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意思是说,邑姜在怀孕的时候,站立时就正直身体,坐下就端端正正,一个人独处也不放任性情,我行我素,即使很生气也不口出恶言辱骂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好胎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姜子牙如此优秀,他的女儿邑姜自然也不会差。在嫁给周武王姬发后,她帮助姬发将后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姬发的贤内助,后来姬发说他治国依赖十位贤臣,其中有一人就是他的妻子邑姜。邑姜不仅治理后宫有功,她还为姬发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姬诵,他是西周第二代天子,也是历史上公认的贤明之君;另一个则是姬虞,后来获封唐地,也被称为唐叔虞,其儿子后来改国号为“晋”。据说,邑姜在怀着周成王的时候十分注重胎教,她行事遵循以下准则:

《韩诗外传》记载:“(孟子母)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好的胎教可以促进胎儿大脑良好发育,不断开发其潜能,现代胎教有音乐、语言、饮食等方式,而我国古代其实也早有胎教之说。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希望能有一个天才宝宝,而相关研究表明,在妇女妊娠期间对胎儿进行良性刺激,可以有效促进胎儿的健康成长,因此胎教逐渐受到宝妈们的重视。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一位母亲开始重视胎教了,她就是姜子牙之女邑姜。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1)

话说在商朝末年,纣王与宠妃妲己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导致天下民不聊生,而朝堂上的忠臣良将或被打压流放,或被残害致死。商朝呈现出衰败迹象,值此乱世,有志之士纷纷寻找明主,意图一展抱负。

姜子牙就是其中一位人才,他精通军事、政事,被称为“百家宗师”。不幸的是,姜子牙前半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不过在年老之际,他还是得遇明主姬昌,这才有机会建功立业。之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并协助姬发建立周朝。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2)

姜子牙如此优秀,他的女儿邑姜自然也不会差。在嫁给周武王姬发后,她帮助姬发将后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姬发的贤内助,后来姬发说他治国依赖十位贤臣,其中有一人就是他的妻子邑姜。

邑姜不仅治理后宫有功,她还为姬发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姬诵,他是西周第二代天子,也是历史上公认的贤明之君;另一个则是姬虞,后来获封唐地,也被称为唐叔虞,其儿子后来改国号为“晋”。

据说,邑姜在怀着周成王的时候十分注重胎教,她行事遵循以下准则:

“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

意思是说,邑姜在怀孕的时候,站立时就正直身体,坐下就端端正正,一个人独处也不放任性情,我行我素,即使很生气也不口出恶言辱骂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好胎教。

虽然做到这几点并不困难,但要是让任何一个人坚持这样做10个月,就是一种折磨了,而邑姜偏偏就做到了,怪不得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3)

现如今,胎教方式比邑姜时期更多,效果也更好,但在古代西周那个环境下,邑姜能够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已经很不容易了。

邑姜胎教的方式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很多女性怀孕时都以这种胎教方式要求自己,即使到了今天,邑姜的这个方法仍旧被视作胎教良方,由此看来,邑姜称得上是“胎教典范”

当然,邑姜培养出来的周成王也不负邑姜的期望,成为我国历史上公认的明君之一,“成康之治”就发端于周成王治国期间。想必邑姜看到自己大儿子做出如此成就,也会特别自豪吧。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4)

而邑姜小儿子唐叔虞名字中的“虞”字也有来历,在《左传》中有相关记载。

周武王曾梦见天帝说,你即将出生的儿子要取名为“虞”,我要把唐地赏赐给他。后来邑姜生下唐叔虞的时候,看见他的掌纹与“虞”字很像,于是周武王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虞。

后来叔虞做了唐地的君主,他遵循古法治国,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世人广泛称赞。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治国理念,并在迁居到晋水旁后,更改国号为“晋”,因此,唐叔虞也成为晋国立国君主和三晋文化的创立者。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5)

如今,山西太原就有一个晋王祠,里面供奉的就是唐叔虞和他的母亲邑姜。不过邑姜的名声之所以在历史上不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老爹是姜子牙,老公是周武王姬发,儿子也是一代明君,这些男人身上的光环太强大,把邑姜给遮盖了。

结语

邑姜虽然名气不大,但不能否认她为周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这位伟大母亲的言传身教,或许也就不会有后世所称赞的“成康之治”。

其实西周不仅仅是邑姜重视胎教,“周氏三母”太姜、太任、太姒都很重视胎教,并且还都是有名的贤母,由此看来,西周之所以兴盛与母亲的正确教育关系很大。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谁:丈夫和儿子是天子(6)

由此观之,怀孕的宝妈要重视宝宝的胎教,从情绪、言行、行动等方面给胎儿更多好的影响。同时,也对天下所有母亲献上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无私地奉献,让孩子拥有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