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爱情的感悟(关于未来爱情的N种想象)
关于未来爱情的感悟(关于未来爱情的N种想象)如果社交网络能够提供与真实别无二致的爱情《之恋》剧照。电影《之恋》讲了一个极端害羞、内向而敏感的宅男,把视为他的恋人,带她去吃饭,参加家庭聚会,去教堂礼拜,甚至想要和她结婚。所有人都把他视为异类,觉得他是个疯子。这个故事固然异想天开,可想一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的皮肤和人的皮肤毫无二致的细腻,她们会自行运动,她们有自己的智力活动和喜怒哀乐——换言之,她们和人类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不是人。如果这一天到来,扪心自问,谁内心深处不希望有一个自己定制的完美恋人呢?在未来,哪有什么白蛇为许仙宛转蛾眉马前死,人不再为爱情牺牲什么,若人生的情感世界不过是代码和数字组成,那又有什么值得牺牲?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凭什么爱情不会?爱情还会存在,科技发达无法克服孤独,可是,我们的爱情也不一样了。
话剧《青蛇》剧照。白蛇传背后的古典爱情,在未来世界里只是传奇。
文/蒋方舟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们更愿意相信机器,因为它们冷酷、精准、不会情绪化。相比较而言,人类懒惰而不稳定,缺乏条理。在未来社会,任何的无用功,任何的多余都是要竭力规避的。城市的运转将变得精密无比,只有机器能够操纵,让它运转。
互联网和物流公司成了最发达的产业。互联网满足人们的虚拟要求,物流满足了人类的现实物质要求。人可以一辈子足不出户还活得多姿多彩,人可以过完一辈子而不必和其他任何一个人说话。人们在虚拟世界里死去活来,经历种种极端的体验,却忘记了在现实世界里怎样和另一个人交谈。
电影《之恋》讲了一个极端害羞、内向而敏感的宅男,把视为他的恋人,带她去吃饭,参加家庭聚会,去教堂礼拜,甚至想要和她结婚。所有人都把他视为异类,觉得他是个疯子。
这个故事固然异想天开,可想一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的皮肤和人的皮肤毫无二致的细腻,她们会自行运动,她们有自己的智力活动和喜怒哀乐——换言之,她们和人类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不是人。如果这一天到来,扪心自问,谁内心深处不希望有一个自己定制的完美恋人呢?
在未来,哪有什么白蛇为许仙宛转蛾眉马前死,人不再为爱情牺牲什么,若人生的情感世界不过是代码和数字组成,那又有什么值得牺牲?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凭什么爱情不会?爱情还会存在,科技发达无法克服孤独,可是,我们的爱情也不一样了。
《之恋》剧照。
如果社交网络能够提供与真实别无二致的爱情
Facebook的第51号员工凯瑟琳·罗斯,写过一本《孩子王:我眼里的扎克伯格及其Facebook王国》。书中最有意思的细节,是她写到自己和公司的工程师保持着暧昧关系,但是很多次,当他们躺在床上相互抚摸的时候,两人都不希望把这个过程继续下去。
凯瑟琳写道:“性爱对于我们来说过于真实、可怕,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实。因为在性爱——身体实在而完全的交织——之后,我们无法再回到虚拟世界。然而虚拟世界是我们财富的源泉。而且,作为Facebook的名义领袖,我们需要保持公司所依赖的距离感。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与他们所爱的人紧密连接在一起,那么他们——我们——就不会再需要Facebook,以及它所允诺的远方永远即将到来的爱。” 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想法:惧怕真实,因为它将会降低让人们对虚拟的要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发出了一种远程背心——Like-A-Hug(宛若拥抱)。它穿起来就像一个救生背心,通过与Facebook账号绑定,当好友对状态、照片、视频点了“赞”,通过远程网络,该背心会自动充气、收缩,给使用者一个虚拟的拥抱。
科学家们很得意,他们利用科技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解决了现代宅男宅女的孤独问题。我们不需要太超群的想象力,就可以预见,既然有了Like-A-Hug,一定会有Like-A-Kiss(宛若接吻)和Like-Sex(宛若性爱)。前者是一个头套,后者是一个特制内裤。
现在人们从互联网中获得的性满足不过是隔靴搔痒的意淫,若在未来,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能提供的性爱满足和真实别无二致,那谁还需要去寻找爱情?
与facebook关联的“like a hug”背心。
关于未来恋人的选项,都会出现在一个触摸屏幕上
作家石黑一雄则在小说《别让我走》里描述了一个残忍的故事,故事讲了一群在寄宿学校里长大的小孩,他们会欢笑也会欺骗,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他们却被灌输一种奇怪的教育,被告知自己活着是为了向外面世界的人提供器官。
你或许已经猜到了,他们是一群克隆人。掌控他们的机构企图证明,他们有着自己类似灵魂的东西,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可主人公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服务于人类,他说:“也许这仅仅是一股来了又去的潮流,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的生活。太悲哀了。”
人类早已掌握了克隆技术,但是由于伦理等问题,并没有把它付诸生产或使用。但再也清楚不过的事实是:任何对技术的强行限制——无论它来自道德正确还是政治正确,都只是暂时的。人类总会找到理由和机会把它发展到极致。
少女们捧着脸颊畅想自己未来的恋人:“他大概一米八出头,头发柔软,肤色健康,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穿白衬衫很好看。双鱼座,很温柔,智商很高,有幽默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选项都会出现在一个触摸屏幕上,供你选择和定制。
在如今的恋爱交友社区中,可以通过关键词来确定选项,搜索钟意的目标对象,定制恋人的未来还会远吗?
对于爱情的忠诚和纯洁,只能依靠人性维系,而不是制度
学者李银河在预测未来爱情的时候,说:“未来爱情是一种更自由的爱情,所谓自由,是承认差异和多元的。”
她更预测了婚姻制度的消亡,她说:“之所以有婚姻,一个是为了养育子女,另一个是为了继承私有财产,如果财产有其他方法处置,由同居者来共同抚育子女,那么婚姻制度就有可能消亡。”
当现代社会的选择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疑惑:“为什么要结婚?”无论答案是什么,它一定不会是爱情。
爱情的荷尔蒙甚至连一年都撑不过,答案一定不是因为爱情。一纸结婚证明恰好是对爱情不够信任。
社会发展到现在,婚姻的必要性显得越来越虚弱。在法国,非婚生子女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婚生子女,一夫一妻制并不是唯一抚养出心智健全后代的制度保障。另外,经济的发展使得无论男女都能够独立养活自己,财产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夫妻在签署“婚前协议”,保证没有人能够通过结婚发家致富。
当罗密欧对月亮起誓永生永世的爱情时,朱丽叶说:“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罗密欧问:“那我用什么起誓呢?”朱丽叶说:“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四百多年后,人类连月球都已经登上,科学技术消解了一切未知而神圣的事物。在未来,当不再有任何技术限制、道德约束、制度保障,对于爱情的忠诚和纯洁,就只能依靠着人性去维系。先知莎士比亚早已预言——凭你优美的自身起誓。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里,早已遇见对月亮起誓的不确定性,爱情若要许愿,只能凭人性本身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