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皇上如果想解决这事,也不能一撸到底,那样会激起兵变,要慢慢来,先削弱夺取一部分藩镇的权利,少给点粮食,地方收的赋税要运到国库来,再把他们的兵弄过来点,这样他们没有对坑中央的实力,自然就老实了!这十二字是什么呢?在《资治通鉴》上赵普是这么给赵匡胤说的:“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的意思是陛下唐末五代十国乱成这样,都是封到外边的军阀太多了,权利太大了,给他们粮食,给他们精兵,他们却拥兵自重。他们作为土皇帝比你这真龙天子实力还大,怎么会不造反,怎么会没有动乱?赵普影视形象赵普自从跟了赵匡胤混了以后,策划了陈桥兵变,让赵匡胤当了皇帝。赵匡胤又怕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睡不着觉,又是赵普给赵匡胤出点子,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赵匡胤失眠的问题。其实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了几个跟赵匡胤亲近兄弟的兵权,要想彻底削弱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还要靠赵普和赵匡胤聊天的时候提出的十二字计策

说起北宋的开国,总免不了想到一个典故叫“黄袍加身”,自然也会想起一起兵变,叫“陈桥兵变”。赵匡胤正是凭借这两个事件当上皇帝的,当然这两个事件可以理解为一个事儿。这次事变有两个人是主要策划者,一个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一个就是赵普!

赵光义很多读者朋友都很熟悉,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虽说是赵匡胤的弟弟,实际上人家是赵家老三,赵匡胤只是他二哥,他还有个大哥叫赵匡济,只是死的早。由于赵匡胤突然暴亡,皇位没有按规矩传给自己的娃,却让弟弟赵光义登基称帝了,因此民间传说“斧声烛影”赵光义杀了哥哥才称帝的。历来争论挺多的,这也算是一个历史迷案吧。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1)

赵匡胤影视形象

陈桥兵变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赵普了,史书上记载:赵普生于公元922年,幽州蓟县人,这个幽州蓟县应该就是今天的河北天津一带了,在赵普的爸爸赵回的记载上说是迁到了河北常州,也就是常山赵子龙说的常山!后来又把户口迁到了洛阳。

赵普影视形象

赵普自从跟了赵匡胤混了以后,策划了陈桥兵变,让赵匡胤当了皇帝。赵匡胤又怕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睡不着觉,又是赵普给赵匡胤出点子,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赵匡胤失眠的问题。其实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了几个跟赵匡胤亲近兄弟的兵权,要想彻底削弱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还要靠赵普和赵匡胤聊天的时候提出的十二字计策。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2)

宋太祖赵匡胤像

这十二字是什么呢?在《资治通鉴》上赵普是这么给赵匡胤说的:“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的意思是陛下唐末五代十国乱成这样,都是封到外边的军阀太多了,权利太大了,给他们粮食,给他们精兵,他们却拥兵自重。他们作为土皇帝比你这真龙天子实力还大,怎么会不造反,怎么会没有动乱?

皇上如果想解决这事,也不能一撸到底,那样会激起兵变,要慢慢来,先削弱夺取一部分藩镇的权利,少给点粮食,地方收的赋税要运到国库来,再把他们的兵弄过来点,这样他们没有对坑中央的实力,自然就老实了!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3)

宋太宗赵匡义像

民间传说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该说《论语》太厉害呢,还是该说赵普从《论语》中读到了什么治国秘密呢?其实编者翻遍《宋史》和《资治通鉴》有关赵普的记载,都没有显示有这句话,反而在《宋史》查到这么一句话:“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这意思是赵普年轻的时候就学习怎样当官了,对官吏的事了解的比较多,其他的文化知识知道的少,当了宰相以后,老哥们老上司赵匡胤就叫赵普多读读书,都当大官了,还要帮我办事,没文化咋整?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是谁(他是北宋宰相死后封王)(4)

赵匡义影视形象

赵普,经历太祖太宗两朝一生也是起起落落的三次罢相,三次为相。在公元992年也就是宋太宗淳化三年去世,宋太宗追封真定郡王,之后的宋真宗追封为韩王。死后可以说享尽哀荣!

赵普死后他老婆就出家当尼姑了,在《宋史》中记载到“普妻和氏言愿为尼,太宗再三谕之,不能夺。”宋太宗还劝呢,结果劝不了。接着赵普的两个闺女也出家当尼姑了。《宋史》“二女皆笄,赐长女名志愿,号智果大师;次女名志英,号智圆大师。”笄,古代满15岁可以恋爱结婚的年纪,就是成年的意思,两个闺女成年后都出家了一个叫智果大师,一个叫智圆大师。

有趣的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论语》是儒家思想作品,而赵普的老婆女儿却皈依了佛门。看来赵普老婆闺女对《论语》没有兴趣。老婆闺女都出家的宰相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

古今史事/2017.6.28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