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阻的三种数据:2.4电阻及其测量
测量电阻的三种数据:2.4电阻及其测量一、电阻与电阻定律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k (千欧)和M(兆欧)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 k=103;1 M=106 2.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实验规律称为电阻定律。
观察与思考
“220V、100 W”灯丝的电阻比“220V、25W”灯丝的电阻小 。
一、电阻与电阻定律
- 电阻:当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作定向运动时会受到阻碍,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称为电阻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k (千欧)和M(兆欧)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 k=103;1 M=106
2.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实验规律称为电阻定律。
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电灯泡的灯丝用钨丝制造,灯丝发光时温度约2000C,钨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1C电阻约增大千分之五,所以,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要比常温下的电阻大很多。
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不大。而碳和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电阻器
1.常用电阻器:常用电阻器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
1.常用电阻器:敏感电阻器通常又称为电阻式传感器。如光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等。
2.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标称阻值、允许误差和额定功率
(1)标称阻值是标志在电阻器上的电阻值。
(2)允许误差是指电阻器的实际阻傎与标称阻值的差值。
(3)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气压和温度下,长期连续工作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额定功率较大的电阻器,一般都将额定功率直接印在电阻器上。额定功率较小的电阻器,可以从它的几何尺寸和表面面积上看出。
3.电阻器阻值的表示方法
1.直标法:直接用数字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
“68k±5%”:电阻器的标称阻值为68k,允许误差为±5% 。
2.文字符号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或两者有规律的组合,在电阻器上标志出主要参数的标志方法。
“0.25J”:电阻器的标称阻值为0.25,“J”表示允许误差为±5%。
3.色标法:是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或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的方法。
4.四色环表示法:色环电阻器阻值=第一、二色环数值组成的两位数×第三色环的倍率(10n)
则其阻值为:10×101=100
从而识别出该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为100 ±5%
5.五色环表示法:色环电阻器阻值=第一、二、三色环数值组成的三位数×第四色环的倍率(10n)
则其阻值为:470×101=4700=4.7k
从而识别出该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为4.7k ±1%
三、电阻的测量
- 万用表测电阻:(以测10k电阻为例 )
①选择挡位与倍率。选择R×1k挡。
②电阻调零。每次选好或更换倍率后,测量之前必须进行电阻调零。
③测量方法。用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被测电阻的两端。
④ 正确读数。其测量值为: 10×1k=10 k
2. 单臂电桥测电阻
①先将检流计的锁扣打开(内→外),调节调零器把指针调到零位。
②把被测电阻接在“Rx”的位置上。
③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桥臂比率,使比较臂的四档都能被充分利用。
④先按电源按钮B(锁定),再按下检流计的按钮G(点接。
⑤调整比较臂电阻使检流计指向零位,电桥平衡。
⑥读取数据:被测电阻=比较臂读数之和×比率臂。
⑦测量完毕,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按钮,然后拆除被测电阻,再将检流计锁扣锁上,以防搬动过程中损坏检流计。
3. 兆欧表测绝缘电阻
①将兆欧表放置在平稳的地方。
②开路试验。将兆欧表的两接线端分开,摇动手柄。正常时,兆欧表指针应指向“∞”。
③短路试验。将兆欧表的两接线端接触,摇动手柄。正常时,兆欧表指针应指向“0”。在摇动手柄时不得让L和E短接时间过长,否则将损坏兆欧表。
④用单股导线将“L”端和“E”端分别接在被测电阻两端,摇动手柄,摇动手柄的转速要均匀,一般规定为120/mim,允许有±20%的变化。
⑤使用后,将“L”、“E”两导线短接,对兆欧表作放电工作,以免触电事故。
本节课讲了有关电阻阻值的识别,其实阻值的识别很简单,只要记住规律就不会很难,兆欧表的使用写的比较完善,希望对各位电工有所帮助,毕竟测量绝缘电阻是很重要的!有喜欢的粉丝给小编点个关注哦!望各位电气大佬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