以出色的成绩毕业,进入了煤矿文工团。
对凯丽来讲,这算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新的挑战还在继续。
起初,她没有宿舍,只得在办公楼里找一个角落住,但这都没能影响她的表演热情。
随着表现越来越出色,她还参演了电影《八女投江》。
《渴望》剧组选角时,注意到了凯丽。
导演鲁晓威去找她的那天,她正在排练,导演在台下等了很久。
凯丽过意不去,对鲁晓威说:我也不会做什么,给你下一碗面条吧。
就是这个举动,很符合刘慧芳的特点,也让鲁晓威认定了凯丽。
拍摄时,她反复揣摩角色,把对姥姥的认识融合到人物塑造上,演活了刘慧芳。
随着《渴望》播出,凯丽开始被无数人知晓,又拿到了金鹰奖,还在1992年荣获了十佳演员之首。
在寻找人生方向时,面对种种曲折,她没有被吓退,反而脚踏实地的探索,找寻适合自己的出口。
因为《渴望》,凯丽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
02
一见钟情的爱情,遇上婆媳同住的困境,她巧妙化解
就在凯丽名声大噪之时,爱情也悄然到来。
1995年她到深圳拍戏,一次外出吃早茶,竟有一男子径直走来,对方仿佛早就认出了她,开口便说:“慧芳,你好!”
而凯丽竟对这个人一见钟情,两个人相谈甚欢,还互留了联系方式,而且很快走到了一起。
这人就是后来凯丽的丈夫张建全。
当时张建全事业刚刚起步,经济上并不宽裕,但凯丽并不在意,连婚礼酒席的钱都是自掏腰包。
又因为张建全的事业重心在深圳,凯丽还义无反顾带着户口奔赴而去。
没想到的是,凯丽在深圳能接到戏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张建全事业上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压力。
但凯丽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事业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
张建全老家有习俗,父母要跟着小儿子养老,而且一定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要知道,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家人都很为凯丽担心。
但她却想得很明白,想要和这个男人生活在一起,那就要接纳这些。
婆婆因为管理家事习惯了,厨房、家务样样都要管。还因为“刘慧芳”的影响,婆婆一度期望凯丽能够像刘慧芳一样温柔贤惠。
这无疑难住了凯丽,影视剧中的角色毕竟是塑造的,并不是她自己。
好在丈夫理解她的难处,用老人能理解的方式不断和老人沟通。
婆婆也不是不明事理,开始慢慢接纳并不像“刘慧芳”的儿媳。
凯丽也作出了让步,既然婆婆喜欢做家务、做饭,那自己就索性放手。只有日常想给孩子做点儿什么时,才偶尔做几次,平时就任由婆婆做主。
她不仅是这样做了,心里面也想通了,还经常发自内心地感恩婆婆。
逢年过节,第一杯酒总会先敬婆婆,由衷地感谢婆婆为家庭的付出。
等到条件再好一些,买了比较大的房子,凯丽主要生活在二楼,婆婆则生活在一楼,给彼此更大一些的空间。
凯丽做的这一切,丈夫张建全都看在眼里,打从心里感恩妻子的付出,处处都考虑妻子的感受。
生活中,凯丽是个像林黛玉一样感性的人,有时情绪上来就会止不住地难过。
每当这个时候,张建全都会陪在妻子身边,甚至还为此推脱掉一些重要的工作。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维里,女性一定要管家,因为这样才是女主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就一定要做好家务饮食,真正的核心在于让一家人的心聚在一起。
这世上从来没有人的婚姻像童话一样,都需要面对现实的琐碎。真正的智者都不会被吓倒,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个圆画好。
03
生女后再出发,戏路越来越宽,她又开始跨界
凯丽来一直没有放下自己的演艺梦想,就算是在深圳的日子,也没有完全停下工作。
随着丈夫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女儿一天天长大,她便又萌生了回北京发展的想法。
每每有人问她“最近演了什么新角色”时,她心里想要再登银幕的想法就更强烈。
令人开心的是,当凯丽提出这个想法时,丈夫很爽快地答应了。
但淡出那么久,回归银幕谈何容易。
当时,凯丽刚刚被调到中央实验话剧团,团里要拍摄话剧《纪念碑》。
几经争取,她拿到了梅加的角色,这个人物既是一个女儿无辜被害的受害者,又是一个复仇者,演绎难度很大。
那段时间,凯丽无论干什么,脑子里都在琢磨这个角色,还把初为人母的种种感情融合到角色中。
最终,她凭借梅加这个角色拿到了梅花奖,而后又凭借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出色表演斩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话剧演出后,引得一众剧粉惊呼:原来,凯丽还可以这样。
可以说,她又一次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打开了局面。
但生活却又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2003年,凯丽的妈妈和婆婆先后住院。先是妈妈因为尿毒症做换肾手术,没多久,婆婆就因为双腿膝盖长骨刺做手术。
两位老人住院,女儿刚刚上小学,凯丽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张建全尽可能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北京,夫妻俩一起并肩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出院后,凯丽又把婆婆和妈妈都接到家里照顾。
好几年的时间,她尽心照顾,对比之下,也让婆婆感到儿媳的好。
过了几年,凯丽的妈妈回老家了,婆婆却并不想离开,她觉得这里就是自己的家,还对别人说:我儿媳比刘慧芳还孝顺。
当她再回头想重拾演艺事业时,已经40多岁了,再次登上舞台的机会更加渺茫,她甚至一度准备转行开皮衣店。
也许是上天不忍心让一个好演员就此泯然,就在皮衣店一切准备就绪时,她接到了《保卫延安》的一个角色。
这又让凯丽心里萌生了希望之火。
丈夫深知她对于演戏的热爱,帮她客观分析了情况,也尊重她的选择。
下定决心后,凯丽比之前更加用心,她凭借着过硬的演技再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更多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人到中年,又经历了这么多生活的波折,她开始尝试有不同特点的角色,既有《裸婚时代》里工于心计的妈妈,又有《咱们结婚吧》里情绪化的妈妈。
近几年,她又演绎了《人民的名义》中的吴老师、《人世间》里的曲书记。
即使是剧中的小配角,也让她刻画得十分立体,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仿佛无法用某一种角色来定格凯丽,反而是称她为“演员”“老戏骨”比较合适。
回到生活中,凯丽便全然做起了她自己,继续着自己的多愁善感,听丈夫讲人生哲理。
有时,丈夫还会陪她一起打磨人物形象。
拍摄《裸婚时代》时,丈夫陪她一起揣摩人物语言,女儿帮她添加时髦词汇,一家人坐在桌旁,为了她的梦想集思广益。
这时候,丈夫仿佛不是那个偌大公司的董事长,还仍然是青春年少时的少年,帮着心爱的女孩完成一件非常想做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们外出游玩,张建全仍然会大声喊着:张凯丽,我爱你。
遇到凯丽不懂得处理的人际关系,张建全也会耐心地指点。
而这个时候,她绝对不会因为有丈夫的宠爱就不管不顾,反而是认真倾听丈夫的建议,用心处理好每一件事。
年近花甲,凯丽过经历风雨,却仿佛并没有被岁月磨平,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自己的演艺事业,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开始尝试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去参加真人秀和跨界歌王。
是突破,也是圆曾经没有去声乐系深造的梦想。
到五六十岁,因为热爱成就了一份事业,还能够转身去追寻曾经的梦想,这何尝不是一份难得的勇气呢?
我们这才发现,真正的智者都是在生活中一点点地蓄积力量。
生活中哪有一定要怎样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来界定。一个人只要清楚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可以了,至于如何去做,那就交给时间和机遇。
一个人的内心不被禁锢住,他的眼界和事业便不会被禁锢。
04
最近几年,凯丽越来越活跃在各种舞台上,参加了很多综艺。
观众看到了她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将近60岁的她仍然敢于突破,体验各种未曾体验过的新鲜事物。
记得鲁豫曾说过这样一席话:
一个女人,这辈子活成刘慧芳,实在太憋屈了。但很喜欢凯丽,因为一个演员,一辈子能演这样一个角色足矣了。
不过,她更喜欢突破后的凯丽,因为演得精彩,活得自在。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总要用自己的方法去打破一层层限制,突破一道道束缚。
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生来的定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界定自己。
愿生活中的你我,都有这个能力!
参考资料:
1.《可凡倾听:坐上过山车的人生-张凯丽》
2.《非常静距离:之人生新渴望-张凯丽》
3.《鲁豫有约:幸福新渴望-张凯丽》
4.《张凯丽、张可盈——明星母女的对抗与亲情》
5.《张凯丽:从冰场一路驰骋到舞台》
6.《“刘慧芳”复出话人生:潮起潮落宛如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