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胆囊息肉是恶性的(哪些胆囊息肉容易恶变)
什么样的胆囊息肉是恶性的(哪些胆囊息肉容易恶变)2、此外,对于单发的胆囊息肉,也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尤其是这种单发的胆囊息肉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 1.、首先,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是推荐进行手术治疗的,因为很多人都认为 直径大于1cm胆囊息肉能发生癌变; 在临床工作中,我曾经接诊过许多胆囊息肉的患者,他们也都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就是胆囊息肉是不是会癌变以及哪些情况下会癌变,我都一一向他们解答,而且我也告诉他们胆囊息肉不一定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很多时候胆囊息肉仅需定期复查就可以。(1)胆囊良性息肉 (2)肿瘤性的胆囊息肉
小崔医生告诉你,关于胆囊息肉多大才会癌变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以为胆囊息肉长的大才会增加癌变的机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胆囊息肉是否发生癌变是跟许多因素有关,如是否是单发胆囊息肉或者是否合并有胆囊结石等,下面我给大家从以下4方面讲一讲胆囊息肉这个病:1、多大的胆囊息肉容易发生恶变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恶变几率;
2、胆囊息肉有几种病理类型,哪些类型的胆囊息肉会发生癌变;
3、由于胆囊息肉是存在恶变可能的,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查来发现胆囊息肉呢;
4、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我曾经接诊过许多胆囊息肉的患者,他们也都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就是胆囊息肉是不是会癌变以及哪些情况下会癌变,我都一一向他们解答,而且我也告诉他们胆囊息肉不一定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很多时候胆囊息肉仅需定期复查就可以。
一、多大的胆囊息肉容易发生恶变,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恶变的几率- 首先在临床工作中,大家都默许了一个标准,那就是如果在超声检查下发现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了10mm,那么这个时候就存在恶变的可能;而且如果是单发的胆囊息肉且直径超过10mm的话,那么发生癌变的风险极高,因此是建议及早切除以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 除此之外,对于生长在胆囊颈部或者是胆囊底部的胆囊息肉,当直径较大时也是存在恶变的风险,同样建议早期切除。而如果胆囊息肉患者同时合并有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时,在这种炎症以及结石的刺激下,也容易发生癌变,建议及早切除。
- 胆囊息肉的病理类型有很多,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瘤样增生等,这其中胆固醇息肉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也是一种良性的病变。
(1)胆囊良性息肉
-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讲胆固醇息肉,据临床统计,胆囊息肉患者中大约有90%以上都是胆固醇息肉,足可以这种息肉的多发性。胆固醇息肉多发的原因与机体对胆固醇的代谢发生异常有关,尤其是当人体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时,如果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就会导致胆固醇被游离出来,最终被胆囊细胞所结合,继而发生沉积并生长。
- 胆固醇息肉可长在胆囊的任何地方,而且这种息肉一般都是多发性的,很少出现单发,毕竟这是一种良性的息肉病变,而单发却是发生恶变的风险之一。这种多发的息肉,大小都不会太大,很少有超过十毫米的,因此基本上不会发生癌变。
- 炎性胆囊息肉,顾名思义,是由于胆囊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这个也很好理解,就像局部皮肤被反复的摩擦后会使这部分皮肤增生,胆囊炎性息肉就是因为这种炎症刺激所形成的肉芽肿类增生,炎性息肉就是这个道理。炎性胆囊息肉一般都很小,基本上都在五个毫米以下,既有单发性息肉也有多发性的息肉,但是临床统计中并没有报道这类息肉癌变的病例。
- 而胆囊内腺瘤样增生以及瘤变,也是由于胆囊壁细胞发生增生而引起的。这类胆囊息肉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是种类却有许多。如局限性的囊息肉,这类的人息肉呈圆锥形分布,而阶段型的胆囊息肉,呈凹凸不平的形状,广泛型的胆囊息肉,所指的是胆囊壁出现较多的增厚表现,坑坑洼洼,呈囊状扩张,这类胆囊息肉,并不是因为胆囊炎症所引起,也不是因为肿瘤增生所引起,而是胆囊黏膜细胞发生局部的变化以及纤维增生所导致。
(2)肿瘤性的胆囊息肉
- 胆囊腺瘤是肿瘤性胆囊息肉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这种胆囊腺瘤一般多为单发,而且这类息肉一般都有蒂相连,这种息肉不能通过其外形来辨别,因为它可以出现多种类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类胆囊息肉是存在恶变的可能的,而且恶的几率也很大,可以达到30%左右。
- 当然,这类腺瘤样息肉大多数直径都不大,只有大约5%的腺瘤,直径会超过10mm;此外,大多数发生恶变的腺瘤患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个比例可以达到3/4左右,因此还是需要加以关注的。
- 首先临床上我们应用最多的检查手段就是胆囊的彩超检查,由于胆囊彩超检查比较较简便,而且对胆囊息肉的判断准确率较高,此外,对患者来说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应用胆囊的彩超检查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较高,这也是临床进行胆囊体检的首选检查。
- 胆囊的彩超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胆囊息肉的各种情况,如胆囊息肉的大小、胆囊息肉所在的位置与数量,甚至也可以分辨出胆囊的大体形态以及类别,临床统计,胆囊彩超可以发现90%以上的胆囊息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准确率可以高于胆囊CT检查,而且它还有个优点,就是没有辐射伤害。
- 为了更好地发现胆囊息肉,三维超声成像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可以立体的呈现胆囊内的情况,这可以明显弥补了胆囊彩超的不足,因为它可以极为清楚的观察到胆囊息肉的大小,以及与胆囊壁的关系,对联合性胆囊息肉的鉴别诊断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 而内镜超声检查是一个比较高端的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有一定的有创性,因为它是将超声的探头随着胃镜一起下入到消化道中,在肠道内对胆囊进行检查,因为此时距离胆囊比较近,也排除了各种外界的干扰,看的比较清晰,可以分辨出胆囊壁的各种结构,也可以看出胆囊息肉的浸润情况,对早期胆囊息肉恶变的检出率较高。
-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超声内镜检查对胆囊息肉以及胆囊腺瘤的检出率可以达到100%,也可以发现超声不能查出的较小病变。
- 此外,临床上也可以通过肝胆的CT检查来发现胆囊息肉,但是肝脏CT对胆囊息肉的发现率较低,甚至不如胆囊彩超的准确率高,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如果进行肝胆的增强CT检查时,可以100%的发现胆囊息肉样变,因为增强CT可以通过血运的改变来发现这种胆囊息肉变化,但这种CT检查总检出率较低,仅有不到90%。
- 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胆囊息肉的情况来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也是有一定的指征的,如果胆囊息肉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表现时,就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1.、首先,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是推荐进行手术治疗的,因为很多人都认为 直径大于1cm胆囊息肉能发生癌变;
2、此外,对于单发的胆囊息肉,也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尤其是这种单发的胆囊息肉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
3、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的患者,或者基底部较宽的胆囊息肉也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4、而对于那些出现上腹疼痛以及胆囊息肉相关症状如腹胀以及消化道症状时,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胆囊息肉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但是少数也是具有癌变可能的,但是并只有息肉较大这一条指标,还包括许多因素,如合并胆囊结石或者单发较大胆囊息肉等,这些都是具有恶变可能的。此外,胆囊息肉具有很多的病理类型,如胆固醇息肉,这是一种良性的病变;而腺瘤样息肉却是肿瘤样息肉,是可以发生恶变的。为了及早发现胆囊息肉,我们可以进行胆囊的彩超检查或者肝胆CT检查来发现息肉病变。此外,也并不是所有胆囊息肉都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只有胆囊息肉较大或者基底部较宽等情况时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预防胆囊息肉癌变。